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演讲稿范文10篇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11548 上传时间:2018-08-2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书记演讲稿范文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一书记演讲稿范文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一书记演讲稿范文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一 书 记 演 讲 稿 范 文 10 篇(篇一)心系困难群众 带着感情扶贫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叫何刚,是*日报社下派*市*镇*村的第一书记。在建党*周年即将来临之际,我有幸代表驻村“第一书记”们发言,心中充满了激动和自豪。现将工作中的点滴感悟与大家分享。“第一书记”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去年 7 月 13 日,我从* 报社记者部主任岗位脱产来到*村驻村履职,在村的每一天,我都用脚步丈量着与贫困户的距离,和他们靠近,了解他们的疾苦我深深体会到:贫困户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精准扶贫只有迈出稳健的步伐,一件一件做好规划抓好落实,才会问心无愧!第一,看到贫困户艰难的生活现状,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第一书记的任上,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尽快脱离贫困。“这个下派干部看上去文质彬彬的,不像做农村工作的嘛”刚到*村,很多村民都这样认为。不过我自己心里明白,两年前虽然在*市北门乡马鞍山村挂职任过村支部副书记,但那时的扶贫任务轻,责任也小,因此锻炼的时候并不多。现在驻村搞扶贫了,那阵仗又不一样了。在机关单位待了多年,一旦接触农村工作,那心情还是很忐忑的,一来农村情况不熟,二来政策掌握不够。怎么办呢?我认为首先就要放下架子,和村民实实在在地交朋友。在*村的田间地头,农舍院落,处处都有我的身影。印象中,刚来那两个月太阳似乎特别的“毒”,走村入户下来,汗水常常打湿衣裤。在村上,我先后在 5 个组召集召开 40 多次村民坝坝会,一有空就和村民们摆“龙门阵”,通过最直接的方式去了解村民们的所想所盼。不到三个月,我就对 66 户精准贫困户进行了走访。当然,体重轻了不说,人还晒得黑了一圈。记得去年 9 月 9 日,大雨如注,在湿滑的泥泞小路上,我按照自己制定的“走访计划”来到贫困户赵天斌的家中。“老乡,你正在整修房屋,钱从哪里来呢?”“何书记,钱肯定是缺的,但房屋漏雨,不整修不行啊”看到赵天斌家被雨水浸湿的墙壁,我心情很沉重,默默地记录了他家目前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我这个 一把手想做点事,可就是拿不出钱。”*村 1 组的贫困户赵天旭因左手残疾导致丧失劳动力,以前常常吃不饱穿不暖,但赵天旭勤劳朴实身残志坚,让我看到了贫困户脱贫的希望。*村是以前两个贫困村合并在一起的,两座大山夹一条沟,全村无产业,村民生活条件艰苦,是全镇最后一个通水泥公路的村。村民们都记得,多年前在场镇上看到穿胶鞋赶场的,绝大部分就是*村的人。*村现有土地 1790亩,下辖 5 个组,有村民 10*人,共 390 户,其中党员 40 人,精准扶贫户 66 户 175 人在走访中,我对村上的党建工作、基础设施、民生工程、产业发展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还对贫困人口、社情民意等作了详细了解和记载,为村民办了哪些实事,解决了哪些问题,也都一一记录下来。截止目前,我的工作日记已经记了满满 3 大本。第二、调查摸底后,紧接着就是制定“到户规划”了,然后将这些规划逐一落到实处,让贫困户看到了脱贫的希望。制定了规划就要落实,否则精准扶贫就将“落空”。那么,如何让这些规划按质按量实施呢。我和村干部一道,利用村上正在启动实施的清单工作法,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清单工作法的重要内容,在月初作公开承诺,当月对帮扶户具体要做什么,怎么做,完成的时限,取得的成绩等,公开挂在村委会墙上,到月末,就对帮扶等工作进行目标考核和点评。“这样一来,大家的压力一下增大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刚上墙的那段时间,我和村“三委”干部几乎没睡过好觉,每天总是想着明天做什么,效果会怎么样。为了进一步搞好这项工作,去年,村里还成立村民议事会,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引进了产业,创建了小微园区,解决土地撂荒问题,鼓励村民多种多养,从种子、肥料、农药上进行免费帮扶。“这个下派干部还真实在,调查没几天,就为我家制定了发展养殖业的规划。”在赵天旭心中,现在的下派干部和以前真的不一样了。去年国庆节后,我们争取资金为他家购买了一头母猪,到今年国庆节前后,他家就将有 10 多头生猪要出栏呢。“王会家庭农场”是我村很普通的一个农场,王会家就住在半山腰,以前的贫困状态真的说不出口。在我们镇村干部的引导下,王会认识到摘掉贫困帽子还要靠自己努力,她在村里流转土地 52 亩,和老公一起建大棚种蔬菜和粮食。我在了解了她家的情况后,决定采取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的办法,通过积极协调,帮助她购买了小型农耕机、收割机,出资修建生产便道,补贴种子、肥料、农药等。看到有了好的收成,王会计划今年仍以种粮和反季节蔬菜为主,再养 400 多只鸡,养 20 头猪。如今,*村已成为全市“破解土地撂荒”的一面旗帜。全村 66 户贫困户中,耕种土地的贫困户田地面积达到 450 亩。为了解决贫困户的“种地难”,助其增收,我和镇村干部商定,推行“五个统一”帮扶模式,即统一互换土地,统一供应农资、统一代耕代种、统一代缴租金、统一建立台账。像杨业珍等许多贫困户参与到流转土地中去,成了村里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主。第三、用心帮扶,把精准扶贫工作做细做实、不流于形式才能最终达到“脱贫成效精准”。经过近一年来的摸索和实践,目前取得了显著成效。一直以来,我都有这样的认识,即在精准帮扶中,如果有几个带头创业脱贫的人,那“带动”大家脱贫的效果就会更明显。