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方案

上传人:8** 文档编号:425805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年“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 年“全国爱牙日 ”宣传活动方案2018 年 9 月 20 日是第 30 个“全国爱牙日”,为贯彻落实 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提升 全民口腔健康素养水平,现就做好 2018 年“全国爱牙日”宣 传活动通知如下:一、 活动主题2018 年“全国爱牙日”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 副主题是 “护健康口腔、助健康体魄、享健康生活”,以口腔 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为切入点,广泛传播口腔健康知识,提 高全民口腔健康意识,建立自我口腔健康行为,营造利于口腔 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二、 宣传重点为便于各地更好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我委组织专家编制了 “爱牙八条 ”核心信息(具体见附件 2)。“爱牙八条”核心信 息是:1. 每天有效刷牙两次。2. 倡导使用含氟牙膏。3. 健康饮食保护牙齿。4.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5. 不要带着口腔疾病怀孕。6. 孩子口腔健康是家长的责任。7. 为适龄儿童进行窝沟封闭。8. 牙齿缺失应及时修复。三、活动内容(一) 各地要高度重视口腔健康宣传工作,以“全国爱牙 曰”为契机,围绕活动主题和宣传重点,结合本地实际,充分 发挥学协会等社会团体优势,联合教育、宣传等部门开展各项 宣传活动。(二) 各地要将“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和日常科普宣传 有效结合,注重传播信息的专业性和规范性,确保宣传形式的 生活化和科普化,提高科普宣传的可及度和参与度。(三) 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等机构将在 其网站公布宣传海报(附件 2)印刷版,各地可自行下载,根 据当地实际编印宣传材料。“爱牙八条”核心信息一、每天有效刷牙两次龋病和牙周疾病是两种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是由附着 在牙齿上的牙菌斑引起,因此清除牙菌斑是维护口腔健康的基 础。刷牙能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保持口腔卫生,维 护牙齿和牙周组织健康。刷牙清除牙菌斑数小时后,菌斑可以 在清洁的牙面上重新附着,不断形成。特别是夜间入睡后,唾 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差,细菌更容易生长。因此,每天 至少要刷牙两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坚持做到早晚刷牙, 饭后漱口。(一)提倡用水平颤动拂刷法刷牙。1. 先将刷头放于后牙牙齿与牙龈交界处,上牙向上,下牙 向下,与牙齿大约呈 45角,轻微加压,前后颤动 10 次左右, 然后将牙刷向牙面转动,上下拂刷。2. 按照上述方法,每次颤动约刷 2-3 颗牙,刷牙范围应有 所重叠。3. 刷上前牙舌面时,将刷头竖放在牙面上,使前部刷毛接 触牙龈边缘,自上而下拂刷。刷下前牙舌面时,自下而上拂刷。4. 刷牙齿的咬合面时,刷毛指向咬合面,稍用力作前后短 距离来回刷。(二) 提倡使用保健牙刷,注意及时更换。保健牙刷具有以下特点:1. 刷头小,以便在口腔内转动自如。2. 刷毛排列合理,一般为 10-12 束长, 3-4 束宽,各束之 间有一定间距,既有利于有效清除细菌,又使牙刷本身容易清 洗。3. 刷毛较软硬适度,刷毛长度适当,刷毛顶端磨圆钝,避 免牙刷对牙齿和牙龈的损伤。4. 牙刷柄长度、宽度适中,并具有防滑设计,使握持方便、感觉舒适。刷牙后应用清水冲洗牙刷,并将刷毛上的水分甩干,刷头 向上放在口杯中置于通风处。为防止牙刷藏匿细菌, 一般应每三个月左右更换一把牙 刷。若刷毛发生弯曲倒伏或沉积污垢,会对口腔组织造成损伤 及污染,则需立即更换。(三) 提倡使用牙线或牙间刷辅助清洁牙间隙。牙齿与牙齿之间的间隙称为牙缝隙,牙缝隙最容易滞留细 菌和软垢。刷牙时牙刷刷毛不能完全伸及牙缝隙,如果在每天 刷牙后,能够配合使用牙线或牙缝刷等帮助清洁牙缝隙,可以 达到彻底清洁牙齿的目的。二、 提倡使用含氟牙膏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是安全、有效的防龋措施,三岁以上的 儿童每次用量为黄豆粒大小,成人每次刷牙只需用大约 0.5-1 克(长度约 0.5-1 厘米)的膏体即可。