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贫困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范文5篇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11594 上传时间:2018-08-27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度贫困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范文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深度贫困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范文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深度贫困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范文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度贫困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5篇篇一我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320 户 7636 人,省级贫困村 11 个、市级贫困村 3 个。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帮扶及自身的努力,目前已有 1207 户 3715 人脱贫,3 个省级贫困村和一个市级贫困村退出。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全年减贫任务,我区通过系统性帮扶工作,切实帮助贫困户脱真贫、真脱贫。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做法(一)不忘初心、自我加压,全面推进贫困人口脱贫工作根据我区实际,区委、区政府自我加压,制定了*区*年脱贫攻坚工作方案,将1113 户 3921 名尚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 8 个省级贫困村(仰天湖瑶族乡瑞金村、天湖岭村,保和瑶族乡仙鱼岭村,鲁塘镇红星村、南溪村,石盖塘街道小溪村、下垅村和安和街道新田岭)全部纳入*年脱贫退出计划。调整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委副书记、区长任第一副组长,形成了书记抓脱贫、全区一盘棋的扶贫格局。将脱贫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乡、到村,层层签定工作责任状。向 14 个省市级贫困村、15 个面上扶贫村和 4 个新增 100 人以上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共派驻了 33 支工作队。为每一户贫困户安排一名帮扶责任人。严格执行“贫困村不脱帽、工作队不撤队;贫困户不脱贫,责任人不脱钩”,实现了领导包村、部门联村、贫困户结对、驻村帮扶“四个全覆盖”。(二)多管齐下、扶智扶志,极力提高贫困群众脱贫信心贫困户脱贫,主要靠贫困农户自身的努力。为提高贫困户脱贫信心,我区从思想意识上加大了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一是积极贯彻落实“三走访,三签字”活动。区委书记蒋利民、区长王洪灿带头开展“三走访、三签字”活动,同贫困户面对面进行沟通,了解贫困户诉求,帮助贫困户解难题,提高贫困户满意度;二是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全年印发*省脱贫攻坚工作手册*脱贫政策到户口袋书 医疗救助卡等宣传资料 2 万余册(份)发放到贫困户手中,提高贫困户政策知晓率。组织各乡镇(街道)、区直有关单位在中、省、市级报刊和网站积极投稿,宣传我区的脱贫攻坚工作,累计刊登信息 100 余篇。三是实施“五大扶技”工程。向省市级贫困村派驻 14 名科技特派员,帮助各村制定适宜的产业规划;对贫困户开展种养殖技能培训,举办蜜蜂养殖、水果种植培训,开办育婴师、厨师培训,提高贫困户技术水平;组织 43 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到郴州综合职业中专开展 3-3 年免费技能培训,提高贫困户中专业技能人员数量;对 42 名(上半年 27 人, 11 月分别在 10 日和 15 日两批 15 人)致富能手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提高贫困户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开展“一户一岗”技能培训,引导贫困户外出就业。区委统战部印发*区“万企帮万村 ”精准扶贫行动实施方案,组织 16 家民营企业与 16 个贫困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拓宽贫困户就业渠道。全区贫困人口在外务工人员达到1489 人。其中保和瑶族乡部分贫困户务工月收入超过 5000 元。(三)精准扶贫、注重实效,齐心合力打好脱贫攻坚战今年,我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实现了从“大水漫灌”向“精准帮扶”转变。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出台了相应的帮扶政策。对因病致贫,印发了*区* 2020 年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区贫困户住院医疗再救助实施细则关于印发*区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明确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城乡医疗保险个人承担部分由区财政全额补贴;乡镇卫生院起付线下调 50%;住院基本医疗和大病医疗保险报账比例提高 10%;建档立卡低保大病保险补偿起付线降低 50%。向 128 名大重病贫困人口发放慈善医疗卡 724 张 36.2 万元;对因学致贫,推行了教育助学计划、“雨露计划”和“泛海行动”。*年共帮扶贫困学生 5204 人次,发放资金 245.83 万元;对住房安全没保障的,实施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工程,*年度给 73 户贫困户发放了危房改造资金 73 万元;对缺少产业发展启动资金,需要改善基础设施的村组,除出台关于加快农业“三六九”工程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区脱贫攻坚帮扶奖补办法(试行)等文件外,还直接投入财政扶贫项目奖补资金 1296 万元用于扶贫开发。同时积极实施金融扶贫政策,为贫困户提供 3-5 万元的政府贴息扶贫小额信贷;为落实好各项政策,全区 1987 名结队帮扶责任人,进村入户与贫困户进行对接,因户施策,帮助片贫困户制定发展规划。全年帮助贫困户改扩建禾花鱼养殖基地 6600 余亩,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禾花鱼苗 1.6 万斤;帮扶贫困户改扩建养殖基地 150 个,养殖牛、羊、猪等大牲口7700 头,鸡、鸭 3.6 万羽;扶持贫困户种植中草药材 1500 余亩、高山蔬菜 3650 亩、香菇等食用菌种植 1200 亩,特色水果 800 余亩。建成光伏扶贫发电站 13 处,预计每个项目可为该村村集体经济增收 10 万元以上。102 户 354 人(另外 6 户 19 人属于突出问题整改被清理对象,1 户 1 人已死亡,总共是 103 户 374 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全部完成,且基本实现了入住新居的目标。