今年 51 岁的杨业珍家里因病因残和缺乏劳动力致贫,看到她一家人自强不息,想脱贫的愿望强烈,我便与镇村干部一道,帮杨业珍家制定了养殖业发展规划,为其购买一头母猪,翻建了猪舍,她家又自养了 7 头育肥猪。同时,在村里流转土地*.5 亩,全部种上各类时令蔬菜和粮食。去年,地里种了 10 亩小麦、15 亩油菜,其余的种各类时令蔬菜,遇到农忙时节,还要请人帮助,去年光请短工就支付工资 4000多元。 如今脱贫了,家里买了冰箱,安装了天然气,宽带网络也安装到家门口了,她还说,今后要学会上网,通过互联网+的方式销售种养的产品。如今,在杨业珍的带动下,周边十余户贫困户也纷纷种上了“值钱”的蔬菜瓜果。住房条件怎样,直接关系着贫困户的生命财产安全。除了将赵天斌等贫困户纳入“危房改造户”外,我们对个别贫困户还进行了“特别关照”。今年 72岁的贫困户赵正华家中房屋多年失修,一到雨天,屋内四处渗水。看到这个情况,我立即向镇上领导和*市对口帮扶领导作了汇报,经过多方协调和努力,终于为他解决了三万元的房屋整修资金。如今住在整修一新的房屋内,赵正华见人就夸党的扶贫政策好哇。截至* 年底,全村 66 户精准贫困户,175 人全部脱贫!在该村精准扶贫统计显示中,全村整治 3 口山平塘,新建 4.2 公里水泥路,完成 92 户村民的 D 级、 C 级危房改造,建成可供 20 人吃住的老年活动中心一个,建小微创业园区 5 个,引来 8 个家庭农场和 12 个种粮大户,为村民引来天然气和网络宽带作为扶贫“第一书记”的我,坚信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会一直沿着既定的目标稳步前进,打好扶贫攻坚战,让贫困户尽快脱贫,过上幸福生活。(篇二)从*年 7 月至今,到*镇*村任第一书记时间已有两年多。我这两年惹出了不少“麻烦”,收获了群众真心的感情。一、惹来的麻烦说实话,驻*镇* 村第一书记这顶“官帽”,是我惹来的。去年上半年,市委组织部下发了选派机关干部驻村任第一书记、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通知,组织部的通知对选派的对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市委党校正在迁建之中,工作千头万绪,校委一班人为挑选合适人选犯了愁。在去年 6 月份党校组织的一次老干部活动中,学校给老干部通报工作情况时谈到了选派机关干部驻村任第一书记这项工作,顺便提了一下选派要求和学校的难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把这事放在了心里。想到了学校的难处,暗暗把自身条件与选派要求进行了对比:除了“领导干部”这一条有差距,其他的诸如政策水平高、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群众路线执行好等条件,似乎是为我量身定制的。我长期在党校执教,对农村政策法规比较熟悉;多次参加中心工作,社教工作队、市委工作队、扶贫工作队都有一份;我来自基层,比较了解群众基层的需求,能很快融入到群众中去;我多年在党校承担综合治理及信访工作,经常调解各种矛盾纠纷。虽然已在一年前退休了,但是,熟悉的农村工作召唤着我,为学校分忧的责任意识鼓舞着我。于是,我毛遂自荐与校委的动议不谋而合。随即,我顶着“惹”来的村官帽走马上任。二、访出的期待无论是村干部,还是村民,他们对第一书记的迫切期望是帮群众解决一些棘手的实际问题,这是我多次参加中心工作的切身体会。既要解决实际问题,又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必须确定重点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为了避免上任伊始夸夸其谈放空炮,也为了确定有哪些重点、急迫的问题,我先向村委一班人了解情况,然后,开始座谈走访党员和村民,并将电话号码公之于众。经过走访座谈,危桥改造、泵站维修、养鸡场污水排放三个重点问题摆在了我面前,随即与党支部、村委会进行交流,他们也认可这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但是,解决这三个问题,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资金。村里没有一分钱积累,只有债务,这笔不小的资金从何而来?一方面是各方关系的协调。村班子是新班子,各方关系还没理顺,更谈不上能主动协调。看着村干部无措而又满含期待的眼神,想起走访时群众既有调侃、戏谑、怀疑,又满含期望的神情,我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三个重点问题解决好。我没有大包大揽,也没有乱拍胸脯,只是冷静地对村委说:既然找到了重点,那就一个一个想办法。三、跑来的项目危桥改造、排灌设施整修、污染处理,都是较大的项目。一般项目都是上年年末或者本年年初制定,很少或没有在中途增加的。再加上按正常程序须发改委立项审批、有关部门核实,需要较长的时间。上任之时,是 7 月份,已到了下半年,这给争取项目增加了很大难度。我带领村“两委”成员认真分析了这三个重点问题,最迫切的是*大桥的改造。*大桥是上世纪 70 年代修建的,现在桥体炸裂,桥栏损毁,桥面凹凸不平,有好几个地方能看到桥下的流水,过往车辆行人都是提心吊胆。这个问题影响最大、群众最关心,而需要的资金也最多,需要协调的关系也最复杂。我把这个问题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来处理,跑部门、找领导。在我的“软磨硬缠”之下,发改委、财政局、土管局等部门挤出了*多万元资金,用于重建*大桥。在拆除旧桥时,群众看到旧桥没有一根钢筋,挖机一碰就垮塌,当时就说:“这座危桥,我们战战兢兢走了这么多年,现在终于要重修了,真是托党的福啊!”在施工过程中,涉及过桥的自来水管的临时停水、拆装费用等难题,我也是缠着镇里的书记、镇长,他们多次召开协调会,亲自出面协调,解决了难题。今年春节前夕,一座崭新的*大桥投入使用。群众目睹了大桥建设的每一步,见证了大桥的安全、坚固,这座桥也成为了架起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四、联出的感情当好第一书记,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办实事、办大点的事,还要为群众解难事、处理小问题。群众对村级组织还是寄予很大期望的。不管大事小事,群众相信你,才来找你反映问题,希望你解决问题。如果对群众的正当要求不管不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理不睬,那么村级组织就难以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当然更谈不上战斗力了。