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447-460班).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265537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447-460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447-460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447-460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447-460班)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各题。(12分)表演传统曲艺,演唱流行金曲,展示手工技艺如今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也许你就能邂逅这些热闹的街头艺术表演。快意拔弦,随性而歌,律动翩舞,生动、热烈、洒脱的街头艺术,为蓉城街头增添了别样色彩。除了剧院、荧屏,城市露天公共场所也是孕育文化、成就梦想的地方。我们所熟悉的西单女孩、旭日阳刚等,都是从街头走向了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天地。但要处理好街头表演和城市秩序的关系,有不少现实矛盾需要妥善处理。此次成都向社会招募街头艺人,推行持证上岗、定点表演,为街头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安适的土壤,也为心怀梦想者创造了一个人生出彩的舞台。街头艺术的规范有序发展,是一个城市文化特质的生动表达。放眼世界,有不少城市都是因为生机勃勃的街头艺术而为人所向往。伦敦著名的考文特花园,被誉为街头艺术表演的天堂,也因此成为伦敦独特的文化名片;巴塞罗那的兰布拉大道,缤纷多彩的街头表演更是让游客惊叹连连。充满艺术性的街头表演,可以让城市文化更加丰富多元,帮助城市形成独特的文化气质。将蜀中风流蕴于音符,将多元艺术展现于街头,相信这也会助力成都文创产业的发展,形成城市新的文化景观、文化资源。其实,不只是成都,上海、深圳等城市也都在陆续采取措施,推进街头艺人的规范化、专业化管理。为什么几大城市纷纷有此行动?一方面,街头表演确是城市管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虽然街头表演对于城市形成轻松、有活力的文化氛围大有裨益,但一些不分时段、不分场合的表演,也影响着城市的正常秩序,对表演的时间、地点、内容等进行相应的规范,才能让其更好发展。另一方面,如今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如何增加优质的文化供给,也在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治理智慧。给街头表演一席之地容易,但要保证街头表演的长期有序规范,却并不是件轻松的事。街头艺人的表演内容理当健康向上、传播正能量。除此之外,街头表演的管理还涉及多方面问题。从表演本身来看,就包括街头艺人内涵的界定、艺人形象的管理、节目内容的审核等,而从外部来看,市容、交通、环保、安全保障等,哪一个环节都不可忽视。只有在实践中对相关管理细节不断优化,各方协调形成合力,才能让街头表演有序发展、精彩绽放。城市管理,是门科学。文化发展,有其规律。“城,所以盛民也”,文化是城市的阳光雨露。文化充盈,才能让城市生长出更多的可能性。从禁止街头艺人卖艺,到如今越来越多城市给予街头艺人合法化身份,对待街头艺人态度的转变,体现了城市管理理念的更新,体现着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包容开放的城市正在给予文化多样发展更加广阔的空间,而多样的文化也在充盈着城市的气质内涵。城市不仅能长出高楼大厦,还能处处为人们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摘编自张凡健康丰富的文化为城市添彩)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4分)A传统曲艺、流行金曲等多彩的街头艺术表演让蓉城大街小巷都变得热闹起来。B生机勃勃、缤纷多彩的街头表演让伦敦、巴塞罗那成为世界名城,为游客所向往。C增加优质的文化供给,以满足人们对文化多元的需求,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D街头艺人的形象、表演内容的积极健康向上,是街头表演的最重要的管理内容。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围绕街头艺术为城市添彩这一话题,文章重点论述了街头艺人表演的有序管理和发展。B文章以西单女孩、旭日阳刚为例,说明城市露天公共场所能为街头艺人成就梦想搬舞台。C通过对比中西街头艺术表演情形,文章具体阐释了街头表演对营造城市文化氛围的作用。D文章从街头艺术切入,论及街头艺术管理的必要性,指出健康丰富的文化为城市添彩。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街头多元艺术能够形成成都城市文化特质,有助于成都文创产业发展,新文化景观形成。B如果相关部门在市容、交通、安全等方面提供保障,街头表演就能长期有序规范发展。C处理好街头表演和城市秩序的关系,让管理规范花、专业化,体现着城市管理能力的提升。D一个文化充盈的城市,能为人们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这也体现出了城市的包容和开放。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共3题 16分)梁衡地震能摧毁一座山,却不能折断一株柳。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最大的地震。是日晚8时,风暴大起,四野尘霾,大地颤动,山移、地裂、河断、城陷。黄土高原经这一抖,如骨牌倒地,土块横飞。所有的地标都被扭曲、翻腾得面目全非。大地瞬间裂开一条237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被撕为碎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为了寻找这棵树,我从北京飞到银川,又坐汽车颠簸了四个多小时,终于在一个深山沟里找到了它。