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通史复习三国两晋南北朝.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208915 上传时间:2020-01-0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5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通史复习三国两晋南北朝.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通史复习三国两晋南北朝.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通史复习三国两晋南北朝.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农业汉代进一步推广铁农具和牛耕技术 耦犁 兴修水利 西域坎儿井 2 手工业 丝织 汉朝丝绸远销欧洲 被称 丝国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矿冶 西汉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 盐铁官营 陶瓷 东汉晚期出现青瓷 3 商业和城市 商业 秦统一货币 度量衡 修驰道 汉开辟丝绸之路 政府重农抑商 城市 长安城繁荣 丝路沿线城市兴起 市的概况 田庄经济 东汉豪强地主势力发展 形成大规模田庄 田庄里有大量依附农民 经济上自给自足 农工商兼备 甚至拥有自己的武装 实力强大 文化史部分 近六年考试中心命题 1 2016 国标 汉代崇尚儒学 记录孔子言论的 论语 不在 五经 之中的合理解释2 2014 海南 失礼则入刑 相为表里者也3 2013 海南 图片 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 C图 4 2015 国标 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 主观题 1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提出 西汉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 融合道家 法家思想 形成新的思想体系 提出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和 大一统 思想 确定 五经 为儒家经典 提出君臣 父子 夫妻 三纲 和仁义礼智信 五常 结果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建议 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影响 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2 造纸术 发明 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 改进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纸张开始推广 传播 8世纪以后逐渐传入中亚 西亚和欧洲 影响 它推动文化普及 促进人类文明发展 为欧洲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创造条件 3 文字 秦朝 统一 小篆 为官方标准文字 后来民间出现 隶书 汉朝 隶书 成为官方标准文字 东汉出现楷书 行书 草书等 书法艺术开始形成 4 汉赋 带赋散文 气势恢弘 反映了政治统一 经济繁盛 著名作者有司马相如等 时代特征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1 政治 国家统一 疆域拓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发展 皇帝 三公九卿 郡县制 内外朝 刺史制度等 2 经济 统一度量衡 货币 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和垦荒 推广犁耕 修水利 手工业技术提高 丝织 青瓷 丝绸之路兴起 政府严格控制工商业 3 文化 思想专制 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 科技领先 造纸术 文字统一 文化发展 书法 汉赋等 第四讲三国两晋南北朝 近六年考试中心命题 1 2016 国标 三国曹魏 三体石经 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 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 这三种字体反映了2 2016 海南 贾思勰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表明3 2014 海南 北朝均田制 规定按户缴纳赋税 男达女子达到一定岁数 必须嫁娶 目的是4 2016 国标 孝文帝庙号改革 选修1 5 2014 国标1 魏晋法律改革 选修1 儒学对法律的影响 6 2014 国标 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 选修1 江南开发 朝代更替简表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大动荡 三国 200年 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立 改国号魏 定都洛阳 221年 刘备在益州 今成都 称帝 国号 汉 史称 蜀汉 之后孙权建立吴国 定都建业 今南京 西晋 263年 魏灭蜀 265年 司马炎废魏帝 改国号为晋 史称西晋 280年 晋灭吴 短暂统一全国 316年 西晋为匈奴人所灭 东晋十六国 317年 晋皇族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室 定都建康 今南京 的史称东晋 北方及西南地区也相继出现十六个汉族及少数民族政权 史称 东晋十六国时期 南北朝 420年 刘裕废除晋帝自立 改国号宋 后为齐 梁 陈先后取代 史称南朝 439年 鲜卑族北魏政权统一黄河流域 后分裂为东魏 西魏 继之以北齐 北周 史称北朝 南朝 