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 (III).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284339 上传时间:2020-01-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 (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 (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 (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 (III)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1.“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士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B.土地兼并的严重性 C.生产技术的完善性 D.精耕细作的必要性2.在凯恩斯学派看来,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以下是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叙述,其中最主要的是 A.“工商食官“绕过市场满足了社会需求 B.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C.广大农民的贫困难以形成有效社会需求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3.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佛山镇的铁锅不仅远销吴越荆楚,且大量出口;浙江桐乡县炉头镇的铁器品“大江南北咸仰赖”。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商品流通突破狭隘地方市场 B.商业发展促进商业市镇兴起C.全国手工业的发展相对平衡 D.海禁政策松动海外贸易发达4.1522年9月6日,l8位远航的勇士返回西班牙母港,受到热烈的欢迎,人们称赞他们是“第一个拥抱地球的人”。这是因为他们A.发现好望角B.到达印度 C.开辟前往美洲的航路D.完成环球航行5.19世纪的英国“从这肮脏的下水道流出人类勤奋的洪流,从这油腻的阴沟中流出纯质的金子。人性在这里发展的最完备,也最粗野;文明在这里创造奇迹,文明人几乎退回去变成野蛮。”下列对材料理解最为全面的是 A.环境污染十分严重 B.民众道德普遍沦丧C.追逐利润制假贩假 D.科技革命是双刃剑6.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而且打开了中国妇女走出中世纪的大门。你认为“打开了中国妇女走出中世纪的大门”的主要武器是A.坚船利炮B.洋纱洋布 C.自由平等的观念 D.欧洲风俗习惯7.“见物即购,尽量将金圆券花去,深恐一夜之间币值大贬致受损失” “米煤布匹等必需品,连迷信品锡箔、白钱,甚至棺材等也在抢购之列,整个中国社会陷入一片混乱”。上述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B.日本人的掠夺政策 C.物资供应紧张 D.国民政府滥发纸币8.光绪十四年(1888年),曾国荃在奏疏中说:“近年以来,印度、日本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至华商连年折阅,遐迩周知。据皖南茶厘总局 (征收茶税的机构)具详,十三年统计亏银将及百万两,不独商贩受累,即皖南山户园户因之交困。”上述材料说明A.中国的出口性农副产业无法掌控自身命运 B.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掠夺的重点发生了转移C.中国经济未被真正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西方列强的侵略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9.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明确规定:“公民出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人证明。”该规定A.纠正人民公社弊端B.推进大跃进运动 C.促进国民经济发展D.适应计划经济体制10.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试点改革中,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从而由原来的“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企业融入大量外资B.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11.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指出:“现在,方向已经明确,道路已经开通,群众正在前进。我们面临的主要的问题是,不少同志对这一历史性变革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某些上层建筑的改革赶不上经济基础变化的需要。”这一历史性变革是指 A.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B.农村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12.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我国A.全面实行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 B.废弃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D.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13.大公报载:1906年1月,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示谕:“婢膝奴颜,有伤气节”,宣布广东、广西两省官员,在下级见上级时,一律废除跪拜请安之礼。此后,各省纷纷效法。这说明A.晚清时期曾进行社会习俗的改革 B.封建等级制度被废除C.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D.儒家传统礼仪被废除14.有轨电车初入上海之时,上海人都说电车乘不得,偶一不慎,就要触电。电车公司即刊文发表“大众可座、稳快价廉”等字样,以资号召,并且说明妇女可出三等车资而坐头等座位。此后,上海市民逐渐接受了方便而价廉的电车。这段材料主要说明:A.大众传媒推动出行方式变化B.传统交通工具遭到抛弃C.有轨电车最早进入上海 D.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高15.1934年申报载“现代中国的摩登姑娘,太太们,哪一个不是成了洋货商店的好主顾,从头发丝尖儿起,至高跟皮鞋底的最末一英寸止,差不多除了她们固有的中华血统的皮肉之外,全都装饰着舶来的服用品。连日常的食品,为了求精洁卫生的绝大理由,也积极的洋化起来,以期脱胎换骨,由黄皮肤黑眼珠渐渐地变成优生的雅利安或是斯拉夫的新种”。该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16.