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大全(15篇)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11758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大全(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推荐)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大全(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推荐)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大全(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 革 开 放 40 周 年 征 文 大 全 ( 15 篇 )(篇一)从“三大件”看“改革开放四十年”改革开放,始于 1978 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 年 11 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我作为一名六十年代生人,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巨大变化。说到改革开放,对我们最明显的影响莫过于“衣食住行”了。 现在提到“三大件”,想必很多年轻人都已然不知道是什么,但在我们国家还未进行改革开放的时期,“三大件”是我们这代人格外珍贵的一份礼物。那时的三大件,就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其实就是双方结婚的定情信物。在现代生活的我们,一定无法想象结婚的定情信物居然只是这么简单便宜的几样物件。但在那个还未经历过改革开放的年代,这几样物件,还都是一些很“金贵奢侈”的东西。甚至,在当时也并非所有家庭都能够轻易消费得起。时间跨越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进行到热火朝天的年代,所谓三大件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发生了质的变化,变成了结婚必备的“冰箱、彩电、洗衣机”,这个时代的人们眼界也比以前开阔了不少,那时在*等一些内地城市,兴起了南下广州深圳打工的热潮,大批的有志青年走出家门,南下寻找适合自己的机遇,为国内的改革开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改革开放影响我们这一代的不只是生活层面,更多的是文化层面的东西,人们开始热衷于看电影,.热衷于跳迪斯科,这种音乐形式对于我们是一种潮流,国内众多的知名导演,演员也都在那时名声大噪,诸如姜文、巩俐、娄烨、冯小刚、葛优等。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文化创新也从未止步。如今,当年时兴的三大件,有的已经被淘汰,同时因为改革开放,三大件变成了我们身边物美价廉,质量可靠的中国制造。借用知名艺术家在纽约大学演讲的一段话,“新一辈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群人,因为我们的机会是最好的,我们的国家在国际上越来越重要。总有一天,中国会变成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那取决于我们这一辈的努力。年轻一辈的创造力,是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巨大财富,为中国做一些事,就是为整个世界做一些事。”(篇二)在水的那一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我是读着诗经长大的。那时,我还从未走出过干涸的村庄。在大致搞懂这首蒹葭的意思后,心里纳闷不已:我心中那女子,伫立在那河水旁。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这写的是我家乡吗?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叹,是因为家乡缺水。奇缺无比。先辈们想尽办法四处寻水, 头,铁锹,钢钎四处征战,但结果都是伤痕累累铩羽而归。甚至用专业的合金钢钻头,在地下百米处几番搜索,也只找出几桶混浊的残留物。他.们在寻水中流干了最后一滴汗,带着没能痛痛快快喝一肚子水的遗憾,躺在冒烟的黄土里,把生存挑战留给了下一代。从有记忆起,全村两千余口人和牲畜吃水仅靠一方露天水塘,每逢下雨就要组织全村劳力修渠,雨水充足时春夏能接上一池,勉强够大半年用度。开放式的水渠从各个山头上纵横而下,水的洁净自然无从保障,但乡亲们顾不得这么多,捞起水中漂着的猪牛粪便和动物尸体后,只当没有看见干旱的季节,连这样的水也没有。上学的时候,每年两个假期的任务就是到两三公里之外的邻村去运水。寒冬腊月,凛风吹到脸上刀割一般,但心里还是喜滋滋的,因为可以看到一泓碧波荡漾的大水面,更可以把头扎进水里喝个够。那甜甜的、凉凉的清水,喝得我们胃里直打抖,走起路来肚子里面“咕铛咕铛”作响。站在那冒着寒气的水塘边,我不由得想起诗经里的句子。原来书上写的是真的。但我却又纳闷起来,家乡究竟是在水的哪一方呢?上世纪 80 年代末期,国家在贫困山区开始修建人畜饮水池试点,修建水窖上接天上水,下截地面水,解天然匮乏。我家有幸成为村里四家试点之一,修建了一口方形的深约三米,宽两米的水窖。下雨时,大家蹲在水窖旁边,聆听细水流入水窖的“汩汩”声,像是串断了线的珍珠散入银盘的响动,清脆,悦耳,有摄人魂魄的动感。那不是普通的水滴声,那是激发故乡与命运不屈抗争的铿锵鼓点,有时也让人喉咙痒痒的,总要干咽几下。试点成功之后,水窖开始在农村大力推广,家境宽裕者率先行动,水窖一度成了富裕的标志。新世纪以来,随着扶持力度的加大,加之“母亲水窖”等.社会公益项目,修建水窖会有补贴,基本上不用自己花钱。于是,家家户户都修起了水窖。有的还因地制宜修起旱地水窖,种地缺水的问题也得以解决,故乡也像别处一样全年都能吃上绿油油的菜了。从村子里走出去的人越来越多,见到的世面也越来越广。他们讨论着别处的河流如何宽广,自来水如何方便。听到这些,母亲说,人们不知足,有水吃就行了,还想用自来水,咱们这儿根本就没有河。那么高的山,水咋过得来?母亲没读过书,也没见过大世面,她不相信那根细细的水管能穿过崇山峻岭,越过沟涧来到这个世代干旱的地方。父辈们大多也不相信。*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试点移民搬迁启动,乡亲们通过电视得到这个消息,都还半信半疑;从丹江口调水到北京?那么远咋去啊?直到附近的亲戚们跑来告知要搬迁的消息后,他们才相信这个事实。他们开始关注这项发生在身边的重大工程,闲暇时都围在电视边,打听着工程的进展,还做着那些难离故土的外迁亲戚的工作:哪里水土都养人!*年 12 月 12 日,围坐在电视旁边,乡亲们亲眼目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丹江口水库的水一路欢声笑语,咆哮着向北冲去,兴奋之情像是那渠水来到了自家门口。一张张黝黑、干涸的脸上笑靥如花,他们搜肠刮肚想寻找个赞美的词语,但最后发现如同当年四处寻水一样,并没有什么结果。有人带头说:真厉害!于是大家纷纷附和,厉害!太厉害了!让乡亲们真真正正感受到厉害的是我们村里真正通上自来水的那一天。