因此,一定不能回避矛盾和问题,要多联系群众,了解他们的诉求,并且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赢得他们的认可和支持。刚到*村里的第一天,村民就为宅基地问题找上我,反映邻居侵占了自家的宅基地,要讨个说法。村干部担心我应付不了,打圆场说:吴书记是来抓大事的,这些具体事我们来处理,把这名村民支开了。我了解到这是一桩几十年的积案,却一直没人愿意领手后说:群众利益无小事,这件事一定要管,并且要解决好。我把双方邀到一起坐下来,心平气和地摆情况,因势利导,顺了一口气,就化解了一桩陈年纠纷,赢得了村民信任。经常联系群众,就会发现,在帮助村民落实政策、调解邻里纠纷、解决家庭矛盾等方面,村民对村干部有诉求、有期待。公平公正地处理好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当事人,还能增进与其他村民的感情,提高村干部的威信。这就是我通过联系群众“联”出来的感情、“联”出来的威信、“联”出来的和谐。(篇三)尊敬的各位领导们、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是的一名干部,去年七月我被下派到党组织任第一书记,一年来,在的鼓励、的支持和党委政 府的关怀下,我以奋发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以一颗心系村民的炽热之心,尽心尽力履行第一书记 职责。感谢给了我这次机会,今天能站在这里跟大家作心得体会报告我感到非常荣幸,因为这是对我一年来 工作的肯定。通过一年的磨砺,我深深的认识到第一书记担负的责任和使命。 一、以身作则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作为第一书记,首先我是无数党员中平凡的一员,如何把党员精神发扬光大,值得我深思。在工作中 我处处以党员的严格标准要求自己,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的模范带头作用,从我做起,身先士卒,积极认真的 做好第一书记的各项工作。我相信只有自己做好了,才能拉动班子成员积极性,促进组织的团结。 同时我认为,队伍建设是干好工作的基础,村支部队伍健全了,才能顺利起到领导村民致富的作用。 工作一年来我着重抓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发挥村干部带头作用,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党员,为基层 组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提高村两委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二、了解村情,因村施策谋发展 作为新任的第一书记,我刚上任时对村里的情况了解甚少,要用一年的时间作出较大的成绩,时间 紧,任务重。上任之后我组织召开了村两委会议,对实际情况进行走访调查,以村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经过入户走访等方式,我初步了解了我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了把改善民 生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 我上任一年来,根据我村的情况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确立了一项主导产业,对养殖业进行规划,加 强对农民的技术技能培训和教育引导,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另外我还积极与市就 业部门沟通,帮助村里年轻人就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积极协调 20 多个机关单位对我村进行帮助扶持, 一年来共争取资金 350 余万元,落实了道路硬化、文体场所建设等 8 个惠民利民项目,改善了农村面貌,促进 了经济发展。 三、放下官威才能做好群众工作 工作一年来,我的努力得到了村民的认可,我认识到第一书记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官,更是群众的朋 友,群众的知心人,应该把自己摆在基层干部的位置上,放下官威,拉下官架子,带着与村民的情感来工 作,热心为村民服务。只有明确了自己的位置、职责、作用,才能做到讲奉献精神,讲能力,讲水平,才能 成为农村发展的带头人;只有真正的融入农村,深入村民,帮助农民群众出谋划策,让群众得实惠,才能提 高自己在群众中的威信,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才能帮助工作进一步开展。 要做好群众工作,就应该紧紧联系群众,善于倾听群众不同的声音,要走到村民的家中,真心实意的 了解每个村民的基本情况,这样村民把你当朋友,村里的工作就能更顺利的开展。记得今年春耕时期,我村 两户人家因为种地引起一点纠纷,找到了我。我通过实地考察了解情况后,分别给两户村民做了思想工作, 最终让张家归还王家一垄地,王家把化肥钱补偿给张家,两家最后还成为了朋友。这类的事情还有很多,我 始终相信只要跟村民一条心,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好的。 这次第一书记的挂职让我开阔了眼界,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增长了见识,对如何做好农村工作有了更 多的认识和思考。我认为真抓实干是做好驻村挂职工作的关键。农村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开辟新境界,要 全面解决我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还需要党员干部不懈的努力,需要广大村民的积极参与。在今后的工作 中,我将继续保持工作精力不转移、工作劲头不减弱、工作态度不松懈,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在解决问题 上求实效,做到抓一件见效一件,努力成为一个守信念、讲奉献、有本事的农民信得过的第一书记。(篇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 19*年 5 月,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著名论断,省级优秀第一书记巡回报告演讲稿:让爱在大山深处传递智库|专题。