从1867至1947年中国近代入超总值约为71亿海关两, 19301936年共入超32亿海关两,占近代入超总值45%,数额之巨大,由此可见一斑。造成19301936年中国入超严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长期战争的影响B.国共对峙的影响 C.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D.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 17.凯恩斯说:“似乎没有强烈理由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社会大部分经济生活包括在政府权限之内。”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也不完全排斥经济自由B.强制推行国家资本主义C.反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D.主张完全的经济自由政策 18.20世纪90年代在任美国总统说:“美国是靠变革而繁荣的但是我们这个国家在太长的时间中用太多的方法放任自流12年来,利益逐层渗透的经济理论在堆积如山的联邦债务上造成一种虚假繁荣。全国放任自流的结果使如此众多的美国家庭,甚至连双亲工作的家庭都不再为他们的孩子做提高生活的美国梦了。为改变这种状况,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A.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加强国家对经济地干预 C.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既反对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19.西方某历史学者说:“外国资本家被邀请到俄罗斯投资,私人经济在贸易、服务甚至工业领域都得到鼓励。在农村,农民可以随意耕作他们新获得的土地,并在市场上出售其产品。”上述历史现象发生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B.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时期C.斯大林快速工业化时期 D.赫鲁晓夫实施改革时期20.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不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是A.苏俄新经济政策B.美国罗斯福新政 C.苏联斯大林模式D.中国的改革开放21.关贸总协定生效后的40多年里,经过数次多边谈判,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5%减至4. 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种。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A.发达国家在关贸总协定中没有受益 B.关贸总协定让发展中国家受益匪浅 C.关贸总协定减少贸易壁垒的努力正日见成效 D.美元控制了世界贸易额的大部分22.欧盟的经济目标是要在密切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经济政策。政治目标是实现共同的外交、防务,进一步扩大欧共体超国家机构和欧洲议会的权力,使其由原来的咨询和监督机构变成部分的权力机构。据此分析,以下对欧盟表述有误的是A.欧盟的成立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间日益激烈的竞争B.欧盟的建立使欧洲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矛盾逐渐消失C.欧盟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民族国家组成的超国家共同体D.欧盟的发展方向是成为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等多种职能的联合体 2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该段材料可以用来探究A.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原因B.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原因C.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的原因D.北约华约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 24.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曾指出:“与19世纪一样,欧洲人和美国人在亚、非和拉美到处冲破壁垒打开市场,却阻碍第三世界的农产品进入他们的市场。鸦片战争中,西方用战争来推行他们的不平等贸易;今天,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使用的金融和财政手段几乎一样有效。”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第三世界产品不能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B.作者极力主张全球范围内废除贸易保护主义 C.批评了有关国际机构在促进社会公正方面无所作为 D.痛斥当今国家采用战争手段扩大市场的行为二、非选择题(25题12分,26题12分,27题14分,28题14分,共52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据统计,康熙三十年,开封人口恢复到49万。1644年至1723年,开封在征收地丁赋税时,一般不再征收实物。清政府还废除班匠制度和工商业者的任官差制度,改变了元代以来官府无代价地役使工商业者的情况。乾隆年间,开封的工商业开始兴盛,官办手工业主要是设在县衙西北的染织局,民营手工业主要有绸缎、布、染等行业,布行开始出现,说明棉纺织业有较大进步。清代开封最发达的手工业是丝织业具有代表性的民营手工业,当时有织布机99张,雇工200余人。 材料二 清朝苏州的丝织业大都在东半城,“织作在东城,比户习织,专其业者不啻万家”。乾隆年间,苏州城内约有织布机1200台,从业者约有10万人还有从事丝绸贸易者2万人。时人记载:“有清一代,苏垣东半城几全为丝织业所聚居,万户机杼,彻夜不辍,产量之丰,无与伦比,四方客商,麋集于此,居全国丝织业之重心,而地方经济之荣枯,亦几视丝织业之兴衰以为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当时城市经济发展的因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州丝织业发展的特点。(6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材料二 对于货币领袖这样的地位,任何国家都会觊觎。美元是否能够打破英镑盛极而衰的宿命,形成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长久主导权?美元如日中天,甚至出现“美元荒”时,有人说,美元可以基业长青;而xx年金融危机肆虐,美元态势减弱时,有人说,美元的好日子到头了。