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精选-论文案例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07369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月精选-论文案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10月精选-论文案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10月精选-论文案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厘米教学重难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去动物王国和小动物们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好吗?出示绘本:(一年一度的动物王国聚会开始了,狮子国王给小动物们准备了丰富的大餐,桌子能不能摆得下呢?于是小动物们用自己的方法量了一下吃饭的桌子长边大概有多长?小兔子说:大概有 5 根胡萝卜那么长。小狗说:大概有 6 根骨头那么长。小花猫说:大概有 4 条鱼那么长)提问:都是量吃饭桌子的长边,你有什么想说的?预设 1:他们的结果不一样。预设 2:要想一样,应该用尺子量二、观察比划、认识厘米狮子国王也是这么想的。1.出示绘本:(狮子国王拿出了一把尺子:(以厘米为单位的尺) 。小动物们开始疑惑了。 )2.认识刻度尺提问:你们认识尺子吗?请你拿出尺子,仔细观察,一会请你们来做小老师帮帮小动物们。预设一:尺子上面有线追问:什么样的线啊?你能具体讲给小动物们听吗?预设:尺子上有一条条线,这些线有长有短。引导:说完了吗?数学上把这些线叫做“刻度线” (板书:刻度线)预设二:学生说到数字追问:小动物还是不太明白,能说的具体一些吗?(指着说) (数字按顺序排列)学生说完,学生让学生补充。观察这些数字和刻度线,你发现了什么?预设:这些按顺序排列的数正好在这些较长的刻度线上面,数几就表示刻度几追问:小老师,有哪些刻度线呢?预设:0 刻度线、1 刻度线、2 刻度线引导:0 刻度线也是小尺上的起点。 (板书:起点)引导学生让其他学生补充。预设:(每两条长线之间是一大格、一大格数)中间的线代表(一半) 。提问:还有吗?看谁观察的最仔细。预设三:有 cm 这 2 个字母。追问: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出示两把尺子,两把尺子对应起来比。结合尺子上有“厘米” 、或者“cm”就表示厘米,厘米就是常用的一种长度单位。提问:还知道什么呀?预设:从刻度 0 到刻度 1 是 1 厘米。提问:那还有几到几是 1 厘米啊?谁能完整的介绍一下尺子。这节课我们先学习长度单位厘米。 (板书课题:认识厘米)出示绘本:(小动物们又有疑惑了 ,厘米?1 厘米是多长呀?)来吧,小老师们,帮帮小动物。预设一:学生会说刻度几到刻度几追问:你能比划一下吗?预设:学生用手比划。 (表扬)追问:准不准?预设:学生会用尺子量激发学生找身体上的尺子。来,你比划给小动物看看 1 厘米多长?你来比划你再来比划全班的孩子都比划给小动物们看看。教师表扬:你们这些小老师当得可真好,是个合格的小老师呢!老师为你们点赞。三、量物体长度,画定长线段1.量一量出示绘本:(小动物们又遇到问题了,小动物们量了量桌子的长边) ,你们觉得他们量的怎么样?) 。来呀,说吧!预设:小猫,你量的不对,追问:那小老师,你教教他吧预设:你左端没有对准 0 刻度线。 (表扬,真是个爱思考的小老师)提问:还有谁想对小动物说?预设:小兔子,你量的不对,尺子歪了。追问:来呀,来呀,小老师,你快教教他怎么量?预设:尺子要放平。 (你是个仔细的小老师)还有谁想说?预设:小狗量的对。追问:为什么对?提问:谁想对狮子说?预设:狮子量的对追问:从狮子量的方法来看,你发现了什么?提问:你知道怎么量出物体或线段的长度吗?指出: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一般把尺上的刻度“0”对准左端,看右端对着刻度几,长度就是几厘米。实际上,就是把左端对准尺上的一个刻度线,看从左端到右端长一共几个 1 厘米,长就是几厘米。老师用一张长方形的纸表示桌子面,这是一张缩小了的桌子面。请你量一量桌子的长边。出示绘本:(狮子国王又出新问题了:估一估桌子面的宽大约有多长?) 提问:小老师们,你们怎么估的呢?下面量一量,然后告诉小动物们大约是多长?指出:我们遇到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不是正好几厘米的时候,可以把它看做最接近几厘米。比几厘米长一些或者短一些,都可以说成“大约几厘米” 。2.画一画出示绘本:(动物们又遇到问题了,狮子国王让小动物们用直尺画一条 6 厘米长的线段呢?)请你们再教教他们。说明:只要画出的线段长是几个 1 厘米,就是几厘米长的线段。一般可以从刻度“0”开始,画到刻度“几” ,这条线段就是几厘米。3、出示绘本:(小动物们来到了我们二 3 班的教室,看到每个人的桌上都有一本数学书,就想量一量数学书长边是多少?可是小动物们走的太匆忙了,忘记带尺子了,怎么办呢?)别急,我们找找身体上的尺子。小朋友们要记住自己手掌的宽和手指张开一扎长,这是我们带在身上的“尺”记住了这些长度,当我们没带尺子又需要测量的时候,就可以用身上的“尺”来量出大约长多少了。四、巩固收获谈话: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引导:认识了厘米,知道了 1 厘米有多长。会量线段,也会画相应长度的线段了。能具体说一说怎么量?怎么画线段吗?