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推拿养生之刮痧.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149402 上传时间:2020-01-0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7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正骨推拿养生之刮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医正骨推拿养生之刮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医正骨推拿养生之刮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正骨推拿养生 刮痧 刮痧 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 摩擦患者某处皮肤 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刮痧 就是利用刮痧器具 刮试经络穴位 通过良性刺激 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 使经络穴位处充血 改善局部微循环 起到祛除邪气 疏通经络 舒筋理气 驱风散寒 清热除湿 活血化瘀 消肿止痛 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 从而达到扶正祛邪 防病治病的作用 刮痧原理 1 调整阴阳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 如肠蠕动亢进者 在腹部和背部等处进行刮痧 可使蠕动亢进的肠道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 反之 肠蠕动功能减退者 则可促进其蠕动恢复正常 这说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 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 2 活血祛瘀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 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 增加组织血流量 从而起到活血化瘀 祛瘀生新的作用 3 舒筋通络刮痧疗法主要是增强局部血液循环 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 另外 在刮痧板直接刺激下 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 第三是通过刮痧板的作用使紧张或痉挛的肌肉得以舒展 从而消除疼痛 刮痧原理 1 阴阳 是中菝的基本理论核心 也是八纲的总纲 2 表里 是指一般疾病所在部位的深浅而言 3 寒热 是指冷疾病的性质而言 4 虚实 是指人体正气的盛衰和病邪的消长 刮痧疗效 预防保健作用刮痧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 遵循 急则治其标 的原则 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 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 从而起到醒神救厥 解毒祛邪 清热解表 行气止痛 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施术于皮部对机体的作用大至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预防保健作用 二是治疗作用 刮痧疗法的预防保健作用又包括健康保健预防与疾病防变两类 刮痧疗法作用部位是体表皮肤 皮肤是机体暴露于外的最表浅部分 直接接触外界 且对外界气候等变化起适应与防卫作用 刮痧的治疗作用 一 活血祛瘀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 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 增加组织流量 从而起到 活血化瘀 祛瘀生新 的作用 二 调整阴阳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 如肠蠕动亢进者 在腹部和背部等处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进者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 