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产品追溯 追溯术语》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上传人:H****r 文档编号:425952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要产品追溯 追溯术语》国家标准编制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重要产品追溯 追溯术语》国家标准编制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重要产品追溯 追溯术语》国家标准编制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重要产品追溯 追溯术语国家标准编制说明一、 项目来源重要产品追溯 追溯术语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是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归口管理,于 2018 年 1 月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立项,计划号为 20173618-T-424。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等。二、 标准编写的目的、意义产品追溯制度的建立为消费者了解产品原材料、来源、节点信息、安全性提供了便利,当产品出现问题时企业可以通过追溯系统迅速查到相关批次,及时召回问题产品,对于加强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意义重大。特别是食品、食用农产品、药品、危险品等重要产品通过追溯制度可以加强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追溯体系发展过程中,追溯术语在各个行业都有所涉及,但有些术语有多种说法,很不统一,例如“追溯”这一术语就有多版本定义,且出现在不同的标准中。本标准制定的目的就是统一重要产品追溯过程中的各类术语,形成一致的活动和信息交流表达方式,保障重要产品追溯互通性,提高追溯效率,更好的维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促进国内贸易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三、 主要工作过程重要产品追溯 追溯术语标准在正式立项前,北京交通大学就成立了术语标准起草小组,搜集了大量资料,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首先,搜集了与追溯、冷链物流、供应链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国际标准,查找了标准中追溯术语的相关内容;第二,整理了近年来国务院、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部委发布的相关政策法规,提取追溯相关术语及释义;第三,通过对近五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的论文资源进行分析,获取了追溯的科研热点和相关资料。第四,通过调研重要产品追溯相关企业,了解到了企业在具体追溯中对术语的理解说明。重要产品追溯 追溯术语标准在正式立项后,经研讨,基本确定了三套术语分类方案:第一、追溯基础术语、追溯信息术语、追溯技术术语、追溯管理术语和追溯服务术语。第二、追溯基础通用术语、追溯信息采集术语、信息编码编码、信息标识术语、信息识别术语、信息传输术语、信息展示术语、数据管理术语、平台建设术语、监督管理术语、服2务管理术语。第三,基础通用追溯术语。重要产品追溯 追溯术语标准草案,是按照第一方案,将术语分为追溯基础术语、追溯信息术语、追溯技术术语、追溯管理术语和追溯服务术语。重要产品追溯 追溯术语标准草案召开了第一次专家研讨会,根据专家集体建议,将术语分为追溯基础术语、追溯技术术语、追溯管理与服务术语。四、 标准编制原则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严格遵循标准的科学性、系统性、适应性、先进性、统一性和协调性原则,保证标准内容的质量。五、 标准主要内容重要产品追溯 追溯术语国家标准为推荐标准,其主要内容包括:(1)封面(2)前言(3)范围(4)追溯基础术语(5)追溯技术术语(6)追溯管理与服务术语(7)参考文献(8)中文索引(9)英文索引六、 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没有产生重大意见分歧。七、 具体说明2.1 产品 product由天然或人造而成的事物。GB/T 16656.1-2008,定义 3.2.29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产品”定义:GB/T 16656.1-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 第 1 部分: 概述与基本原理指由天然或人造而成的事物。【注:采纳】32.2 追溯 tracking & tracing通过记录和标识,追溯客体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位置的活动。注:改写 DB 13/T 1159-2009,定义 3.1 【注释:追溯就是追踪和溯源】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追溯”定义:(1) DB13/T 1159-2009 果品质量安全追溯 产地编码技术规范追溯:指通过记录标识的方法对某个具体实体的历史、应用或位置进行回溯。【注:基本采纳。将“记录标识”拆分为“记录”和“标识”两个词;“实体”明确为“产品”;“回溯”调整为“追踪和溯源”;定位追溯是“活动”】(2)DB51/T 1169-2010 茶叶追溯要求 绿茶追溯:在产品链中对产品流动的追踪与溯源。【注:产品链不明确定义;采纳了追溯包括追踪和溯源】(3)DB45/T 1334-2016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追溯系统 导则追溯:包括追踪(tracking)和溯源(tracing)两个方面。