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期末)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264620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期末)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期末)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期末)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期末)试题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 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个小题,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1耕田歌曰:“深耕概(稠密)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鉏(锄)而去之。”这是西汉初城阳王刘章借农谚歌为名所作的一首隐喻诗,暗申诛除诸吕之意。这从侧面可以反映出( )A. 统治者体恤民情的思想 B. 地方诸侯势力的极度膨胀C. 政治斗争对经济的破坏 D. 精耕细作生产技术的成形2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 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B. 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C. 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 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31987年8月在广东省阳江海域发现的一艘古代沉船,被我国考古人员命名为“南海一号”。目前,从“南海一号”打捞出水的文物,大多数是瓷器,有瓶、碗、盘、碟分别产自浙江龙泉、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等,品种超过30种。假如“南海一号”是我国宋元时期的沉船。我们将会从它那现已密封的船舱中,找到哪些种类的瓷器( )A. 青花瓷和釉里红 B. 白瓷和五彩瓷 C. 斗彩和五彩瓷 D. 粉彩和珐琅彩4唐代是否存在夜市,下面有两种说法。材料一来自于唐六典:“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证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二来自唐代诗人王建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则材料的说明最合理的是( )A. 两则材料完全相互矛盾,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B. 材料一比材料二更具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根本没有出现过“夜市”C. 两则材料反映的地区不同,这说明唐朝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D. 反映了当时“市”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皇帝却下诏禁止进一步海外远征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的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禁止海外远征的根本原因是国力匮乏 B. 强化专制统治是明朝制度结构上的原因C. 经济形态的差异是导致对外推动力的根本差别D. 中西交流被阻断导致中西实力易位6钱乘旦评价某一件事时说:“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这一事件( )A.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 实现了自强求富目的C. 促进了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D. 以建立民主制为目标7.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痛陈其主张:“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由此可见,张謇认为()A 实现民族独立是工业建设的重要前提 B 兴办商务是西方富民强国之根本所在C 中国应该农、工、商业同步发展 D 兴办实业是实现富国御侮根本之道8. 对下列抗战内迁行业数量统计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A 轻重工业比例的失调 B 战时需求的刺激C 民营工业的较快发展 D 官僚资本的膨胀9.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通商口岸“是一个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区域向外开的一扇门它的繁荣却并不代表它所在区域的繁荣”,只是一个经济缺口,吸取邻近乡村地区财富,经济上无法自给自足,富有消费城市特点,导致通商口岸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 。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通商口岸( )A 改变了所在地区的城乡经济结构 B 对中国城乡经济的破坏性作用C 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D 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10. 1953年,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总路线也可以说就是解决所有制的问题。国有制扩大国营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私人所有制有两种,劳动人民的和资产阶级的,改编为集体所有制和国营,这才能提高生产力,完成国家工业化。”由材料可知毛泽东明确( )A. 肯定发展公有制对工业化的价值 B. 将私有经济全部改造为国营经济C. 通过多种所有制完成国家工业化 D. 总路线是为了巩固社会主义制度11.媒体指出:当安徽、四川等部分地区的制度创新收益被中国的经济决策层和广大农民群众所深刻理解后,“包产到户”的制度变迁就转变成为中国农村整体而言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这表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变革( )A. 是在实践基础上逐步推进 B. 起源于自发的倡导和组织C. 达成自上而下的完全一致 D. 突破了意识形态的顽固制约12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因应是( )A.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土地归农民所有的实现13. 