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它身高膀阔,站在那里足有一座小楼那么大。枝叶茂盛繁密,纵横交错,遮住了半道山沟。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在两个半边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抱之粗了。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青筋暴突。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地震之时它已是400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过了100岁。看过树皮,再看树干的开裂部分,真让你心惊肉跳。平常,锯开一根木头,无论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不胜收。但是现在,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的年轮。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的老根扯断,又从下往上撕剥树皮,然后再将树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但灾难过后,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在这人迹罕至的桃源深处,阳光暖暖地抚慰着它的身子,细雨轻轻地冲洗着它的伤口,它小心地自疗自养,生骨长肉。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柳树这个树种很怪。论性格,它是偏于柔弱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唐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取其情如柳丝,依依不舍。贺知章把柳比作窈窕的美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刚,表现出特别的顽强。它常年扎根寒冷干旱的西北,尽力给大地最多的绿色。当年左宗棠进军西北,别的树不要,却单选中这弱柳与大军同行。“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它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造一个庞大的供水系统,远远地延伸开去,捕捉哪怕一丝丝的水汽。 我想,那海原大地震,震波绕地球三圈,移山填河,夺去28万人的生命,为什么单单留下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地震最常见的遗址是倒塌的房屋、错裂的山体和沉默的堰塞湖,这些无生命之物,只能苦着脸向人们展示过去的灾难。而这株灾后之柳却不同,它是一个活着的生命,以过来人的身份向我们宣示:活着多么美好,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够扼杀顽强的生命。我出了沟口翻上山头,再回望那株百年震柳,已看不清它那被裂为两半的树身,只见一团浓浓的绿云。一百年前,在这里地震撕裂了一棵树;一百年后,这棵树化作一团绿色的云,缝合了地缝,抚平了地球的伤口。震柳不倒,精神绵长,塞上江南,绿风浩荡。这不只是一幅风景的图画,更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一本历史的教科书。(有删节)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 文章第段描述了百年前海原地震的发生过程及造成的巨大破坏,这样写既表现了“震柳”生存环境的恶劣,又凸显了“震柳”生命力的顽强。B. 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将平常木头剖面上年轮图案的美与震柳“惨不忍睹”的丑进行对比,目的在于引发读者对遭受巨大创伤的古柳的同情。C. 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很多详实的数据,比如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大地裂缝的长度、古柳的树龄、遇难的人数等,增强了文章叙事的真实性。D. 本文语言凝练,格调昂扬,如第段“撕肝裂肺,横扯竖揪”等四字短句简洁有力,“阳光暖暖抚慰”“细雨轻轻冲洗”则充满生命的温暖。5.作者在陈述中,屡次强调“震柳”身后的时间上的跨度,例如第段中的“地震之时它已是400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过了100岁”,第段中“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第段中“一百年前,在这里地震撕裂了一棵树;一百年后,这棵树化作一团绿色的云,缝合了地缝,抚平了地球的伤口”,请问,如此屡次强调时间的跨度之大,有何表达效果?(6分)6.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说“这不只是一幅风景的图画,更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一本历史的教科书”。(6分)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22分)史可法,字宪之,祥符人。祖应元举于乡,官黄平知州,有惠政。语其子从质曰:“我家必昌。”从质妻尹氏有身,梦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以孝闻。举崇祯元年进士,授西安府推官,稍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可法短小精悍,面黑,目烁烁有光。廉信,与下均劳苦。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十二年夏,丁外艰去。服阙,起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十七年四月朔,闻贼犯阙,誓师勤王。渡江抵浦口,闻北都既陷,缟衣发丧。凤阳总督马士英潜与阮大铖计议,主立福王。群臣入朝,王色赧欲避。可法曰:“王毋避,宜正受。”既朝,议战守。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王唯唯。