追踪是指从供应链的上游至下游跟随追溯单元运行路径的能力。溯源是指从供应链的下游至上游识别追溯单元来源的能力。【注:采纳了追溯包括追踪和溯源。追踪和溯源没有再单独列为词条,可以由字面直接理解,不易产生误解;追踪并非“运行路径”,也不是一种“能力”;溯源并非仅仅识别“来源”,也不是一种“能力”】(4)ISO 22005:2007 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的通用原则和基本要求追溯:追踪饲料或食品在整个生产、加工和分销的特定阶段流动的能力【注:强调的是追溯能力/可追溯性;重点在企业内部物流,例如企业生产、加工、分销行为】(5) DB 11/Z 523-2008 奥运会食品安全 食品追溯编码规则通过记录标识的方法回溯某个实体来源、用途、位置和历史的能力。【注:追溯包括追踪和溯源,回溯表述不完整;把记录标识拆分为记录和标识】(6) DB 34/T 1683-2012 农资产品追溯信息编码和标识规范通过记录标识的方法回溯某个实体来源、用途、位置和历史的能力。【注:追溯包括追踪和溯源,回溯表述不完整;把记录标识拆分为记录和标识】4(7) DB 34/T 1685-2012 食品质量追溯标准体系表通过记载的标识,追踪实体的历史、应用情况和所处场所的能力。【注:采纳了标识,追溯包括追踪和溯源,追踪表述不完整】(8) DBJ440100/T 26-2009 亚运会食品安全 食品追溯编码通过记录标识的方法回溯某个实体来源、用途、位置和历史的能力。【注:追溯包括追踪和溯源,回溯表述不完整;把记录标识拆分为记录和标识】2.3 可追溯性 traceability追溯客体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位置的能力。注 1:当考虑产品或服务时,可追溯性可涉及:a)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来源;b)加工的历史;c)产品或服务交付后的分布和所处位置。GB/T 36061-2018,定义 3.1【注释:可追溯性就是具有追溯能力】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可追溯性”定义:(1)GB/T 22005-2009 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的通用原则和基本要求可追溯性:追踪饲料或食品在整个生产、加工和分销的特定阶段流动的过程。【注:应该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个过程】(2)NY/T 1431-2007 农产品追溯编码导则可追溯性:从供应链的终端(产品使用者)到始端(产品生产者或原料供应商)识别产品或产品成分来源的能力,即通过记录或标识追溯农产品的历史、位置等的能力。【注:将农产品扩展到所有产品】(3)GJB 726-89 军工产品质量标志和可追溯性要求可追溯性:根据质量记录某项目(活动)或与其类似的项目活动的历史、应用情况或位置的能力。【注:根据质量记录信息范围较窄】(4)GB/T 36061-2018 电子商务交易产品可追溯性通用规则可追溯性:追溯客体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位置的能力。注 1:当考虑产品或服务时,可追溯性可涉及:a)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来源;5b)加工的历史;c)产品或服务交付后的分布和所处位置。【注:采纳】2.4 追溯单元 traceable unit需要对其来源、用途和位置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和追溯的单个产品或同一批次产品。注:追溯包括跟踪(Tracking)和溯源(Tracing)两个方面。GB/Z 25008-2010,定义 3.2【注释:所谓单元是指统计单位;明确了追溯单元的两种类型】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追溯单元”定义:GB/Z 25008-2010 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 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需要对其来源、用途和位置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和追溯的单个产品或同一批次产品。【注:采纳】2.5 追溯码 traceability code追溯系统中对产品可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注:改写 DBJ440100/T 26-2009,定义 3.2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追溯码”定义:(1)DBJ440100/T 26-2009 亚运会食品安全 食品追溯编码规则对某特定的实体所赋予的唯一标识代码。【注:采纳了唯一标识代码,追溯码是在追溯系统中的码,追溯对象不仅仅是实体,还有虚拟品,所以用产品替代】(2)SB/T 11038-2013 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专用术语规范由各子系统按照系统统一编码规则自动生成,标注于交易凭证或中药材包装物上,用于查询中药材信息的、具有全国唯一性的数字代码。【注:采纳了唯一性,追溯码不仅仅是数字代码还可以是字母或字符】(3)NY/T 2531-2013 产品质量追溯信息交换接口规范按照统一编码规则自动生成,标注农产品身份标识的专用代码。【注:采纳了代码,没有体现追溯码的唯一性】(4)SC/T 3044-2014 养殖水产品可追溯编码规程承载对供应链下一环节实现追溯功能的对养殖水产品所赋予的唯一编码。【注:采纳了唯一】62.6 追溯系统 traceability system基于追溯码、相关设备、计算机网络,实现追溯,并可获取产品追溯过程中相关数据的有机整体。【注释:追溯系统就是由一些要素构成的具有追溯能力的有机整体】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追溯系统”定义:(1) SB/T 10824-2012 速冻食品二位条码识别追溯技术规范将速冻食品相关信息数字化,建立起产品生产信息数据库,形成一个以感知、网络传输和数据库为支撑的能够连接原辅料、加工、储运、配送和销售各个环节的信息管理系统。