这个论断成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形成正确工作方法的行动口号。走访,就是调查,就是深入实际调查真实情况的手段和方法,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对于第一书记的工作尤为重要。只有通过走访,才可以了解农村、农民的真实情况,才可以真正认识真实的贫困,才可以用我们的智慧、视野剖析贫困的根源,寻找到切合实际的解决途径和办法。一年多来,我走遍了*村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记不清吃了多少闭门羹,记不清踩过多少泥泞,记不清腿上划出过多少道血痕。每一个农户的朴实、憨厚至今历历在目,每一次的走访都让我对贫困有了更真实的认识,每一篇民情日记都记录着我心的痛、梦的伤,我 37 万字的民情日记,记录的不仅仅是我走过的农户数量,更是一本沉甸甸的贫困的魔影。在接到驻任安康市汉阴县*村第一书记通知的那一刻起,我通过各种渠道搜索* 村相关的信息,试图想提前了解并思考如何开展工作。然而,当我放下行李,来不及抖落满身的疲惫,急切切地走入农户之后,才发现,之前我了解到的与现实大相径庭。陕南的农村看上去都是青山绿水、风景宜人,但在这亮丽的外表下隐藏着的是我做梦都想像不到的贫穷、落后。熊大祥是一名勤劳、朴实的*村村民,父亲过世的早,一直和 80 岁双目失明的老母亲相依为命。在本该长见识、学东西的年纪,却因无学可上,一天天守着大山望眼欲穿;本该在外打拼的年纪,却只能在家种地。从青年熬到了将近天命之年,错过了大好的年华;山里交通不便,自己又没有技能,加上年迈、多病的老母亲,种种原因导致他至今仍然单身。就这样,他一直守在家里,一边照顾着母亲,一边于山谋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望地重复着 每次去他家,都会让我精疲力尽,车开到不能开的地方,再步行四十多分钟蜿蜒曲折、雨天泥泞、晴天流沙的羊肠小道才能到达。这还不算什么,最要命的是山里没有信号,每次去他家能否见到他,只能凭运气,遇到他下地干活或者去放牛,我就只能算是白跑一趟、悻悻而归,这种情况经常发生。熊光军只读过小学二年级,没有什么劳动技能,曾是一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矿工。* 年的一起爆炸事故给他头部留下了三块钢板,眼睛感光度极弱,几近失明,从而丧失了劳动力,至今也没有成家,44 岁的他与 72 岁的老父亲相依为命,靠着政府的低保过日子。小学都没有读完的卢家友,迫于家庭生活的压力,早早外出打工,也因没有知识、没有技能只能进山入矿。*年的一次矿难事故砸断了他的双腿,整整卧床两年,拄拐三载,至今还有两块钢板埋植其间。失去了主要劳动力的这个家,不再有往日的生气,沉重的家庭负担,又逼迫他的三个儿子,小学还没有毕业就相继辍学,外出打工谋生。农村的劳务输出大军,大多是文化程度极低,没有进行过技能培训,就直接进入高度危险、环境复杂、收入很低的底层岗位。父辈走过的路,儿女们又在重复,早早辍学打工。结婚后,回到山里生孩子,然后再度外出打工,留下老弱病残勉强看管孩子。这些孩子们又会怎样呢?刚刚上小学六年级的小女孩徐敏,是家里的老大,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是精神病患者,年迈体衰的奶奶已经自顾不暇,照顾年纪更小的弟弟妹妹的生活,已然成了徐敏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这样的压力下,她心理的负担远远超过生活本身。卢雅娟和徐敏是同学,也是家里的老大。她的父母都在广州打工,爷爷奶奶是一字不识的文盲,只能在生活上照顾她们姊妹三个的饮食起居,没有办法辅导学习。还有谢红红,我走访的时候经常看到她趴在饭桌上写作业。陕南的饭桌很低,孩子就窝在那里学习。她的父母没有外出打工,但却好逸恶劳,这边孩子写着作业,那边却在打着麻将。每每看到她,我都非常揪心。贫困的成因多种多样,山区的贫困与教育的缺失分不开,祖祖辈辈凭着善良、凭着勤劳、凭着对生活的执着和毅力,在大山里日复一日重复着贫穷。孩子超越不了父母的眼界,只能沿着父母的老路继续走下去。收入微薄是贫困的表象,根源还是受教育程度过低,是见识、是眼界、是接触的圈子的局限。这种教育的缺失和因为缺失的教育而导致的贫穷代代相传,无休无止。面对贫困的孩子、贫困的家庭和年复一年毫无起色的贫困面貌,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对于这样的贫困,我们只有从教育入手,提高村民尤其是农民的下一代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才能真正改变贫穷、摆脱贫困。把教育扶贫抓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我无数次的翻阅我的民情日记,并以此为依据,整理出一份改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的报告呈报我行。领导对我的报告给予了高度重视,首先批准了*村 14 名高中生参与了由建总行出资设立的“高中生成长计划”,给贫困高中生每人每年补助*00 元。我把*村的教育现状多次介绍给朋友、同事和其他爱心组织,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组织捐赠物资,奉献爱心等活动,使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筹建*村“青春驿站”,建立一个孩子们自己的乐园,自己的天地,给孩子们一个观察外面世界的窗口,是我做的第三件事。朋友圈自然成了我强大的后盾,当我把想法拿出来和朋友们商量时,大家的积极支持令我感动的无以复加。很快 15 台电脑、适合孩子们阅读的 5000 册图书等文体用品和器材,一应俱全,配置到位。在我村的“青春驿站”,不仅有“电教室”、“乡村私塾”,还有“亲情视频区”、“课外活动区”。我们的志愿者还会经常来村里与孩子们互动,丰富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孩子们的教育与高素质的师资分不开。经建总行同意,我们双河口镇中心小学的老师获得了多批次赴建行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班学习、交流的机会,开拓了基层教师的眼界,提升了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他们留守山沟,为教育扶贫出力的信心和决心。在关注孩子教育的同时,尽快提高村民对文化的认知,也是我教育扶贫大盘子的一项重要措施。春节前,我邀请陕西金融书画家协会、汉阴书法家协会,先后到*村开展“到人民中去”文艺扶贫志愿服务为主题的精准扶贫活动。