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新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解析

上传人:8** 文档编号:411404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新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年秋新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年秋新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 年秋新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解析新编语文教材的使用,一次一次的听说,又一次一次的被取消。直到 2015 年 11 月,在安徽合肥参加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试教试用培训会议上,才真正拿到了部编语文新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感觉是“高大上” 。所谓高,是层次高。由教育部组织编写,温儒敏教授主编。个人认为,各地现行语文教材有十几种之多,自有它积极意义的一面。但文史、思政教材历来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从这几年的情况看,有很多争议和问题,估计需要由国家来控制,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偏差和纠缠。因此,这次就升格为由教育部组织人教社来编写这套新的语文教材。所谓大,是开本大。原人教版教科书是 32 开本,152 页;新教材是 16 开本, 122 页。字体大,原教材课文标题二号,课文正文小二号,田字格的字在二号与小二号之间。新教材课文题目小初号(英文 36 号),课文正文二号,田字格的字在小初与二号之间,都分别加大了半号; 识字第 1 课的“天 地 人 你 我 他” ,字号竟然是 72 号(英文字号),课本显得大气。所谓上,是外观上精致,画面风格、字体选择、装帧设计、页面布白,都让人感到现代时尚、和谐养眼。比如,教材插画,原教材以写实居多,新教材则更多的是童话图;原教材的图画属单线平涂,新教材则大多采用无线平涂(没骨画法),明暗更清晰,色彩更和谐,立体感更强。这样的高大上的新书发到孩子手上,他们能不开心吗?外观只是第一印象,作为教师,更为关注的是教材的结构体系、文本选择、拼音识字、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以及教材与现代生活的关系。一、关于结构体系有增更有减基本相同于原教材,也安排入学教育、识字、拼音、阅读四大板块,一共 8 个单元。每个单元有较松散的主题,不强化。每个单元后还是“语文园地” ,最后是识字表 写字表和新增的常用笔画名称表 。(一) 拼音安排顺序有变动原教材先拼音后识字,而新教材先用 1 个识字单元,然后安排两个拼音单元,再安排 5 个单元的识字和阅读(其中识字 1 个单元) 。纵观网上提供的 16 套教材(有新编旧编的重合) ,拼音板块的安排有多种形式:先拼音后识字(或诵读)有 8 种; 先识字后拼音的有 2种;拼音识字穿插的有 4 种;识字中学拼音的有两种。第种是多数,原人教版也是这样。新教材改变了原体系,先用一个单元学习40 个汉字,包括数字、天地、物象、人称、人体、站坐、上下等。先识字,可能想体现几个意图:一是强化母语文字的意识;二是体现识字的传统经验 口语基础学识字;三是幼小衔接,避免突然的陌生和枯燥。(二) 识字写字的增减识字表安排 300 个汉字,比原教材减少了 100 个,降低了难度。 写字表安排 100 个汉字,字数与原教材相同。但由于新教材按字频选字,入选的字有所不同。比如,原教材“一 二 三”十个数字都选,新教材“六 七 九”识字选了,写字就未入选。在每一课的“识字”栏新增了共 50 个偏旁部首的认识,有助于学生认识汉字的特点,书后还附了常用笔画名称表 ,提供了横竖撇捺点提及复合笔画名称 22 个,对规范笔画的称谓很有好处。(三) 文本篇数和篇幅有缩减阅读课文 14 篇,比原教材减少 6 篇;识字文本 10 个,比原教材增加 2 个。文本字数减少,原教材 120 字以上课文有 5 篇,新教材只有 1 篇, 小蜗牛208 个字。二、关于入学教育视角不一样原教材标题是入学教育 ,是以教育者的视角呈现;内容安排比较单一,分别是上学、上课、读写姿势。新教材的标题是我上学了 。名称的改变意味着教育观念的改变。新教材是以受教育者的视角呈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定位准确。