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十章.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251382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4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十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十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十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 本章重要内容有三个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六大 中共十七大 的主要内容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 本章的知识点与 特色理论体系 基本重复 对于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六大 中共十七大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命制选择题的可能性较大 一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1976 1982 一 真理标准大讨论1 两个凡是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这一方针是由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最早提出的 2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提出 1978年5月11日 光明日报 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了题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作者 南京大学哲学系胡福明 的文章 这篇文章重申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3 邓小平最早旗帜鲜明地批判 两个凡是 并提出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他强调 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 要善于学习 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 他认为 必须根据具体的时间地点 条件 正确理解毛泽东说过的一些话 不能够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 而必须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去获得正确的理解 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 中央工作会议 邓小平做了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的讲话 讲话围绕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 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原则和政策 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发扬民主 加强法制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的方针和任务 2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 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会议的主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1 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实践是经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 全会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 全会实现了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大批老一辈无从阶级革命家重新回到重要岗位 4 全会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5 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 启动了难寻改革的新进程 3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党的历史上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 在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全面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 2 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3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 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三 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我国的改革首先从经济体制的改革着手 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1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面临的两大问题 政社合一 的人民公社体制亟待改革 第二 还有一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 2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试验阶段 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在包产到户的约定上按上了自己的手印 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 1980年 中共中央以75号文件下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的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 文件允许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存在 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 这在观念和政策上都是突破 3 家庭承包制的普遍推行第一 在中共中央的支持和推动下 以包产到户 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全国各地逐渐推广开来 第二 它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 实行集体经营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相结合的经营管理方式 有利于将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的积极性和集体经济的优越性结合起来 因而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 第三 统分结合 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 促进了 政社合一 的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 4 家庭联产承包的意义 两个飞跃 1990年3月3日 邓小平在同江泽民等谈话时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农村的 两个飞跃 的思想 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 实行家庭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第二个飞跃就是发展集体经济 即 高水平的农业集体化 2 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解决企业同国家的关系问题 实行多种形式的利润留成和盈利包干 进而实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形式 多种经营形式并寸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新格局 1980年5月 中央决定在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四 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 国民经济的调整主要任务是压缩基本建设规模 调整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 集中力量先把农业搞上去 2 中央工作会议的主要内容李先念代表中央在讲话中分析了经济形势 论述了调整经济的必要性 提出了 调整 改革 整顿 提高 的新八字方针 五 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是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 六 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1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的形成 1 决议科学地总结了新中国32年的历史 2 决议 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3 决议 科学地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和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提出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4 决议 的通过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中共是在政治上 理论上成熟的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5 决议 从根本上否定了 文化大革命 的理论和实践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出了基本结论 二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一 中共十二大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1 中共十二大的召开1982年9月1 11日中共十二大在北京举行 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命题的提出 2 十二大以后 1982年11月至12月召开的第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 完成了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的工作 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的制定 1 中共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 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 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2 提出经济建设的总目标 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在本世纪末 翻两番 3 提出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二 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1 1984年10月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 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进行 1 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 多种经济成分得到发展 单一的公有制机构有很大变化 2 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步扩大 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3 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经济杠杆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三 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 1988年4月 海南经济特区成立 2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3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多层次 有重点 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形成1 1987年10月25日 11月 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指出我国正处于初级阶段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党的基本路线是一种发展生产力的路线 3 三步走战略部署 三步走 的战略构想 第一步 在八十年代翻一番 以1980年为基数 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 翻一番 达到500美元 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未 再翻一番 人均达到1000美元 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 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 第三步 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 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 做到这一步 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 这样就形成了从温饱到小康到富裕的战略构想 三步走 战略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中国人民的雄心壮志 三步走发展战略进一步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步骤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对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1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 1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2 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指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灭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其次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核心 3 提出了 发展才是硬道理 的重要论断 首先 邓小平强调 发展才是硬道理 其次 邓小平指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 提出 三个有利于 标准 首先 邓小平强调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其次 邓小平强调 基本路线要管100年 动摇不得 最后 邓小平提出判断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 三个有利于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 强调加强党的建设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前途 二 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 大会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三 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1 中共十五大大会主题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2 抓住机遇 开拓进取 1 十五大 报告 回顾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 辛亥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改革开放 2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共的指导思想 四 进一步推动解决 三农 问题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 五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加入世贸组织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 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加入世贸组织 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六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提出1 三个代表是围绕 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 而展开的 2 主要内容 我们党在革命 建设 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 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3 贯彻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在执政为民 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 中共十六大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1 中共十六大的主题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2 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写入党章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行动纲领 1 大会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提出 要在21世纪头20年 紧紧抓住这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集中力量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科技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 到2000年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20年 是一个继续消灭局部贫困的阶段 是逐步提高小康水平和富裕程度的阶段 是由片面发展逐步转向全面发展的阶段 也就是由低水平小康向高水平小康的阶段 二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十七大 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 进一步阐明科学发展观 1 坚持以人为本 2 全面发展 3 协调发展 4 可持续发展 3 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2007年10月召开的十七大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涵义 1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 对和谐社会的全面论述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首次将 和谐 列入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 号召全国各族人民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四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1 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内涵 1 十六大关于执政能力建设的概括 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 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依法执政的能力 总揽全局的能力 2 十六届四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指出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主要包括 第一 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第二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第三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第四 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能力 第五 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2 加强党的先进性 1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必要性 2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 五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一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1 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日益完善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 新的宏观调控体系初具规模 3 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 形成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二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经验1 根本原因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 基本经验 十个结合 三 中共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 这个理论体系 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 3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练习 见资料 1 单项2 多项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