艺术家们为村民现场创作 80 余幅群众喜闻乐见的书画作品, 200 余幅春联,不但活跃了节日气氛,也让村民近距离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现在,每天下午和周末,我的办公室都会聚集二十几个孩子,有的来写作业,希望我给他们做一些指导;有的来我这里看书、练字、画画;还有的是来我这里打球。孩子越来越多,寂寞的村部变得热闹了许多,很多家长闲暇时也聚集在村部周围。最近一些家长问我:赵书记,能不能也借给我一些书回去看看呢?*村的炊烟按时升了起来,袅袅着、婀娜着,*村的风,含了些书香的味道,轻轻的,温婉着。当我走在*村雨后带着泥土香味的小路上,来到寄寓了村民幸福,长了一棵大大的灵芝的麻柳树前时,期望*村的明天,不再有贫穷、不再有疾病、不再有生活的桎梏。(篇五)路- 驻村 “第一书记 ”感悟很想在这个标题前加上一个修饰性的词语,可反复比对,无一贴切,因为面对这个群众祈盼已久而又平凡无奇的愿景,任何词语都显得苍白无力。*村位于宜君县城以东约 50 公里的山区,是全县少有的几个至今未通水泥路的行政村,现有的土路凹凸崎岖,可谓是“山高路远坑深”。其实,该村离水泥路也就不到三公里的距离,可就是这“最后三公里”成为了制约该村经济发展、困扰群众生产生活多年的难题。全县“第一书记”动员培训会后,我驱车赶往这个自己今后至少为之奋斗三年的村庄,一路飞驰,终于走到了那条早已耳闻的土路上。由于早有心理准备,自然放满了速度,可眼前的路还是让人心惊,不敢有一丝懈怠。凹凸不平的土路上被雨水冲刷了许多深三四十公分的水渠,车轮只能压着长期以来汽车压过的光亮痕迹行驶,如不小心,车轮跌入水渠,那车必被托住无疑。我瞪着眼睛咬着牙,小心谨慎的向前挪动着,生怕发生掉渠托住的悲剧。短短的三公里我走了约十几分钟,到达村委会门口的时候,已是满头大汗、腿脚发直。面对早已迎接等待的村干部,我开玩笑地说:“这一路过来,以后驾校培训科目三单边桥就到这里来”。接下来的日子,听到群众说的最多、抱怨的最多而又最无奈的也都是这条让人揪心的路。那些只有在电视上看到听到的故事,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每个人都能说上几个,而且大多是亲身经历。比如,一个得病的老人因下雨,120 急救车只能等在水泥路终点的邻村,万般无奈的村民抬着担架、踏着泥泞,把老人抬了出去;一场原本如期的婚礼,因为一辆婚车掉进了水渠,而延误到了下午;一群上小学的孩子,因为下雨,不得不在星期天早上就踏着泥泞离家前往镇上的小学,而他们的周末就此变成了一天;逢年过节才能回家的外出务工者,因为雨雪,常常选择了放弃回家,而多少期盼儿女回家的老人、多少想念父母回家的孩子,在希望失望中孤独留守。诸如此类的故事,他们是含着无奈的笑容讲出来的,而我却是含着心酸的眼泪听完的。最近,因为下雨,我的车也只能停在邻村的一户人家院里,然后换鞋徒步走到村里。每当我走在这条路上,我的心理都是五味杂陈。我暗自发誓,如果在我的任期不能把这条路修好,不能解决这个群众最头疼的难题,我还有什么资格说自己是党组织选派到*村的“第一书记”,我还有什么脸面面对这里的群众那充满企盼的眼神。好在曹县长已经关注到了这的情况,并亲自来村实地考察调研,还亲口答应群众硬化这条希望之路,*村三百六十多口人终于看到了希望,盼来了福音!(篇六)我的彝族名 我的彝布梦我有个彝族名字阿巫彝布。“彝布”在彝语里有幸福圆满、富裕小康的美好寓意。“彝布书记”“彝布哥哥”,我很喜欢村里人这样叫我。我希望,能把年轻人的朝气和创新精神带给白岩湾村,让他们真正过上彝布一样的生活。白岩湾村是个纯彝族聚居村,如何让彝族老乡接受我这个“外来人”是我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我主动了解彝族文化和风俗,试着说简单的彝族话,用彝族名字,穿彝族服饰,在衣食住行各方面慢慢融入彝家生活,使彝族老乡接受我。为了让乡亲们“住上好房子”,我与村组干部一道走遍全村,实地查看、宣传政策、解答疑问,为 76 户老乡建起了“彝家新寨”。为了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我们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发放了 1145 只羊,成立了村里的专业合作社,打造“公司+专合社+ 农户”发展模式。为了让乡亲们“养成好习惯”,工作组积极向市城管局领导汇报,修桥、修水沟、修广场,还争取到环境治理专项资金,带领乡亲们改善环境卫生现状,转变生产生活习惯,打造属于他们的美丽村庄。为了让乡亲们“形成好风气”,我们联系爱心企业捐赠电脑,开办网络教学室,对全村人开放,通过网络学习,知识正在改变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我每月在学校开办“第一书记”启智课堂,在课堂上,带领小朋友大声地做自我介绍,给他们讲大山外面的世界、彝族文化故事,让他们用画笔描绘自己的理想。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第一书记”,我相信,我们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没有辜负组织的期望,更没有折损“第一书记”这个名号!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努力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实现“两个先于”目标,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篇七)我一生最怕闲,一闲就把生命的意义全失去了。我依稀记得有一部电视剧中的经典台词,说:“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着,好好活着就是要做很多有意义的事。”屈指算来,我参加工作已三载有余,三年的工作当中,在我身上发生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辛酸与快乐。但是,慢慢成长的我渐渐懂得了什么是痛并快乐着我也一生最怕闲,闲下来就无所适从、不知所为,甚至开始怀疑人生,所幸我能把无限的空闲投入到当下的工作当中,也算是有意义的活着。其实,我是一名驻村工作队员,无名无闻、普通平凡,我也不仅仅是一名驻村工作队员,有职有责,光荣自豪。一、派往驻村我是第二批被派往驻村的工作队员。*年年底,第一批驻村工作结束之际,县强基办通知各单位要上报既定驻村工作人员名单,经过单位领导讨论后决定,委派我和其他一名同事前往驻村,刚开始我也不甚了解驻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的,但是为了突显我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当领导通知要我去驻村时,我也便欣然答应了,反正都是工作,在哪儿还不都一样。