10 月 17 日“全国扶贫日”,在仰天湖瑶族乡四亩田集中安置点组织开展了“圆梦中秋、易地搬迁”活动,26 户 92 名瑶族同胞们载歌载舞搬进了新房。(四)精准识贫,严格进出程序,严格把控综合贫困发生率按照目标,我区的综合贫困发生率要控制在 2%以内,它主要指标有三项,分别是未脱贫贫困人口数、漏评人口数和错退人口数。为此我区开展了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精准退出专项清理行动”“精准识贫专项清理行动”和脱贫攻坚突出问题整改“回头看”活动。将贫困户识别和民政低保清理相结合,尽可能将减少漏评贫困人口现象。为提高贫困人口识别的准确性,我区严格按照户申请、组推荐、村评议、乡镇审核、区扶贫办复核、区政府审批的流程进行。积极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要求各阶段公示时间不少于 7 天,并必须在村务公开栏、脱贫攻坚公示栏和群众主要活动场所等地进行公示。同时组织区纪委、区审计局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共清理识别不准贫困人口 649 人,新增、补录贫困人口915 人。为减少错退人口数,从 7 月份开始,按照新标准,对全区所有帮扶责任人开展脱贫攻坚知识业务培训和讲座。不完全统计,全区各级各部门共开展各类脱贫攻坚知识培训80 余场 *00 余人次。还组织 1753 余名机关干部开展了精准扶贫应知应会知识测试,组织 93 个有帮扶任务的单位组织 20 支代表队开展了精准扶贫知识抢答赛,并为获奖的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奖牌、奖状。10 月份,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印发了*区* 年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脱贫验收方案,规范了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退出验收标准和流程。指导乡镇村、工作队开展减贫、退出工作。目前,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开展中。(五)加强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强化脱贫攻坚责任意识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三多”即涉及的人员多、资金项目多、工作内容多。为此实施了“三化”工程。一是人员管理制度化。制定了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办法,严格驻村队员考勤登记,确保工作队每月住村工作时间不少于 20 天。建立驻村工作队员召回机制,不定期对 14 个工作队的履职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制定了*区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综合评估调研工作方案,从掌握所驻村基本情况,扶贫政策的熟悉程度,工作作风的扎实程度,工作目标任务的推进程度和群众对帮扶工作的满意程度五个方面对工作队队长和队员进行考核;二是资金项目管理规划化。根据*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湘财农*21 号)文件有关精神,印发了*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北财农*12 号)等文件进一步规范产业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提高产业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有效解决了产业帮扶资金“怎么用”“怎样用好”两大问题。在规范扶贫资金使用的同时,简化了报账程序,将所有的扶贫项目资金都拨付到乡镇(街道),由乡镇(街道)按照进度进行资金拨付;三是工作调度常态化。从三月份开始,在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五召开脱贫攻坚调度会,每次会议至少有一名分管区级领导参加。区扶贫办按照会议部署,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调度;四是加强督查巡查力度。成立了*区扶贫督查组对各项扶贫工作的进展时时开展督查巡查工作,对重要工作由两办开展督查,对工作进度慢、任务完成不理想的下发督办函。今年共发放督办函或问题交办函 4 期 68 份。对履职不力的进行约谈,对影响较大的由纪委执行问责程序。期间对一镇一街道因履职不力进行了约谈,对 17 名干部进行了纪律处分。(六)夯实基础、全面覆盖,抓实脱贫攻坚基础信息工作扶贫是我国的“一号”民生工程。中央、省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帮助贫困户脱贫,为更好掌握、利用好这些政策。一是加强了对扶贫工作者的培训,全年共组织各类区级业务培训 15 起 500 余人次。二是组织乡镇扶贫办主任、部分驻村工作队长一同制定了扶贫工作基础数据 12 个套表。目前,6 个乡镇(街道)的 12 个套表的信息数据基本收集到位。三是强化贫困户信息的准确性,我区统一印制的精准扶贫手册做到贫困户和帮扶责任人人手一册,并要求帮扶责任人按照“三走访、三签字”活动的要求亲自填写精准扶贫手册。四是强化工作检查。除了平时加强工作调度、巡查外,还由区委督查室和区政府督查室牵头分别组织了两次全区性的脱贫攻坚基础工作检查,两次检查覆盖了 6 个乡镇(街道),76 个行政村,2320 户贫困户。通过检查,全区的脱贫攻坚基础工作不管是纸质资料还是全国扶贫系统内数据都得到了全面加强,信息的准确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二、主要问题1.基础工作不够扎实。一是系统内错误信息依然存在。二是是资料台账需要进一步完善。2.工作推进不平衡。重点村与非重点村之间工作差距大,部分帮扶责任人没有真正做到“一户一策”。3.内生动力不强劲。部分群众对脱贫攻坚的参与度不高;部分村基层组织作用发挥不强,带领群众自主脱贫的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部分贫困户“挑肥拣瘦”,宁愿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也不愿意外出务工。三、下一步工作安排为实现全部贫困村出列、贫困户脱贫的总体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巩固集中整改成效,全面夯实基础工作。一是精准扶贫对象。开展“回头看”活动,主要对民政部门提供的低保对象按照纳入程序进行甄别,对达到建档立卡条件的,按照“应纳尽纳、应扶尽扶”的原则纳入到系统内,确保贫困综合发生率率低于 2%、贫困户错退率低于 2%、贫困户漏评率低于 2%、群众帮扶满意度高于 90%。二是真实扶贫信息。及时更新贫困户的家庭信息,做好系统数据的清洗和维护工作,确保精准扶贫手册、贫困户档案等基础信息与系统内数据统一一致。三是规范扶贫档案。对照规范的格式样本,及时做好挂图作战、扶贫公示以及贫困户档案等资料的制作、整理和归档工作。四是落实帮扶措施。坚持“一户一策”“一户一帮”,精准对接发展需求,细化帮扶举措,积极落实帮扶措施。(二)紧扣“两确保两完善”,确保贫困村整体出列。一是千方百计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确保贫困村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既要合理布局“短平快”的小型种养殖项目,帮助贫困户在短期内实现增收脱贫,又要科学规划一批投资效益好、回报周期长的项目,引导各村形成自己的“一村一品”主导产业。