如果在牙膏膏体中加入 其他有效成分,如氟化物、抗菌药物、抗敏感的化学物质,则 分别具有预防龋齿、减少牙菌斑和缓解牙齿敏感的作用。三、 健康饮食保护牙齿糖是人类的主要营养要素之一,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同时也是引起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如果经常摄入过多的 含糖食品或饮用过多的碳酸饮料,会导致牙齿脱矿,引发龋病 或产生牙齿敏感。因此,提倡科学吃糖非常重要。吃糖次数越 多,牙齿受损机会越大,应尽量减少每天吃糖的次数,少喝碳 酸饮料,进食后用清水或茶水漱口,晚上睡前刷牙后不能再进 食。四、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龋病和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常是缓慢发生的。早期多无明显 症状,一般常不易察觉,等到出现疼痛等不适症状时可能已经 到了疾病的中晚期,治疗起来很复杂,患者也会遭受更大的痛 苦,花费更多,治疗效果还不一定十分满意。因此,每年至少 一次的口腔健康检查,能及时发现口腔疾病,早期治疗。医生 还会根据情况需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预防口腔疾病的发 生和控制口腔疾病的发展。最好每年一次洁牙(洗牙),保持牙齿坚固和牙周健康。 洁牙过程中可能会有牙龈出血,洁牙之后也可能会出现短暂的 牙齿敏感,但一般不会伤及牙龈和牙齿,更不会造成牙缝稀疏 和牙齿松动。五、 不要带着口腔疾病怀孕一旦妇女已经怀孕,那么在怀孕早期和晚期接受复杂口腔 治疗,会因为紧张和疼痛等因素,增加胎儿流产或早产的风险。 因此,女性在计划怀孕前就应主动接受口腔健康检查,及时发 现并处理口腔内的疾病或隐患,避免在怀孕期间可能因为发生 口腔急症,而带来的治疗不便和风险。六、 孩子口腔健康是家长的责任(一) 从出生开始,家长应为婴幼儿清洁口腔。婴儿出生之后,家长应每天用软纱布或软毛牙刷为孩子擦 洗口腔。牙齿萌出后,可用纱布或软毛刷轻轻地为孩子擦洗口 腔和牙齿。当多颗牙齿萌出后,家长可用指套刷或软毛刷为孩 子每天刷牙 2 次,并确保清洁上下颌所有的牙面,特别是接近 牙龈缘的部位。(二) 儿童学习刷牙,家长应帮助和监督。0-3 岁儿童的口腔护理由家长帮助完成,每曰至少 2 次。3-6 岁开始,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开始教儿童自己用最简 单的“转圈法”刷牙,其要领是将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轻压使 刷毛屈曲,在牙面上画圈,每部位反复画圈 5 次以上,前牙内 侧需将牙刷竖放,牙齿的各个面均应刷到。此外,家长还应每 曰帮孩子刷牙 1 次。6 岁以后,儿童基本掌握了刷牙方法,但家长还要监督孩 子,以保证刷牙的效果。(三) 帮助孩子尽早戒除口腔不良习惯。儿童口腔不良习惯有:吮指、咬下唇、吐舌、口呼吸等, 应尽早戒除,否则会造成上颌前突、牙弓狭窄、牙列拥挤等口 颌畸形。如果 3 岁以上的儿童仍存在上述不良习惯,且不能通 过劝导而戒除,应及时到医院诊治,通过适当的矫正方法,帮 助其戒除不良习惯。对有口呼吸习惯的孩子,应检查其上呼吸道是否通畅,治 疗呼吸道疾病,及时纠正口呼吸。(四) 乳牙龋病应及时治疗。龋病可以引起孩子牙痛,牙龈、面部肿胀,甚至高热等全 身症状。龋病长期得不到治疗可造成儿童偏侧咀嚼,双侧面部 发育不对称;还可影响恒牙的正常发育和萌出。如果没有健康的牙齿,孩子就不愿吃含纤维多的蔬菜和肉 食,造成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影响全身正常生长发育。因此, “乳牙总是要换的,坏了不用治”的看法是错误的。七、为适龄儿童进行窝沟封闭“六龄牙”是萌出时间最早的恒磨牙,其咀嚼功能最强大, 也最容易发生龋病。窝沟封闭是预防恒磨牙窝沟龋的最有效方 法。其原理是用高分子材料把牙齿的窝沟填平,使牙面变得光 滑易清洁,细菌不易存留,达到预防窝沟龋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所有的牙齿都需要做窝沟封闭,要 由医生检查后,确认符合适应证的牙齿才需要做。同时,做完 窝沟封闭的儿童仍然不能忽视每天认真刷牙。八、牙齿缺失应及时修复牙齿具有咀嚼食物、辅助发音和维持面容形态的功能。牙 齿缺失易发生咀嚼困难、对颌牙伸长、邻牙倾斜等。前牙缺失 还会导致发音不准、面部形态发生变化,全口牙丧失后,咀嚼 十分困难,面容明显苍老。因此,不论失牙多少,都应及时进行义齿修复。修复一般 在拔牙 2-3 个月后进行。修复前应治疗佘留牙的疾病,必要时 对牙槽骨和软组织进行修整,以保证修复质量。缺失牙的修复目前主要有活动修复(包括局部义齿和全口 假牙)和固定修复(包括固定桥、种植义齿)。具体选择何种 修复方法应依据患者的口腔条件和主观要求而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