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基础知识检测试题(三).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250549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基础知识检测试题(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基础知识检测试题(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基础知识检测试题(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基础知识检测试题(三)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辨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铺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顿挫,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读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1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古诗不仅抒写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因此,唐人古诗表达的思想更深刻,情感更丰富。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D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经过不断变化和拓展后的唐人古诗更具艺术性。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2段中,作者从诗歌的表现范围和音节两方面比较了汉魏和唐人的古诗,认同了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的观点。B对“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一分论点,作者主要是引用杜甫的五言、七言古体诗为例来进行证明的。C本文第3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诗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调感方面的不同。D第2段后半部分引述李攀龙、王士禛等人的言论观点,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3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表现范围有较大的开拓,这就促使古诗体的特长得到发挥。B古体诗的形式上有四言、五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但与五言、七言的绝句、律诗有别。C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名为“古体”,其实已经与以往古体有所不同。(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5分)总有那一片蛙声古清生在南国的时候,我的窗前有那么一块低洼的草地,春天的日子来临,它便会生长许多的小草,甚至开出一些小小的花朵,招引一些蜜蜂在那里抖着金翅嗡嗡地飞。许多小孩子,很喜欢在那块草地上采花或者玩一些他们认为好玩的游戏。这样的日子总是很温暖的,因为阳光、花草和小孩子们,足以把春天装点得美丽而又亲切,让人忍不住掩卷,心驰神往。但是在五月的时节,就会有一场场的雨水降临,雨水把草地旁的冬青树洗得很绿,那种很清凉的绿,并且注满整个的草地。于是孩子们用纸折起小小的洁白的纸船,来到草地那片水洼子上,启航他们的小小的梦想。唯有月夜,那块草地是完全属于我的。这时候夜安睡了,一轮皎洁的月儿来到水洼子上,映得那水好一片白。在白水之上,忽然有不知来于何处的小蛙,欢快地跌跌地跳跃,仿佛是要把那一轮月儿从水中端详个究竟,或者坐在月儿之上,让月儿浮托它走。小蛙们如同孩子,待它们游戏得尽情的时候,就一齐坐在水上唱歌。那就是在我的生命中离不去的蛙声了。惯于在夜里读书和写作的我,就极爱着那一扇窗,起起伏伏的蛙声,能让我的思绪飘浮,进入这样一个季节深处。但我却没有了南国的那一扇窗子,羁旅北京的日子长长,我的窗前,纵是也有这样一块草地,一簇绿柳,在春天的阳光里,还会有一树杏花装点。但是北国没有雨季,我看不到小孩子们折纸船的情景。北京是要到七月或者八月才会有雨,那是槐花开放的时节了。北京的雨会与槐花下了一街,一街的槐花雨把整个日子都流淌得芬芬芳芳,但即是这样的雨,仍不会积上一洼水,引来天使一般的小蛙,所以即使雨后有月,它们也在这芬芳里找不到栖落和梳洗的地方。我固执地想,如是北京的槐花雨能够积成一个洼子,这样一个清浅的弥漫着槐花芬芳的水洼子,有一轮皎月把水映得银银的白,有一群天使般的小蛙,它们围着月儿唱歌,那该是多么好啊。我常常在雨后的北京的夜里出走,我以为我是能够找到这样一个地方的,它就在某一扇窗下,甚至那窗前也有一个痴情展卷的学子,甚至水边,还留着孩童戏水的赤足的脚印。可是,我的出走,却并没有找到这样一个地方,我想终归是有这样一个地方的,是我没有找见它罢了。居京的月夜,于我它是散文化的时光,我在键盘上演绎着一个个的梦,情至深处,会忽然在某一段落,浮起一片蛙声,是南国的春宵里那天真烂漫的蛙鸣,初是浅浅低低的几声,孤独而悠远,渐渐地汇合起蛙的合唱,且愈来愈临近我的窗,仿佛就在那一簇柳下。此时人便恍惚地进入以往的时光,一颗羁旅中的心,忽然地一热,为之深深地感动。但待我有心凝神细细地聆听,却发现窗外是一片寂静,静得月的清辉飘落到柳叶儿上发生的细小的沙沙声都能够听到,只是没有了蛙声。哦,此时的我,这才感到深深的失落,原来那一片蛙声,它源于我的梦里,或者说,是那永远也拂不去的幻听了。春天的今夜,便又是这样,我打开了电脑,轻轻地敲出一段怀想的文字,不觉间室外就有了一片蛙声,是如许的亲切,如许的温馨,它拂动着春夜的暖风,沿了情感的脉络缕缕入心。然而我猛然地觉醒,却分明是,寂夜无边!人不由得发现,那暖暖的一缕情思,竟也就化成两滴浸冷的泪珠,冰凌般的挂在两腮。(摘自漂泊者的晚宴,作家出版社)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文章开头部分描绘了一幅“南国风景画”,作用之一是与居京没有水洼子听不到“蛙声”形成鲜明的对照。