二是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下大力气加快推进通村通组公路建设,全面实施贫困地区“窄路加宽”、通村通组路建设和“村村通班车”工程,确保全区所有通村公路达到贫困村退出验收标准。加强农村饮水设施建设,确保 25 户以上自然村寨取水半径不超过 1 公里,水质水量常年有保障。(三)大力推进“行业扶贫”,凝聚脱贫攻坚合力。强化各个行业、各个部门责任担当,树立“大扶贫”意识,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村退出验收表的要求,按照*区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扶贫工作的意见的精神,积极落实各项工作。实现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安全饮水有保障,适龄学生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100%,建档立卡贫困户 100%参加新农合,贫困村新农合参保率达到 90%以上。全面落实低保和城乡特困人员供养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扎实做好健康扶贫工作。(四)从严抓好资金监管,确保资金用到实处。一方面推进扶贫资金“痕迹化”管理。扶贫项目的确定,扶贫资金的申请、拨付、使用、审计都要全程记录、全程留痕。切实按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规定,抓好项目招投标、资金使用管理等工作,健全完善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开制度,实行阳光运行,做到民主监督,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另一方面要认真开展扶贫领域违纪违规专项整治,以“互联网+监督”为抓手,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不定期的对各单位扶贫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督导和检查,对贪污、侵占、挪用扶贫资金的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做到发现一起、从严查处一起。(五)扎实开展“一户一岗”,实现就业扶贫全覆盖。要进一步摸清有就业和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口底子,积极与爱心企业对接,组织贫困户就业或参加劳动技能培训。加强劳务协作,跟踪贫困劳动力就业服务,努力实现贫困户家庭中至少有一人就业的目标。区教育局要进一步摸清贫困户“两后生”底子,动员更多符合条件的学员到郴州综合职业中专免费参加 2-3 年的技能培训。积极宣传教育扶贫的政策,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全面落实“两免一补”,确保辖区内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全部享受教育扶贫政策。(六)积极开展政策宣讲,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一是着力破除“等靠要”思想。帮扶的目的是要唤醒贫困群众自身的脱贫意识,发挥好他们自身的主体作用,在我们走访帮扶的过程中,既要讲帮扶政策,更要讲脱贫理念,要通过政策宣讲、典型引路和思想引导,激发贫困户自身的脱贫信心和斗志,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二是避免成为“全职保姆”。引导贫困群众正确看待政府的帮扶行为和扶贫预期,突出贫困户的主体地位,发动贫困群众参与制定扶贫措施,参与项目实施,参与政策资金使用管理,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健全矛盾疏导机制。对扶贫信访案件高度重视,建立健全投诉举报联动查办制度,及时对举报所反映的内容进行核实回复,自觉接受监督,切实化解矛盾。(篇二)今年以来,平舆县委、县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精准识别、突出产业扶贫、抓好金融扶贫,有力推进了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我县共有贫困村 54 个,贫困户 15936 户,贫困人口 37000 人,计划今年完成 18 个贫困村、1.4 万人脱贫任务,2019 年全面实现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现将我县脱贫攻坚基本情况汇报如下:一、提升政治站位,职责履行到位(一)深化认识,凝聚共识。坚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系列战略思想特别是在陕西、*、宁夏、山西召开的扶贫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作为指导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根本遵循;坚持以对党绝对忠诚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实干干实、精准发力,聚焦突出问题、狠抓整改、确保成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二)强化领导,完善措施。成立了 8 个脱贫攻坚重点任务专项推进组,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重点任务推进机制,持续推进各项脱贫攻坚措施落实;由县扶贫办统筹负责,指导各乡镇(街道)建立问题整改指导小组,深入全县 206 个农业村进行实地业务指导,帮助做好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三)宣传培训,做浓氛围。围绕做浓宣传氛围,提升帮扶干部业务水平,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支持率,开展“五个一”宣传活动,即:开一次群众会,组织召开村民组全体会议,宣传扶贫和脱贫攻坚政策,至目前共组织入村政策宣传*多场(次);发一本小册子,编印脱贫攻坚文件汇编、平舆县脱贫攻坚知识汇编和河南省脱贫攻坚整改工作二十问等政策合订本,各印制 3 万余份,确保帮扶一线干部人手一册,做到对政策熟记于心、了然于胸;印一张明白纸,将扶贫政策中与贫困群众密切相关、核心重点部分进行摘编,印制 3 万余份精准扶贫到户政策明白纸发放至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脱贫攻坚责任组成员;发一个爱心袋,统一制作发放了 3 万余份贫困户明白卡资料袋,方便贫困户把各种卡本统一存放;树一个公示栏,由县财政出资 420 多万,统一标准、式样、内容,在全县 1642 个自然村设立脱贫攻坚公示栏,在公示栏内宣传扶贫政策,公示扶贫信息,营造脱贫攻坚浓厚氛围。二、聚焦突出问题,切实整改到位(一)聚焦精准公开,打牢脱贫基础。一是识别全覆盖。即“四个必到”,年人均纯收入在 4000 元以下的低收入户必到,* 年、*年、* 年已脱贫退出的贫困户必到,扶贫开发系统上所有贫困户必到,所有低保户、散养五保户、残疾人必到,实现了对全县 206个农业村委的全覆盖、无遗漏。止目前,已走访了全县 206 个村 1023*户,占总农户的46%;完成了 51089 份精准识别入户普查表的填写工作和 15940 户档卡的填写工作。二是过程全公开。由村脱贫攻坚责任组组长牵头,严格按照“六步工作法”,通过采取上门宣传,对外出群众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并逐自然村召开群众大会,公开评议、张榜公示,确保群众满意。