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IV).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280420 上传时间:2020-01-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I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I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I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IV)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其中“立子立嫡之制”是指 A禅让制 B宗法制C分封制D礼乐制2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下列与材料主旨最相符的是 A统治者以占卜方式决定国家大事 B神权长期被政权所控制 C统治者借神权抬高自己权威 D统治者借武力强化统治3楚武王灭权(国)后,派人担任权县县尹,县尹向楚王直接负责,不世袭。至于郡县关系,当时有“千里百县,县有四郡”之说。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官僚制度已经建立 B周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强化C郡下设县已成定制 D分封制下的统治秩序遭破坏4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隋唐开创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A加强中央集权 B实现国家统一C强化贵族特权 D加强君主专制5有学者认为,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既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否定,又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这里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 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B皇帝制度与公卿制度相互制约C郡县制与封国制的有机统一 D皇位继承与家天下的政治原则6作为一位有作为的帝王,汉武帝在政治体制上形成了两个官僚系统:一个由大将军、尚书等组成的中朝(又称内朝或内廷),是决策机关;一个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是政务机关。这一局面的形成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促使了官僚政治的基本形成C限制了丞相对皇权的威胁 D避免了帝王暴政局面的出现7唐开元四年(716年),汴州发生了蝗灾,中书令姚崇领导灭蝗工作,汴州地方长官倪若水拒不执行命令,姚崇乃牒报(行文通报)若水,强令其采取灭蝗措施。据唐朝三省体制判断,这说明了当时A中书势大,姚崇越权行政B门下省失权,三省体制瓦解C相权膨胀,威胁皇帝权力 D藩镇割据,倪若水抗拒中央8东汉时期一些专攻经学讲授的家族,其父子、门人和再传弟子都能在朝廷身居显位,由经学起家变成门阀士族。据此推断当时 A儒学开始成为正统学说 B地方分裂势力坐大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 D察举制度存在弊端9“选举专重门第,不重才能,中正徇私舞弊,趋炎附势,贪图贿赂,定品不实,使得选举腐败,世风颓废”。材料中描述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10“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反映出 A该言论鼓励了社会暴力革命 B科举制促进了社会知识进步C中国古代对政治学科的重视 D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11历史学家黄仁宇说:“(汉代)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仍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据材料判断,汉代实行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12学者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本世纪(十四)末年,朱元璋平均每日要亲自批阅一百五十件奏章,裁决四百件案件。”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B社会矛盾尖锐复杂C封建社会的走向没落 D政府行政效率极低13明史记载:“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籓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该制度 A提高了内阁行政效率B直接导致地方割据C保证了地方政治廉洁D有利于加强监察权14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所设殿阁之职,对国家事务“鲜所参决”;“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旨”;而“终天顺之世,李贤为首辅,吕原、彭时佐之”。以上变化表明 A内阁首辅专权现象严重B内阁已成为法定中央行政机构C内阁取代六部掌管行政D内阁拥有参与国事决策的权力15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在军机处“行走”的官员或为大学士,或为尚书,或为侍郎,同时兼理原官职。此后,大学士“必充军机,始得预政事”。这表明 A低级别官员已无权参预朝政B军机大臣位高权重C内阁地位已然被军机处取代D内阁权力开始弱化16有学者认为,雅典式的民主给欧洲文明播种了一颗很好的种子。这表明雅典民主为近代欧洲A.民主法治奠定了基础 B.提供民主政治的源泉C.多数国家直接所继承 D.直接民主提供了借鉴17下面这幅漫画反映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是A间接民主B轮番而治C贵族执政D直接民主18在古代雅典,当选高级公职人员如执政官、司库官、公买官,其任职资格在议事会初审后交陪审法庭终审。这说明当时的陪审法庭 A拥有执行监督的权力B管理城邦各项的事务C代表了公民大会意志D奉行私法公正的原则19十二铜表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它在第九表第三条中规定:“经长官委任的承审员或仲裁员,在执行职务中收受贿赂的,处死刑。”由此可见,古代罗马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成文法削弱了贵族势力C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注重维护法律程序公正20十二铜表法规定:“杀人者处死刑;过失致人于死的,应以公羊一只祭神,以代本人。”该规定集中反映了罗马法 A内容叙述庞杂繁琐B具有浓厚神权色彩C注意甄别案件性质D深受习惯法的影响21李维罗马史记载,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人将在一年一度选出的官员的治理下,成为以法律取代个人治理的国家。”文中“以法律取代个人治理的国家”中的法律是指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万民法 D查士丁尼法典22“其留下的最深刻的遗产是: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从此后,历史上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和平渐进的改革成为其历史发展的特色。”材料中的“其”指 A英国的“光荣革命” B美国的联邦政府C法国的1875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23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议会议员选举不受国王干涉。该法案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奠定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C规定国王由选举产生 D废除了君主所有权力24二战时期,不论首相丘吉尔的演说如何出色,仍然需要那位口吃的乔治六世,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不分党派,不分种族,团结在一起。