【注:该定义是追溯信息系统】(2) SB/T 11074-2013 糖果巧克力及其制品二维条码识别追溯技术要求糖果和巧克力企业建立产品生产信息数据库,形成以系列电子技术为支持的能够连接采购、加工、储运、监测和销售各个环节的信息管理系统。【注:该定义是追溯信息系统】2.7 追溯参与方 traceability party在产品供应链中从事产品生产、加工、包装、仓储、销售、配送等相关业务的组织或个人。GB/T 36061-2018,定义 3.3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追溯参与方”定义:(1)DB 34/T 1810-2012 农产品追溯要求 通则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等相关业务的企业或组织。【注:定义不全面】(2)GB/T 36061-2018 电子商务交易产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在产品供应链中从事产品生产、加工、包装、仓储、销售、配送等相关业务的组织或个人。【注:采纳】2.8 内部追溯 internal traceability一个组织在自身业务操作范围内对追溯单元进行跟踪和(或)溯源的行为。内部追溯主要针对一个组织内部各环节间的联系。GB/T 36061-2018,定义 3.4【注释:内部追溯指的是组织内部行为】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内部追溯”定义:7(1)GB/T 25008-2010 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 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一个组织在自身业务操作范围内对追溯单元进行追踪和(或)溯源的行为。内部追溯主要针对一个组织内部各环节间的联系。【注:基本采纳了该定义】(2)GB/T 36061-2018 电子商务交易产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2.9 外部追溯 external traceability对追溯单元从一个组织转交到另一个组织时进行跟踪和(或) 溯源的行为。外部追溯是供应链上组织之间的协作行为。注1:追踪是指从供应链的上游至下游,跟随追溯单元运行路径的能力。注 2:溯源是指从供应链下游至上游识别追溯单元来源的能力。GB/T 36061-2018,定义 3.5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外部追溯”定义:(1)GB/T 25008-2010 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 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对追溯单元从一个组织转交到另一个组织时进行追踪和(或)溯源的行为。外部追溯是饲料和食品链上组织之间的协作行为。注 1:追踪是指从供应链的上游至下游,跟踪追溯单元运行路径的能力。注 2:溯源是指从供应链下游至上游识别追溯单元来源的能力。【注:“饲料和食品链上组织之间的协作行为”,定位到“饲料和食品链上”不太准确】(2)GB/T 36061-2018 电子商务交易产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对追溯单元从一个组织转交到另一个组织时进行跟踪和(或) 溯源的行为。外部追溯是供应链上组织之间的协作行为。注1:追踪是指从供应链的上游至下游,跟随追溯单元运行路径的能力。注2:溯源是指从供应链下游至上游识别追溯单元来源的能力。【注:采纳】2.10 追溯精度 traceability precision追溯系统中可追溯的最小追溯单元。注:改写 NY/T 1761-2009,定义 3.5 【注释:可追溯单元的三种类型中的最小单元】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追溯精度”定义:NY/T 1761-2009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 通则8农产品质量追溯中可追溯到产业链源头的最小追溯单元。【注:基本采纳】2.11 追溯标签 traceability label用于标示追溯码、文字、图形、符号及其他相关信息的简要标牌,是与可追溯产品为一体的标志。包括:印刷标签、电子标签。2.12 追溯认证 traceability certificaion与追溯产品、过程、体系或人员有关的第三方证明。改写自 GB/T 27000-2006/ISO/IEC 17000:2004,定义 5.5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认证”定义:GB/T 27000-2006/ISO/IEC 17000:2004 合格评定 词汇和通用原则与产品、过程、体系或人员有关的第三方证明。【基本采纳】2.13 追溯方针 traceability police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有关追溯绩效的宗旨和方向。改写自 GB/T 23331-2012/ISO/IEC 50001:2011,定义 3.14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追溯方针”定义:GB/T 23331-2012/ISO/IEC 50001:201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有关能源绩效的宗旨和方向。【注:经修订,将“能源”修改为“追溯”,基本采纳。】2.14 追溯绩效 traceability performance与追溯效率、追溯目标、追溯消耗有关的、可测量的结果。注:在追溯管理体系中,可根据组织的追溯方针、追溯目标、追溯指标以及其他追溯要求取得可测量的结果。改写自 GB/T 23331-2012/ISO/IEC 50001:2011,定义 3.12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追溯绩效”定义:GB/T 23331-2012/ISO/IEC 50001:201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与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关的、可测量的结果。