B.作者在羁旅北京时,对北国没有雨季感到遗憾。他渴望北国的雨季,主要是想要看看小孩子们折纸船的情景。C.“我想终归是有这样一个地方的,是我没有找见它罢了”反映出作者很希望有水洼子和天使般的小蛙。D.作者在一个春夜,打开电脑时终于从窗外聆听到了一片蛙声,在他看来,那蛙声亲切、温馨,缕缕悦耳入心。E.本文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体,运用了对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不乏生动、形象,很是耐人寻味。5.文章为什么要以总有那一片蛙声为题?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4分) 6.本文第段写到居京的月夜,“我在键盘上演绎着一个个的梦”。“我”为什么要在键盘上演绎一个个的“梦”?这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怀?请作探究。(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8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命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粟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潜不解音律,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郡遣督邮至县/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B.会郡遣督邮/至县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C.会郡遣督邮至县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D.会郡遣督邮/至县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弦歌:孔子的学生子游任武城宰,以弦歌为教民之具。后因以“弦歌”为出任邑令之典。B.三径:汉代隐士蒋诩在房前曾开三条小径,后人因以“三径”代称住宅庭院,此处指隐居。C.彭泽令:彭泽县的县令。因陶渊明做过彭泽县令,故借指陶潜,后世也用来指隐士。D.谥号: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功绩作的概括性的评价。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陶潜博学多识,擅长写作文章。他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形象被当时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作了归去来兮辞。B.陶潜仕途短暂。因亲人去世,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烦琐,任职不久,就解职回家,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C.陶潜清高不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D.陶潜率真自得。他曾将颜延之赠送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有时坐在菊花丛中,有时抚弄无弦琴寄托情感;如果自己喝醉,就叫客人先回去。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译文:_(二)根据第二单元所学诗歌,完成1114小题。(12分)1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A尔卜尔噬 夙兴夜寐 信誓旦旦 雨雪霏霏B鸷鸟不群 芳泽杂揉 屈心抑志 欲盖弥彰C踯躅不前 情投意和 窈窕无双 藕断丝联D同心离居 越陌度阡 譬如朝露 守拙田园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守拙归园田拙:愚拙的本性B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厌:满足C可怜体无比 可怜:值得同情D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依依:杨柳随风摇曳飘拂的样子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B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C吾独穷困乎此时也D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信誓旦旦,不思其反B步余马于兰皋兮 因击沛公于坐C君家妇难为 阿母为汝求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11分)积雨辋川庄作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15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5分)A.首联写田家生活,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特点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B.前两联中,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色都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模拟,而是经过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染上了鲜明的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的个性。C.颈联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写出了诗人隐逸生活的清苦孤寂,为结尾的抒情奠定了基础。D.尾联用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意在表明自己尚未能去心机绝俗念,仍在担心被人猜忌,在享受山林之乐的同时,却也难以免除尘世的烦恼。