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影像学(超声成像技术及伪差)PPT演示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12827 上传时间:2018-08-30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声影像学(超声成像技术及伪差)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超声影像学(超声成像技术及伪差)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超声影像学(超声成像技术及伪差)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声成像技术及伪像,教学目标,1. 掌握超声成像的基本要求,2. 掌握超声显示方式及其意义,3. 熟悉超声成像中的常见伪差及排除伪差方法,1,第一节 超声成像的基本要求,一、成像方式1.实时成像扫描成像速度达到每秒24帧以上。2.静态成像成像速度在每秒几帧以下。3.准实时成像成像速度介于实时成像和静态成像之间。成像速度在每秒几帧及每秒23帧之间。 成像方式影响到超声声像图的连续显示,1,第一节 超声成像的基本要求,二、声束聚焦利用外部条件使声束的空间分布发生改变,以提高声像图的分辨力。1.非电子方式 声透镜、声反射镜、压电材料凹面。焦距固定。2.电子方式 焦距可调。,1,第一节 超声成像的基本要求,三、放大器动态范围超声探测系统的信号响应范围可达到120dB。动态范围调整的要求:强信号压缩,减少信号失真;弱信号放大,减少信号丢失;抑制噪声,提高信噪比。,1,第一节 超声成像的基本要求,四、时间增益补偿(TGC)调节对回声信号随传播时间或深度衰减所进行的补偿通过两种增益或放大来实现:折线式固定放大间隔,简单方便;曲线式采用不同的增益曲线,分界点可调节。,1,第一节 超声成像的基本要求,五、数字扫描转换用于回声信号的存储和显示 原始声像图A/D转换数字声像图存储数字声像图D/A转换模拟声像图显示六、声像后处理通过不同变换,改变声像图的输出表现,1,第一节 超声成像的基本要求,1.线性处理 全部信号成比例缩放 2.对数处理 提升弱信号,抑制强信号3.指数处理提升强信号,抑制弱信号,1,第一节 超声成像的基本要求,4.S型曲线处理 提升中间信号,抑制强、弱信号5.反S型曲线处理 提升强、弱信号,抑制中间信号,1,第一节 超声成像的基本要求,6.窗口提升处理 用于提升强化某一范围的信号7.窗口抑制处理 用于抑制某一范围的信号,1,第一节 超声成像的基本要求,七、灰阶处理将信号的强弱变换成声像图的亮暗程度。灰阶处理的能力由系统位数决定,位数越大,灰阶处理能力越强,声像图的层次越丰富在声像图的显示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1,第二节 超声显示方式及其意义,一、脉冲回声法工作原理 1.发射 短脉冲超声2.接收 超声传播方向上不同界面产生的回声强度不同的回声信号3.处理 放大处理及数字扫描转换4.显示 监视器上显示图形类型,1,第二节 超声显示方式及其意义,(一)振幅调制型 A型 单晶片探头、单方向检查 显示一维波形信号 用于肝、胆、脾、脑等部位检查 是超声探测的早期方式,现已被淘汰。眼科眼球长轴的测量还在使用,1,第二节 超声显示方式及其意义,(二)辉度调制型 B型 单束超声沿空间展开 转动: 扇形扫描 平移: 线列扫描 显示二维断层声像图 用于全身各部位检查 是目前超声探测的主要方式之一,1,第二节 超声显示方式及其意义,(三)活动显示型M型 单束超声沿时间展开 显示单方向动态声像信号 用于心脏及胎儿检查 可与B型和多普勒超声探测组合使用,1,第二节 超声显示方式及其意义,二、差频回声法: 工作原理 1.发射 固定频率超声2.接收 回声信号频率3.