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 )A 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 B 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C 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D 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14.“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造成民国时期婚姻变化的原因,包括( )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A B C D 15. 美国金融中心纽约始建于17世纪初,原名叫新阿姆斯特丹,17世纪中后期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纽约名称的变化反映的是( )A. 美国金融的崛起 B. 荷兰商业的繁华 C. 英国科技的先进 D. 殖民霸权的更替16. 马克思认为:16世纪的欧洲“土地所有者阶级,即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资产阶级则相应地上升了”。导致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 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 欧洲商路中心转移C. 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D. 资产阶级革命完成17.英国1815年制定的谷物法,限制外国谷物进口;1846年皮尔政府正式废除谷物法。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农业发展缓慢 B.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降低C. 英国社会生产增长要求自由贸易 D. 英国准备进口谷物以满足原料需求18.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他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段话表明( )A. 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 B. 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C. 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191929年10月,一场以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的经济危机,在美国本土爆发。这场危机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激化实行“自由放任”政策贫富悬殊狂热的股票投机A. B. C. D. 201933年美国政府组织了“民间资源保护队”,每名队员每月可得30-45美元工资,高峰期拥有队员达50万人。下列新政措施中,与这一做法和作用最为相似的是( )A. 向减产农民提供补贴 B. 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C. 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D. 兴办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21.据统计,美国工人罢工总人数在1933年有81万,1934年有135万,1935年达147万人。下列对该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A经济危机是美国社会固有的不治之症B这说明罗斯福新政漠视了工人的利益C某种程度上这是工人权益改善的结果D它是公平劳动标准法实施的结果22.列宁说:“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这反映出列宁( )A. 主张采用资本主义制度建设国家B. 已经认识到实行工业化的重要性C. 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缺乏信心D. 意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231925年,苏联的一位农妇马秀拉给农民报写信说:“共产党好像竭力要使所有的农民变穷如果一个农民成功地改善了自己的经营,那他就会从贫农队伍中除名,在他头上贴上富农的标签,把它看作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材料表明( )A. 农民对战后继续实行余粮收集制的不满B. 新经济政策并没有改善农民的经济状况C. 新经济政策导致农民成为了政权的敌人D. 农民对经济状况改善后政治地位的担忧24.被称为战后世界“三大经济支柱”的是( )A. 联合国、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联合国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 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25美国对外贸易统计资料显示:1994-1998年,美国输往加拿大的贸易总额大幅增加,自1998年开始呈递减的趋势;至xx年,美国与墨西哥两国进口贸易总额每年均呈显著增长,墨西哥受惠最大。这说明( )A. 欧盟成立严重冲击了美加两国经济发展B. 美国急需组建以它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区C. 北美自由贸易区有利于成员国发挥优势D.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不平等贸易问题26当今世界最成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非欧盟莫属,它起步于欧洲煤钢共同体,发展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再到欧洲联盟。从发端来看,对欧盟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的因素是( )A. 美国力促西欧联合 B. 法、德政治家远见卓识C. 苏联咄咄逼人威胁 D. 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7跨国公司的罪状很多:侵犯劳工权利、破坏生态环境、加剧第三世界国家的贫困、影响力超越国家之上等等。接下来受到攻击的是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因为它们被认为是全球化进程的主要推动者,跨国公司的“奴仆”。这说明( )A. 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B. 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抵制作用C. 自然资源成为南北争夺的重点D. 当今世界需要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28.“孔子问于老子,儒家弟子墨子另创墨家,儒家荀子的弟子韩非、李斯又为法家代表。”上述现象充分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儒、墨、法思想主张一致 B.思想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思想家相互学习、勇于创新 D.法家思想继承了道家、儒家思想29.(中庸)记载“尊德性而道学问,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黄宗羲后来说朱学“以道学问为主”,陆学“以尊德性为宗”,宋代以后“尊德性”与“道学问”一分为二。