E.这首诗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田园生活的深深眷爱。16这首诗的颔联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赏析这一联的妙处。答:_(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2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1)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句子是“_,_”。(2)氓中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诗句是“_,_”。(3)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表现忧国忧民情怀的语句是,。(4)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加长自己的佩带表明要使自己的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是“_,_”。(5)曹操在短歌行中借诗经中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诗是“_,_” 。(6)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_,_”两句诗描述了屋前屋后绿树成荫、桃李芬芳的美好景色。第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她含情脉脉的眼神,让台下的观众无不为之倾倒。B.站岗的士兵,在烈日下仍保持亭亭玉立的站姿,他们担负的是一种责任,不仅仅是站在部队门口,更是守卫着祖国、守卫着人民。C.在我国有许多寺庙历经沧桑,风雨剥蚀,已变得斑驳陆离。D.层层的叶子中间点缀着不少白花,远远望去像婀娜多姿的少女在翩翩起舞。19.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这些新入伍的战士,面对军旗,一个个信誓旦旦,表示要在部队这个大熔炉中百炼成钢,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巴西奥运会的开幕,打乱了他夙兴夜寐的生活习惯,他每天不分白日黑夜地守在电视机前,欣赏着各种赛事。中国女排在先失两局的情况下,第三局破釜沉舟,调上全部精锐人马,拼力反击,终于反败为胜。随着百镇千村建设稳步推进,海南省许多新的特色旅游产品脱颖而出,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全城旅游大有作为。假如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愈加美好。xx世界杯南美区预选赛第18轮,阿根廷队因梅西连入3球,客场击败厄瓜多尔,不言而喻地证明了梅西仍是球队灵魂。A.B.C. D.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二十二是反映中国“慰安妇”幸存者生存状态的纪录电影。影片公映之初,竟然发生观影男子笑出声这样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B.特朗普惊叹故宫建筑群的蔚为壮观,不时兴趣盎然地驻足凝望,仔细品味着朱墙黄瓦、雕梁画栋,更对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深表赞叹。C.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意外走红,不仅以超5亿元的高票房打破了印度电影在中国内地的票房纪录,还连续多日牢牢占据单日票房榜首。D.中国国家流感中心通过了世卫组织的评估,成为第5个世卫组织全球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将在流感预防和控制方面发挥作用。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朱自清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地抒发了他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讲述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B.在郁达夫诞辰120周年之际,20个郁达夫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和郁氏家属齐聚在郁达夫的故乡富阳,围绕郁达夫与现当代文学及纪念馆建设相关议题开展座谈。C.散文的生命,在于不管在什么时代,都可以读出永恒的价值。几十年前的囚绿记,放在今天的“文化地球”中,应该以全新的视角,赋予它全新的现代价值。D.清华大学联合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他们试图寻找解决北京雾霾天出行困难的破解之道。2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就不但在情调上,而且在语言上把雅趣和俗趣统一起来了。_。但是,郁达夫却在这里构成了和谐的、统一的情调。前面就有茅房、耗子,这里又有稀饭、馍馍、黄犬、大蟹等。这是因为他的情感亮点就是把大雅和大俗融为一体。这些话语本来就是缺乏诗意的,用在这充满古典的、高雅趣味的文章中,是要冒不和谐的风险的。郁达夫把秋天写得这么有诗意,赋予它一系列诗意的、高雅的话语,然而不时又穿插一些平常的俗语进去。 A. B C D2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每次语文老师让我们对某个问题自由发表看法时,我们都要等到老师抛砖引玉后才纷纷发表意见。B.我的奥数教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着我高兴地对记者说:“这就是我的高足,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一等奖获得者,我以他为荣。”C.高鹗在精读曹雪芹的红楼梦后,用尽心血,终于狗尾续貂地完成了后40回,这才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完整的、珍贵的红楼梦。D.老教授谦虚地说:“这次入选散文百家,我能忝列其中,受之有愧啊!”