【教学反思】一、成功之举1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学生在绘本故事中经历测量,观察、比划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知道 1 厘米的实际长度,能表示出 1 厘米的大概长度;学会用厘米为单位的测量方法,能用厘米为单位测量出较短的物体或线段;能以厘米为单位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在绘本故事中,体会学习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建立起 1 厘米的长度观念,了解物体、线段近似长度的含义和表达方法,积累测量长度和按指定长度画线段的经验。学生在听故事、想问题、操作等活动中,主动了解长度单位厘米,感受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价值。2.课堂教学中临时得当的措施:及时表扬学生,激励学生积极做小老师。3.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过程:现在的数学课堂强调“以人为本” 。这节课上,要多给学生机会,课堂上“摸摸孩子的头” 、 “为孩子竖起一个大拇指”这些人性化而又颇显亲切的动作,会让孩子觉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课堂。4.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的使用的感触:在这一节课上,为了激励学生,我采取了“意外表扬” 、 “具体化表扬” 、 “表扬不用陈词滥调”日复一日地用那套学生听的厌烦的词语来表扬他所做的不同的事情,学生会厌烦。我要让学生感受到我对他们的进步予以关注和全面的考虑。采用具体化的表扬,是对学生的一种真实表扬。5.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多关注学生的回答,放手学生去学,让学生冲在课堂的最前沿,教师只站在讲台的旁边起到引导的作用。教师尽可能的少说,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学习数学。要充分的相信学生。二、记败笔之处课堂上不够放手,当提出“你想说些什么?” “你觉得他们怎么样?”学生尚未完整回答出来的时候,教师显示的有些着急,就把自己想要的答案说出来了。这都是由于平时课堂上养成的习惯。三、记学生见解在出示第一段绘本的时候,小动物们用各自的方法量吃饭的桌子,结果得到的不一样,学生很自发的想到了“尺子”的出现是为了满足现实要求。学生能够仔细的观察到刻度线和数字的联系。当出示四个小动物们量的四种不同方法时,学生很兴奋,自发的说:“小兔子,你量错啦”“小狗,你量的不对,我来教教你” 。学生们这些发言都值得记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一些方面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四、记再教设计在让学生观察狮子国王量 5 厘米长的桌子的长边的时候,狮子国王是从 2 厘米量到 7 厘米的,学生都知道狮子国王量的是对的,但是很多时候孩子说不出来为什么对?因此在提问学生从刻度 0 到刻度 1 这一大格是 1 厘米,还有刻度几到刻度几是 1 厘米的时候?增加一个环节:那刻度 0刻度 3 是几厘米呀?还有刻度几到刻度几是 3 厘米呢?最后小结从刻度几到刻度几有几大格就是几厘米!这样学生在判断狮子国王的做法时,也就有理有据了。要确保学生的注意力有没有跟上老师和其他想小老师的步伐:比如通过“看到这个数字的孩子向我点点头” 、 “看到这个刻度线的孩子像我挥挥手” 。在同桌交流比划 1 厘米的时候,增加“比划对的你就对他笑一笑,比划错的你就教教他”这样类似的话语,不仅能将小孩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还能渲染数学课的氛围。认识圆案例分析一、教学片段这是一节苏教版五下认识圆的第一课时,结果在一个问题回答上超出了我的预设,打乱了我整个课堂设计。在让同学们自己尝试在纸上画圆之后,选取了画的失败的几个同学和成功的几个同学的画的圆。首先我展示了没有画成功的圆,询问同学:“这些同学为什么没有画成功啊?”同学们的回答都在预设之中:“因为圆规针尖移动了,没有固定住,所以没有画成。 ”“因为另一只画圆的脚一直在动,那个距离没有固定所以没有画成功。 ”最后,我让学生总结了如何准确的画出一个圆。接下的一个问题,就是整堂课的转折点。接着,我把画的成功的几个同学的圆放在投影仪上,问道:“你看到了同学们画的圆有什么不同了吗?” “圆的大小不同。 ”问:“是什么导致你们用圆规画的圆大小不同的。 ”生:“是因为半径不同。 ”此时,我们并没有引入半径这个概念,这个对于学生来说还是一个没有学习过的概念,本来预设应该是回答“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不同,导致画的圆不同。 ”从而后续引入半径的介绍。现在出现这样的回答,我只能楞了一下。问:“现在同学们可能还不知道半径,你已经知道了,很厉害呢,你能试着上黑板给我们画出一条半径吗?”然后那位学生很快的在圆上画出了一条半径。我故作疑惑道:“我想大家跟我都有一样的疑惑,你是怎么画出来这条线的呢?”生:“我从圆的中心往圆的边上画一条线,我的讲话完了,你们有什么补充的或者有什么疑问吗?”生 1:“你圆的中心是怎么确认的啊?”这个时候那个学生没有回答上来,此时另一个学生举手回答说:“我们用圆规画圆的时候,中间那个点就是圆的中心”我趁机说道:“你们看看自己画的圆是不是都有一个小圆点?这个小圆点,是针尖所固定的点,我们叫它圆心。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要补充的吗?”