可法祭二陵毕,上疏曰:“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王嘉答之。总兵官高杰居扬州,桀骜甚。可法开诚布公,导以君臣大义。杰大感悟,奉约束。杰帅师北征,至睢州,为许定国所杀。部下兵大乱,屠睢旁近二百里殆尽。变闻,可法流涕顿足叹曰:“中原不可为矣。”遂如徐州。俄报盱眙已降大清,可法一日夜奔还扬州。大清兵大至,薄城下,城遂破。可法自刎不殊,一参将拥可法出小东门,遂被执。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师也。”遂杀之。可法年四十余,无子,其妻欲置妾。太息曰:“王事方殷,敢为儿女计乎!”可法死,逾年,家人举袍笏招魂,葬于扬州郭外之梅花岭。(节选自明史史可法传)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4分)A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B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C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D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后才起的,字和名有关联,字对名有表述、阐明作用。B郎中,作为官职,始设于战国时期,文中与表示医生含义的“郎中”不一样。C服阕是指古代服丧三年后除去丧服,任官者在服丧期满后可以重新出来做官。D朔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而十五叫“望”,每月初一叫“晦”,表示迎接新月。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史可法以身作则,深受士兵拥戴。他为人清廉守信,与部下分担劳苦;带兵作战的时候,没有私心,严格要求自己,激发了士兵们的士气。B史可法才能出众,深受朝廷信任。在危急时刻,他与凤阳总督马士英、阮大铖商量,主张拥立福王,后来参与商议战守之事,意见得到朝廷认可。C史可法胸怀大义,做事考虑大局。总兵高杰驻扎扬州时,非常桀骛不驯,史可法以君臣大义引导他,高杰感动醒悟,接受他的指挥,并率军北伐。D史可法忠君爱国,坚守刚烈气节。北都危急时,他誓师北伐;听到北都已被攻破,身披白衣发丧,十分悲痛;在清兵攻破扬州城时,以身殉国。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2)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四.默写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1分)(1)蜀道难中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_,_。 (2)秋兴八首其一以枫叶凋零,秋气萧色寄寓诗人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_,_。(3)登高中诗人远离故乡,又处暮年,表达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4)赤壁赋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生命短暂,人生渺小的诗句是_,_。(5)归园田居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诗句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_,_._依依墟里烟。五、诗歌鉴赏(12分)送友人入蜀李白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注:君平是西汉人,隐居不仕,曾在成都以卖卜为生12.“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这两句的诗眼分别是什么?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6分)_13.诗人送朋友入蜀,写蜀道之险,可以理解,但为什么还要写“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请从内容和结构方面分析这两句的作用(6分)_六、语言表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12分)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守望是一种角度。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 ,发号施令。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叱咤风云, ,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他们关心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 )。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他们守的是人类 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 的精神之天。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4分)A赴汤蹈火指点江山安居乐业超世绝伦B冲锋陷阵指点江山安身立命超凡脱俗C赴汤蹈火高谈阔论安身立命超世绝伦D冲锋陷阵高谈阔论安居乐业超凡脱俗1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A如果心神难定,意识不明,就绝无幸福可言B无论是精神流于平庸,还是灵魂变得空虚,都绝无幸福可言C无论是心神难定,还是意识不明,都绝无幸福可言D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可言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A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B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C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D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17下面是X市X中学学生张晓写给语文匠编辑部的投稿信,其中有五处表达存在不得体的情况,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5分) 语文匠编辑部:我是 X市X中学学生张晓,是一位酷爱写作的妹仔。