【注:经修订,将“能源”修改为“追溯”,基本采纳。】2.15 追溯管理体系 traceability management system用于建立追溯方针、追溯目标、过程和程序以实现追溯绩效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的集合。9改写自 GB/T 23331-2012/ISO/IEC 50001:2011,定义 3.9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追溯方针”定义:GB/T 23331-2012/ISO/IEC 50001:201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用于建立能源方针、能源目标、过程和程序以实现能源绩效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的集合。【注:经修订,将“能源”修改为“追溯”,基本采纳。】2.16 位置 location在追溯系统中,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配送、商贸等活动中的地点,可用地理坐标表示。注:改写 GB/T 22005-2009,定义 3.5 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位置”定义:GB/T 22005-2009 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 体系设计与实施的通用原则和基本要求从初级生产直至最终消费过程中,生产、加工、分销、贮存及处理的场所。【注:采纳了生产、加工两个环节,将贮存改为了仓储,增加了包装、运输、配送、商贸活动;位置是追溯系统中的位置,位置具体来讲就是地点,可以用地理坐标进行表示】2.17 产品批次 product batch采用相同的原料、相同的工艺、同期制造的具有相同(或相近)性能特征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注:改写 GB/T 22005-2009,定义 3.3 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批次”定义:GB/T 22005-2009 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 体系设计与实施的通用原则和基本要求相似条件下生产和(或)加工的或包装的某一产品单元的集合。注 1:批次由组织按照预先建立的参数确定。注 2:一批次产品也可缩为一个单一的单元产品。【注:对相似条件下进一步细化为原材料、工艺、时间;生产批次是一组产品】2.18 交易记录 transaction record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达成交易的有关资料的文字性记载。102.19 供应链 supply chain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所形成的网链结构。GB/T 18354-2006,定义2.5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供应链”定义:GB/T 18354-2006 物流术语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所形成的网链结构。【注:采纳】3.1 基本追溯信息 basic traceability data能够实现追溯系统中各参与方之间有效链接的必需信息,如企业名称、产品名称、追溯单元、追溯码、检验检疫信息等。注:改写 GB/Z 25008-2010,定义 3.4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基本追溯信息”定义:GB/Z 25008-2010 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 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能够实现组织间和组织内各环节间有效链接的必需信息,如生产者、生产批号、生产日期、生产班次等。【注:基本采纳,“组织”的定义过于笼统,国内和国外对“组织”的定义和理解差异容易造成概念混淆,所以定为追溯系统中“参与方”;将“企业名称、产品名称、追溯单元、追溯码、检验检疫”表示为基础信息】3.2 扩展追溯信息 extended traceability data除基本追溯信息外,与产品追溯相关的其他信息,可以是产品质量或用于商业目的的信息。注:改写 GB/Z 25008-2010,定义 3.5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扩展追溯信息”定义:GB/Z 25008-2010 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 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除基本追溯信息外,与食品追溯相关的其他信息,可以是食品质量或用于商业目的的信息。【注:基本采纳,该标准是食品标准,从食品扩展到了产品】3.3 数据关联 date association在追溯系统中,通过共同字段将来源不同或不同数据库的数据建立联系,实现不同数据库之间跨库查询和数据使用的技术。113.4 追溯管理平台 traceability management platform汇集追溯责任主体、追溯客体的生产、流通、质量等方面信息,实现供应链内部及上下游追溯信息关联,落实追溯管理的信息化工具箱。3.5 追溯数据 traceability data记录追溯的信息。GB/T 22005-2009,定义 3.11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数据”定义:GB/T 25008-2010 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 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记录的信息。【注:基本采纳,添加了“追溯”二字。】