内容改变较大,分别是:“我是中国人” “我是小学生(含上学歌) ”“我爱学语文(分别是三幅图“读书” “写字” “讲故事听故事” ,既暗示一年级上册语文学习的三大任务:朗读、写字、口语交际,也暗示着整个语文学习的三大任务:阅读、写作、运用),语文任务明确。三、关于文本选择最远和最近新教材安排识字 10 课,保留原人教版教材 3 课,新换 5 课,修改 2 课,更新率 50%以上。阅读课文 14 篇,保留 6,新换 8(其中乌鸦喝水为一年级下册),更新率 75%。换掉的课文主要原因:有的时代感不强;有的教育较生硬,成人味较重; 有的太哲理,学生难理解;有的语言少童趣;有的篇幅太长。个人认为,低段孩子喜欢两种文本。一种是最远的,天上地下的奥秘,鸟兽草虫的活动,非人物的情境世界,古时候的诗文故事。比如,童话、神话、童诗、童谣等。课文小小的船 江南 青蛙写诗 雪地里的小画家 乌鸦喝水 小蜗牛 比尾巴 四季雨点儿等。 “跟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小兔子乖乖 小鸟念书 小松鼠找花生 拔萝卜 谁会飞 猴子捞月亮 春节童谣等就是最远的。另一种是最近的,自己的活动、情感、成长、见闻,如影子 明天要远足 大还是小 项链等, “跟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剪窗花等。不过,就教育而言,当然也需要不远不近的,以体现国家意志,明显的比如“我是中国人” “升国旗” 。但从低段儿童的学情出发,在“最远的” “最近的”的选择中,隐性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较适宜。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一直是人教版教材比较重视的选文。原教材和新教材都安排了 6 首古诗,其中的画 咏鹅 悯农是新老教材都有的,而江南 古朗月行风 ,替换了原教材的一去二三里 静夜思 画鸡(后两首移到一年级下册)。新教材把古诗分别安排在“课文” “识字” “日积月累”板块中。其中“日积月累”中就安排了四首。可见,对古诗文的学习,编者意图是读读背背,日积月累,不需过度解释,不需欣赏分析。四、关于口语交际增强对话性新教材口语交际一共安排了 4 次,比原教材少了 2 次,分别是我说你做 我们做朋友 用多大的声音 小兔运南瓜 。与原教材相比,难度要求降低,基本是日常生活的自然对话。从这,我们可以体会到编者的用心:“口语交际”属性明显增强,交互性、活动性更加突出, “口头作文”的痕迹大为淡化。五、关于课后练习朗读最重要课后练习是教学目标的体现,也是教学重点的标识。原人教版教材的课后题,除了识字写字外,一般还安排两道题,分别是朗读背诵课文、 “我会说”(或读读说说、说说画画等) 。新教材体例变化不大。24 篇课文(包括识字的 10 课),除了“识字 1”天 地 人没有安排课后练习,其他 23 课,基本都安排 12 题(只有两课安排了 3 道题)。其中 21 课安排了朗读课文,9 课既要朗读又要背诵,可见朗读好课文是最重要的事,是第一位的;背诵应限于文质兼美的短课文, “见文必背”有可能加重学生的负担。新教材对朗读还有多个特定的明确要求,如“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读准字音” “分角色朗读课文” “注意读好停顿”等。除了朗读背诵,课后还有“读一读”的练习,读词语、短语、语句等,属于积累性质,给学生一些“见面”的机会,不必去掌握规律性的知识。还有其他一些练习,比如猜字、游戏、说话、问答等,是为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取阅读信息的能力。六、关于语文园地趣味与积累语文园地的名称没有变,但更注重趣味性、生活性、应用性。全册 8 个单元有 6 个单元安排了“趣味识字” ,通过数字诗、日课表、反义词、时间词、亲人称谓、行业称呼等生活化的通道来识字。姓名识字、牌匾识字也是这样的通道,则安排在“我的发现”中。“日积月累”是保留的栏目,因为积累是学好语文的两大支柱之一。教材安排了 4 首古诗和两次格言的学习。 “和大人一起读”是语文园地新出现的栏目,每个园地都精选一篇童谣或童话,作为课外阅读的材料。“字词句运用”是新栏目,每个单元都固定安排。本册从拼音、识字、扩词、写话等形式入手,体现语言文字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材是新的,但语文的性质不变,还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学的理念不变,还是遵循语文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全面素养、读写积累、自主发展、活力开放等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