生 2:“我觉得半径应该是一条线段,圆心到圆上的点的距离,而不是一条线。 ”那个学生点头同意了他的说法。此时生 3 举手了:“老师,我觉得还能再画一条半径。 ”“好,请你上来画一画。 ”画完之后,我接着问道:“还能再画一条吗?”我得到了肯定的回答:“能?”然后我指着黑板上的三条半径,问道,你发现了什么?此时,一个同学回答道:“圆可以画无数条半径。 ”这样,圆的一个性质就这么出来了。最后我总结道:半径就是圆心到圆上点的距离,我们通常用字母 r 来表示,圆的半径有无数条。接下来,我又给大家设置了一个挑战:“如果要让全班画一个一样大的圆,该怎么办呢?”生 1:“保证半径相同。 ”“怎样保证画出来的圆半径相同呢?”生 2:“用尺子量。 ”生 3:“我觉得只要保证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相同,我们就能保证半径相等了。 ”看大家若有所思,我紧追道:“你们用自己的圆规张开的的距离比划下之前画的圆,是不是等于半径的大小。 ”看到大家恍然大悟,我就规定,请你们画一个半径是 4cm 的圆。大家热火朝天的画了起来。二、案例分析(一) “会者”妙用,带活课堂现在的学生,一个班难免有那么几个小孩在外提前学习过相应的知识,这个时候,他们上课的时候大都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好于表现自己,另一种是已经会了,就不会认真跟着听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本节课, ,我询问了“是什么导致同学们画出圆的大小不同?”有学生因为提前知道半径这个概念,说了了概念这个答案,这显然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但是此时我也没有忽视他的回答,而是顺着他的话,让他给我们画一条半径,介绍半径,然后带着大家一起研究讨论,从而掌握半径的相关知识,这节课也就在学生互动之中活了起来。我思考了下,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来可以加深他已经会的知识,根据“学习金字塔”实验结论,我们知道,当一个人应用知识或者把知识教给别人是,他对学习的保持率是最高的,应该这样做既可以加深他的知识框架,也可以锻炼他的语言组织能力。其次同学上去讲,底下的同学听得会比较认真,因为是自己同学,有好奇,也有人不相信他能说出来,准备找他说的话的毛病,所以听得也会格外的仔细。然后有疑惑的同学就会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其他同学就会帮着解答,而我需要做的只是偶尔加强下巩固下重点,维持着课堂讨论的秩序,不需要过多的干涉学生们自主的学习,整个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很多。(二)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有人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 ”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就是要我们尊重每一个人学生,不可以忽视每一个学生,在课上,一个学生回答出半径不同,导致画的圆的不同,我本可以一句话带过他的回答,接着让其他同学来回答,一步一步诱导到自己的教案设计中,但是这样做会极大的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我们不可以因为学生的回答,超出了自己框架,就忽视学生的回答,所以我们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反应来调整我们的教学过程,这样做才是符合以人为本,学生本位论的教育思想。数学课上,我们往往会发现很多同学会有惊奇的问题,如果你能够妙用起来,就会有额外的惊喜。比如在上假分数那课的时候,有学生询问到为什么五分之五,为什么分类的时候,把他们看成假分数,因为它也是一个单位“1”里面的啊,不像五分之六,他需要两个单位“1”才能表示啊,这个时候我本可以一句话说,我们数学上是这么定义的,所以五分之五就是假分数。可是当时我灵机一想,这么回答他们,他们肯定还是有疑惑,不太满意,我就卖了一个小关子,说道:“学了明天的知识,你就知道为什么了?所以明天要好好听了。 ”第二天学习“假分数化为整数和带分数的时候” ,他们格外认真,然后最后他们恍然大悟,原来假分数是可以写成整数和带分数的,而真分数没有其他表示方法,所以五分之五属于假分数,是这么来的啊。虽然是不是这样一个原因,我也是不知道,但是看着学生们一脸豁然的表情,和整节课高涨的学习热情,我想我没有简单的搪塞他们还是很有收获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本,以每一个学生为本。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需要全体教师加以落实的要求。 “以人为本”还需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所以我们不可以忽视学生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回答,因为即使再微小的一个问题,回答也是透漏出他的思考,他的世界。(三)自主生长,高效课堂传统的师讲生听的课堂已经不太适合现在的教育理念了,现在提倡以生为本,提倡“自学” “互学” “展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课堂于学生,这样的课堂是自主生长的课堂,自主生长的课堂才容易有高效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钟启泉教授曾说:“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因此,不要因为教案的设计,自己的预设就把自己的课限定住了,我们需要依靠预设,又超出预设。