处理 多普勒效应(频率与速度的关系)4.显示 根据不同的工作方式显示不同的差频声像图,分频谱和彩色编码多普勒,1,第二节 超声显示方式及其意义,(一)D型显示:频谱多普勒1.脉冲频谱多普勒 单晶片探头、单方向检查 显示一维频谱信号 检查目标运动速度不能太快 采用距离选通,可以选择不同的检查深度 用于多个目标的检查,1,第二节 超声显示方式及其意义,2.连续频谱多普勒 双晶片探头、单方向检查 显示一维频谱信号 检查目标运动速度没有限制 不具备距离选通,不能选择检查深度 用于单个目标的检查,1,第二节 超声显示方式及其意义,(二)彩色编码多普勒多方向多点检查 显示二维频谱信号 目标速度大小以灰阶表示,方向以颜色编码表示 用于心脏和血管检查,1,第二节 超声显示方式及其意义,三、时距测速法 1.发射 短脉冲超声 2.接收 血红细胞移动的距离 3.处理 根据脉冲周期和移动距离得到血红细胞运动速度,并对速度直接彩色编码 4.显示 彩色血流 可用于动态血流显像,1,第二节 超声显示方式及其意义,四、非线性血流法 1.造影剂 在血管中产生大量微小气泡 2.超声 单一频率的基波超声与气泡产生共振效应,产生二次谐波超声 3.处理 超声探头接收二次谐波超声,经过滤波处理,形成血流声像图 4.显示 用于深部血管、低速血管或微细血管的超声显示,1,第二节 超声显示方式及其意义,五、其他显示方法 1.C型 等深度显示 2.F型 可变换深度显示 3.T型 透过式超声显示 4.超声全息 利用全息技术产生的声像图 5.超声CT 超声层析声像显示 6.三维超声 立体超声声像显示 7.四维超声 立体超声实时动态显示,1,第三节 图形伪差,一、混响效应 机制:探头反射声束产生的伪差声影 条件:平滑大界面两边声阻抗差别大前面组织衰减小 诊断中常见部位:膀胱前壁、胆囊底部、大肿瘤前壁、含气的肠道等,1,1,第三节 图形伪差,二、振铃效应 机制:软组织内声束往返多次振荡 条件:大界面两边声阻抗差别特别大交界处声束接近全反射 诊断中常见部位:胃肠道及肺部、探头与皮肤局部耦合不好时,1,1,第三节 图形伪差,三、镜像效应 机制:光滑大界面对声束的反射 条件:深部、光滑大界面两边声阻抗差别大 诊断中常见部位:横隔附近,1,1,第三节 图形伪差,四、侧壁失落效应 机制:入射角大造成反射声束不能返回探头 条件:曲率半径大的界面大入射角 诊断中常见部位:囊肿或血管侧壁,1,1,1,第三节 图形伪差,五、后壁增强效应机制: TGC“过补偿”造成组织器官 后壁声强过大条件:TGC“过补偿”诊断中常见部位:囊肿、脓肿及其他液区后壁低频探头的后壁增强效应更为明显,1,1,第三节 图形伪差,六、声影:某一组织或病灶后方呈现的完全或部分无回声、低回声的暗区 机制: 由不同原因造成声束对后方组织的“失照” 条件:前方强反射前方强吸收边缘入射角过大 形状:与组织器官在声场中的位置有关 多层面多角度扫查可减小声影,1,1,第三节 图形伪差,七、旁瓣效应机制: 第一旁瓣成像造成的重叠诊断中常见部位:子宫、胆囊、横隔等 八、部分容积效应机制:超声图像显示的是检查组织中一定厚度范围内信息叠加。声像图表现为组织器官与周围组织的声像信号叠加诊断中常见部位:大血管和肝、肾小囊肿等,1,1,1,1,1,第三节 图形伪差,九、衰减效应机制: 组织器官的衰减造成的声像图的显示失真条件:低衰减组织的后方强声影造成对前面信号的识别影响高衰减组织的强吸收造成对后方组织的识别影响诊断中常见部位:胆囊、韧带等,1,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声束聚焦?产生声束聚焦的方法有哪些? 2.什么是放大器动态范围和TGC? 3.超声图像后处理有哪些主要方式? 4.A型、B型、M型和D型显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5.简述常见超声伪差的形成原因及临床诊断中常见的部位。,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