母亲打来电话兴奋地说,咱们这儿也吃上自来水了!通过电波我仿佛都能看到母亲那手舞足蹈的样子,随后,手机里传来人们嘈杂的说话声和笑声,便掉线了.。急于想求证自来水是从何处引过来的,我赶回家乡。看到每家每户门前伫立着白色的水管和银色的水龙头,它们高傲地昂着头,俯视着村庄的一切。欢快的水流冲击着地面,溅起的水花形成一个巨大的笑脸,饱经沧桑,幸福满足。母亲满脸笑容地洗着刚从地里摘回的青菜,回应着我的话:国家都能把水从丹江口调到北京,咱们这点距离根本不算啥。不远处的学校,传来孩子们整齐的读书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水一方,曾经是乡亲们朝思暮想的梦境。而如今,这个梦终于实现。(篇三)改革开放对我家的影响心怀梦想,是人类天性使然。从远古到现代,从蒸汽机时代到电气化时代,再到信息化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也是追寻梦想的历程。40 年前的今天,对于每个国人来说,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是梦的追求。如今,大彩电、大冰箱、大住宅不再是人们神秘的话题。电脑、小汽车、小别墅个人所有将越来越多, 生活水平每年都在提高, 如今家电产品从无到有、从短缺到普及的不断升级、快速变迁的发展过程,见证了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改革开放这场波澜壮阔伟大实践的历史进程。记得有句俗语: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谓的梦想就是期望与现实的结合。我们生活的年代就属于一个梦想成真的年代,也许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前的期望,用不着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就.会慢慢的转化为现实,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我们的身边。我们属于幸运的一代,我们这一代人是祖国巨大历史成就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因为我们有幸见证了祖国和个人双重梦想融合成真的时代步伐。我们这一代人都经历了祖国改革的过程,都是祖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也是受益者。可以说感受最真,情意最切,体会最深。1978 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经济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在我的脑海里还留存着计划经济的烙印,什么粮票、油票、肉票、布票、火柴票等具有浓郁计划经济特征的产物我有幸见识过。那时候流行即使有钱也未必能保证买到商品,但是,老百姓手里也确实没有钱,一亩三分地,整天脸朝黄土背朝天,也没有别的收入。但是,在父母的心里总是盼望着有一天能见到市场放开的情景,购买物品不再受票据的束缚。进入 80 年代中后期,计划经济的影子已经消失,市场经济的氛围逐渐盛行,商店里的商品逐渐丰盛,但依然是凭“票”购物,只不过这时的“票”不再是那些花花绿绿的粮票、油票,而是实实在在的钞票。但总体来说还是相对落后,记得那时候如果谁家有了电视,那这户人家就如同天天在放免费电影,有时几十人围着一个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看的不亦乐乎,“凤凰”牌自行车也是当时人们炫耀的一种象征。记得那时我家住的是土坯房,一家人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一家 3 口挤在* 平方米的平房里,屋里除了一台 19 英寸的电视机之外,只有一组简易的木质沙发,两把椅子,一张写字台和一个用来取暖做饭的火炉,再也没有其它值钱的家当。随着时间的推移,住房隐藏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那土坏房一遇到下雨,外面大下,屋里小下,锅碗飘盆齐上阵还嫌不够,受着“风吹雨打”威.胁的我梦想着,有朝一日住上一套既有明亮的大窗户、又有宽敞的客厅、既有卧室、又有书房的单元楼,此生足矣!光阴如水,岁月如梭。进入 80 年代中后期,而此时的中国已经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祖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知不觉经历了 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1992 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改革的春风再次唱响了全国的号角;经历了 1997 年,香港成功回归祖国怀抱的中华盛世;经历了 1999 年,澳门回归,祖国在统一大业上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经历了 2001 年,中国申奥成功,祖国大地欢庆鼓舞的激动场面;经历了神州五号、六号、七号、八号、九号、十号载人航天宇宙飞船的升空与成功返回的激动时刻;经历了嫦娥一号、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神舟系列飞船实现了发射、空间出舱活动以及空间科学试验等重大突破,特别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九号、十号飞船顺利载人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研制成功,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创下了 7062 米的下潜纪录,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亩产突破 900公斤,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标志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在逐步变成现实;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首发;在此之前,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相继发射成功;国产大飞机 C919 首飞;中国首颗 X 射线天文卫星“慧眼”发射成功;“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千公里级的量子纠缠;“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蝉联世界超算冠军 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井喷式”爆发,见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中国人民正在走向富裕,中华民族必将走向强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发展,我们从住平房到住高层单元楼,从无产到有产;餐饮多样化、穿着高档化、家庭电气化、出门机械化已是日常的节奏。