3.6 元数据 metadata说明和描述其他数据的数据。3.7 代码 code表示特定事物或概念的一个或一组字符。GB/T 10113-2003,定义 2.2.5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代码”定义:GB/T 10113-2003 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表示特定事物或概念的一个或一组字符。【注:采纳】3.8 编码 coding给事物或概念赋予代码的过程。GB/T 10113-2003,定义 2.2.1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代码”定义:GB/T 10113-2003 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给事物或概念赋予代码的过程。【注:采纳】3.9 全球贸易项目代码 Global Trace Item Number(GTIN)在世界范围内贸易项目的唯一标识代码,其结构为14位数字。GB/T 18354-2006,定义 5.1212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全球贸易项目代码”定义:GB/T 18354-2006 物流术语在世界范围内贸易项目的唯一标识代码,其结构为 14 位数字。【注:采纳】3.10 全球位置码 Global Location Number(GLN)标识关键字之一,用于标识物理位置或参与方的代码。注:改写 GB/T 18354-2006,定义 5.11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全球位置码”定义:GB/T 18354-2006 物流术语运用 EANUCC 系统,对法律实体、功能实体和物理实体进行位置准确、唯一标识的代码。【注:EANUCC 系统已经过时,由 GS1 系统替代;所以改写成“GS1 标识关键字之一”,将“物理实体”改写成“物理位置”,“法律实体、功能实体”改为“参与方”】3.11 列货运包装箱代码 erial Shipping Container Code(SSCC)对物流单元进行标识的唯一代码。注:改写 GB/T 18354-2006,定义 5.14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定义:GB/T 18354-2006 物流术语EANUCC 系统中,为物流单元进行标识的唯一代码。【注:基本采纳,EAN UCC系统已经过时,由 GS1 系统替代】3.12 产品电子代码 Electronic Product Code(EPC)开放的、全球性的编码标准体系,由标头、管理者代码、对象分类和序列号组成,是每个产品的唯一性代码。GB/T 16986-2009,定义 5.9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产品电子代码”定义:GB/T 16986-2009 商品条码 应用标识符开放的、全球性的编码标准体系,由标头、管理者代码、对象分类和序列号组成,是每个产品的唯一性代码。【注:采纳】133.13 应用标识符 application identifier(AI)标识数据含义与格式的字符。注:改写自GBT 16986-2009,定义 3.1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应用标识符”定义:GBT 16986-2009 商品条码 应用标识符标识数据含义与格式的字符。【注:基本采纳,应用标识符是 GS1 系统中的字符】3.14 标示 mark将代码转换成为标志的过程。又称:赋码。3.15 信息载体 carrier指信息(包括知识)赖以存在的介质。3.16 标志 sign以实物或电子数据形式表现某一物品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符号或标记。3.17 识别 recognition对标志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对物品进行描述、辨认、分类和解释的目的的过程。3.18 标识 identification将代码标示为标志并识别的过程。3.19 电子数据交换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采用标准化的格式,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和处理。GB/T 18354-2006,定义 5.22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电子数据交换”定义:GB/T 18354-2006 物流术语采用标准化的格式,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和处理。【注:采纳】3.20 条码 bar code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标记,用以表示一定的信息。GB/T 12905-2000,定义 2.1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条码”定义:14GB/T 12905-2000 条码术语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标记,用以表示一定的信息。【注:采纳】3.21 一维条码 linear bar code只在一维方向上表示信息的条码符号。GB/T 12905-2000,定义 2.53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一维条码”定义:GB/T 12905-2000 条码术语只在一维方向上表示信息的条码符号。【注:采纳】3.22 二维条码two-dimensional bar code 在二维方向上都表示信息的条码符号。GB/T 12905-2000,定义 2.54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二维条码”定义:GB/T 12905-2000 条码术语在二维方向上都表示信息的条码符号。【注:采纳】3.23 射频识别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在频谱的射频部分,利用电磁耦合或感应耦合,通过各种调制和编码方案,与射频标签交互通信唯一读取射频标签身份的技术。