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杨沫《青春之歌》.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230098 上传时间:2020-01-0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6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当代文学-杨沫《青春之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杨沫《青春之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杨沫《青春之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沫 青春之歌 杨沫 1914 1995年 原名杨成业 笔名杨君默 杨默 小慧 祖籍湖南 1914年08月生于北京 曾就读于温泉女中 因家庭破产而失学 当小学教员 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 1934年开始文学创作 发表作品 多是些反映抗日战争的散文和短篇小说 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战爆发后到冀中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 做妇女 宣传工作 1943年起任 黎明报 晋察冀日报 等报纸的编辑 副刊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 北京市作协副主席 中国作协理事 全国人大常委等职 妹妹是著名电影演员白杨 二十世纪初 杨沫的父亲 一个思想开明的清末举人从湖南来到北京 考入京师大学堂 毕业后 他留京办起了私立大学 然而 却以办学为名 募集捐款 杨沫的母亲也是湖南人 懂得诗词歌赋 家庭发迹以后 她得不到幸福 整日吵闹 杨沫就在这样一个物质上颇为富有 精神上非常空虚的书香人家度过童年 1931年春 父亲破产 逃亡不知去向 这个家庭瓦解了 母亲把十六岁的杨沫叫回家 强迫她嫁给一个国民党军官 杨沫正读初中三年级 对社会已有了自己的看法 对包办婚姻 她毅然反抗 又跑回西山的学校 女儿的行为激怒了母亲 她断绝了对杨沫的一切供给 郭沫若的小说 落叶 是她读的第一本新小说 最初读的是郭沫若 郁达夫 张资平 朱自清 冰心 庐隐的作品 接着是鲁迅 茅盾 丁玲 蒋光慈 萧军 萧红及日本的厨川白村 小林多喜二 芥川龙之介等人的作品 青春三部曲 青春之歌 1958 芳菲之歌 1980 英华之歌 1990 青春之歌 1958出版后 仅一年半时间就售出130万册 成为这期间长篇小说中仅次于 林海雪原 的畅销书 同年 被搬上银幕 成为 建国十周年 的献礼片 之一而受到欢迎 在60年代的日本 香港 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也拥有大量读者 青春之歌 作家的生活经历对其创作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带有 自叙传 的色彩 小说既是写 革命历史 又是写知识分子 成长 的长篇 类似的长篇还有高云览 1910 1956 小城春秋 30年代初厦门的革命活动 小说以1931年 九一八 事变到1935年 一二九 运动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 正面描绘了北平的爱国学生运动 表现了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历程 林道静这一形象正是作者自身的体验和理性认识的产物 林道静逃离自己的大地主家庭是中国版的娜拉出走 鲁迅 娜拉走后怎样 说 不是堕落 就是回来 还有一条 就是饿死 形象见文学史 林道静是50年代大陆文学塑造的比较成功的知识分子艺术形象 青春之歌 受到了当时广大青年的欢迎 艺术特点 见文学史 李准 成名作 不能走那条路 耕云记 李双双小传 1959年 是作者对农村新人性格特征及其形成不断探索的一个突出结果 人物性格所具有的时代光彩和典型性格 描写农村生活的纯熟和开阔 使作品获得了艺术魅力 这篇小说被作者改编为电影 李双双 曾获第二届 百花奖 中最佳故事片奖 郭沫若为电影获奖题词 反映了新时代的农村面貌 表现了大公无私 敢于斗争的集体主义精神 生活气息浓厚 喜剧色彩缤纷 赢得大众喜爱 是一首农村集体经济的颂歌 周总理 张瑞芳 饰李双双 电影 李双双 的艺术结构借鉴了民间传统戏曲艺术的 二人 对戏模式 一旦 李双双 一丑 孙喜旺 旦主丑从 丑角围着旦角转 可以算作是 歌颂性喜剧 但在 文革 中 还是被戴上 阶级斗争熄灭 论 中间人物论 文艺黑线代表作 的帽子 李双双 是农村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 年轻 漂亮 聪明 正直 勤劳能干 孙喜旺 极富艺术光彩的形象 善良 憨厚 勤劳 有着大孩子般的天真与农民式的纯朴谐趣 艺术特色 1 小说运用对比手法 2 通过复杂激烈的思想冲突来刻划人物的性格 3 细节描写生动 4 运用富有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的朴素语言 具有喜剧色彩 5 两条线索 一是李双同孙喜旺之间 一是李双双同富裕中家孙有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 茹志鹃 1960年后从事专业创作 作品题材大致有两个方面 一是反映战争生活 一是反映现实生活 百合花 1958年3月 延河 杂志 1 为什么要以百合花为题 百合花具有什么象征意义 2 小说中是如何完成对 新媳妇 性格刻画的 3 找出描绘小通讯员典型性格的句子 并分析其性格特征 艺术特色 1 以小见大 细节典型 2 细腻而又有层次的心理活动 3 笔调清新 结构富有节奏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