我所在的张掖市甘州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区的面貌日新月异,一座座新建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鳞次栉比,路宽了,树多了,城靓了。特别是*年 12 月 31 日,张掖黑河湿地保护工程之一的滨河新区宣告开工,黑河湿地保护工程由此拉开序幕,昔日卵石覆盖,寸草不生,坟丘遍布,千疮百孔、沟壑遍布的荒滩野地垃圾池,而今水波清泠,变得美如画卷,碧水、蓝天、绿草、禽鸟、游客,正在用无声的语言描绘着张掖湿地保护工程的美好前景。如今,走进滨河新区,两千亩湖泊碧波荡漾,湖水映蓝天,天水一色,远山悠悠,林带脉脉,巧妙地借祁连山风、黑河水韵入城,为旧城平添天然的“加湿器”和“活氧吧”,并与旧城风格相融,充分展示着历史文化名城与湿地生态之城相结合的城市个性魅力。站在滨湖广场远眺,美丽的滨河新区仿佛一轴舒展的风景长卷,雕梁画柱,古色古香;长廊回旋,小桥流水;相和相谐,辉映成景 短短几年,滨河新区面貌的巨大变化令人赞叹,我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 40 年,我的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由乡镇选拔到了区政府部门,而工资由 40 年前的不足 100 块钱翻了几十倍。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我买了一套三室两厅 90 多平方米的楼房。这正是我 40 年前梦寐以求的那种明亮的窗户、宽敞的客厅、舒适的卧室、有书房的住宅。同时,随着收入的增加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家里的摆设也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彩电、冰箱、电脑、电话、手机、电磁炉、太阳能热水器一应俱全。追昔抚今,感慨万千,我想,我家.住房由平房到楼房,由*多平方米到 90 多平方米的变化,不正是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和祖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真实写照吗?我是幸运的,因为我生在了这个追梦的年代,并能将梦很快的转化为了现实,同时我有幸见证了历史的发展,人人都会有梦想,但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成真,但身在这个时代,我感觉很自豪,是时代的发展给了我梦想成真的机会,是梦想推动了时代的发展。人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梦想,现在我依然有个梦,梦想着“收入倍增计划”逐步落到实处,让所有中国人都圆了“住房梦”,住上宽敞舒适的房子,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真正实现“中国梦”。40 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40 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2018 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 40 周年。现在社会在提倡和谐,城乡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等,和谐凸显出了社会的发展,和谐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 40 年的发展成果,和谐更表明了时代的特性,开放与开明。纵观世界,放眼国内,无处不体现这改革开放 40 年来的巨变。工业、农业、交通、国防、教育、人民生活,衣、食、住、行处处展现迷人的风彩,让我们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篇四)时代之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2018 年,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份,很值得好好纪念。今年,是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今年,是马克思、恩格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发表 170 周年;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这几个.数字叠印在一起,并不是偶然的。振叶寻根,观澜索源。它启示当代共产党人不停地思考: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习近平同志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这就是历史的眼光。历史的眼光,既是一种“向后看”的眼光,更是一种“向前看”的眼光。“向后看”,是为了总结经验;“向前看”,是为了把握方向。因此,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因为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就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这是因为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旨在从历史中引申出对现实的分析,在现实中满怀对未来的希望。信仰的力量在于躬身践行,信仰的践行铸就永恒的辉煌。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邓小平晚年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说:“我是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一直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另一个词叫共产主义。我们过去干革命,打天下,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因为有这个信念,有这个理想。”习近平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地吸收。信仰之于人们也是如此,其力量在于潜移默化地融入人们的言行之中。