久闻你刊大名,决定向你刊投稿。现奉上作品蒙茶飘香一篇,敬请拜读。还望务必拔冗回示为谢!此致敬礼!张晓xx7月6日七.写作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尼康退出中国并不是被同行打败,而是因为毫不相关的行业:智能手机。康师傅和统一方便面销量直线下滑,并不是因为其他方便面品牌崛起,而是因为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打败卖自行车的店铺的也不是同行,而是共享单车。有人曾开玩笑说:“打败小偷的是移动支付。”这一切都像科幻小说三体中所说的:“我消灭你,与你无关。”“敌人”在哪里?你想过吗?你对上述材料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要鲜明;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 C(A项表述“都”扩大了范围。B项街头艺术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质,而非使之成为世界名城的原因。D项原文并没有强调这些内容最重要。)2C(“通过对比中西街头艺术表演的情形”错误,原文没有采用对比论证)3B(表述绝对,“市容、交通、安全等”只是提供保障的外部条件)4.(4分)B (“目的在于引发读者对遭受巨大创伤的古柳的同情”有误,应是对生命顽强的震撼。)5、(6分)答:时间跨度之大,凸显出“震柳”生命的顽强,进而传递出对生命的讴歌;时间跨度之大,能引发读者对“震柳”所代表的中华文明及其苦难进行联想与思考,进而讴歌中华文明的顽强;屡次强调时间跨度,使得行文拥有历史的厚重感,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深层思考。(共6分,每点2分,如有其它观点,言之成理,酌情给分。)6、(6分)答:百年震柳,枝繁叶茂,是自然的美丽风景(1分);它见证了百年前的震灾,历数岁月的沧桑衍变(2分);它既教给我们生命的朴素道理:惟有坚守、坚韧,才能迎来希望和美好(2分);更让我们明白中华文明历劫不亡,始终屹立,在于顽强不息的民族精神。(1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7 C 8 D 9 B (“他与凤阳总督马士英、阮大铖计议”有误,原文是“凤阳总督马士英暗中与阮大铖计议”) 10 (1)军队出征,士兵不吃饱自己不先吃,没有(给士兵)发放衣服自己不先穿,因此(史可法)得到将士的拼死效力。(2)史可法说:“王应该穿上素服在郊外驻扎,派遣军队北征,把必定报仇之意昭示天下。 【译文】史可法,字宪之,祥符人。祖父史应元乡试中举,授官黄平知州,有仁惠之政。对他的儿子史从质说:“我家一定昌盛。”史从质的妻子尹氏有身孕,梦见文天祥进入他的屋舍,生史可法。(史可法)以孝顺闻名。考中崇祯元年进士,授予西安府推官,逐渐升迁为户部主事,历任员外郎、郎中。史可法身材短小精悍,脸黑,双目烁烁有光。清廉守信用,与部下同甘共苦。军队出行,将士不吃饱自己不先吃,没有发放衣服自己不先穿,因此得到将士的拼死作战。崇祯十二年夏天,服父亲之丧离职。守丧期满回朝,起用为户部右侍郎兼任右佥都御史。崇祯十七年四月初一,听说贼军进攻京城,史可法誓师救皇 上。(军队)渡江抵达浦口,听到北都已被攻破,便身披白衣(丧服)发丧。凤阳总督马士英暗中与阮大铖计议,主张拥立福王。群臣入内朝见,福王羞惭想要躲避。史可法说:“王不要躲避,应该正式接受。”朝拜之后,商议战守之事。史可法说:“王应该穿上素服驻扎郊外,调发军队北征,向天下之人表示一定报仇之意。”福王连声答应。史可法祭告(凤、泗)二陵完毕,上奏疏说:“陛下即位之初,只是拜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之人为之感动。如果亲自拜谒(凤、泗)二陵,亲自见到泗、凤杂草荒凉满目,鸡犬寂然无声,将会更加悲愤。希望能慎终如始。”福王嘉许而回答他。总兵官高杰驻扎扬州,非常桀骛不训。史可法开诚布公,以君臣大义引导他。高杰非常感动(因而)醒悟,承奉指挥。高杰率师北征,到睢州,被许定国所杀。部下士兵非常混乱,屠杀睢州附近二百里,几乎被杀光。变故传来,史可法流泪跺脚叹息说:“中原不能再有作为了。”于是到徐州。不久报告说盱眙已经投降大清,史可法一天一夜跑回扬州。大清军队大规模到来,迫近城下,城于是被攻破。史可法自刎未死,一参将抱史可法出小东门,于是被捕。史可法大叫说:“我是史督师。”于是杀死了他。史可法年龄四十多,没有儿子,其妻想为他置妾。他长声叹息说:“朝廷的事正多,敢考虑儿女之事吗!”史可法死后,过了一年,家人拿着他的衣袍和笏板招魂,埋葬在扬州城郭外的梅花岭。 11.(1)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2)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3)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4)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5)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12. “起”和“生”两个动词用的极好是诗眼。这两句描写了蜀道在崇山峻岭上迂回盘绕,人在栈道上行走,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来,从人的脸侧重叠而起,云气依傍着马头升起翻腾的画面。营造了雄奇,险峻的意境。13.内容:蜀道既有峥嵘险阻的特点,也有优美动人的地方。前句写山上蜀道景致,后句写山下春江环绕成都奔流的美景,远景与近景互相映衬,一副瑰玮的蜀道山水图如在眼前,诗人以浓彩描绘蜀道胜景,对入蜀的友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抚慰与鼓舞。结构:为下文写“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做铺垫。14 B 15 D 16 A 【1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赴汤蹈火”指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赴,走往;汤,热水;蹈,踩。