反之 肠蠕动功能减退者 则可促进其蠕动恢复正常 这说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 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 三 舒筋通络肌肉附着点和筋膜 韧带 关节囊等受损伤的软组织 可发出疼痛信号 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 使有关组织处于警觉状态 肌肉的收缩 紧张直到痉挛便是这一警觉状态的反映 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肢体活动 从而减轻疼痛 这是人体自然的保护反应 此时 若不及时治疗 或是治疗不彻底 损伤组织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 纤维化或疤痕化 以致不断地发出有害的冲动 加重疼痛 压痛和肌肉收缩紧张 继而又可在周围组织引起继发性疼痛病灶 形成新陈代谢障碍 进一步加重 不通则痛 的病理变化 临床经验得知 凡有疼痛则肌肉必紧张 凡有肌紧张又势必疼痛 它们常互为因果关系 刮痧治疗中我们看到 消除了疼痛病灶 肌紧张也就消除 如果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松弛 则疼痛和压迫症状也可以明显减轻或消失 同时有利于病灶修复 刮痧是消除疼痛和肌肉紧张 痉挛的有效方法 主要机理有 一是加强局部循环 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二是在用刮痧板为工具配用多种手法直接刺激作用下 提高了局部组织的痛阈三是紧张或痉经脉与十二皮部的关系 欲知皮部 以经脉为纪者 诸经皆然 十二皮部的划分是以十二经循行分布为依据的 即十二经脉都各有分支之络 这些络脉浮行于体表 有各自的分布区域 因为经脉有十二 所以皮部也分为十二 手足六经相合则称为六经皮部 经脉的分支为络脉 皮部又可说是络脉的分区 故 素问 皮部论 又说 凡十二经络脉者 皮之部也 皮部之经络的关系对诊断 治疗疾病有重要意义 素问 皮部论 皮者脉之部也 邪客于皮则腠理开 开则邪客于络脉 络脉满则注于经脉 经脉满则舍于府藏也 指出病邪由外入内 经皮呻络呻经呻腑挛的肌肉通过用刮痧板为工具配用多种手法作用下得以舒展 从而解除其紧张痉挛 以消除疼痛 四 信息调整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其特定的生物信息 各脏器的固有频率及生物电等 当脏器发生病变时有关的生物信息就会发生变化 而脏器生物信息的改变可影响整个系统乃至全身的机能平衡 通过各种刺激或各种能量传递的形式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 产生一定的生物信息 通过信息传递系统输入到有关脏器 对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调整 从而起到对病变脏器的调整作用 这是刮痧治病和保健的依据之一 如用刮法 点法 按法刺激内关穴 输入调整信息 可调整冠状动脉血液循环 延长左心室射血时间 使心绞痛患者的心肌收缩力增强 心输出量增加 改善冠心病心电图的s T段和T波 增加冠脉流量和血氧供给等 如用刮法 点法 按法刺激足三里穴 输入调整信息 可对垂体 肾上腺髓质功能有良性调节作用 提高免疫能力和调整肠运动等作用 五 排除毒素刮痧过程 用刮法使皮肤出痧 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 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 血流及淋巴液增快 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加强 使体内废物 毒素加速排除 组织细胞得到营养 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 增加了全身抵抗力 可以减轻病势 促进康复 六 行气活血气血 通过经络系统 的传输对人体起着濡养 温煦等作用 刮痧作用于肌表 使经络通畅 气血通达 则瘀血化散 凝滞固塞得以崩解消除 全身气血通达无碍 局部疼痛得以减轻或消失 痧症中医的 痧症 是以症状而起的名字 是指刮痧后痧痕明显的病症 刮痧后 皮肤很快会出现一条条痧痕和累累细沙粒 出血点 并且存留的时间较长 这是它的特征之一 痧症多胀 所谓胀 就是痧症多有头昏脑胀 胸部闷胀 腹部痛胀 全身酸胀等 刮痧治疗病症 感受外邪引起的感冒发热 头痛 咳嗽 呕吐 腹泻以及高温中暑等 急慢性支气管炎 肺部感染 哮喘 心脑血管疾病 中风后遗症 泌尿系感染 遗尿症 急慢性胃炎 肠炎 便秘 腹泻 高血压 眩晕 糖尿病 胆囊炎 肝炎 水肿 各种神经痛 脏腑痉挛性疼痛等 诸如 神经性头痛 血管性头痛 三叉神经痛 胆绞痛 