从信仰的味道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习近平始终持守这样的理念:“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直面问题,不畏艰难,这就是信仰的品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从而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同时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所谓“一脉相承”,其要旨在于:(1)它们有共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它们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3 )它们有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之“脉”,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譬如,它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它坚持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为基础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它坚持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它坚持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等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谱写浓墨重彩的华章,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愈益彰显其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共产党人的事业之伟力最深厚的根源在哪里?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一论断,把人的生命元素“钙”引入政治生活领域,高度概括了坚定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科学分析了信仰缺失的严重危害,深刻阐明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对于矢志不渝地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巨大作用。历史不能臆造,但并不妨碍我们作理性的推论。如果马克思还活着, 他一定会发出“自信人生二百年,风云激荡五大洲”的无限感慨,并乐见世界今昔之云泥巨变;如果没有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解构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建构,世界肯定不是今天异彩纷呈的这个样子,而是会呈现出 “地球依然不是平的”那种另外的样子;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要推到遥远的未来,我们在当今时代和当今世界的自信更是毫无根由。一个人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能不懈努力、执着追求;一个国家和民族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能披荆斩棘、攻坚克难。中国要发展,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不行,没有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也不行。没有信仰、没有信念,就没有感召力,就没有凝聚力,就没有一切。中国奋力前行的密码是什么?归根到底,就是依靠信仰的力量!正是因为有了信仰的力量,我们完全可以自信而自豪地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新.时代的中国正以昂扬的姿态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正是因为有了信仰的力量,我们完全可以自信而自豪地说,在未来的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贡献给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贡献给全世界和全人类的,必将是红色的玫瑰和甘露的芬芳!(篇五)耕牛的今夕“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传统的农耕时代,耕牛是农家之宝,更是任劳任怨、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典范,即便是现代,“耕牛精神”也可谓家弦户诵、深植人心。记得小时候,我家乡是人民公社集体化大生产,在生产队放牛每天还能挣到三分工,相当于半个壮劳动力。所以,但凡社员家有老弱病残等富余劳动力,都会到生产队申请领养一头。我家也不例外,领养了一头中年水牛。于是,每逢学校放寒暑假,我便要成为临时放牛娃。还记得那头黑长毛弯角的水牛,简直就是我童年的“阿娇”,假日里我几乎每天都要带它去田野寻找最肥美的牧草,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竹笛。有时担心它被人利用去耕地,故意带它躲到远处不容易被人发现的地方。有一次,水牛脖子上长了个大脓包,村里的兽医用粗暴的方式将水牛撂倒打火针,刚好被我碰到,我火冒三丈,对着兽医大嚷大叫,兽医却对着我哈哈大笑。家乡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耕牛的数量需求猛增。尤其在农忙季节,耕牛不够用,农户之间争牛夺犁、扯皮拉筋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当时,庄户人家的梦想生活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有田有犁一头牛”。听父亲说,当年分.田到户时,由于牛少农户多,我家的那头水牛被分到四家共用,一开始,四户人家都把耕牛当机器使用,整日整夜、不眠不休地劳作,基本没人负责耕牛的饮食起居,没两年,那头当年活蹦乱跳的黑长毛弯角水牛因劳累过度,忽然一天倒在水田中,永远地合上了双眼。贫穷的乡村,“三年烂饭砌高楼,三年稀粥买条牛。”穷怕了的父母为了种好自家的十几亩地,也为了避免和他人共用牛产生矛盾,勒紧裤腰带,借钱购买了一头年轻力壮的杂交水牛。“一头牛,半个家,”就凭这头牛,我家的种粮收入一年年增长,日子也越来越富裕,越来越“牛气满满”,土砖老屋也改造成钢筋水泥的平顶楼房。在农村,有一个很长的时期,家有耕牛就是财富的重要标志。也曾一度让牛份倍增,被蒙上了一层黑金色的圣光。闺女寻婆家找对象,往往先看谁家有没有自家的耕牛,耕牛健壮程度如何。饿怕了乡亲们,在粮食打得多了之后,仍然精打细算过日子,仍然记得耕牛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过年过节,总忘不了为耕牛也做一顿丰盛的麦子年饭。从共用耕牛的“恨铁不成钢”,到家家户户都有风光的牛棚,都有健壮的耕牛,庄户人家体会到“家有耕牛、心里不慌”的踏实感。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农村健壮劳动力大批流向被北上广等大城市,同时,政府部门强调结构调整,主张用机械“铁牛”替代传统耕牛,还搞了现场观摩会。“铁牛”一亩地三十分钟就耕完,而用牛耕至少要一天,更让大家觉得划算的是,“铁牛”耕地,每亩比耕牛还省四百多块。