三是上下全联动。通过开展脱贫攻坚问题整改秋季集中活动和“三率三度”(消除错评率、漏评率、错退率,提高档卡信息准确度、帮扶工作满意度、扶贫政策知晓度)整改会战月活动,采取县乡村上下联动,帮扶责任人、脱贫攻坚责任组与村组干部集体审核的方式,对户卡、村簿、乡档逐一校对、相互印证,对疑似存在的识别不精准、档卡不规范等错误,综合运用入户走访、实地核实等方式,确保识别精准、档卡规范、信息互应,为精准帮扶打牢基础。(二)聚焦规范高效,严格资金管理。一是完善机制。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平舆实际制定了平舆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关于利用整合资金对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方案,加大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完善资金使用机制,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二是规范程序。制定了平舆县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制度,项目实施前,要求资金、项目等在舆乡风、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以及项目所在地村委公告公示,并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项目实施后,工程类项目档案附有项目公示照片、工程前后对比照片,到户增收项目档案附有公示照片、实物发放现场照片;项目所在地村委成立项目监督小组参与项目监督与管理。三是强化管理。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副县长任组长的资金整治领导小组,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督;制定了平舆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平舆县扶贫资金项目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监督检查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所有项目都严格规范招投标程序,实行县级报账制,年度资金全部接受审计部门审计;组成 6 个专项检查组,对*年至* 年 2.8 亿元扶贫资金逐项逐笔进行审核。四是加快拨付。加快扶贫资金拨付进度,实现当年扶贫资金当年拨付完毕。*年共统筹整合资金 2.18 亿元,安排项目 212 个,截止目前已拨付资金 2.11 亿元,结余资金项目质量保证金 8*.43 万元。*年到目前共整合资金 4.*亿元,安排项目 1*个,已拨付 1.9 亿。(三)聚焦因人施策,精准帮扶措施。我们建立贫困户动态帮扶机制,在真正弄清贫困户致贫原因的基础上,综合采取多种措施精准帮扶,并根据个人意愿和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坚决避免出现一兜了之、一策到底的现象。目前,经过精准识别后全县共有贫困户15936 户 37000 人,其中因病致贫占 56.7%,因残致贫 16.53%,因学致贫占 2.97%,缺技术 7.92%,缺劳动力 10.02%。一是对有劳动能力缺技术的,对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共计 6500 名;并投资 5*4.5 万元扶持经过技术培训掌握一技之长的 10609 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二是对有劳动能力缺资金,但有创业意愿的,政府投入 3500 万作为风险抵押金存入金融机构,发放小额贷款助其创业,目前累计发放贷款 1.35 亿元带动贫困户2253 户创业;三是对有劳动能力有技术的,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目前共带动 8500 多人就业,另外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聘用 780 名贫困户为护林员,每年增收 2935.89 元;四是对无劳动能力无技术无资金的,我们采取政策兜底、入股分红等方式帮助其实现增收脱贫;五是对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常见的 45 种大病病种患者,其医疗费用除经新农合、大病保险报销外,其余部分由县政府进行兜底;六是对因学致贫的,今年以来我们在兑现各项政策资金 101.84 万元的基础上,创新资助模式,对高中阶段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低保户、残疾、孤儿四类家庭学生,发放资助金,并免除学杂费、住宿费。(四)聚焦全面提升,完善基础设施。一是科学规划。根据县脱贫规划以及贫困村实际和今后发展需要,围绕贫困村精准退出七项重点基础设施,提前高位谋划、提前规范准备,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当年项目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目前,已着手准备对 2018 年项目进行谋划,并完善招投标等相关程序,确保 2018 元月各项目能够顺利实施。二是创新模式。将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引进海天集团负责全县 16 个乡镇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广州红山物业公司负责乡镇所在地、全县农村保洁,并负责全县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三是加快进度。* 年以来,新修道路 65 条,共长 287.325 公里,投入资金 17199.5 万元;对 75 个村委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共投入资金 7374 万元;农村电网升级改造 345 个台区,共投入资金 4700 万元。新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 34 个,投入资金 5128.6 万元;新建标准化卫生室 29 个,投入资金 774.6 万元;对 22 个贫困村委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升级改造,共投入资金 1708 万元。全县所有贫困村通班车和网络全覆盖。三、创新方式方法,政策落实到位(一)创新产业扶贫,实施带贫工程。一是主导产业强力带动。芝麻产业方面,积极对接国家芝麻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占地 8000 亩的蓝天芝麻小镇产业园;出台芝麻种植专项补贴和种植保险,拨付种植补贴 540 万元,保险资金 60.34 万元。我县白芝麻种植面积达 35 万亩,带动 6000 户贫困户增收脱贫。今年 9 月 4 日,我县召开芝麻产业大会,邀请 8 个国家的 24 名外宾、国内外的 113 家著名企业、全国 26 家科研院校*0 多人参加。防水产业方面。我县是建筑防水之乡,外出务工人员达*万人,平舆“防水人”遍布全国各地。我县立足这一优势,规划建设了占地 1000 亩的建筑防水产业园,吸引奥远玉海、蓝翎环科等新型环保建筑防水材料生产企业 26 家入驻,就近吸纳贫困户 1200 人就业,转移 5000 名贫困家庭劳动力在外地从事防水施工。二是“巧媳妇”工程星罗棋布。整合 1.8亿元资金在 206 个农业村建设扶贫车间,推动华东、中冠、锦裳等 20 多家企业在基地布点,实现车间到村、就业到户、增收到手。