胃胃痉挛和失眠 多梦 神经官能症等病症 外科病症 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各种外科病症 如急性扭伤 感受风寒湿邪导致的各种软组织疼痛 各种骨关节疾病 坐骨神经痛 肩周炎 落枕 慢性腰疼 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骨关节炎 颈椎 腰椎 膝关节骨质增生 股骨头坏死 外科如痔疮 皮肤搔痒症 荨麻疹 痤疮 湿疹 脱发等病症 儿科病症 营养不良 食欲不振 生长发育迟缓 小儿感冒发热 腹泻 遗尿等病症 五官科病症 牙痛 鼻炎 鼻窦炎 咽喉肿痛 视力减退 弱视 青少年假性近视 急性结膜炎 耳聋 耳鸣等病症 妇科病症 痛经 闭经 月经不调 乳腺增生 产后病等 保健 预防疾病 病后恢复 强身健体 减肥 美容等 例如 感冒感冒临床以鼻塞 流涕 喷嚏 咳嗽 头痛 恶寒 发热 全身不适为特征 本病包括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多种感染性疾病 普通感冒 流行性感冒 病毒及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 1 刮拭顺序 1 脊背与肩胛 2 胸部 3 上肢2 主要经穴 风池 胆经 大椎 督脉 风门 膀胱经 中脘 任脉 孔最 肺经 合谷 大肠经 足三里 胃经 刮拭方法 1 头部 头部有头发覆盖 须在头发上面用面利法刮拭 不必涂刮痧润滑剂 为增强刮拭效果可使用刮板薄面边缘或刮板角部刮拭 每个部位刮30次左右 刮至头皮有发热感为宜 太阳穴 太阳穴用刮板角部从前向后或从上向下刮拭 头部两侧 刮板竖放在头维穴至下鬓角处 沿耳上发际向后下方刮至后发际处 头顶部 头顶部以百会穴为界 向前额发际处或从前额发际处向百会穴处 由左至右依次刮拭 后头部 后头部从百会穴向下刮至后颈部发际处 从左至右依次刮拭 风池穴处可用刮板角部刮拭 头部也可采取以百会穴为中心 向四周呈放射状刮拭 全息穴区 额顶带从前向后或从后向前刮拭 顶枕带及枕下旁带从上向下刮拭 顶颈前斜带或顶颞后斜带及顶后斜带从上向下刮拭 额中带 额旁带治疗呈上下刮拭 保健上下或左右方向刮拭均可 全息穴区的刮拭采用厉刮法 2面部面部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 面部出瘀影响美观 因此手法须轻柔 忌用重力大面积刮拭 眼 口腔 耳 鼻病的治疗须经本人同意 才可刮出痧 刮拭的按力 方向 角度 次数均以刮拭方便和病患局部能耐受为准则 3 背部 背部由上向下刮拭 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 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背穴 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 用全息刮痧法时 先对穴区内督脉及两侧膀胱经附近的敏感压痛点采用局部按揉法 再从上向下刮拭穴区内的经脉 4 胸部 胸部正中线任脉天突穴到膻中穴 用刮板角部自上向下刮拭 胸部两侧以身体前正中线任脉为界 分别向左右 先左后右 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 注意隔过乳头部位 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 5 腰部 腹部由上向下刮拭 可用刮板的整个边缘或3分之1边缘 自左侧依次向右侧刮 有内脏下垂者 应由下向上刮拭 6 四肢 四肢由近端向远端刮拭 下肢静脉曲张及下肢浮肿患者 应从肢体未端向近端刮拭 关节骨骼凸起部位应顺势减轻力度 实际操作 头部刮痧刮痧是传统的中医物理疗法 现在的头部刮痧治疗方法是用有活血润养功效的天然牛角做成的刮痧板 根据顾客的情况 刺激头部相关穴位 疏通头部经络 如刺激风池穴有利于疏通脑部神经 减少疲劳 刺激头窍阴穴可起到淋巴排毒功效 刺激玉枕穴有利于给大脑补充氧分 减轻压力等 头部是一个全息器官 对五脏六腑有调节功能 经常作头部刮痧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 消除疲劳 消除头疼 改善大脑供血 因此很多老人都以梳头的方法来达到保健的效果 长期做头部刮痧还有利于改善头发干燥 脱发的现象 提醒 如果有出血性疾病 比如血小板减小症者无论头部还是其他部位都不能刮痧 如果有神经衰弱 最好选择在白天进行头部刮痧 面部刮痧1 面部刮痧美容法是传统和现代结合 具一定中医理论依据 中医的基本理论是阴阳平衡 全身刮痧出痧瘢是排出阴毒 这是有形的 面部是阳经聚合地方 疏刮痧气是阳毒 这是无形的 现代医学里人体的五脏六腑在面部有全息反射区 经络之间是息息相联的 这种联结是内到五脏六腑 外到四肢百骸 当在面部进行刮拭刺激通过全息元传递经络穴位反射区至内脏双向调节 以外达内 以内养外 调节各个器官的生理活动 以求体魄的健康 肌肤的亮艳润泽 2 