于是,传统的耕牛成了鸡肋,留守农村的老弱病残孕也感觉放牛是一个不小负担,不用耕地了,至少每天还要管吃管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种植模式兴起,耕牛也就慢慢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农村人靠土地租金,农场打工,也和城里人一样挣月工资,日子过得舒坦、滋润起来。如今,乡村振兴方兴未艾,农村城市化也初显雏形,气势雄伟,装修精美的小楼房里,庄户人家对着电脑大屏幕监控田间水稻、瓜果蔬菜等的长势,上网请专业人员机械耕地、施肥、病虫防治,不再为家里有没有耕牛种地而发愁。家乡巨变,几近过家门而不识。昔日,耕牛在被追捧时,尽遭劳役鞭挞之苦,厚厚的牛皮上不知留下多少伤痛;现如今,尽管遭遇时代遗弃,乡下的孩子们也许很多都不知道耕牛为何物,但它吃苦耐劳、无私奉献、不知疲倦、为民服务的精神一直都留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深处,从未走远。(篇六)父亲的“工资卡”父亲是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从部队退伍后,就回村务农了。看到这里,人们也许会感到奇怪:农民怎么会有工资卡?确实,今年春节回家过年,父亲拿出一张农村信用社的银行卡,告诉我们说,这是县卫生局给他办理的工资卡。原来,从去年开始,国家对“赤脚医生”发放了养老补助费,每月有三百多元呢。父亲说这事出乎意料,怎么也没想到,是鸡公髻上的外来肉,说明现在国家富强了没有忘记我们哩。父亲边说眼里边闪着泪光。言语间透露出一份惊喜和自豪,但更多的是洋溢出对党和政府深深的感恩之情。.想起父亲当赤脚医生,真是一件挺自豪的事。所谓赤脚医生,说白了就是户口仍在农村“吃谷子”的半农半医的医疗人员,也叫村医。早年,父亲报名参军,参加过金门炮战,在部队里,没上过学的父亲学会了基础的医学,退伍时,父亲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农村务农。回到村里后,父亲凭借部队学到的医学知识成了村里唯一的卫生员,在家中办起了简陋的卫生室。父亲总是说自己没文化,没读过书,是党培养他在部队学会看病,以前当兵流血流汗,现在退伍救死扶伤,这样才不辜负党的培养呢。村民愿意找他看病,除了他的医术好之外,更是缘于父亲的收费低,他只收取药的本钱,常常还给他们垫药费,村民们过意不去,每次来都会给他带些自家产的地瓜南瓜,父亲总是婉言相拒,说国家现在还在搞建设,以后国家富强了,大伙看病肯定就不用花钱了。有时遇到半夜里病人家属来敲门,父亲即使再累也会立即披衣起床,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抓起那个小药箱,拿着手电筒,有大路就走大路,有小路就走小路,没有路就走山路,我们有时也会在父亲面前抱怨说睡梦中总被吵醒,父亲总是教育我们说人命关天,救人要紧,分分秒秒都不能耽误。从医这么多年,父亲从未有过一次失误,救过的人不计其数,不仅是本村的人,周边的几个自然村,最远的大水坑自然村要翻过几个山头,他们有大大小小的病都会翻山越岭来找他,打预防针、输液、开药、针灸、拔火罐,父亲样样都会。后来,我们兄弟仨相继考上中学、中专、大学,父亲赤脚医生的微薄收入就显得捉襟见肘,常常入不敷出,为此,父亲只好忍痛割爱,拿起了另一种刀松香刀,上山割松脂卖。割松香要早出晚归,是一件十分累人的活,首先要上山开路,去老树的老路要修,去新树没有路要开出一条路。这个路不是车.马路,也不是耕作路,叫雉鸡路。而割松香的农民却有雉鸡般的本领,可以在看不见路的路上行走自如。就连长在悬崖陡壁上的松树,也要架上木头搭架桥,割松香时一脚踩在木头上,一脚悬空,一手抱着松树,一手持刀在松树的引脂槽上割出新的口子,那惊险的场面,有如耍杂技,让人看得瞠目结舌。入夏以后,天气渐渐热起来,松树开始流出松脂,就可以上山割松香了。要松树多流松香,需气温高、日照时间长,所以割松香必须清早出门。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做饭,踏着晨曦出门,为的是赶在太阳暴晒气温升高之前把所有的松树割好。但是,大清早山上林木中的露水很大,挂在叶子上的水珠,全部被裤子吸干,裤子湿透了,长时间穿着淌水的裤子干活,是件非常不方便的事,时间长了胯下皮肤长出湿疹,更是痛苦难忍。竹筒里的松香满了就要收,这是更累的活。往往一边割一边收,天色越晚松香担子就越重,肚子也就越饿。太阳下山的时候,还得饿着肚子把一百多斤的松香从高高的山上挑回家里,那种苦并不是常人能接受的。抽烟喝酒是父亲强体力农活后的特殊嗜好。虽然父亲当着赤脚医生,也要早出晚归去割松香,但由于我们兄弟仨读书开销大,即便如此,家里收入仍不是很宽裕,每到家里经济接不上的时候,父亲就特别烦恼,烟就一根接一根地抽。父亲还喜欢喝酒,说劳作后喝点酒可以解乏,酒也是喝那种便宜的散装白酒。我们参加工作后,父亲依然喜欢自斟自饮,却全然不知自己患上了高血压病,终于有一次,我在单位正上着班,四叔急促地打来电话,告知父亲出事了。那天中午,父亲饮酒后突然倒地不省人事,我闻讯立即驾车回家,把父亲接送到县医院治疗,父亲患的是脑血栓,由于抢救及时,并无大碍。在医院与父亲邻床的是一位退休干部,当父亲得知这位退休干部的住院医疗费用原来单位.都可以基本报销后,父亲很是羡慕,说还是国家干部好。同时仿佛又很愧疚,连连地叹气,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他肯定是为这次住院治疗给我们兄弟增添了不少经济负担而局促不安。那时还没有新农合,很多农民因病一夜返穷。不菲的医疗费用及医生不允许喝酒的忠告,让父亲从此痛下决心彻底戒了烟和酒。其实,除了赤脚医生的养老补助费,父亲还有另一张“工资卡”。从*年开始,国家出台政策,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明确列出的十四次战斗和核试验的无固定工作或无生活来源的参战退伍老兵每个月给予一定的补助,父亲参加过炮击金门的战役,理所当然地成为补助的对象,当拿到不多的补助时,父亲乐呵呵地笑了,逢人便说,国家给我们参战老兵发工资了,我也有了工资。准确说,那是父亲生平领到的第一张“工资卡”。去年冬天,八十一岁高龄的父亲坐在椅子上突然站不起来,四肢软弱无力,我和弟弟火急火燎地赶到家里,把他抬上车,直奔医院,医生检查后说是得了急性肺炎,医生说老年人患肺炎可得小心谨慎,要一次性彻底治愈,要不然以后就会反反复复发作,到时就更麻烦了,我们当机立断给他办了住院手续,父亲担心又会增添我们的经济负担,总是跟医生说开些药回家里去治,被我们制止了,强迫他在医院住下治疗,这一住就是二十多天,我们确认医生会诊没有任何问题后才同意他出院。出院时,父亲问,花了多少钱?我们说,这次住院治病的钱,不用我们兄弟分摊,除了大部分住院治疗费用新农合途径可以报销外,民政部门对有定补的复员退伍军人还可以报销部分医疗费用,这样加起来,基本上就可以全部报销了。父亲听了,高兴地笑了,孩童般大声说道:国家政策好!赶上好时代了,农民的住院费用也能报销了。.(篇七)夏收感想一天时间,准确说是一晌午时间就把夏收工作撂过手(结束)了。生长了9 个月的小麦,让人似乎在“须臾”之间就把它收获归仓。速度之快,令人不禁生出许多感想。快速的夏收工作,说明了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富裕,表明了农业机械化的程度之高。想当年,老祖宗发明的肘肘镰是关中麦区农民收割小麦的主要工具。一代一代人就是靠它把麦子割倒,然后运回、碾打、晾晒、收储。今天,肘肘镰几乎是集体下岗,赋闲在家。若干年后,也许只能选一两件代表放在中国农史馆里供子孙们观赏,以吊先辈们的辛劳。过去的夏收工作从清明前后就启动了。