已培育“巧媳妇”加工点 2*个,其中省级“巧媳妇”工程示范基地 1 个,市级 5 个,实现 5.2 万群众就近灵活就业,带动贫困户15771 人增收。特别是以户外藤编为主导,建设 1000 亩户外用品产业园,吸引了格莱特、中冠、华东等 10 多家知名企业入驻,在全县设立 172 个加工点,吸纳 1.2 万人就业,其中贫困户 4200 人,形成了“基地+扶贫车间+贫困户”的产业模式。我县已成为继浙江之外全国最大的藤编基地,“巧媳妇”工程也成为我县产业扶贫的金牌工程。9 月 29 日全省实施“巧媳妇”工程助力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在我县召开。三是“小微”企业百花齐放。建立“小微企业”孵化园,出台农民工返乡创业税收、用地等优惠政策,连续 13 年每年正月初八隆重召开农民工返乡创业表彰大会。至目前,全县返乡创业人员达 2.5 万人,创办各类企业 3600 家,遍布全县各乡镇,年产值近* 亿元,带动贫困户 1.6 万人。四是“龙头企业+ 合作社 ”全面铺开。培育以芝麻加工、畜牧养殖为特色的康博汇鑫、瑞亚牧业等 54 家龙头企业;培育以特色种植的李芳庄、鑫芳等合作社 74 家;培育面积在 200亩以上的高效生态农业基地 1*个,规模标准化养殖场 52 个,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39 个。今年以来,已拨付入股分红资金 7339 万元,带动 11279 户贫困户致富脱贫。五是光伏项目整体推进。投资 2.2 亿元,在全县 101 个贫困村每村建设*0KW 小型电站,10 月底全部并网发电,每年可为 1 万户贫困户每户增收*00 元。(二)创新安居工程,实施“交钥匙”工程。一是政府代建。对既没有资金又没有劳力的特困户,由乡镇政府组织工程队施工,经竣工验收后,交付贫困户,实现贫困户危房改造零负担。二是群众自建。对缺乏资金、但有劳力的,根据建房规划,将补助金直接发放给贫困户,由群众自建,村委和群众代表监督,乡镇政府组织验收。三是标准补贴。对人口较多、建房超过规划标准的,按规划标准给予补贴。每户补贴标准为 5000 至 40500元。今年计划投资 8659.5 万元对全县*85 户贫困户集中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已改造2921 户,其余在 12 月底前全部完工。(三)创新医疗救助,实施“暖心”工程。创新建立“43221”医疗救助政策体系,“四免”:由县财政出资为免费为贫困户全额缴纳医疗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同时就诊时免补偿起付线和住院押金。“三提高”:贫困户门诊治疗和住院报销比例提高 5%,对慢性病患者门诊治疗报销比提高 5%,对不符合慢性病标准没有住院治疗的,又确需长期服药或在家治疗的按慢性病患者补偿政策执行,每人每年可报*00 元。“两工程”:即重度残疾人集中供养工程,目前正在实施,与华大基因合作开展新生儿筛查工程;“两兜底”:即对贫困精神病患者,在县中心医院定点救治,费用政策补偿后,剩余部分由县财政兜底;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尘肺等 45 种因病致贫或返贫的常见 45 种大病病种,住院医疗费用除政策报销外,剩余部分由县财政兜底。“一补偿”:即对贫困大病患者住院的,除按规定享受政策救助补偿及其他救助,剩余合理费用再补偿 20%。止于目前,我县对贫困户看病补偿 2500 多人次,救助 1*余万元。创新“互联网+精准扶贫+ 分级诊疗”新模式,县政府与* 华和得易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一是建设区域协同医疗平台,县 4 家医院设立了互联网+ 医疗精准扶贫服务中心,各乡(镇)卫生院设立服务站,达到县、乡两级医疗机构互联互通;二是建立县、乡两级生化、心电、影像等三大协同检查检验中心,实现检验同质同步、资源共享;三是建立以“1+3”签约模式为核心的分级诊疗精准帮扶体系,让每名患者同时拥有县、乡、村三级 3 名“家庭医生”;四是建立医生定期巡诊制度。自新模式运行以来,已协同诊疗农村患者 1000 多人次,乡村巡诊*000 多人次,“1+3”签约发卡 8*5 人。(四)创新教育扶持,实施“育才”工程。一是严格执行政策,今年以来对符合条件的 468 名学前教育学生发放保教费和生活补助资金 23.4 万元;对义务教育阶段 1653 贫困家庭学生发放营养改善补助资金 33.06 万元,对 792 名贫困家庭寄宿学生发放“一补”资金 45.38 万元。二是创新资助模式。对高中阶段以上贫困家庭学生,除享受国家有关政策外,为全县 637 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低保户、残疾、孤儿四类家庭学生,发放资助金*.55 万元免除学杂费、住宿费共计 57.8 万元。三是组织社会资助。去年以来,动员社会力量,筹资 416.7 万元,资助 2083 名困难家庭学生每人 *元。四、明确工作导向,责任压实到位(一)强化责任。一是强化各级主体责任。建立了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脱贫攻坚工作;从县直单位抽调 11 名人员充实扶贫办;研究出台乡镇专项考核方案,明确脱贫攻坚作为乡村工作的主导和重心,明确由副书记主抓扶贫工作,不脱贫不调整,同时成立了脱贫攻坚办公室,配备了 35 名专职扶贫助理,同时为各乡镇街道配备 3 名专职微机员;强化村支书和村委主任责任,在全县 206 个农业村建立村级脱贫责任组,对本村脱贫攻坚工作承担主体责任。二是强化帮扶责任。成立了全县帮扶干部管理办公室,对全县帮扶队伍进行精细化管理;建立了县领导包乡包村包户、帮扶工作队结对帮扶、第一书记全身心投入、企业真帮真扶的“四位一体”全覆盖帮扶机制。县四个班子领导都分包有乡镇和贫困村,每人分包 4 户贫困户;从县直单位和乡镇(街道)抽调 *8 名优秀年轻干部,与原单位工作脱钩,组成 3 人驻村帮扶工作队,由驻村第一书记任队长,吃住在村,做好所驻村脱贫攻坚工作,另抽调 7000 多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三是强化督导责任,重新调整了 9 个督查巡查组,每组由 1 名组长、1 名副组长和 2 名成员组成,均与原单位脱钩进行专职督导,与所督查乡镇街道同奖、同罚、同问责。(二)转变作风。县四个班子领导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带头认真学习、研究、落实脱贫攻坚政策,做脱贫攻坚的“明白人”;带头联系贫困乡镇,分包 4 户贫困户,不分周末假日,深入所分包贫困乡村,检查指导脱贫攻坚工作,走访慰问脱贫攻坚困难群众和脱贫一线干部;带头落实“五个一”活动,即到帮扶对象家中吃上一顿饭,帮助帮扶对象打扫一次卫生,到帮扶对象家中再核对一次档。全县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工作主动性,切实转变作风,认真开展“五个一”帮扶活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工作,认真为贫困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比如:针对贫困户中存在“黑户口”而无法进行识别问题,我们认真排查,整理有关资料,为 432 名“黑户口”贫困人员解决户口问题;针对残疾人行动不便等问题,组织残联、卫生等部门组成工作队,深入全县所有农业村,为 2701 名肢体、智力等残疾人现场新办理了残疾证;省建行驻郭楼镇陈集村第一书记李卫军在驻村期间,引进了服装厂,兴办了平舆兴发科技公司,建设蔬菜大棚 36 座,吸纳 38 户贫困户入股分红;高杨店镇陈刘村脱贫攻坚责任组群众基础深厚、工作扎实,在省核查期间表现突出,受到核查组的认可。(三)严格奖惩。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违法违纪行为,实行不隔天、不过夜从快从重处理。