四、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屈原在汨罗江边的纵身一跳,唤醒了多少有骨气的文人,这一跳,为他们树立了坚守的榜样;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的一跃,警醒了多少固执己见的家长,这一跃,让他们明白了坚守爱情的力量;陶渊明“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这“守拙”二字,让多少人明白了坚守品节的高尚。请以“坚守”为中心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澄城中学高一年级基础知识检测(3)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B 解析:A项,“唐人古诗表达的思想更深刻,情感更丰富”推论错误。C项,原文是说“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据此可知选项说“继承汉魏古诗”是错误的。D项,“更具艺术性”文中无据。2.D解析:“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不正确,引用的诗论部分,有的是为了说明古人对唐代的古诗有偏见,如引用清朝王士禛的“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睹焉”就是为了说明王士禛对唐代古诗有偏见。3.C解析:由文中内容可知,“格律限制并不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皆是古体诗的特点,前后没有因果关系。4.BD 解析:B项,“主要是想要看看小孩子们折纸船的情景”不合文意,应为主要是希望能“积上一洼水,引来天使一般的小蛙”,聆听“一片蛙声”;D项,作者并没有聆听到窗外的一片蛙声,而是电脑敲击出的“怀想”。5.解析:理解散文的题目的含义,可以从题目的线索作用、抒情作用、表现主旨的作用等方面分析。这篇文章的题目既有线索作用,也有寄托情感的作用。参考答案:这个标题,一是起统领全文的作用,它是贯串全文的线索,整篇文章都围绕着“蛙声”来展开。第段写了皎月之下,白水之上的“蛙声”;第段写北国即使有雨,也引不来天使一般的“小蛙”,也听不到“蛙声”;第段假想在北京槐花雨季节,能在皎洁的月光之下水洼之中闻听“蛙声”该是多么好;第段写在键盘上演绎听到“蛙声”的梦想;末段写在春夜于键盘上“怀想”蛙声。二是寄托了思念家乡的一片深情。6.解析:此题考查探究作者在文中的情感态度。结合作者“羁旅北京”却怀想南国的“蛙声”,而“一片蛙声”的南国正是作者“小孩子”时的故乡。由此可知,作者在键盘上演绎的“梦”正是对故乡的思念,“在键盘上演绎”是对在北京的生活中缺少蛙声的无奈的“慰藉”。符合这个意思即可。参考答案:(1)“我”长期羁旅北京,北京的春天没有雨季,尽管七八月有槐花雨,但也积不成水洼,引不来蛙声,即使月夜,也聆听不到蛙声。于是,只好用键盘去描绘“一片蛙声”,去浮想“蛙声”,去演绎一个个能聆听“南国的春宵里那天真烂漫的蛙鸣”的“梦”,去怀想那亲切、温馨、拂动春夜的暖风、缕缕入心的蛙声。(2)这表明了“我”对南国“蛙声”的一往情深。而对南国“蛙声”的一往情深,归根结底就是拳拳的游子之意、浓浓的乡思之情。7.A 解析:根据文意,“渊明”“我”在句中作主语,其前应断开,排除B、C两项;“请”的主语是陶渊明的下属,其前应断开,排除D项。8.D 解析:“功绩”错,谥号是对一个人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有褒也有贬。9.B 解析:“亲人去世”错,应该是“双亲年迈”。10.贤能的人生活在社会上,社会政治黑暗就隐退,政治清明就入世为官。如今你生活在政治开明的社会,为什么像这样使自己受苦?11.D 解析:A.噬筮;B.揉糅;C.和合,联连。12.C解析:C项,“可怜”应为“可爱”之意。13.D解析:A项,至于,古义:一直到;今义:另提一事。B项,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统称。C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经济困难。D项,否泰,古今义相同,坏运气和好运气。14.B解析:A项,代词,他的/代词,你;B项,均为介词,在;C项,动词,做/介词,替;D项,介词,用/助词,无义。15CD 解析:C项,诗人从中领略到的不是清苦孤寂,而是悠然自得的兴味。D项,诗人早已去心机绝俗念,与世无争,足可以免除尘世烦恼,悠悠然耽于山林之乐了。16(1)运用叠字,“漠漠”“阴阴”使画面显得广阔幽深,渲染了积雨天气的空濛迷茫。(2)色彩描绘,雪白的白鹭,苍翠的树木,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3)动静结合,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取动态,一取声音,与广布的水田和茂密的夏木相映衬,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17.略18.B 解析:A项,含情脉脉:是指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B项,亭亭玉立: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此处用错对象。C项,斑驳陆离:形容色彩繁杂。D项,婀娜多姿:形容女性姿态各异,轻盈柔美。19.C 解析:信誓旦旦:誓言诚恳可信。多含贬义。使用错误。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使用正确。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使用正确。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本领全部显露出来,句中用以形容“产品”,适用对象错。见贤思齐:见到有才德的人就想着与他齐平。使用正确。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不能够用在句中作状语。使用错误。20.B 解析:A项,语意重复,删去“令人”。C项,不合逻辑,应将“不仅”和“还”后面的内容互换位置。D项,语序不当,可改为“成为世卫组织第5个全球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21.C 解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A项,搭配不当,“讲述足迹”不搭配,将“讲述”改为“留下”;B项,有歧义,将“20个”改为“20名”;D项,结构混乱,“寻找解决北京雾霾天出行困难的破解之道”句式杂糅。