GB/T 29261.3-2012,定义 05,01,01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射频识别”定义:GB/T 29261.3-2012 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 词汇 第 3 部分:射频识别在频谱的射频部分,利用电磁耦合或感应耦合,通过各种调制和编码方案,与射频标签交互通信唯一读取射频标签身份的技术。【注:采纳】3.24 射频识别系统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一种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系统,包含一个或多个读写器以及一个或者多个标签,其中,数据传输通过对电磁场载波信号的适当调制实现。GB/T 29261.3-2012,定义 05,04,1115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射频识别系统”定义:(1)GB/T 18354-2006 物流术语由射频标签、识读器、计算机网络和应用程序及数据库组成的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系统。【注:定义范围广泛】(2)GB/T 29261.3-2012 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 词汇 第 3 部分:射频识别一种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系统,包含一个或多个读写器以及一个或者多个标签,其中,数据传输通过对电磁场载波信号的适当调制实现。【注:采纳】3.25 射频标签 RF tag标签 tag应答器 transponder电子标签 electronic label代码牌照 code plate 用于物体或物品标识、具有信息存储功能、能接收读写器的电磁场调制信号,并返回响应信号的数据载体。GB/T 29261.3-2012,定义 05,04,01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射频标签”定义:(1)SB/T 10710-2012 酒类产品流通术语射频识别系统中存储可识别数据的电子装置。【注:商务部标准】(2)GB/T 29261.3-2012 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 词汇 第 3 部分:射频识别标签 tag应答器 transponder电子标签 electronic label代码牌照 code plate 用于物体或物品标识、具有信息存储功能、能接收读写器的电磁场调制信号,并返回响应信号的数据载体。【注:采纳】3.26 射频识读器 RFID reader利用射频技术读取标签信息、或将信息写入标签的设备。识读器读出的标签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进行管理和信息传输。SB/T 10710-2012,定义 2.5.216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射频识读器”定义:SB/T 10710-2012 酒类产品流通术语利用射频技术读取标签信息、或将信息写入标签的设备。识读器读出的标签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进行管理和信息传输。【注:采纳】4.1 追溯管理体系认证 traceability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ion与追溯管理体系有关的第三方证明。注:改写自 GB/T 27000-2006/ISO/IEC 17000:2004 术语 5.5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认证”定义:GB/T 27000-2006/ISO/IEC 17000:2004 合格评定 词汇和通用原则与产品、过程、体系或人员有关的第三方证明。注 1:管理体系认证有时也被称为注册。注 2:认证适用于除合格评定机构自身外的所有合格评定对象,认可适用于合格评定机构。【注:基本采纳,将“产品、过程、体系或人员”改为“追溯管理体系”】4.2 关键绩效指标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为衡量和审核追溯系统的有效性制定的量化指标。注:关键绩效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追溯单元标识的唯一性;各环节标识的有效关联;内部追溯和外部追溯的有效链接与沟通;信息有效期内可检索。4.3 预防措施 preventive action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注1:一个潜在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注2: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而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注:引自 GB/T 19000-2016,定义 3.12.1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预防措施”定义:GB/T 19000-2016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注 1:一个潜在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注 2: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而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注:采17纳】4.4 监督检查 preventive action合格评定追溯活动的系统性重复,审查追溯系统设计并确定其特定要求的符合性,或根据专业判断确定其与通用要求的符合性的活动。