用好考核指挥棒,明确今后优先从脱贫攻坚一线提拔和使用干部,对驻村帮扶队员考核结果优秀的,在评先表优、提拔使用、晋升职级等方面优先考虑,进一步激发了贫困村第一书记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有信心、有决心带领全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虽然我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着产业发展缓慢、村集体经济薄弱、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自我发展意识不强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委的决策部署,落实好各位领导的意见和建议,坚定信心,创新举措,实干干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篇三)*年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按照中央、省、市扶贫脱贫工作部署,下足绣花功夫扶真贫真扶贫,全县 22 个贫困村脱贫出列,3776 户 10837 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 0.98%,* 县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一举摘掉扣在头上 23年的贫困县帽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精准扶贫,客观迎评,成功实现率先脱贫摘帽*年 7 月 18 日-24 日,*县接受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的第三方贫困退出评估检查验收,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民生智库和天津财经大学共 103 名调查员,对*县 7 个乡镇的 26 个行政村, 1076 户农户进村入户调查,* 县以综合贫困发生率 1.46%、漏评率 0.*%、错退率 0.*%、群众认可度 90%的指标数据如期脱贫摘帽。*年 11 月 1 日国务院扶贫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县成为全国 28 个率先脱贫出列的贫困县之一,并获得了全国唯一的“全国试点评估样板县”的荣誉称号。(一)扎实工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是狠抓精准识别,着力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县严格按照中央、省、市要求部署,自*年 8 月下旬开始,组织县乡干部和各驻村扶贫工作队,扎实细致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对全县近 11 万农户实地走访,挨家挨户看住房、看大件、看劳力、看产业、看负担,精算账,细比较,按照“五不录、六优先”的原则,*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展了农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以“六个到位”倒逼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政策落实、识别求实、过程扎实,确保了“回头看”工作程序规范、识别精准、群众服气、社会和谐。一是工作队驻村到位,“回头看”工作扎实开展。全县抽调 2184 名县、乡、村干部组建*2 个驻村工作队驻村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 2184 名工作队员全部驻村开展培训、宣传、动员工作,全县累计入户 118469 户,发放精准识别政策明白纸 16 万份,举办培训班(场)8934(场)次,接到申请 1893 张,入户调查* 次,交叉核查*2 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2 场(次),接受举报投诉 135 人次,安排核查 82 次,妥善解决矛盾纠纷 13 次,确保了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有序、合规、扎实开展。二是工作影像留痕到位,程序规范步骤齐全。对建档立卡回头看的每道程序、每个步骤,像动员培训、入户调查、工作队评议确定评议对象、村民代表会议评议初定贫困户与张榜公示、乡镇组织的贫困户交叉审核拟定贫困户和张榜公示、县委、政府组织的进村入户核实核查、数据比对以及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确定贫困户和公告等识别程序,都进行了摄影和录像,使建档立卡“回头看”全过程可追溯、可还原,能追责,倒逼工作队认真负责,程序全部履行,步骤一步不减。三是政策标准电视公告到位,贫困户条件晒在阳光下。、在县电视台开办建档立卡“回头看”专栏,扶贫办主任在电视台宣读“回头看”工作方案;、每天播放建档立卡“回头看”相关政策解释;、每天播放入户发动宣传、入户调查和村民代表会议评议过程等“回头看“的工作场景,让全县群众通过电视“回头看”专栏了解相关政策和工作进程,参与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全过程。四是督导检查到位,保证了工作进度和质量。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分包责任方案,抽调县四套班子领导、县委常委部门与其他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常务副职以及扶贫办业务工作人员结对成立了九个督导组,分别负责九个乡镇的“回头看”工作的督促与检查。共督查全县 351 个(次)行政村,入户检查 3814 户,查看档案资料 5207 份,确保了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程序合规、标准严格、识别精准。五是核查核实到位,确保贫困户无错评农户无漏评。全县抽调 40 名业务骨干组成 10 个核查组,深入 9 个乡镇开展核查工作。按照全县每个乡镇 5%的行政村比例和每村不少于 10 户的入户调查比例,对贫困户识别政策落实、识别程序、档案资料进行核查抽查。全县共核查 19 个行政村,抽查贫困户 211 户,对 9 个程序不规范的村已按程序要求推倒重来,对 16 户疑点户重新入户调查复核,严格按照程序评议确定,确保了全县农户无漏评、贫困户无错评。六是信息数据比对到位,确保贫困户识别精准。县委、县政府专题召开数据比对工作会议,出台了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数据比对方案,并组织扶贫、财政、公安、住建、国土、民政、工商、农业、残联等部门召开数据比对工作会议,对贫困户信息数据比对进行安排部署。以上 9 部门各抽调 10 余人组成了数据比对工作组,对拟定贫困户进行数据比对,共比对出六不评户 87 户,并全部进行了核查核实,剔除 23 户,重新评议 25 户,确保了“回头看”工作程序完善贫困户识别精准。确定各村真贫户,并通过村“两委”班子会、村民代表大会和全体村民会议,对确定的贫困人口名单进行现场评议。在调查评议的基础上,严格执行“两公示一公告”要求,对初步确定的贫困户、贫困人口,首先在村务公开栏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政府审核,审核后将贫困户拟定名单在村里进行第二次公示。最后,将确定名单统一报送县政府复审,并在全县进行公告。对这些真贫户,我们逐户逐人登记造册,一家一户建立台账,详细记录家庭人口、居住条件、耕地亩数、致贫原因等基础信息,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底子、奠定基础。