就这样,我也懵懵懂懂的开始了我的驻村工作,这一驻,我便在这村里断断续续的跨过了 3 个年头,累积驻村时间达 2 年之多。初来驻村的我对该项工作没有任何头绪,整天无所事事,只知道看电视、赏风景、发微信、写感慨,把自己关在狭小的自我世界里,自娱自乐、自伤自感,经过一段时间的驻村,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待在这里只是虚度光阴、碌碌无为,这顿时让我感到很惶恐、很自责。当天夜里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我不禁扪心自问:难道这就是我要一直面对的生活?无知无想、无为无行、无欲无求。可是,我曾经是何等的豪情万丈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不能就这样无所事事。经过内心的一番挣扎后,我终于决定从第二天起找一些有意义的事干,做一个有意义的人。第二天,我找出存放在文件柜里的诸多材料,尤其是关于驻村的相关文件,挑拣出来一一的认真仔细阅读,从上面找到驻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的,经过了解才发现驻村的工作原来这么丰富、这么有意义,每一件事,不管大事小事都关乎群众的利益,都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之事,都是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之想。于是,我从完善驻村工作各类材料和制度着手边学习边实践,跟随大学生村官和村两委人员逐户调研摸底,完善了一些基本资料,与此同时在闲暇时间也试着跟老百姓聊天交流,在村两委的帮助和老百姓的热情下,慢慢的熟悉了本职工作、熟悉了村里的每一张面孔。此后的日子里我串门入户、与老百姓嬉笑打闹乐此不彼。同时将村里的人口、资源、耕地、作物产量、经济收入以及孤寡老人、五保户、贫困户、党员等各类情况都了然于胸。为了不拉开与群众的距离,经常参加村内的集体活动,从而更好的与群众打成一片。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驻村的工作也依旧在开展进行,大大小小、零零总总的事情也会无休无止、没完没了的找来,但生活却依然乐趣满满、意义非凡。话说:礼轻情意重,事小意义大,我觉得我的驻村工作亦是如此。二、地震来临时间转到*年 4 月 25 日,这天早上跟往常一样,很平静、很平淡,大多数老百姓在田间地头劳作,只有少数老人和孩子在家或户外活动。吃过早饭后,我与村第一支部书记搭乘镇政府的车前往所辖的一个自然村(卓塘村)帮助老百姓立农田网围栏。那天天气不是很好,刚出了一会儿太阳但很快就被厚厚的云层遮住,天阴沉沉的。我俩到达卓塘村后看到老百姓正在热火朝天的立网围栏,跟村委会副书记经过几句简单的寒暄后,我俩也帮着大家干了一会儿活,毕竟不是干活的料,一会儿就累得全身无力瘫坐在地上,自己内心又满是羞愧和不自在。眼看人家也快完工了,就满怀惭愧的跟村委会副书记到了个别,悻悻的回来了。回到村委会已时至下午 2 点多,一起驻村的两个姑娘和我俱感到腹内空空、饥饿难耐。几个人也没多聊,就开始着手午饭,由于本人还算有点厨艺,那段时间一般都是我亲自下厨,3 个人的饭也没什么难度,我就一心一意的钻到厨房操刀烹调,她两个就在房里看电视。到下午 3 时 10 分时,突然感觉到一阵剧烈的晃动,看到房屋也在晃动,才意识到是地震,我下意识的一个健步跃到村委会院子,也看到她俩也在同一时间从屋内跑出来,三个人当时不知所措愕然立在院中。当时的震感非常强烈,看到四周的山也在晃动、滚石不断从山上掉下来,内心的恐惧无以言表,有生以来第一次感觉到真正的地动山摇。此时,村委会两面的墙也轰然倒塌,只有一个大门依然挺立,村委会房子虽然也在晃动但是幸好没有倒塌,在此时突然意识生命诚可贵,于是大叫一声:“快跑”,三个人就在剧烈摇晃中跑出了村委会院子。等地震暂停后,各自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在我的建议下,分成两组奔赴各户老百姓家附近,以喊话的方式确定是否有人被埋,经过逐户喊话确认后才稍微安下心来,因为基本上可以确定无人伤亡,这时候老百姓也汇聚到村委会门口,再次要求大家各自清点自家人数后,终于确定无人伤亡。考虑到此次地震破坏的严重性,三人及时打电话向镇政府和县强基办报告平安,简单汇报了村内受灾情况。第一次地震结束后,后面还有多次余震,老百姓的房屋基本上都严重倒塌,为了防止余震造成人员伤亡,我们三人联合村委会成员组织群众在空旷的地带集中,同时安抚群众的情绪,待群众情绪稳定后,就与村委会人员分头统计每家每户房屋受损情况,并及时向镇政府上报。等群众的情绪也基本稳定后,下一个面临的是如何安置群众过夜的问题,经过大家讨论,最后决定以两三户为一个单位,用塑料布等物资搭建简易帐篷过夜,到晚上 9 时许,基本上安置好了老百姓。而我们自己面临的问题是没饭吃、没地方睡觉过夜,好在群众的帮助下,找出一块塑料布为我们搭建了一顶不足 6 平米的简易帐篷,还是到处漏雨,当时情况特殊也顾不上许多,将四张藏式床塞到里面,也不分男女有别就这样凑活着过了一夜(以后的几天也是这样)。26 日早上,老百姓集体商议前往农田处将地震震踏的围墙重新砌起来,防止野猪等动物破坏庄家,由于救灾物资还没有到达,我们几个人也就跟着老百姓去砌围墙,那一天就这样平平静静的过去了。28 日上午,忽然听到外面有吵闹声,出去了解才知道原来是老百姓在为分发面粉、大米而吵闹,由于囤积的大米、面粉只有 10 袋,好几户老百姓的粮食都压在倒塌的房屋内,快要断粮了,而其他人也想分一点粮食,因此他们为了拿到粮食闹得不可开交,甚至拳脚相加,作为驻村队员的我也不能坐视不管,于是就钻进围成一团的老百姓当中把打架的几个人拉开,劝说他们不要冲动,救灾物资马上就会到来,一定饿不到打大家,但是正在气头上的群众哪里听得进去这些,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把矛头对准了我和驻村工作队长,开始指着鼻子破口大骂,我俩也顾不上其他的,一个劲的跟他们解释、安慰,说救灾物资到了大家都会有吃的、有住的,大家不要担心,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吵后,大家也慢慢恢复了平静。经过此次风波后,我们决定组织村内车辆前往镇政府所在地领取救灾物资,恰好那两天,救灾物资也陆续到达。下午,按照村内户数、人口情况领取了救灾物资,并运回到村里。当天晚上就制定方案,分发救灾物资。但是事情远没那么简单,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按照每户家庭的实际情况,指定的分发物资的方案被群众否定了,大家觉得那样不平均,为了防止群众情绪激动我们又按照大家的意愿在吵闹声中分发了救灾物资。