注:改写自 GB/T 27000-2006/ISO/IEC 17000:2004 定义 6.2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监督”和“检查”定义:GB/T 27000-2006/ISO/IEC 17000:2004 合格评定 词汇和通用原则监督:合格评定活动的系统性重复,是保持符合性说明持续有效的基础。【注:采纳前部分定义,并增加“追溯活动”】检查:审查产品设计、产品、过程或安装并确定其与特定要求的符合性,或根据专业性判断确定其与通用要求的分合兴的活动。注 1:一个潜在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注 2: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而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注:部分采纳,增加“追溯系统设计”;结合“监督”术语定义】4.5 纠正措施 corrective action为消除追溯系统运行时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注1:一个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注2: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而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纠正措施”定义:GB/T 19000-2016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为消除不合格的原因并防止再发生所采取的措施。注 1:一个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注 2: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而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注:采纳】4.6 审核 audit获取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相关信息并对其进行客观评定,以确定追溯系统是否达到关键绩效指标、是否满足公认准则的系统的、独立的和形成文件的过程。注:改写 GB/T 27000-2006/ISO/IEC 17000:2004,定义 4.4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审核”定义:18GB/T 27000-2006/ISO/IEC 17000:2004 合格评定 词汇和通用原则获取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相关信息并对其进行客观评定,以确定规定要求的满足程度的系统的、独立的和形成文件的过程。【注:追溯术语中更强调对追溯系统的审核】4.7 认证 identification与产品、过程、体系或人员有关的第三方证明。注 1:管理体系认证有时也被称为注册。注 2:认证适用于除合格评定机构自身外的所有合格评定对象,认可适用于合格评定机构。GB/T 27000-2006/ISO/IEC 17000:2004,定义 4.4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认证”定义:GB/T 27000-2006/ISO/IEC 17000:2004 合格评定 词汇和通用原则与产品、过程、体系或人员有关的第三方证明。注 1:管理体系认证有时也被称为注册。注 2:认证适用于除合格评定机构自身外的所有合格评定对象,认可适用于合格评定机构。【注:采纳】4.8 召回 recall生产者对存在缺陷的产品采取措施消除缺陷或降低、消除安全风险的活动。注:改自 GB/T 34400-2017,定义 2.5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召回”定义:GB/T 34400-2017 消费品召回 生产者指南消费品生产者对存在缺陷的产品采取措施消除缺陷或降低、消除安全风险的活动。【注:基本采纳,删除“消费品”】4.9 检验 inspection检查和验证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标准或有关规定的活动。注:改写自 GB/T 19000-2016,定义 3.11.7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检验”定义:19GB/T 19000-2016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对符合规定要求的设置。【注:采纳了符合规定,扩展到符合标准或有关规定,检验强调对产品质量的检查和验证】4.10 追溯服务 tracing service为满足客户需求所实施的一系列追溯活动过程及其产生的结果。注:改写自 GB/T 18354-2006,定义 2.7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物流服务”定义:GB/T 18354-2006 物流术语 为满足客户需求所实施的一系列物流活动过程及其产生的结果。【注:将物流改为了追溯】4.11 全程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 full lifecyc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latform商品从原材料采购直到销售给最终用户的全部企业活动集成在一个无缝流程中的信息平台。GB/T 35121-2017,定义 3.1.6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全程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定义:GB/T 35121-2017 全程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参考功能框架商品从原材料采购直到销售给最终用户的全部企业活动集成在一个无缝流程中的信息平台。【注:采纳】4.12 数据服务 data service提供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包括计算、分析、可视化)、数据交换、数据销毁等数据生存形态演变的一种网络信息服务。