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研究总院编制新软件提效率WORD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07865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海油研究总院编制新软件提效率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海油研究总院编制新软件提效率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海油研究总院编制新软件提效率10 月 25 日获悉,研究总院自主编制的“深水悬链线立管形态设计软件”和“海底管道剩余强度评估软件”获得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两款软件可使设计效率提升 3 倍以上,并节省软件外购费用约 80 万元。10 月 26 日获悉,由海油信科承建的中海油船舶动态监管系统升级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升级后的新系统为今后各海域进行船舶动态管理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平台。10 月 21 日,中国海油“质量效益年”典型案例报告会落幕。海油信科在活动中为“中国海洋石油报”微信公众平台提供技术支持,每场近千名观众通过这一平台对演讲代表和案例进行点评。通过微信互动平台的在线评论,现场观众可将自己的见闻、感想实时上墙。这种方式大幅度提升了会场互动效果,从而实现了传统会议信息单向传达向双向交流的转变,将现实活动和虚拟话题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了现场观众的热情,提高了用户参与度。国资委有关领导对这一新兴工具给予了高度评价,鼓励科技人员继续创新,为铸就高质量企业文化多作贡献。一站式”应用拆藩篱近日,南海西部石油管理局科研人员研究某气田储量时,从南海西部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服务平台“一站式”获取了钻井、录井、测井、分析化验等各专业数据。而在此前,这些数据要从各专业库中分别提取。 “有限公司在我们局试点建成的一体化数据库服务平台,能实现异构数据便捷交换及跨专业共享,已成为油气勘探开发工作的有力帮手。 ”南海西部石油管理局科技与信息化部副经理夏如君说。数据是决策的依据,多年来,有限公司对勘探、开发、生产、钻完井等各专业数据需求的质与量不断提高,各专业都基于单个专业的需求建有自己的专业数据库。但由于各自为政,各专业库数据之间存在多重采集、反复存储、数据质量不合格、不能跨专业共享等难题。为破解这些难题,有限公司 2009 年启动可行性研究,决定研发符合中海油业务实际的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服务平台,以拆除“柏林墙” ,实现数据的规范管理与应用。确定可行后,有限公司 2011 年又批准由信息化部牵头,由勘探部、开发生产部、国内 4 个分公司,及研究总院、外部合作伙伴组建项目组,以南海西部石油管理局为试点,加快该数据平台建设。项目组在广泛调研勘探、开发、生产、钻完井等各业务单位应用需求、听取相关专家建议的基础上,精心运作,2014 年 9 月 30 日研发出勘探开发一体化专业模型与数据模型。专业模型设计经过 5 稿 35 次集中审核、46 位专家终审才确定。两个模型无缝衔接,形成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服务平台,随后上线运行,同年 12 月通过第三方机构测试认证。这是海油首次建成的覆盖勘探开发核心业务的一体化数据服务平台。它实现了数据采集、存储、质检、应用与勘探开发业务的深度融合,打破了各专业库“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数据采集方面,研发了采集系统,明确了勘探开发各业务的采集标准,并能主动推送采集及审核任务。数据存储方面,研发了统一的存储系统,科学保存了海量宝贵数据,且能对各专业库数据进行梳理,查漏补缺。数据质检方面,建立了面向专业库和一体化库的跨专业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前所未有地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与规范性。数据应用方面,紧贴勘探开发业务实际,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平台建设中,海油自主研发了系列关键技术,如一体化模型设计、模型驱动、数据自动推送、无人值守作业调度等技术。这些技术多为国内首创,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今年 8 月,该平台上线运行整一年,有限公司对该平台在南海西部石油管理局的运行情况进行实地检查,确认该平台全部运行平稳,用户满意度高。目前,有限公司正在加紧制订该平台的推广方案,力推在天津、上海、深圳等分公司应用,以广泛服务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工作。东海网络“搬家”记今年 10 月,新建成的中海油(上海)大厦正式投用了。在 600 余名员工忙着 “搬家”的同时,来自北京、上海两地的 IT 人,也和他们一道,紧张进行着网络信息系统的搬迁。一方事儿,四方干今年 9 月初,总公司接到了来自东海石油管理局的请求:大楼网络系统搬迁任务繁重,希望总公司从资源协调和技术保障方面给予支持。总公司信息化部总经理尤钊瑛要求相关部门立即响应,并成立了由信息技术中心、总公司楼宇项目组、东海石油管理局和海油信科上海分公司组成的四方联合工作组。总公司方面,20 人被抽调出来,专门提供技术支持,10 人赶赴上海进行现场支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北京方面和上海方面进行了 100 余封的邮件交流,落实了 12 个技术文档,进行了40 余次的技术资料改版。信息技术中心安全与服务部对早前北京地区办公场所的搬迁工作流程进行了重新回顾,梳理关键业务点 20 余处。与此同时,技术支持组积极协调资源,一周内完成了上海新大楼呼叫中心节点的接入和测试工作,并在用户正式迁移前通过了上线前试运行和应用测试。你方休息,我正忙为保障用户业务的连续性,搬迁小组制定了“共同制定搬迁方案、分批搬迁信息系统、利用假期影响最小、确保业务系统安全”的搬迁策略。国庆假期临近,搬迁小组也开始了忙碌。9 月 26 日起,在信息技术中心的主持下,上海广域网节点备份线路割接、新大楼互联网出口开通以及新大楼 1331 呼叫中心新建等一系列工作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全部完成。10 月 7 日前,24 台套总公司应用系统全部搬迁完毕。国庆假期结束,员工返回公司上班,信息技术中心每天下午五点向东海石油管理局、海油信科上海分公司等相关单位统计、反馈当日上海新大楼用户 IT 服务申告报告,方便相关部门实施掌握用户搬迁进度,及时了解网络使用情况。至此,上海新大楼网络迁移及并网实施工作顺利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