这表明( )A. 儒学强调先天的善性和后天的努力合二为一 B. 宋代儒学治学方法的不同C. 儒学内部矛盾不可调和 D. 阳明心学继承了朱学的衣钵30.有史家评论战国时期的学说称,“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其中“逆势而动”的学派最有可能是( )A墨家 B纵横家 C法家 D农家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两个小题,31题20分,32题20分,共40分)31(20分)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与政府的经济政策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无论商王或周王室,都有大批商贾为之采购珍奇物品。如商王室设有“多贾”管理王室商业。多贾还供献香酒,参与商王祭祀祖先的仪式。“丁已小雨,佑多贾以鬯chng,祭祀用的香酒”可见多贾在王室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材料二 末作奇巧(指商业、手工业)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意为工商业一日之利,可供五日之需)。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春秋)管仲管子治国材料三 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夫是以为至治之极。(宋)陈亮四弊请回答:(1) 据材料一,概括商周时期的商业状况。由此看出当时政府的商业政策是什么?(4分)(2)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时期管仲提出了怎样的经济政策?依据材料二分析管仲提出这种经济政策的理由。(6分)(3)材料三反映的主要经济观点是什么?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作者提出此观点的原因。(8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业发展与经济政策的关系。(2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光荣革命”建立了一个稳定的政治制度,社会和经济发展也就有了保障。财富的增长十分迅速对外贸易和殖民地经营成了发财致富的提径,许多人投资海外,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能做到暴富。“光荣革命”后100多年英国长期进行对外战争,而这些战争基本上都是商业战争,目的是争夺海上通道和争夺殖民地。在18世纪,英国民众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战争情绪,比如“詹金斯耳之战”爆发的消息传出后,布里斯托尔和利物浦都出现了民众欢庆的场面。对外战争不仅受到商业集团的支持,而且得到一般民众的欢迎,许多人认为英国的财富来自于海外,英国的商业利益不容损害。在战争时,对外贸易的总额会有所减少;但每次战争结束后,海外贸易就会大大扩展。摘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材料二新中国初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可以“一五”计划为标志。这个经济发展战略,可简单概括为:主要依靠国内积累建设资金,从建立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入手,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实施“进口替代”政策,通过出口一部分农产品、矿石等初级产品和轻工业品换回发展重工业所需的生产资料,并用国内生产的生产资料逐步代替它们的进口;改善旧中国留下的工业生产布局极端不合理和区域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畸形状态;随着重工业的建立和优先发展,用重工业生产的生产资料逐步装备农业、轻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随着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以及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逐步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摘自武力从二百年的大视野看新中国六十年经济发展(1) 根据材料一,概括“光荣革命”后推动英国财富迅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受其影响英国工业化道路呈现出哪些显著特点?(10分)(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独特之处,并对这一战略进行简耍评价。(10分)高一历史参考答案1D 2A 3A 4D 5A 6A 7D 8B 9A 10A 11B 12C 13D 14B 15.D 16C 17C 18C 19.D 20D 21C 22B 23D 24C 25C 26B 27. D 28C 29B 30A31.(1)状况:商业受政府监管,并为王室服务。政策:保护和扶持商业发展。(4分)(2)政策:重农抑商。 理由:发展农业,制约游民;富国强兵(拓展疆域);弃农经商易导致土地荒芜和国家贫弱。(6分)(3)观点:农商并重,相辅相成。 原因: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经济观念受到一定冲击;农商并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农商并重可以达到国家治理的最好状态。(8分)(4)关系:相互影响。(2分)32(1)主要因素:代议制民主(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海外贸易的扩大;对殖民地的经营与掠夺,商业争霸战争的推动;民众对战争的欢迎;商业集团的支持。显著特点:资金主要来自于外部掠夺;市场扩展成为自发推动力;充满血腥与暴力。(2)独特之处:借鉴苏联模式并得到苏联资金、技术援助;以高速发展为首要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用重工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国内资金积累;实施“进口替代“政策;改变原有工业的骑形布局;逐步建立完整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简要评价:限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这一战略是必要的、正确的选择;计划经济体制能集中调配各种资源;实现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起步与快速发展,有利于加强国防安全;初步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体系基础;缩小了内地与沿海的差距;其经验教训也成为此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宝贵财富。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造成一些弊端;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民、地方和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