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材料中的三个时代背景分析美元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2)关于美元霸权的未来,材料二中存在“美元可以基业长青”与“美元的好日子到头了”这两种观点,你赞同哪一种,简要说明理由。(6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列宁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坚持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到1921年,列宁经过反思,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不能直接过渡,而只能迂回过渡。如果硬要过渡,只能碰得头破血流。”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三重涵义材料二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亚蒙哈默1921年在莫斯科的经历-他(列宁)同我握手时眼睛里闪烁着热情友好的光芒 “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他的声音又提高了,“是美国的资金和技术帮助,以便使我们的经济振兴起来。”列宁说话确实是算数的,隔了很短的一段时间,我便成了第一个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材料三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亚蒙哈默1979年在美国与邓小平会见的情景-他(邓小平)紧握着哈默的手说:“我们都知道你是帮助过列宁的那个人,我们现在也需要帮助,你愿意来中国吗?”两个月后,哈默果然率领了一个由西方石油公司的16位各部门经理组成的代表团访问了北京。仅仅一周的时间,“西石”与中国政府便签订了四项初步协议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列宁为什么放弃“直接过渡”而转向“迂回过渡”?(6分)(2)材料二和三说明中国的对外开放与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有何相似之处?(2分)(3)列宁和邓小平的上述措施,说明他们共同的指导思想是什么?(6分)28.经济全球化是当今引人注目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有人描述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时写道:“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为承担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的船只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俄罗斯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他的大麻、亚麻和铁矿石,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制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所有的布匹都按照我们的款式制造,并使之符合人们的需要。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这种按照自然法则,用原料换制成品的办法是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世界经济史材料二20世纪初,世界市场业由“看不见的手”操控着。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率,导致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1933年6月,66个国家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上半期世界市场的基本状况。(6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初世界市场存在什么不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后是如何克服这些不足的?(8分)宾阳中学xx春学期期考高一历史(文科)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DBADDBDADCAC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AACCADBCCBCC二、非选择题(25题12分,26题12分,27题14分,28题14分,共52分。)25. (12分)(1)因素:人口增加;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政府税收政策的放宽;政府放松对工商业者的身份限制(6分,任答三点即可得6分) (2)特点:丝织业发达;生产规模大;分布较为集中;专业化程度高(6分,任答三点即可得6分)26.(12分)(1)30年代: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实行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40年代: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霸权;70年代:经济危机和“滞涨”出现,日本、西欧的冲击,布雷顿森体系濒临崩溃。(6分)(2)赞同“美元可以基业长青”:美国拥有超强科技、军事、经济实力;美国体制完备,政治稳定;美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居于主导地位,拥有制度性权力。赞同“美元好日子到头了”: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经济秩序面临调整,新兴经济体话语权提升。(观点2分,理由4分,共6分)27.(14分)(1)原因: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的失败;认识到俄国是落后的小农国家;需要先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战争和灾害使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濒临崩溃(6分,答对三点即可)(2)引进外资和技术,振兴国家经济。(2分)(3)共同的指导思想:打破常规,实事求是,制订适应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善于利用外资,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6分,言之有理即可)28.(14分) (1)状况:多数地区建立经济联系;出现国际分工(其他国家提供原料由英国提供工业品);英国处于主导地位。(6分) (2)不足:自由主义思想盛行,在贸易、关税、汇率等方面缺乏规则(或出现严重争端)。(4分)解决:1944年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1945年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1947年成立“关贸总协定”;1995年组建世界贸易组织。(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