等所有的事情办妥已是将近凌晨 0 点了,而我们几个基本上一天都没顾上吃饭,于是将之前剩余的饭菜和泡面简单的热了热,在村委会院子内,用石头与木板支起的饭桌上点着蜡烛摸黑吃了点晚饭,就和衣而睡了。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尽量做到救灾物资发放平均、受灾情况统计精确、各种突发状况都提前预防,即使是这样也免不了与老百姓吵闹,那时段的我们充当着各类的角色,领导、亲人、朋友、仲裁者、调解者、联络员、通讯员、治安人员等等,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疲惫不堪,熬夜淋雨受冻、吵闹矛盾纠纷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每一起纠纷、每一起矛盾、每一件事情都妥善解决后,突然感觉成果满满,心里满是充实、快乐和喜悦,觉得受再大的委屈也是值得。经过此番事情后,才真正感觉到群众事无小事,群众事无易事,但群众事也是有意义的事。三、一点感悟人活着,可以干许多有意义的事,但好好活着就是在干有意义的事,这句话翻来覆去的咀嚼,总是那么耐人寻味,好好活着不仅仅是简单的自生自灭,其中包含着许多人生“酸甜苦辣咸”的东西,你无法按照自己既定的剧本走下去,但只要有一个坚定地信念和执着,当我们尝尽所有五味杂陈后,依然可以找回原来的你。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而我也要说,安乐,我所欲也,有意之事,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舍安乐而做有意义之事也。我是一名驻村工作队员,无名无闻,普通平凡,而我也不仅仅是一名驻村工作队员,有职有责,光荣自豪。因为一个名称仅仅只是一个名称而已,它给予不了你什么,而一项职责,它所肩负的是一种坚持、一种担当、一种牺牲。驻村工作队员是一个名称而他也是一个实体,关键是看你做了或者没做,无为还是有为,最后它所包含和代表的东西表现出来也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篇八)*年,通过优秀村支部书记转公务员,使我从村党支部书记转变为乡(镇)公务员,组织也选派我到甲措雄乡比杂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那一刻,我感恩组织给予我一个美好的工作环境,它不仅解决了我生活的困难,保证我能够衣食无忧,还为我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提供了展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让我的人格得以锤炼;感恩领导为我提供了工作的机会和空间,让我的人生阅历得以丰富,使我的才智得以发挥。成为一名乡(镇)公务员,我是快乐的。能够用自己的努力为村民们做点实事,是一件无比欣慰的事情,尤其是看到他们肯定和感激的眼神时,更是如吃了蜜糖般的甜蜜和快乐。我从从群众小事入手,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为村民谋福利:一、充分利用比杂村耕地面积大、土地较为平坦的有利条件,为切实提高比杂村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年,我通过农牧局争取到优产种子藏青*号 500 亩种植和山东 7 号 1000 亩种植,使比杂村当年增产了 64 万斤粮食,为群众的经济收入起到了良好开端。二、*年,我同驻村工作队一同向青岛市第七批援藏和农牧部门争取到了 200 万的现代农业机械化合作社项目,比杂村农机合作社的成立,大大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解放了一大批群众劳力,可以让更多群众外出打工,增加群众收入。同时为全区推进农业机械化,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在今年春耕春播期间,我带领驻村工作队为比杂农机合作社争取到了田间工程深耕深松建设项目、现代农业青稞生产基地田间深耕深松工程共计 8000 亩,水渠清淤项目、农用机械租赁等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总收入 50 余万元。三、结合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申报了比杂村蔬菜温室大棚建设项目和比杂村主干道硬化建设项目,在第七批青岛市援藏和区农牧局的大力支持下,温室大棚建设资金 40 万元、道路硬化建设资金 170 万元得以落实。四、* 年,由于本村农机合作社的成立和村各类机械车辆较多,为便利维修,我带领驻村工作队积极同第七批青岛市援藏协商争取了 21万,用于购置各类机械维修设备、配件和农机修理合作社的建设。五、为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村,便利于村民,我带领驻村工作队向上级争取了水渠修建项目、翻修扩建村公益活动场所项目和村小巷道路硬化建设项目,并得到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有望得到实施。成为一名乡(镇)公务员,我是充实的。群众的事情无小事。三年来的每一天,我的工作日程都安排得满满的,紧张而忙碌。白天水渠维修加固、群众矛盾调处,晚上开会协商、制定实施方案。三年来,我亲眼见证了比杂村一点一滴的变化,交通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更加便利;水渠修通了,农业灌溉更加便捷;群众变富了,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这些变化中,我得到了成长,对公务员这份工作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三年的驻村生活,使我历经了磨炼、学会了感恩、明白了责任、懂得了担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将继续忠于自己的选择,努力创造比杂村更加美好的明天,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人生,让平凡的人生在驻村工作中闪光。(篇九)*年 11 月 22 日,我怀揣着一个华丽的梦想和为民谋福的坚定信念,带着公司的重托,与公司其他三名同事来到江当乡龙桑村,投身驻村工作。初到驻地,新鲜感时刻充斥着我的灵魂,激动和兴奋的情绪溢于言表。惠泽百姓的美好愿望,既让我感到驻村工作意义深远,重大,又让我倍感压力与责任。