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V).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234677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V)xx.10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胡适说:“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据此可知()A韩非是儒道思想的集大成者 B诸子以恢复西周统治为目标C诸子百家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D诸子学说是他们谋生的手段2某思想家强调“不自是,故彰;不自戕,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王阳明 D王夫之3下图是“光盘行动”的宣传画,下列人物会对该画大力宣传的是 ()A老子 B孔子 C荀子 D墨子4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5奶奶不断唠叨:“老天爷爷,你怎么不睁眼,这雨没完没了地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以上是某一文学作品中的片断,“奶奶”的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敬重,这与中国古代哪一学派有关 ()A道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儒家学派 D墨家学派6书传纂疏是元代安徽休宁县著名学者陈栎的代表性著作,此书就儒学流踪,将历代名家的意见加以纂疏,凡数十万言。以下名作中的观点可能被引用的是()A道德经 B明夷待访录 C四书章句集注 D焚书7王守仁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8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曹操:“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A B C D9相较于基督教与佛教,儒家在中国既无教堂也无庙宇,但两千多年来,其学说不仅居中国学术思想的正统地位,而且深入基层,成为维系世道人心的社会规范,其主要原因是()A受古代帝王的尊崇与提倡 B普设孔庙,官方定期祭孔C儒家经典是历代选官依据 D戏剧将忠孝观念普及于民10明末清初学者唐甄在潜书中说:“两千年来皇帝皆盗贼。”唐甄这种政治思想反映的社会现实是()封建制度日趋腐朽商品经济发展个性自由开始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被推翻A B C D11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积极推行其政治主张,但却“累累若丧家之狗”,失望而归。这说明()A周天子强化了统治,孔子难以生存B“仁”“礼”思想不合时宜C当时兴办私学为官府所禁D当时战乱不断,思想界一片萧索12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三者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A人的平等权利 B人的善良本性C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 D人的自由平等13董仲舒“一生最大的努力,是将先秦的各种不同学派糅合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学术系统,所有的先秦学术在他手上成为一个综合体”。材料中的“不同学派”包括()儒家法家道家兵家阴阳家A B C D14万历十五年写道:“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李贽成为近代中国进步思想的先声 B李贽的思想未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统治地位C李贽的悲剧是当时时代和社会环境的结果 D李贽对现实的批判引起统治者的不满15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其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该思想是()A经世致用思想 B君民共治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16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17中国古代科技没有成功地发展成为近代自然科学,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A腐朽的君主专制制度 B僵化的农本思想和闭关政策C保守的文化传统观念 D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水平18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西文化的交融性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19盛唐时期,唐诗充满着昂扬乐观的情调;随后的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精神成为诗歌的主流。这表明唐朝 ()A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B君主专制日趋削弱 C地方割据日趋严重 D人民生活日趋困苦20从语言风格和表达情感角度看,“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一句应当属于文学体裁中的()A汉赋 B唐诗 C宋词 D元散曲21“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这是清代文坛领袖王士祯读完一本短篇小说集后的感叹。这本小说集最有可能是()A水浒传 B三国演义C红楼梦 D.聊斋志异22.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A从明亡的教训中反省君主专制 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排斥夷狄23.从汉代至明清,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总趋势是()A直面社会现实,逐渐关注民生 B不断传承发展,服务专制皇权C根植于自然经济,逐渐落后于世界 D博采众家之长,紧随世界潮流24从甲骨文演变到现今使用的汉字经历了三千多年。下图所示可以说明文字演变的主要规律是由繁到简、从难到易,这是因为决定文字演变的因素有()古代帝王所创造书写工具的影响和制约交流传播的需要必须固守传统文化A B C D25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的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说明了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下列图片中,最能体现文人画风貌的是()26高劳在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中论述戏曲:“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从这段材料中得出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是()A休闲娱乐功能 B社会教化功能 C节庆祭祀功能 D审美功能27.“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哪一学派()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28.孔子说过,我们不可能和鸟兽同居共处,除了和人打交道外,还能和什么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又何必去改变它呢?这说明孔子()主张“爱人”持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主张变法革新有强烈的使命感A B C D29.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B.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30.梁启超在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中指出:“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下列与“思想自由之明效”一致的是( )百家争鸣促进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百家争鸣促进了当时中国思想的解放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百家争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A.B.C.D.31.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中存在着君臣、君民两个基本关系。(孟子)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这反映出( )A.孟子立论的基础是儒家的道德体系B.在君臣关系上孟子与孔子的观点截然不同C.在君民关系上孟子秉承了孔子“礼”的学说D.孟子用“民本主义”思想阐释君臣关系32.有学者指出:中国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与下表信息对应准确的一组是( )承认正在萌长之专制同情行将消逝之封建厌弃一切制度放弃宗法同情宗法反对宗法个人观点君主观点贵族观点平民观点A.道家墨家法家儒家B.儒家法家墨家道家C.儒家墨家法家道家D.墨家道家法家儒家二、非选择题(第33题14分,第34题18分,第35题20分,共52分)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班固汉书艺文志材料2:秦昭王问孙卿子曰:“儒无益于人之国。”孙卿子曰:“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人主用之,则势在本朝而宜;不用,则退编百姓而悫(诚实,谨慎),必为顺下矣。虽穷困冻餧,必不以邪道为贪;无置锥之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荀子儒效篇材料3:夫儒者于平生之遇,率目为适然,独孜孜不怠,以学自怡,竟老而不倦。不知者,或又言其不得于今,欲借文学道艺立功名于后世,何见之归于浅也!余尝谓学之患二:曰私,曰蔽。世之欣于禄位,从乎鄙心生者,不必挂语。若所谓事业显当世及文学道艺垂千古,慕而企之,从乎私己之心生者也。儒者之学,将以解蔽而已矣。戴震(17241777年)沈处士戴笠图题咏序(1)根据材料1,概括班固关于儒家学派形成的主要观点。(4分)(2)根据材料2、3,比较荀子与戴震对于“儒者”不同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看法产生的社会因素。(8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儒者”价值取向变化的认识。(2分)34自汉代起,儒家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他们的政权合法性寻找某种原则,对于他们是至关重要的。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他们最大的成就是,使这个从未亲身经历封建时代的新文人阶层相信,孔子的学说能够应用于新的政治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材料二朱熹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三 (李)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惟此书抨击孔子,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以罪不容诛者。其书可毁,其名亦不足以污简牍,特以贽大言欺世,至今乡曲陋儒,震其虚名,如置之不论恐贻害人心,故特存其目,以深曝其罪。清四库全书总目别史类存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武帝时儒学为支持中央集权提供的理论主张。这些理论主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在推广理学方面所做的努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推广理学的社会条件。 (6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李贽的思想主张说明“其书可毁”的理由。分析统治者“毁书存目”的目的所在。 (4分)35.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自宣德东去,东角楼乃皇城东南角也。十字街南去,姜行,高头街北去,从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宝篆宫,直至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闱东去乃潘楼街,街南曰“鹰店”,只下贩鹰鹘客,馀皆真珠匹帛、香药铺席,南通一巷,谓之“界身”,井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材料2: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3: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材料4: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请回答:(1)据材料1,概括宋代商业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4分) (2)据材料2,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列举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4分)(3)据材料3,指出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6分)(4)据材料4,概括宋代的文化特征,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4分)(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材料1与材料2、4所反映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