北朝并立 合称南北朝 士族和庶族 魏晋以来的政权大多依靠地方豪强地主势力支持 他们的家族不仅拥有强大经济实力 而且垄断仕途 累世占据中央到地方的高官 拥有政治特权 形成了 士族 阶层 其它普通地主或农民称为 庶族 九品中正制 魏晋以来的主要选官制度 把人才按德 才标准分为九品 由地方 中正 官定品举荐到中央拟任官职 后来逐渐只重视 门第 出身 仕途为世家大族垄断 北魏孝文帝改革 改革背景 北方统一 439年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北方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社会矛盾 北魏实行民族压迫 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尖锐 个人因素 孝文帝和冯太后深受汉族文化影响 顺应趋势 锐意改革 主要内容 均田制和租调制 485年 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 其中 桑田 可继承 私有 露田 在农民死后由政府收回 国有 农民向政府交纳租调 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整顿吏治 制定官吏的俸禄制度和任期考核制度 严惩贪官污吏 迁都洛阳 493年 镇压了反对迁都的旧贵族 表明孝文帝改革的坚定决心 移风易俗 穿汉服 改汉姓 通汉婚 说汉话 辨析均田制下的土地所有制分析 均田制只是将政府掌握的无主土地进行分配 现有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并没变动 原有的土地私有制没有触动 桑田 可以继承转让 这部分土地属于农民私有性质 露田 在农民死后由政府收回 这部分土地属于国有性质 有些 露田 被农民私自转卖或被地主兼并 也逐步转为私有 最终 政府控制的土地越来越少 导致均田制无法实施 辨析中国古代农民的主要负担 主要是对政府的负担 一是税 按土地多少和等级 有时包括财产 交纳 二是赋或调 按户或人口 丁口交纳 三是役 包括徭役 每年一段时间无偿参加国家工程建设 和兵役 一般是按男丁轮派 有时政府允许农民纳物或钱代替徭役 称为庸或免役钱 无地佃农不纳税 但要向地主交地租 均田制下的农民实际也是国家的佃农 要向国家交 租 含税 赋税制度春秋鲁国 初税亩 中国赋税制度的开始 北魏 隋 租调制 初唐 租庸调法 交谷物叫租 调是交绢 绵或布 麻 以绢或布代役叫庸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 中唐 两税法 分夏秋两季交税 由按丁征税变为按田亩和资产征税 改变了税收方式 由人丁税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要依据收税 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宋 王安石变法中 募役法 由政府雇人服役 方田均税法 清丈土地 防止偷税漏税 明朝 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 赋 役 杂税合并为一 一律折银交纳 改按丁数和田粮摊派 简化了征收名目和手续 有利于防止豪强官吏隐田逃税 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 折银制度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 对货币地租的产生和部分农产品的商品化有积极推动的作用 清 康熙推行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雍正实行摊丁入亩 地丁银 中国古代赋税演变趋势 主要趋势 1 由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到货币地租 2 由以人丁为主到以土地为主 3 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 4 人身控制的逐渐松弛 历史作用 均田制使农民获得土地 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对后代土地制度影响深远 吏治得到改善 缓和了社会矛盾 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迁都洛阳保证了改革的深入展开 使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 经济中心 移风易俗有利于鲜卑民族社会文化发展 加速了民族大融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 1 农业 土地制度 主要为均田制 工具 曹魏时出现灌溉工具翻车 2 手工业 南北朝时发明了生铁 熟铁合炼的灌钢法 出现白瓷 3 商业 草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整合简化 1 书法 晋代盛行 行书 以东晋王羲之 兰亭序 为代表 此外还有 草书 等 整合简化 2 绘画 文人画凸显个性 东晋顾恺之 以形写神 代表作 洛神赋图 等 补充 3 思想 佛教兴盛 道教发展 冲击儒家正统地位 出现儒 佛 道 三教合一 趋势 4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原因 北方战乱 中原汉人南迁 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 政治中心南移 吴 东晋 宋 齐 梁 陈均定都今南京 史称 六朝 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概况 江东地区 长江下游江南地区 发展较快 四川和江南其它地区也不同程度得到开发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影响 古代中国经济布局渐趋合理平衡 人口分布发生变化 人才教育相应变化 民族关系 推动后来的对外开放和对外交通贸易的发展 时代特征 社会大动荡 大变革 1 政治 国家分裂 民族融合 士族势力强大 2 经济 均田制实行 北方经济恢复 江南开发 生产技术创新 翻车 灌钢法等 3 文化 书法 绘画成就显著 行书 草书 文人画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