清明不光场,麦在土中扬。光场是件最麻烦的活,下一场雨,光一次场,直到运回的麦捆上场。今天,割麦机省去了许多麻烦,无需碾打、扬场。夏收,被称为龙口夺食。龙代表着雨,也就是说要在风雨中把麦子抢收回来。成熟了的麦子最怕雨。1994 年,小麦黄熟,农民们喜形于色,准备好吃的、喝的,翌日就下镰割麦。孰料“夜来东风起,大雨落关中”,三天不停。黄熟的麦粒在麦穗上被泡涨出了芽,气得农民们叫苦连天,一个个在骂这鬼天气。夏收,又被喻为是三个胖子同时进门,收、种、管都刻不容缓。公社化的时候,县上、公社的行政事业干部、厂矿企业人员都要下农村支援夏收,全民皆.农。因为民以食为天,不帮农民把麦子收回来,没啥交公购粮,他们的口齿也要受苦。今天,最令我们这一代人念念不忘的是过去夏收中那繁重忙碌的体力劳动。生产队的时候,一个夏收需一个月时间。那时候的生产关系极大地束缚着生产力。社员们白天干了晚上还要干,是名副其实的夜以继日。加上这时期正是青黄不接,新粮食没打下,陈粮食吃光了。许多人是饿着肚子干活,劳动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好在那时候的精神粮食却很丰富,一句“勒紧裤带干革命”支撑着大家日出而作,日落而作。1975 年和 1976 年的夏忙,我永远忘不了。其时我当生产队长,不但要指挥百十名劳力还得亲自带头干。那两年夏忙,我的声音都喊哑了。最最揪心的是夏收期间的天气变化。风乍起,雨将临,满场的麦子人心急。尽管社员们都在不停地劳作,我还在不停地“骂”人。20 岁出头的娃娃“骂”人,有人能接受了,有人就接受不了,于是时有“犯上”的事情发生。紧张地劳动了一个月后,场里的麦草全部上垛,我晚上在麦场上坐了很久。麦场上空荡荡的,我突然感觉麦场比前几天大了许多!那一年,队里有个同伴告诉我,如果把麦子给每个社员分一亩,用棒锤砸也用不了一个月的时间!“大锅饭”弊端人人清楚,但谁又能奈何之?!嗟呼!那年月的农民,是吃得瞎,使得扎,稀里糊涂种庄稼。口里还唱着高调“勒紧裤带干革命!”响亮的歌声也有:“单干好比独木桥,走一步来摇三摇。人民公社是金桥,通向天堂路一条。”改革开放初,土地分到户的十年,是人们把力出扎咧的十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混了,而是想方设法地多干、实干、拼命地干。.一个夏收只需要十天时间。这十天时间,白日地里割,晚上场里打。吃饭囫囵咽,睡觉打个盹。日正午,太阳毒,犹见满地割麦人;夜阑半,凉气侵,仍有满场妇幼声。白居易观刈麦有“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农家男女老幼,不怕热、不怕脏、不怕苦,齐心协力收黄田。好在这时候,人们已不是饿着肚子干活了。设施农业兴起,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又发生了变革。土地流转或承租了,人们不再拘泥于“割了麦子种玉米,掰了包谷种小麦”的传统模式了,而是搞起了现代农业的新型作务。特别在杨凌,科技示范,大棚林立,劳动的强度被分散在了平时的岁月。人们不那么忙碌了,加上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繁重的体力劳动已成了对昔日的慨叹。人们戏谑说,现在的大忙天,反倒成了大闲天。在地里,我见到这样一个场面:一家两口,手握肘肘镰,在割一小块机械不能收割的麦田。路过一人朗声笑其:“现在再拿镰割麦,人笑话呢,不看社会都到啥时代了!”这真是世事颠倒了,过去的夏收,谁不拿镰割麦,人笑,笑他懒;今天,谁拿镰割麦了,人反而笑,笑他愚!抚今追昔,这些都归功于农业的现代化、机械化,归功于改革开放。(篇八)厉害了,我的国 1978 年,在邓小平的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时至 2018 年,正好是改革开放的第 40 年,40 年来,我国在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出生于 1989 年,今年已经 29 岁,对改革开放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人民生活水平明显上升,“衣食住行”个方面影响巨大。以前家里只有一台空调,只有在夏天最热的时候才舍得开,现在,家里每个房间都有一台空调,夏天到了,觉得热的时候就会适时的开一开空调;以前,过年过节走亲访友的时候都是挤大巴士,人挤人还总晕车,现在,家里已经有了两辆小汽车,出门开车,方便又舒适;以前家里住的是底层楼房,我和我弟弟挤一个房间,现在不仅住上高层楼房,我还有了自己的房间;以前,读书的时候,坐火车去哈尔滨至少要3-40 个小时,现在,坐火车比以前少了将近十个小时,只要 20 多个小时,火车也从以前的绿皮火车变成了现在的子弹头“和谐号”,不仅速度快,舒适度上也大大提高了;以前,出门买东西必须带钱,现在,互联网和电子支付让出门不带钱包变为可能;以前,党中央领导人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现在,党中央领导人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物质层面升级到了精神层面;自从*年 11 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我国的大好河山越来越美丽,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定居在我国,在网上也可以看到很多外国人自称自己是“中国人”,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改革开放 40 年,我经历了 29 年,这 29 年的变化让我叹为观止,真的印证了这句话“厉害了,我的国”,我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我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自豪,我为自己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征程中的一员而心潮澎湃,豪情万丈。(篇九)这些年行政区划调整那些事.1988 年是武陵区的诞生之年,这一年武陵区撤市建区,倏忽之间,伴随着祖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的步伐,我们武陵区也迎来了自己的而立之年。*岁,对一个人而言,正是风华正茂、大展鸿图的好年华,同样,对我们武陵区来说,亦是如此。作为一个民政人,我不禁想起了这*年来武陵区所进行的几次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区一级民政部门负责全区行政区域的设立、撤销、更名及政府驻地迁移的审核报批工作。在武陵区民政局,这项职能具体由基层政权区划地名股负责。虽然这项工作职能放在民政局,但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意义相信谁都很明白,因此,历次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无不是历届领导慎之又慎的选择和决策。说起武陵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有这么五个时间节点需要准确把握,即:1988 年、 1995 年、2002 年、*年、*年。