“冲锋陷阵”形容作战勇猛。第一处,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在战场上”应该是“冲锋陷阵”。“指点江山”指评说国家大事。指点,评说;江山,国家。“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第二处,从语境的情感色彩来看,应使用褒义词,应使用“指点江山”。“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安居乐业”指生活安定,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第三处,是说人类寄托精神、着落生活的“生命之土”,应使用“安身立命”。“超凡脱俗”即超出常人,脱离凡俗。指与众不同,超脱世俗的高雅境界。“超世绝伦”指超出世人和同辈。第四处,是说人类的精神之天,应使用“超凡脱俗”。故选B项。【1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类型,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然后让考生进行选择,这就要求考生要用好前后的语境,要关注前后句子的主语、句式。本题中,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看,前面说“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由此可知,这应该是表假设关系的复句,而不是表条件关系的复句,可以排除B、C项;再看剩下两项的内容,“精神”“灵魂”是与“物质”相对的概念;“心神”“意识”虽然也属于“精神”范畴,但不与“物质”概念相对,因而排除A项,故选D项。【1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缺少介词“在”,导致出现了两个主语;二是照应不当,前面是“天空和土地”,后面也应是先“天空”,后“土地”。B项,“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缺少介词“在”;C项,“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语序不当,导致前后照应不当;D项,既缺少介词“在”,又前后照应不当。故选A项。 17(1)“你刊”改为“贵刊 (2)“妹仔”改为“女生(3)“作品”改为“拙作”或“拙笔 (4)“拜读”改为“指正(5)“务必”改为“能”或“能够18 与时俱进,发展创新狄更斯曾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每天都发生着新旧事物的更替演变,有新生 ,也有灭亡。智能手机消灭了单反,外卖击垮了方便面,摩拜碾压了捷安特。社会新故相推,日生不滞,要谋生存,求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自我革新。“我消灭你,与你无关。”消灭其于无形之中的究竟是什么?是科技的创新,是社会的变革,更是时代的发展。美国管理学家托马斯.彼德斯说过:“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灭亡。”科技发展稳步向前,各领域间核心技术的差距越来越小,竞争越来越广,谁都无法猜测下一个竞争对手究竟是谁,也无法预料明天哪所传统产业会被新兴产业所击败。“创新”与“变革”这两只隐形的大手正搅动着风云,若企业既没有领先其他企业的核心技术作为优势,也没有推陈出新自我变革的意识,那么最终面临的可能就是为时代所淹没被现实所淘汰。所以,要企业屹立不倒,要事业长盛不衰,要经济盈利不止,要人生恒胜不败,就得与时俱进,常变常新!大学有云:“苟日新,日日新,有日新。”大意是说: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那怎么做才能与时俱进,实现发展更新的良性局面和态势呢?与时俱进,就要慧眼如炬。朱光潜先生曾言“要有出世的精神才能做入世的事业”。风云变幻,时代更迭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放眼未来的长远眼光,立足于全面发展的思维,兼听远视,方能统摄全局,领先时代。万科董事王石立足市场放眼未来,选择打造中产阶级住宅,最终成就了一位房产界大亨;杨璐菡挑战前景开阔的基因工程,攻克了半世纪难题,荣登福布斯;作为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华为在自主创新的路上矢志不渝,不断挑战自己更新换代,才有而今手机市场的霸气和荣耀。革新不在数量,而在深度,只有发散思维保持思考,抓住每一个发展的动态,才能领先于时代抓住每一个发展的动态,才能领先于时代的前沿阵地,免于被打败、取代、吞噬的惨烈结局。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唯创新变通,才能巍然耸立不可战胜,才能化危机为转机,从而绝处逢生险中获胜。创新需要一种勇敢果决自信的精神、态度。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义无反顾;不惧人言,不怕质疑,不畏失败。你瞧,固步自封的清王朝,不懂变通,不敢创新,终落得被动挨打的下场。你看,时代在发展,胶卷生产厂不改革不引进新技术,因循守旧陈陈相袭,终究难以捱过数码新潮流的冲击,如材料中尼康被智能手机打败一样。你听,带领自己的员工亲手砸毁残次冰箱的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先生这样阐释“创新”一词:生产一代,研制一代,构思一代;否定自我,创造市场,即赶在别人之前否定自己;市场永远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远在变,“变易,不易,筒易”易经上这样说所以,变通创新,不单是一种做事的方法,一定意义而言就是一个个体,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要素和先决条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备变以求进。历史的车轮翻滚前行 ,水是我们的敌人、对手?是科技发展,是创新变通!不革新就古旧,不进步就落后,不发展就挨打。而懂得自我更新,才能与时俱进,终成勇立时代潮头的弄潮儿,扛起社会发展的大旗高歌奋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