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教育局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上传人:陪**** 文档编号:413494 上传时间:2018-08-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教育局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某教育局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某教育局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某教育局 2018 年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2018 年上半年,市教育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突出创新引领、实现三个更加目标要求,以率先走在前列的责任担当,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成绩,教育管办评分离、现代学徒制、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等 3 项改革经验入选全国基层教育改革典型案例。一、强化问题导向,增强素质教育成效1.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成立“红色教育讲师团” ,开展红色教育和优秀文化教育校园宣讲,让红色基因传承入脑入心见行动;出台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管理办法和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的意见,全面推行研学旅行,加强综合实践和科技教育;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促进教书育人工作的有机融合,形成人人参与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以筹备 2020 年第 14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为契机,出台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提质增效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学生运动技能“2+1”达标工程,全面加强学校运动场地建设和学生运动技能培养。育人质量不断提升,成功承办第 39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中国区决赛,全市荣获 16 个一等奖;今年夏季普通高考成绩再创新高,普通文理考生达到本科资格线的人数超过18000 人。2.加强学生课外学业负担的综合治理。打出了考试评价、校内提质、课外规范组合拳,切实减轻学生课外学业负担。出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改革实施方案,实行全科开考、学科捆绑组合式评价和差别化录取政策,尊重学生差异,避免分分计较。面向中小学幼儿园全面开展教育质量监测,引导中小学幼儿园科学施教,先后推出公开课、 “城乡交流课” 、名师开放课 800 余节和“一师一优课”3100 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推进校内办学行为规范、教师有偿补课和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专项行动,对全市 1/3的幼儿园、1080 所中小学和 3544 所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排查,加强问题整改。积极开展课后公益服务,通过“教师+志愿者” 、 “自习+课程” 、委托第三方机构托管等模式,解决课后“真空管理”和“课后班多”等问题。上半年通过开通青岛“课后网”名师空中课堂,已推出名师公益课 500 余节,在线注册学生 4.2 万人;通过“青青义教”公益辅导,选拔教学能力突出、责任心强的骨干教师在全市共设立 200 余处公益辅导点,利用暑期开设 31 类特色课程,近 7000 名学生受益。二、回应市民期待,提升公共教育服务水平1.着力于幼有所育,努力提升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水平。全面实施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加大民办园政策支持力度,增加公办和普惠学位。列入市办实事的新建、改扩建 60 所幼儿园项目全部开工,将提供学位 11520 个;新启用普惠性幼儿园 41 所,提供普惠学位 11820 个。2.着力于学有优教,努力提供公平优质的中小学教育。突出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列入市办实事的新建、改扩建 30 所中小学已开工 24 所,开工率 80%。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启动国家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县(区、市)和普通中小学高水平现代化学校创建,抓好城区优质中小学校精准扶贫结对帮扶 100 所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工作,完成 300 所农村薄弱学校信息化水平提升工程,我市入选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应用试点城市。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占地 60 亩的盲校新校建设全面完成。推进中小学标准化食堂建设,列入市办实事的 100 所标准化食堂全部开工,已完工 24 所。3.着力于老有所教,努力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加强老年教育规划,印发关于发展老年教育的实施意见 ,启动老年教育机构基础能力建设、老年人力资源开发、 “互联网+老年教育”等 6 项工程,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覆盖广泛、资源融通、优质均衡、灵活多样、充满活力的老年教育体系。全市老年教育机构达到 2740 所。三、服务城市发展,践行教育强市的使命担当1.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支撑引领能力。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快推进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和幼儿师专建设,大幅增加“三二连读”专业点和招生计划,全市具有“三二连读” (含五年制高职)办学资质的专业点由 119 个增加到 178 个,招生计划由 7800 人增加到 1.1万人。大力推动“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学校由 37 个增加到 50 个,试点专业由 150 个增加到 194 个。大力加强职业院校品牌化建设,新增省级品牌专业 8 个(总量达到 28 个) 、省级规范化职业学校 4 所(总量达到 9 所) 。在 2018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金牌 31 枚、银牌 40 枚、铜牌 19 枚,奖牌数量继续在全国名列前茅。2.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出台青岛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方案 ,继续推动高等教育扩增提质,集聚高校系创新资源,为新旧动能转换、海洋强国战略实施和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等提供人才和创新支撑。上半年我市与东北财经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签约,累计引进高校达 32 所,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二期、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科教园加快建设,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国际科教新城年内将开工建设,16 所高校研究院和研究生院已落地运行。3.进一步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适应“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需要,研究制订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 ,全面加强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上半年在青设立澳洲职业教育(中国)教学中心,新增青岛旅游学校中澳班、青岛电子学校中美班等 2 个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全市中外合作教育项目达到 59 个。四、强化教育保障,大力夯实教育事业发展基础1.大力提升教育系统党建质量。抓好青岛市委教育工委组建运行,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强化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明确 2018 年为教育系统党建质量年,出台关于加强全市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 ,全面提升公办、民办学校党建质量水平。组织“创新+三个更加,教育怎么学、怎么看、怎么干 ”大讨论,全面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活动,研究制订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以新作为作出新贡献教育行动计划,强化干事创业导向,全面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创新突破。教育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审批和其他行政权力事项全面实现网上申报,30 项实现“零跑腿” “不见面审批” ,3 项“最多只跑一次” 。在省委教育工委组织的 17 市党建工作评比中我市位列第一。2.着力加强校长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制订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按照培优扶弱抓全员的原则,进一步健全校长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探索教师全员精准施训制度,在全国率先建立第三方个性化培训平台,构建分层、分类、分科的中小学教师个性化培训课程体系。启动平度莱西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3 年内将完成8000 余名乡村教师的全员培训,上半年已培训 1900 人。积极推进教育名家培育行动,第三期名师工作室和第二期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全面展开,将带动培养 1000 名骨干教师骨干校长成长。3.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健全校园安全领导体制,完善机关干部联系学校制度和在青高校服务管理制度,构建大中小学、中高考等安全长效机制。开展“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平安校园行”等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学生防恐防暴、预防校园欺凌、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强化学校反恐责任和校园安全防范措施,推进物防技防设施建设,中小学、幼儿园校门口全面安装隔离栏、升降柱等防冲撞设施。上半年全市教育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但对照新目标新任务、对照市民对美好教育的期待、对照先进省市改革发展的力度速度,我们的工作仍然存在差距,优质教育供给不平衡不充分、学生课外学业负担过重等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仍需提升,教育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仍需增强。下半年,将坚持新理念引领新发展、新作为作出新贡献,全面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步伐:一是突出抓好教育现代化的谋划推进,以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契机,加快青岛教育现代化 2035的研究制订,全面加快推进步伐,引领和推动我市教育在现代化征程中走在前列。二是突出抓好民生改善和教育难点问题的治理,高标准完成新建改扩建 60所幼儿园、30 所中小学和 100 个标准化食堂的任务,坚持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在解决普通中小学大班额和学生课外学业负担过重等问题上取得阶段性成果。三是突出抓好教育服务社会能力水平提升,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新旧动能转换、 “一带一路”和国际海洋名城建设等需求,加强政策设计,实施加强乡村教育、在青高校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学科专业建设等一批重点工程,加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项目、青岛工程职业学院等高职项目建设,发挥好教育对城市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四是突出抓好教育系统党的建设,以建立健全市委教育工委的运行机制为契机,构建覆盖大中小幼的大教育、大党建、大安全工作格局,推进基层党建质量提升行动和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校长队伍职业化建设、教育干部队伍能力锻造行动,为我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