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国王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 B君主立宪制削弱了首相权力C战时状态赋予国王行政大权 D国王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25“据俄新社xx11月23日消息,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将向议会提议,批准英国参与在叙利亚打击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的行动。”该提议能否通过取决于 A议会对提议的支持率 B国王对提议的态度C民众对议会的满意度 D国王对首相支持度26美国独立后,在1777年通过的邦联条例中,规定美国国会实行一院制;其后在1787年制定的联邦宪法中,改为两院制。这一改变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 B联邦制 C分权制 D总统制27“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为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为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美国最终选择 A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B建立民主共和制C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D实行民主制原则2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两者都 A体现了民主原则 B实现了分权制衡C加强了中央集权 D顺应了共和潮流29法国宪政之路由大革命肇始,以人权宣言为基准,1875年之后,宪政制度逐步得到广泛认同。法国式宪政道路的基本特征是 A无成文宪法却有稳定的宪政制度B宪法行二百年而基本体制不变C启蒙思想影响下宪政坚决彻底D在各种政治力量角逐中曲折前进301890年,在德国主政28年的宰相俾斯麦因与年轻的德皇威廉二世政见不合而辞职。这表明当时的德国 A宰相对议会负责B宰相对皇帝负责C实行责任内阁制D实行君主专制政体311857年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后,在两广总督府发现了中英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批准文本,这些应该由中央朝廷保管的重要文件却在地方官府发现。这主要是因为当时A.条约涉及广州便于执行 B.传统夷夏观念根深蒂固C.交通不便条约就近存放 D.条约丧权辱国不敢上奏32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英国的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犯了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管事官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这说明中国丧失了 A领土主权 B贸易主权 C司法主权D关税主权33史学界一般认为,太平天国有两个革命纲领,一个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另一个适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其中,适应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纲领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C定国是诏 D海国图志34“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B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C承担起了民主革命重任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35太平天国控制南京之时,居民抱怨太平天国对经济生活的改变,建立圣库制度,管理市场,将人们按照性别和职业分离,以及强化严格管束人们行为的法令。人们通过逃离、为朝廷做奸细,或叛投清朝等方式消极地反抗太平天国。这说明太平天国A对民众的管理过于严苛B缺乏科学的政权建设纲领C失败是历史的必然结果D未能关注农民阶级的利益第卷(非选择题共30分)3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于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罗马人设立专门法庭来审理这类案件。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即国际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人华民交涉词讼一款:凡英商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处投票,候管事官先行查察谁是谁非,勉力劝息,使不成讼。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人者,管事官均应听诉,一例劝息,免致小事酿成大案。其英商欲行投票大宪,均应由管事官投递,禀内倘有不合之语,管事官即驳斥另换,不为代递。倘遇有交涉词讼,管事官不能劝息,又不能将就,即移请华官公同查明其事,既得实情,即为秉公定断,免滋讼端。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均应照前在江南原定善后条款办理。 通商章程(一八四三年十月八日) (1)据材料一,概述罗马的司法变动及其原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两则材料中司法变动的影响。(8分)3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废止了部分肉刑,反映了司法的进步。 据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英国是一个法治传统悠久的国家中世纪的英国,国王和贵族之间维系着一种双向契约关系。中世纪后期,英王不断加强王权,危害到贵族们的封建权益。13世纪初,贵族集团发起了反对英王约翰的武装起义,并迫使英王签署大宪章。大宪章共63条条款,部分如下:第12、14条:除传统封建捐税外,任何赋税必须经“全国公意许可”,为取得全国公意许可,需召开大会议;第30条:未经自由民同意,任何郡长或执行吏都不得擅取其车马作为运输之用;第61条:贵族须推选出25位代表,监督大宪章的落实;第63条:教会应享有自由,英国臣民及其子孙后代充分而全然享受大宪章所述各项自由、权利与特权。 据程汉大与英国宪法的起源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法律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制定大宪章的背景(6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汉代法律与英国大宪章共同的历史价值。(4分)辽宁省实验中学xx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高一历史答案15 BCDAD 610 CADCD 1115 DADDC1620 BDADC 2125 BABDA 2630 CAADB 3135 BCBDB36.(1)变动:由公民法到万民法。(2分)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帝国版图的扩大。(4分)(2)影响:罗马:缓和外邦人与本国公民的矛盾;巩固帝国统治。 (4分)中国:侵犯中国司法主权;袒护外国人;客观上减少外国人和中国人的司法诉讼量;客观上促进中国司法近代化。(4分)37.(1)汉律:崇尚宽简;强调皇权至上(或皇权高于法律);礼法并用(或刑礼一体);儒家思想成为法律的基础。(6分,答对3点即可) (2)大宪章 :英国具有法治传统;中世纪的契约关系、政治协商传统;王权与贵族矛盾激化,臣民反专制,争取民主、自由意识的产生;人文精神的发展。(6分,答对3点 即可) (3)历史价值:对后世都产生深远影响;都有利于缓和矛盾,稳定政局;都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分,答对2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