22.B 解析:句“赋予它一系列诗意的、高雅的话语,然而不时又穿插一些平常的俗语进去”是对横线前的句子的进一步说明,故排在首位。句是对句中的“平常的俗语”的具体说明。句中的“这些话语”紧承句。句与句构成语意上的转折,故句应紧跟其后。句点明出现句所说的情况的原因。故正确排序为。23.D 解析:A项,“抛砖引玉”是谦辞,不能用于老师;B项,“高足”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的徒弟;C项,“狗尾续貂”指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可作谦辞,不能用于高鹗续写红楼梦。24.作文写作提示:“坚守”从语法上看是个动词,可以添加宾语,补写出许多现实具体的内容,如必胜的信念、高洁的志趣、人生的准则、精神的家园、道德的底线、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德(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也可着眼于“坚守的意义”,在其后加“的力量”“的奇迹”。例文:坚守正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守正直,人生才气象峥嵘,风采绚丽。题记生活的大海,深邃浩渺,辽阔无际。生命的航船朝向远方的灯塔,颠簸摇荡,拼搏着前行。高高挺立的风樯,从不畏惧前面的千里狂飙,万仞惊涛;也不躲避身旁的汹涌旋涡,迅猛暗流,总是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勇往直前的气魄,百折不挠的意志,执着地出没于波峰浪谷间。艰危的环境里,欢乐,是它的桨声;正直,是它的帆影。人生远航的画卷被渲染得十分壮观。其实,正直与真理血脉相连,它是生于真理树上的一朵蓓蕾的热烈绽放;正直与正义骨肉相亲,它是出自正义源头的一股清泉的踊跃奔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一代先哲对世人的鞭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代良吏对自己的箴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一代忠臣对生死的抉择。于是,这样的人就有了一身正气,即使霹雳轰顶而色不改;就有了一腔豪情,即使狂沙扑面而眼不迷;就有了一颗赤胆,即使万箭穿心而志不移。动乱岁月,去留肝胆两昆仑,凛凛的雄风在血火中长啸;和平年代,富贵于我如浮云,浩浩的英气使天下同钦。屈原正道直行,自沉汨罗,一篇离骚震撼天地,万古流芳;司马迁刚正不阿,秉笔直书,一部史记彪炳史坛,成为绝唱;林则徐宁折不辱,虎门销烟,一炬烈焰照耀神州,惊破敌胆;张志新甘为玉碎,反抗强权,一腔热血倾洒刑场,染红真理。是啊,多少仁人志士挺起正直的脊梁,撑起了华夏一片明净的蓝天。媚俗的笔墨写不出传世的文章,伪饰的包装掩不住猥琐的心灵。秦桧夫妇长跪于岳王墓前,洪承畴遗臭青史,汪精卫断魂东洋不守正直,欺世盗名,变节失贞,为虎作伥,必然遭到历史的唾弃!坚守正直吧,朋友!说什么红尘滚滚,悲什么物欲横流,叹什么世事沧桑,怨什么人情冷暖,无论月黑风高,浪急滩浅,树正危樯,扬起云帆,在生活的大海上出发,你的前面将是掌声与鲜花!附参考译文: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晋朝的大司马。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曾经著写五柳先生传来自比,当时的人说这本书是实录。陶渊明的双亲年迈,家里很穷,后来他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但)陶渊明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就弃官回家了。州郡召他担任主簿,(他也)没有接受。他亲自耕种自给自足,得了疾病。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说:“贤能的人生活在社会上,社会政治黑暗就隐退,政治清明就入世为官。如今你生活在政治开明的社会,为什么像这样使自己受苦?”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了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他却挥手叫檀道济拿开。陶渊明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我打算出任一个县的县令来筹集过隐居生活的资产,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调任他为彭泽县令。陶渊明让人把官府的公田都种高粱,并说:“我常常能喝醉酒就够了。”妻子、儿子坚持要求种粮食,于是下令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五十亩种粮食。年末,恰逢州郡派督邮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兮辞赋。义熙末年,朝廷征聘他为著作郎,他没有接受。江州刺史王弘打算和他结交,却请不来他。陶渊明曾经去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酒席,在半路粟里邀请他。陶渊明脚上有病,让一个门生和两个儿子交替抬轿,到了以后,欣然和庞通之一同饮酒。不一会儿王弘到了,陶渊明也没有抵触的情绪。起初颜延之担任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和陶渊明交情很好,后来到始安郡做官,经过浔阳,常常拜访陶渊明。每次去,都要畅饮直到喝醉。王弘打算邀请颜延之赴宴,整天都找不到。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送给酒店,以便一来就能喝酒。他曾经在九月九日没有酒喝,在房子边上的菊花丛中闲坐,时间长了,采了一手菊花。忽然赶上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了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都弹拨一番寄托心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元嘉四年,陶渊明将要接受朝廷征聘,恰好去世了,时年六十三岁。谥号为靖节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