常见防护用品的使用及传染病的隔离预防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30235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防护用品的使用及传染病的隔离预防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常见防护用品的使用及传染病的隔离预防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常见防护用品的使用及传染病的隔离预防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及 常见传染病的隔离预防,感染科,1,隔离的概念,隔离是将处在传染期的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安置在指定的隔离单位,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和传播,以便于管理、消毒和治疗。,2,传染性 传染患者和带菌者 减少传染病传播的机 会,便于污染物的集 中消毒和处理 保护性 免疫力极低的人群 隔绝病原微生物与病人接触使其免受感染,类型 对象 目的,根据隔离的目的不同,3,隔离的种类和措施,4,隔离种类,传染病隔离,5,隔离种类及措施,适用于传染性强或传播途径不明的疾病所需采取的隔离措施。,适用于病原体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所采取的隔离措施。,适用于病原体通过污染食物、食具、手及水源,并经口引起传播的病症所给予的隔离措施。,6,隔离种类及措施,适用于病原体经皮肤或黏膜进入体内的传染病所采取的隔离措施,适用于病原体通过血液、体液(引流物、分泌物)等传播的疾病采取的隔离措施。,适用于抵抗力低下或易感染的病人。,7,隔离种类及措施,适用于病原体通过蚊、虱、蚤等昆虫传播的疾病进行的隔离方法,8,隔离技术,9,目的 保护病人和工作人员,避免互相传播,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评估 .患者病情,临床表现,治疗,护理 .患者目前采取的隔离种类,隔离措施 .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合作程度,隔离技术,10,常用的隔离技术,1.帽子的使用 2.口罩的使用 3.手的清洗与消毒 4.穿脱隔离衣 5.护目镜的使用,11,防止工作人员的头发、头屑散落 或被污染。,目的,实施,帽子应遮住全部头发,一、帽子的使用,12,N95口罩,一般外科口罩,目的,实施,保护患者和自己,避免互相传染,注意,保持清洁 及时更换,二、口罩的使用,13,你会正确佩戴口罩吗?,将口罩戴上,金属软条应该向上,头带分别绑于头顶后及颈后,将金属软条向内按压至该部份压成鼻梁形状,完成时,口罩必须覆盖鼻至下巴,紧贴面部,14,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佩戴方法,(1)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 (2)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 (3)调整系带的松紧度。,15,形同虚设 不如不戴!,16,1. 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 2. 先解开下面的系带,再解开上面的系带。 3. 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 4. 切记必须在安全区域摘除口罩。,佩戴口罩前,以及脱下口罩前后都必须洗手!,脱口罩,17,N95口罩的佩戴,N not resistant to oil, 可用来防护非油性悬浮微粒。95表示最低过滤效率95。,18,医用N95防护口罩佩戴方法,1、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 2、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 3、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 4、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 5、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19,戴口罩注意事项,使用医用防护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时不要用一只手捏鼻夹,防止口罩鼻夹处形成死角漏气,降低防护效果,同时使口罩与面部有良好的密合。 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 口罩潮湿后应立即更换。 口罩受到病人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工作区域之前,应进行密合性检查。检查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按佩戴方法步骤调整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 不要滥用医用防护口罩,只有发生空气或飞沫传播可能时才需要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不能使用纱布口罩作为个人防护用品。,20,除处手上的污垢及沾染的致病菌,避免自身感染和交叉感染。,目的,实施,洗手法,三、手的清洁与消毒,21,22,四、穿、脱隔离衣,23,五、护目镜、防护面罩,24,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a.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b.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c.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 有无松懈。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25,26,六、戴手套,27,六、戴手套的要求,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 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 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的媒介 但是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更换手套,手套也不能代替洗手,28,手套的应用指征,1. 清洁手套的应用指征 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时。 接触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2. 无菌手套的应用指征 医务人员进行手术时。 为病人进行诊疗技术等无菌操作时。 接触病人破损皮肤、粘膜时。 3 .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不同患者采样时要更换手套!,29,无菌手套戴脱方法,戴手套的方法 (1)打开手套包,一手掀起口袋的开口处。 (2)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对准五指戴上。 (3)掀起另一只袋口,已带着无菌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翻边内面,将手套戴好。然后将手套的翻转处套在工作衣袖外面。,30,无菌手套戴脱方法,脱手套的方法 (1)用戴着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污染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 (2)戴着手套的手握住脱下的手套,用脱下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清洁面(内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 (3)用手捏住手套的里面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31,戴手套注意事项,1 诊疗护理不同的病人之间要必须更换手套。 2 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必须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 戴手套操作中,如发现手套有破损时应立即更换。 4 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32,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33,飞沫传播的疾病,麻疹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感冒 水痘及带状疱疹 白喉 百日咳 猩红热,肾综合征出血热 SARS 人禽流感 炭疽 流行性脑脊膜炎 肺鼠疫,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微米),在空气中短距离(1米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防护:呼吸卫生/咳嗽礼仪、外科口罩、保持距离(1米),34,空气传播性疾病,肺结核,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5微米)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防护:负压病房、通风、N95口罩,35,经消化道传播性疾病,阿米巴病 蛔虫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并殖吸虫病/肺吸虫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蛲虫病炭疽,脊髓灰质炎 伤寒 细菌性痢疾 病毒感染性腹泻 细菌性感染性腹泻 甲肝 戊肝 血吸虫病,36,接触传播性疾病,钩虫病 钩端螺旋体病 鼠疫 炭疽 血吸虫病 狂犬病,37,虫媒传播性疾病,黑热病 (白蛉) 莱姆病 (蜱) 流行性斑疹伤寒(虱) 恙虫病 (恙螨) 地方性斑疹伤寒(蚤) 鼠疫 (蚤),回归热(虱) 丝虫病(蚊) 疟疾 (按蚊) 乙脑 (库/伊/按蚊) 登革热 (伊蚊),38,几种常见传染病的传播方式,39,谢谢,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