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驻村初期,我始终认为基层工作都是千篇一律、按部就班、周而复始的,没有什么挑战性,只要有能力和才华,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才智和潜能。岂料在接触和体验基层工作一段时间后,我才发现当初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可笑,生平第一次感到要做好基层工作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基层工作并不仅仅停留于表面,也不只是把文字工作做好就算是尽职尽责,而是要把工作的重心移到百姓身上,要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通过开展走村入户等一系列工作,我对做好基层工作有了一些切身体验和初步想法,也终于明白在对待群众和做好民生工作时,要注重培养感情,要注入真心、真情、真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解决难点、热点问题上做到符合民情、切合民意,面对疑、难、杂的问题时也能当机立断、胸有成竹,即使遇上一些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相信也会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驻村工作更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举多得,苦亦为乐。在工作和生活之余,我经常走村入户,体察民情,倾听群众心声,引导群众正确地向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反映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经过走访,发现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是龙桑村牲畜肆意破坏农田,从而严重影响了农作物年产量。我立即会同村“两委”,在认真、仔细倾听农牧民心声的同时,先后召集了村“两委”班子和村里群众党员,为龙桑村修建网围栅栏一事展开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讨论,决定使用一部分办实事经费,为龙桑村购买网围栅栏。工程实施后,有效解决了龙桑村农田长期遭牲畜破坏的问题,农牧民剩余劳动力也得到了有效利用。迈出了我驻村以来“为民办实事”的第一步,让我深感自豪和欣慰。初到低保户巴珍老阿妈的家时,我被眼前的景象完全震惊:家徒四壁、室如悬磬,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仅存的几袋青稞面和大米竟是她们全家一年的口粮。用捉襟见肘、衣食堪忧来形容她的生活丝毫也不过分。她睡的床是用劣质的木板拼凑而成,没有席梦思,也没有电热毯,很难想象在这个高寒之地,年近八旬的老阿妈何以能安睡?在与尼珍老阿妈闲谈中我还得知,她去年做了白内障手术,由于年事已高,又缺乏营养,加之家境窘迫等诸多原因后续治疗无法得到保障,双眼视力不断下降,几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日常起居完全依靠她的儿子照料。此情此景让我内心五味杂陈,涌动的情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尽我所能为巴珍老阿妈做一些事,帮助她解决生活中的燃眉之急,一点一点地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让她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自那以后,我经常去看望巴珍老阿妈,为她送去一些生活必需品,送上一点零花钱,陪她聊天,帮她消除心里的疑虑,给她带去快乐和欢笑,老人的生活境况逐步得到改善,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每次离别时,巴珍老阿妈都会紧握我的手,用浸满泪水的双眼望着我,哽咽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一切为人民服务的人!”巴珍老阿妈看似简单,却意义深远的一句话,禁不住让我潸然泪下、感动不已。一年的驻村工作已悄然接近尾声,回首往日的工作我们喜忧参半、有得有失,虽竭尽全力地做好本职工作,但限于个人能力和基层经验所限,难免会在工作中出现一些纰漏和不足之处。但值得庆幸的是,这一年我收获了群众的信任和尊重,收获了成长。(篇十)倾注真情 点燃梦想*年 8 月,随着脱贫攻坚号角吹响,我来到了属于我自己的战场 马边彝族自治县小谷溪村。全村 324 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125 户 455 人,贫困发生率 32%。没有集体经济、交通落后、居住分散、屋舍破败。政策宣传不到位,长期填鸭式帮扶,使群众早已对脱贫漠然,这一切,使我深深感到扶贫工作的不易。在驻村的日子里,我每天挨家挨户地走访座谈,终于将村情民意摸清吃透。初步确定了以茶林经济、山地养殖为主的产业经济和依托深厚的彝、苗文化做好文旅旅游经济发展的思路。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建电子阅览室、开展项目扶贫、争取项目支持一年来,村里的幼儿园、卫生室、文化院坝等基础设施陆续完工投入使用。4 个组的农村电网完成改造,58 户彝家新寨建设项目通过验收,村级综合文化活动室建设列入公共文化示范项目。去年 10 月,全村 725 亩改良茶叶项目实施并通过验收。为打消群众生产销售的后顾之忧,我牵线促成小谷溪村与相关企业达成茶叶销售协议,保障小谷溪村产业良性发展。在一年半的扶贫道路上,我已不记得翻过了多少座山,走过了多少里路,甚至不敢回想扶贫路上遭遇车祸的一瞬间。这一年半,我对家庭有很多遗憾,儿子中考我漏掉了他加分材料的报送,母亲因病手术也没有时间在旁陪伴。面对家人的不解,儿子的埋怨,我心力交瘁。可是,当我看到村民洛克家儿从破败的羊圈搬进新居,听到村幼儿园里传来的阵阵欢笑声,望着村民立古木叶新栽种的近 35 亩茶园,抚摸着党员示范项目新生的 4 只小羊,我感觉之前付出的所有艰辛都是值得的!虽然小谷溪村还有 84 户贫困户暂未脱贫,但我坚信,有我们这些奋斗在一线的党员干部和身后千万个基层党组织的支持,扶贫攻坚的道路将会越走越广阔,希望一定会变成现实!脱贫攻坚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党风建设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