GB/T 35274-2017,定义3.3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全程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定义:GB/T 35274-2017 信息安全技术 大数据服务安全能力要求提供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包括计算、分析、可视化)、数据交换、数据销毁等数据生存形态演变的一种网络信息服务。【注:采纳】204.13 大数据服务 big data service支撑机构或个人对大数据采集、存储、使用和数据价值发现等数据生命周期等相关的各种数据服务和系统服务。GB/T 35274-2017,定义 3.4在起草过程中,研究分析了以下标准中的“大数据服务”定义:GB/T 35274-2017 信息安全技术 大数据服务安全能力要求支撑机构或个人对大数据采集、存储、使用和数据价值发现等数据生命周期等相关的各种数据服务和系统服务。【注:采纳】八、 参考文献1 GB/T 10113-2003 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2 GB/T 11457-2006 软件工程术语3 GB/T 12905-2000 条码术语4 GB/T 15091-1994 食品工业基本术语5 GB/T 16656.1-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 第 1 部分: 概述与基本原理6 GB/T 16986-2009 商品条码 应用标识符7 GB/T 18354-2006 物流术语8 GB/T 18391.1-2002 信息技术 数据元的规范与标准化 第 1 部分:数据元的规范与标准化框架9 GB/T 19000-2016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10 GB/T 22005-2009 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 体系设计与实施的通用原则和基本要求11 GB/T 23331-2012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12 GB/T 25008-2010 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 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13 GB/T 27000-2006/ISO/IEC 17000:2004 合格评定 词汇和通用原则14 GB/T 27021-2007 合格评定 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的要求15 GB/T 29261.3-2012 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 词汇 第 3 部分:射频识别16 GB/T 34400-2017 消费品召回 生产者指南17 GB/T 35121-2017 全程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参考功能框架18 GB/T 35274-2017 信息安全技术 大数据服务安全能力要求19 SB/T 10681-2012 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信息传输技术要求20 SB/T 10710-2012 酒类产品流通术语21 DB34/T 1810-2012 农产品追溯要求 通则22 GJB 726-89 军工产品质量标志和可追溯性要求23 NY/T 1431-2007 农产品追溯编码导则24 NY/T 1761-2009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 通则25 NY/T 2531-2013 产品质量追溯信息交换接口规范26 SB/T 10824-2012 速冻食品二位条码识别追溯技术规范27 SB/T 11038-2013 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专用术语规范28 SB/T 11074-2013 糖果巧克力及其制品二维条码识别追溯技术要求29 SC/T 3044-2014 养殖水产品可追溯编码规程2130 DB11/Z 523-2008 奥运会食品安全 食品追溯编码规则31 DB13/T 1159-2009 果品质量安全追溯 产地编码技术规范32 DB34/T 1683-2012 农资产品追溯信息编码和标识规范33 DB34/T 1685-2012 食品质量追溯标准体系表34 DB34/T 1810-2012 农产品追溯要求 通则35 DB45/T 1334-2016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追溯系统 导则36 DB51/T 1169-2010 茶叶追溯要求 绿茶37 ISO 22005:2007 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的通用原则和基本要求38 国办发201595 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39 张铎.产品追溯系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40 张铎.物品编码标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九、 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本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能够协调一致,不存在交叉、矛盾。十、 宣贯及实施建议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424-cnis)负责组织宣传和实施监督,相关部门严格执行本标准的要求。十一、 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