二是构建责任体系,着力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我们认真落实省委贫困县考核办法,从县级干部抓起,建立“一对一”帮扶责任制,对识别确定的真贫村、真贫户,全部落实“县级干部包乡镇、乡镇班子成员包片、县直部门包村、工作队包户、机关干部包人”的“五包”责任制,并专门制作贫困户帮扶联系卡,详细写明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和联系方式,构建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各司其职、协调联动的“一对一”帮扶体系,切实做到人人肩上扛责任,个个身上有担子,农户不脱贫,责任不脱钩。三是坚持靶向治疗,着力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工作中,我们按照“缺什么补什么、没什么给什么”的思路,充分利用现有产业、资源优势,因户制宜,全面开展精准帮扶、靶向治疗。第一,依托特色产业抓扶贫,让贫困群众腰包鼓起来。*是“中国五金机电产品生产基地和进出口基地”,企业家数多,覆盖范围广、用工空间大。基于此,我们一方面狠抓项目建设,壮大产业规模,扩增企业数量,为群众就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让贫困群众通过入企务工,获得稳定工资收入。另一方面,我们还利用五金加工活多量大、操作简便、可分散加工的特点,鼓励县内企业将一些零散手工活发放到不能外出或行动不便的贫困户家中,定期回收,集中结算,让贫困户足不出户获得经济来源。第二,依托农业产业龙头抓扶贫,让对户资金活起来。发挥县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优势,大力发展股份制合作经济,努力推广“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 农户”的扶贫新模式。以*温氏集团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将针对每个贫困户的 60008000 元扶贫资金,入股公司旗下*0 多家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变项目资金到户为资本权益到户,通过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贫困群众坐地收金。同时,大力发展蔬菜、畜牧、食用菌等脱贫主导产业,通过技术培训、定向扶持等方式,帮助贫困群众发展“造血”产业,努力让贫困户增收有项目、脱贫有路子。第三,发展光伏产业抓扶贫,让贫困群众的生活富起来。*年,我县建设*0 千瓦村级光伏电站 23 个,每个村级光伏电站带动 60 个贫困户,每户年收益*00 元,23 个村级电站共带动贫困户 1380 个。*年,我县建设*个村级光伏电站,可带动贫困户 3660 个,实现 84 个贫困村光伏电站全覆盖。全部建成后,5040 户贫困户每户年可增加收益*00 元,为贫困户稳定脱贫增添了又一保障。第四,依托教育培训抓扶贫,让贫困群众致富技能强起来。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着眼提高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夜校培训,邀请沧州深思、冀中、翔宇等 3 家职业技术学校,利用晚上时间深入 6 个乡镇 41 个村办夜校,开展会计、电子商务、中医按摩等技能培训,先后培训群众 1083 人,其中贫困人口 556人。实施“阳光工程”,利用凯卅等县内培训机构,积极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84 个贫困村的 210 户贫困群众从中受益。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技培训,发挥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平台作用,积极开展贫困劳动力培训,累计培训贫困群众 1150 人次,900 多名贫困人口掌握了烹饪、面点、电焊、中医推拿、畜禽养殖、菌菜种植等技术技能,650 多人凭借学到的技术技能发展起畜禽养殖和蔬菜种植,全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率达到了 100%,职业教育投入适龄贫困人口比率逐年提高,*年达到了 100%。 为减轻贫困家庭就学负担、提高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程度,认真落实“三免一助”贫困助学政策,对 820 名因教育致贫的贫困户子女进行“专册管理”,由县财政统一拨付相关教育费用,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不让一个家庭因教育问题返贫。“三免一助”政策落实率达到 100%,仅此一项,每年大约支付相关费用 120 多万元。第五,依托金融服务抓扶贫,让银行扶贫资金动起来。以我县被确定为省级“金融扶贫产业贷示范县”为契机,将 600 万元省级专项资金和 400 万元县级配套资金作为风险保证金,以 1:5 的比例撬动农商行 “两免一贴”贷款资金,扶持贫困户自主创业。依托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组织县扶贫办、农商行、供销社、城投公司、人保财险共同签订“政银企户保”协议,建立“政银企户保”担保服务中心,拨付风险补偿金*00 万、担保资金 1 亿元,为企业、贫困农户发展生产提供相关资金保障。同时,我们还加大扶贫贷款贴息力度和规模,不断增加财政贴息资金,并充分发挥*农户自立社作用,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就业创业资金需求,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获取贷款比例达到 100%。第六,依托社保政策抓扶贫,把稳定脱贫的底兜起来。广泛宣传医疗养老保险政策,进村入户动员贫困群众参加医疗、养老保险,将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 50%,将最高保障限额提高到 50 万元,并全部落实“先看病后付费”政策,门诊治疗费用一律减免 50%,市县医院住院救助补偿比例上提 10%,贫困群众第一次报免后,还能享受大病保险报免和民政、红十字会等社会救助。为兜住因病致贫返贫的根底,县委、政府为*年以来的 38591 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缴纳医疗商业补充保险费 1*0 多万元,贫困人口在新农合报销后可再报销自付药物目录费用的 60%(最高可达 2 万元)。同时,每住院一天保险公司另外赔付 100 元的护理和生活补贴,最高赔付 18000 元,在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保险”的基础上,给贫困户又增加了第四道保险,从根本上防止了贫困户因病再致贫、再返贫。同时,严格落实低保线、贫困线“二线合一”政策,将“双无”(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贫困群众,全部纳入民政救助范围,每人每年发放救助金 3500 元,确保“双无”人员通过低保兜底稳定脱贫,确保不让一人一户在小康路上掉队。(二)规范迎检,积极配合。7 月 8 日-24 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组织的验收检查组到达我县后,我们积极配合验收组工作,严格遵守验收纪律,做到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不该陪的不陪,只负责做好到村的引领和协助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同时面对验收组临时换村等随机验收变化,我们积极配合,迅速变更,全力支持验收检查工作,使得验收工作得以高效真实的进行,也得到了验收检查组一行的高度评价。