面部刮痧美容对于面部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 暗疮 色斑 皱纹 黑眼圈等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良性的面部 刮痧 刺激 改善了面部血管的微循环 增加血液和淋巴液 体液的流量 使皮肤毛孔细胞得到充分增殖 维护纤维的弹性状态 激发 肌体 潜能 使信息反馈而重新分配能量 增加 固卫 作用 获得吐氧纳氧排毒养颜 舒缓皱纹 行气消斑 保健美肤的功效 刮痧脸部的正确手法手法1 刮痧板的提法 以刮痧板角45度 左手按压地仓穴 右手刮承浆穴 再刮至右侧地仓穴 手法2 同上方式由右侧开始手法3 左手按压地仓穴 由右往左侧唇上刮至人中穴到地仓穴 右手按压右侧 由左手往右侧唇上刮至人中穴到地仓穴 按摩手法4 双手握刮痧板 以侧边由下鄂滑至耳下 经大迎 颊车 按摩手法5 双手握刮痧板 板尖处轻提下巴3秒 默上数1 2 3 再轻放 6 再由承浆穴沿法令纹刮至迎香穴按压 7 在迎香穴两侧轻压3秒 默上数1 2 3 再轻放 8 轻提下巴 9 沿法令纹刮至迎香穴按压 10 双手握板倾斜45度 平滑双颊至耳门 轻按翳风穴 11 由眼下 眼头处 刮至四白穴至承泣至太阳穴 12 双手四指握刮痧板上 拇指握板下固定姿势 13 由板尖角按压攒竹穴 眉头 14 以板刮滑 眉上 刮至丝竹空穴 眉尾 15 双手握板 左右交替在额头上刮6 10次 刺激额上及阳白穴 16 双手握板由鼻侧上侧 平滑至鼻头 17 双手握板以比板角尖处轻刮鼻翼6次 再按迎香穴 18 刮痧板面按压经由下关至耳门 板轻提按下再按翳风穴 注意事项 1 要了解病情 辩证施治 审病求因 确定刮拭的部位 2 根据病人的虚实 寒热 表里 阴阳采取手法 3 妇女怀孕者 腹 腰 骶部禁刮 4 小儿臼门未合者禁刮 5 皮肤有感染疮疗 溃疡 瘢痕或有肿瘤的部位禁刮 6 下肢静脉曲张者 宜由下而上采取相应手法 7 血本低下者 容易出血 病危的人要谨慎刮试 8 不要面向电风扇刮痧 尽量避风 9 不要使用其他的代用品刮痧 如铜钱 塑料晶 瓷器 红花油 好得快 10 头部 面部不必抹油 保健刮可着衣刮拭 治病出痧 必须使用专门的刮痧油 11 刮完在痧退后再刮痧 平时可以补刮 以加强退痧作用 12 刮痧时 有一定量的毛细血管出血 渗到附迈组织 然后再行吸收 这是增加抵抗力的一种方法 13 怕疼的人 可先泡热水澡或热敷再刮痧 以减少疼痛 14 刮痧后 会使汗孔扩张 半小时内不要冲冷水澡 可洗热水澡 边洗边刮无妨 15 刮痧后喝一杯热 温 开水 以补充体内消耗的津液 促进新陈代谢 加速代谢产作的排出 16 根除顽症 除刮痧 排毒 服用清肠食品 外 还要针对性地调理 乐多寿系列 迪芬斯系列 17 刮痧不必强出痧 18 保健刮痧 不必抹油 不必刮出痧来 从头到足每个部位 第条经脉 都刮拭8次 每天3 10分钟 自然达到强身健体 延年益寿了 工具 体位 刮痧板由水牛角制成 形状为长方形 边缘钝圆 背部刮痧取俯卧位 肩部取正坐位 刮拭后会出现青紫色出血点 适应症 感冒 发烧 中暑 头痛 肠胃病 落枕 肩周炎 腰肌劳损 肌肉惊挛 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刮痧禁忌证 1 孕妇的腹部 腰骶部 妇女的乳头禁刮 2 白血病 血小板少慎刮 3 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 肾功能不全者者 肝硬化腹水 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4 下肢静脉曲张 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 用轻手法 5 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 损伤 炎症都不宜用这种疗法 大病初愈 重病 气虚血亏及饱食 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 不适宜的人群 患有皮肤溃疡等皮肤病 因为刮痧要刮皮肤表层 若有溃疡 容易破裂感染 加重病情 2 患有血友病或白血病 由于刮痧会使局部充血 血小板少者应慎刮 3 需要刮痧的部位有外伤 比如手臂挫伤 背部破皮或腿部骨折等 4 孕妇 特别是腹部 腰骶部等部位不能刮痧 否则容易引起流产 5 心力衰竭 肾功能衰竭 肝硬化腹水或全身重度浮肿等患者 这些人刮痧易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6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 此类人群最好不刮痧 若要刮痧也应谨慎 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 手法尽量放轻 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