准确地说,武陵区的“出生证”是 1988 年 1 月 23 日由国务院以国函198818 号文下发的,“出生证”上也明确了当时武陵区的“家底”:常德市设立武陵、鼎城两区,武陵区范围包括原县级常德市和常德县的武陵、斗姆湖、河洑、石门桥四个镇和丹洲、康家吉、南坪岗、河洑、芦荻山五个乡。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个“家底”的到位当时还有颇多曲折,这曲折主要体现在原常德县(即现在的鼎城区)所需划过来的几个乡镇上,当时新的鼎城区不愿将自己“怀里的孩子”给别人,尽管有国务院下发的国函,他们心里也是不情不愿,最后一直拖到 1995 年 9 月 5 日,时隔七年多之后,在省民政厅的督导下,在保留武陵镇、斗姆湖镇、石门桥镇和康家吉乡所有权管理权不变的前提下,鼎城区才将四乡一镇即芦获山乡、南坪岗乡、丹洲乡、河洑乡和河洑镇依依不舍地移交给武陵区管辖(后武陵区考虑移交过来的河洑镇仅辖一个犀牛口社区,所以于 1997 年将.河洑镇、河洑乡合并设立河洑镇,以原两乡镇的行政区域为新设河洑镇的行政区域)。在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这样的情况是很普遍的,不过换位思考,也可以理解。由于武陵、鼎城两区之间的界限长且犬牙交错,所以武陵区、鼎城区之间在区划调整工作中由于地盘而产生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后来在*年的区划调整工作中,由于城区的西北部正在扩展西部物流园经济区,包含兴隆装饰材料城、钢材大市场、东鹏陶瓷总部、常德卷烟厂新区等一大批大项目,这些大项目都处在当时武陵区的南坪岗乡和鼎城区灌溪镇的交界处,具体涉及鼎城区灌溪镇的汤家坪、黄土山和兴发垸三个村,同时,从地图上来看,这三个村也象一个楔子深深插入武陵区的版图之中,不美观的同时也不利于管理。为保证扩展后的武陵区西部物流园经济区的健康有序发展,优化经济环境,提高行政效率,当时我区向市里有关部门和领导专门打报告,要求将鼎城区灌溪镇上述三个村调整到武陵区统筹管理,并表态将其与当时的南坪岗乡的部分区域合并,组建一个新的街道办事处。但努力再三,这一美好愿望还是落空了,鼎城区坚决不同意将这三个村划出,为此,我们后来只得对方案作了局部调整。2002 年之所以作为一个行政区划调整时间节点,是因为这一年,区里贯彻中办发200023 号文件 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 ,对当时五个街道办事处所属 102 个城市社区进行了大幅度撤并扩,当时我区的社区量多规模小,工作人员少,办公环境差,有许多还是“提包居委会”,社区多的街道管理数量达到 24 个,因此在社区这一块,区里管理成本高,管理效率低,为打破这个局面,科学合理划分社区,那一年武陵区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借中央文件的东风,向自己开刀,城市社区一下被浓缩至 51 个,.大幅度砍掉了一半。这一年的行政区划调整,虽然调整层面相对单一,但它为我区后来的完美社区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年,是武陵区行政区划调整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这一年我们进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行政区划调整。而我很庆幸,这是我作为武陵区民政局局长亲自参与的一次行政区划调整。这一次调整的动机,既是当时领导的高瞻远瞩,同时更是城市快速发展的助推。当时的武陵区实际管辖 7 个乡镇、5 个街道办事处,60 个村、72 个社区(含 21 个乡镇管辖村改居社区)。当时,随着城市扩容提质速度的加快,城市空间不断提到拓展,建成区面积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原有的行政区划已严重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给全区的城市管理工作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经过几年时间的反复酝酿、调研、谋划,* 年年底,调整方案正式出炉:一是撤销护城、南坪岗、东江、东郊四个建制乡,成立 4 个街道;二是新组建芙蓉、芷兰 2 个街道;三是调整乡镇行政区划范围,将丹洲乡的 3 个村,河洑镇的 2 个村,芦荻山乡的 1 个社区划归城市街道管辖;四是对全区 11 个街道范围进行调整,对 11 个街道进行命名;五是调整社区管辖范围,新设立 11 个社区,撤销 6 个社区,对 8 个村(居)进行更名。这次行政区划调整完成后没多久,区里又对 6 个街道所辖的 16 个村进行了村改居,至此,武陵区实际行政区划管辖结构变为 3 个乡镇、11 个街道,44 个建制村、92 个社区。那一年,在武陵区新印制的行政管辖图上,面貌焕然一新,四个建制乡、6 个社区从地图上消失, 11 个有着深厚历史人文渊源的新街道名称取代以前按方位命名街道的做法出现在地图上,武陵区作为常德市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城镇化特点得到充分体现。.作为*年的行政区划调整的全程参与者,我觉得有必要写一写当时的区人大副主任罗明顺,实际上罗主任并不分管行政区划工作,但由于他是武陵区的老同志,同时曾长时间担任过民政局局长,熟悉武陵区情,熟悉行政区划政策,所以 2000 年工作启动时区里主要领导点名要他专门牵头负责这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行政区划调整,他也不负众望,全力以赴投入行政区划调整的各项前期工作中,尽管*年他年满 60 周岁并办理了退休手续,但此时全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正处在关键时刻,罗主任并没有因为自己已船到码头车到站而撂挑子,依然满腔热情地带着着民政局的几位同志,深入乡镇街道和有关村居,作调整前的最后核实完善工作。记得有一次罗主任重感冒,声音都变了,我到办公室找他,只见他依然弯着腰,戴着一幅老花镜,站在他那张大大的办公桌后面,用笔在一张武陵区的行政管辖图上不停地划着划着。直到这次区划调整工作全部结束,罗主任才正式卸任回家。另外,对*年的区划调整工作还有一笔值得一提,我们一次将当时七个乡镇中的四个改为城市街道,抓住了先机,到* 年底,由于全省乡镇改街道的情况比较普遍,省民政厅收紧了口子,对乡镇改街道设置了许多较为苛刻的前置条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们区里领导层的高瞻远瞩。*年的行政区划调整,有些跟 2002 年相仿,只不过一个是针对城市街道下面的社区,一个是针对农村乡镇下面的建制村。那一年全省由上至下统一实施合乡并村,我区因为只剩下 3 个乡镇,所以没有合并乡镇的指标,但当时省里要求我区 44 个建制村必须减至 25 个,也就是说要减少 43%的建制村,这当时很让区里领导很为难,因为刚经过*年那场伤筋动骨的大调整,区里现有的行政管理架构本就已高度精简,再对建制村进行大幅度的撤并,不利于武陵.区今后的改革和发展。经过反复斟酌,并积极与省民政厅及市领导沟通汇报,最后,武陵区撤销了 8 个千人以下的村,对另外 11 个建制村进行了村改居,顺利完成了省里给我区规定的并村任务。所以,现在的武陵区行政区划管辖结构为 3 个乡镇、11 个街道,25 个建制村、103 个社区。盛世修志。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应是一个地方史志的重要一笔,它涉及到三大哲学问题中的两个:“你是谁?”