(三)顺利通过,高度评价。扎实的工作,高度的配合,使我县顺利通过了国家退出贫困序列验收检查,成为全国28 个,全省 3 个首批退出国家贫困序列的县之一,正式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因为工作突出,还被评为全国唯一的“全国试点评估样板县”。一、认真整改,精确措施,确保整改落实到位。一、认真学习,及时研究。接到国家贫困退出专项评估检查反馈问题后,*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当日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对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年贫困县退出评估检查等情况的复函、*县退出贫困县专项评估检查情况和*省* 县*年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报告进行逐句逐段逐个问题的学习、研读、领会。特别是对问题和建议进行了逐条研究分析并制定了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主体、整改标准和完成时限。二是完善措施,迅速部署。*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于次日召开了由组长、副组长、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参加的贫困退出专项评估检查问题整改工作会议,就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任务分解到单位人员,压实整改工作责任,明确整改标准要求,强调整改完成时限。*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直接负责全县整改工作的安排部署、调度推进和整改落实等工作,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建议落实到位。三是强化督导,确保效果。为确保高质量完成整改工作,*县成立 9 个督导小组对每一项问题整改进度、质量、标准进行督导,对整改进度慢、标准低、措施弱的由县委书记或县长进行调度,对整改工作没有进展的单位直接约谈一把手和承办责任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每周听取一次整改进度汇报。对出现的复杂问题,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督导解决,全力以赴确保按时限高质量完成整改工作任务。二、夯实基础,精准识别,认真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我县把扶贫攻坚“回头看”作为全县扶贫工作的一号工程,确保符合条件的一户不落,不符合条件的一户不进。一是高度重视,周密安排。8 月 17 日,全省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我县连夜制定了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方案,成立指挥部,下设政策咨询组、督导检查组、后勤保障组、数据比对组、核查组、宣传报道组、社会稳定组 7 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组长均由县级领导担任。 名县领导分包乡镇,亲临一线,督导工作落实。 月 日召开了全县动员培训会, 800 余名县、乡、村干部参会。二是严格标准,规范程序。为保证“回头看”工作不回头,不反复, 我县集中培训了357 名政策明白人,做到每村一名明白人。县级还选派 18 名县级政策明白人分包乡镇。通过业务培训、督导考核以及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奖惩推进会等形式,全面督促明白人真正吃透各项政策要求,力促明白人真明白,并与各乡镇推选的乡镇、村明白人无缝衔接,深入乡镇村庄一线,真正起到政策解读、上下联络、推进督导的作用。为了确保各乡镇、村严格执行“六不评”“五必看”“六优先”的标准,我县还组织驻村工作队明白人组成了乡镇互查组,坚持问题导向,直接进村、随机入户,对核查出的问题逐户登记,以村为单位汇总。随后,各乡镇对反馈的各项问题立行立改,扎实推进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有序高效开展。三、强化督导,确保精准。我县针对下乡干部制定了严格的巡回督查和严厉的执纪问责机制,将识别过程置于阳光之下,做到政策、标准、程序、结果“四公开”,并设立 24小时举报热线,敞开口、全过程接受群众监督。明确规定凡是经举报或督查、考评发现有弄虚作假、漏户错报等识别不精准现象发生的,一律从重进行问责、追责,确保“回头看”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三、整合资金,精准立项,加大项目扶贫推进力度一是全盘统筹,应整尽整。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如期完成我县脱贫攻坚任务,我县制定了*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坚持“渠道不变、集中分配,统筹协调、权责匹配,精准发力、注重实效”的原则,明确了各部门在资金整合中的任务责任,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清晰,保证全县涉农资金统筹用于扶贫工作,并实现精准使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和使用质量。二是结合实际,科学立项。按照统筹协调的原则,将项目资金分配到各实施单位,由单位根据各自的业务范围和工作实际,科学制定项目规划实施方案,经扶贫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项目单位实施完成项目后提出申请,达到标准的,由财政部门按程序拨付项目资金。三是强化监督,公开透明。为了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杜绝暗箱操作和贪腐现象的发生,我县全面推行公开公示制度,在政府门户网站和主要媒体公开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来源、用途和项目建设等情况,并实施扶贫项目行政村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完善村级公告公示制度,将项目名称、资金来源、资金规模、实施地点、建设内容、实施期限、预期目标、项目实施结果、实施单位及责任人、举报电话等全部在村公示,完善村级义务监督员制度,在每个贫困村选举产生 35 名义务监督员,参加村、支两委会议,参与项目日常监督,参与扶贫项目竣工验收。四、因村选人,精准派驻,确保驻村干部能干事我县将选派驻村干部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按照省委有关领导在全省选派下基层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省委、省委组织部有关文件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做好驻村干部选派工作。一是动员充分,选派扎实。在驻村干部选派中,县委组织部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各部门“一把手”对派驻工作高度重视,有的部门“一把手”分别与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党风建设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