、“你从哪里来?”。我们每一个武陵人,有必要对武陵区的前世今生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篇十)长理改革发展故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初夏时节,我在金、云两村漫步流连。望着一幢幢教学大楼,一排排参天大树,一波波荡漾碧水,我不由得从内心深处发出一声感叹: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雨露的长沙理工大学,经过四十年的顽强拼搏,一跃而为全国瞩目的知名高校,实在是太令人震撼了。1984 年 11 月,在湘北某邑担任电大教学的我,冲着学校前身之一 交通学院在光明日报上刊登的招聘教师的启事,前来试教。翌年 4 月* 日,我挈妇将雏,住进学校筒子楼中一间十来平米的小屋。5 月 2 日,我便揣着笔写的讲义,急匆匆地走进学校唯一的一栋教学楼,开始了真正的大学教学生涯。学生是 84 级土木系本科学生。那时候的学校只有机械、土木、管理三个系,四个年级的本科生加起来尚不足两千。随后,我又担任了 85 级、87 级、89 级的本科教师,而本科学生人数也开始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时都十分认真,教师教学也很卖力,师生关系非常融洽。每逢星期一、三、五的早晨,我便赶往新盖的综合教学大楼阶梯教室,组织学生晨读,然后匆匆回家吃早饭,再匆匆到教室上课。星期天晚上,我搬着学生的练习本到学生宿舍走访,给学生讲解练习中的问题。月工资不高,偶尔能得到一点点微薄的课时费补贴,我便高兴得不得了,工作劲头总是满满的。大约是 86年,交通部组织了一次部属院校英语笔头竞赛,我校成绩名列前茅,居然将办学历史很久的武水远远甩在后面。87 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正式启动,同学们首次应战,过级率颇为可观。记得当时有一位交通部的副部长来学校视察,与学校领导一起检查学生的晚自习,灯火辉煌中,她感慨到:“如今的长理与78 年初建时相比,真还蛮像一所大学啊!”92 年春天,湖南省教育厅对学校高等数学、大学英语两个教改项目进行了验收。作为外语教研室负责人之一,我和老师们积极准备,获得了来自国防科大、湖南师大、铁道学院等多名教授组成的专家组的充分肯定,非常顺利地通过了验收。当时,我们还设置了一个小小的教学成果展览室,竟然引来了湖南师大外语系马寅初教授的参观访问。他观看之后,赞不绝口,认为一个教研室能够做到这种水准,确实不简单。97 年秋天,教育部对学校进行本科教育评估。学校师生员工在张志沛校长的带领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顺利地通过了评估,而学校办学水平也明显提高了好几个档次。评估中,学生英语水平作为一个考试项目,成绩十分理想。沛公对此感到极其高兴,不止一次地对外语教学提出表扬。.*年,交通学院和电力学院合并,组建成长沙理工大学。从此,有过四十八年办学历史的两所学校再次豪情满怀、壮志凌云地开始谱写新的教育篇章。06 年云塘校区拔地而起,为学校的纵深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如今的长沙理工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哲、艺等多学科兼具的大学,本科专业由原来的 10 多个扩充到了 60 多个,其中不乏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工程教育专业等等。在校本科生人数也由原来的几千人增加到了三万余人。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四十年改革开放,弹指一挥间。国家由一个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穷国一跃而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沙理工大学和祖国一样,也有着日新月异的改观,由几所名声浅浅的学校,融合成一所排名紧随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大的一本高校,面向全国各地乃至非欧美澳等洲招生。云塘的水是如此的清澈,金岭的树是如此的青翠。行走在群楼间,穿梭在师生中,一股连一股的正能量,令人格外充实,令人格外惬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坚信祖国的前途,将无限美好;坚信长理的明天,将更加辉煌。(篇十一)我与改革开放:从太行山脚到长江两岸6 岁那年,我把二八自行车推到太行山下坡路段,右脚单脚站在左边踏板上,左脚悬空,靠着惯性让车子往坡下溜,然后又推到坡顶,如此反复。12 岁,我终于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没有横梁的坤车,最喜欢奋力爬坡后冲坡的速度,乐此不疲。求学路上,怀揣着录取通知书乘绿皮车一路向南,跨过黄.河、平原,穿过太行山脉、层层麦浪,从长江北到长江南,江风、轮渡、租界,豪爽、冲劲与市井之息铺面而来。毕业后扎根长江沿岸,在人流穿梭的地铁上偶然看见家乡的旅游宣传广告,“如果一生只能去一个地方旅行,那我一定要去*。现在出发, 3 小时直达景区”。一时感慨, 12 小时的求学路途,由于高铁的飞速发展,竟将太行山与长江的距离拉得如此之近。岁月如梭,成长路上,交通工具的变更,让我见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迅速,“中国速度”蹄疾而步稳,频频刷新纪录,获得国人点赞,也赢得世界目光。1978 年邓小平访问日本时体验新干线后,对记者说:“这就像推着我们跑一样,我们现在很需要跑”。40 年改革开放,中国一直在跑,在追赶发达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自己开发的高速铁路已经超过日本新干线的 285 公里时速,跑出了每小时 394 公里的速度,中国高铁总里程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高铁运营历程的总和,凭借实力一步步稳站世界高铁规模首位。如今,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制造走向海外的一张“国家名片”。曾经有一段网红视频风靡世界,一位在中国旅行的外国人,将一枚硬币竖立在时速*0公里飞驰的高铁列车窗台上,硬币竟然能够屹立 8 分钟而不倒”,中国高铁“粉丝”暴增。一项调查显示,票选中国“新四大发明”,中国高铁高居榜首,成为国外青年最想带回家的“中国特产”。对内,中国高铁运输网络基本实现“四纵四横”,铁路运输运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在满足人们出行需求的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新的出行体验和感受,密织的高铁网络串联起一个个城市间互惠的“经济圈”和“旅游带;对外,从蒙内、中巴铁路到雅万高铁、两洋铁路,再到土耳其、印尼、俄罗斯第一条高铁,中国高铁在悄然间向世界各地延伸,沿着“一带一路”一步一个脚印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努力创造一个互通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