课前精心的预设是课堂精彩生成的基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其次,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因此再精心的课前预设也无法预知全部的课堂生成,所以在实际课堂上,我们需要让学生自主生长,让知识的火花迸发在每个同学之间,教师不需要过多的干预,少做评价。自主生长的课堂,需要让学生学会自主提问,自主探究、自主归纳、自主反思、自主归纳。这样的课堂才是我应该追求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更加有活力,才能鲜活,更加高效。体验式教学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策略摘要作业是是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设计出独具特色的作业。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树立大语文观,将教材资源与生活资源紧密结合,设计让学生侃侃而谈的“动口”作业、让学生热情高涨的“动身”作业、让学生学会关爱的“动情”作业、让学生学会合作的“互动”作业。在作业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键词:体验式教学;低年级语文;个性化作业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业起着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积极改变传统作业机械抄写多、死记硬背多、题海苦练多的弊端,注重作业设计策略,优化作业设计方案。低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爱说怕写,这就要求低年级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就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出丰富多样、新颖有趣的个性化作业,令学生爱做、想做、盼做作业。如此作业与课堂方能遥相呼应,和谐共生,共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一、设计让学生侃侃而谈的“动口”作业低年级孩子天真活泼,乐于表达,但说出来的话往往前后关联度小,没有逻辑性,有表达的愿望却欠缺表达清楚的能力。而人与人的交流主要靠口语表达,口语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深刻性。因此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必须从娃娃抓起。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明确提出了六条标准: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附属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结;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1。而语文教材中丰富资源就是令口语能力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重要土壤。我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挖掘教材资源,设计出令学生乐于表达的动“口”作业。(一)口语交际聊一聊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每一个练习里都安排了口语交际,可在实际教学中,口语交际训练却是令孩子畏惧的一块难啃的骨头。其实现代的孩子见多识广,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只要找准切入点,选择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用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事例,学生说起来自然能侃侃而谈。例如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练习一) ,内容非常生活化,学生对自己的家再熟悉不过了。在执教这次口语交际之前,我布置学生回家照一张全家福带到学校里来,可以在家先说给家长听一听,第二天向全班小朋友介绍。课堂上,孩子争先恐后想上台介绍,发言的孩子一边看着投影一边介绍,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说得眉飞色舞。不仅能轻松达到口语表达的要求,而且不失时机地补充了家庭趣事,三言两语逗得台下听众哈哈大笑。台下的孩子边看边听,兴趣盎然,学会了不少表达技巧。这样的作业设计令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口语表达技巧,在学习本领的同时还能享受作业的快乐。(二)课本故事讲一讲除了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训练,教材中还藏有大量形象生动,活泼有趣的故事,例如狐狸和乌鸦 、 小鹰学飞 、 司马光等。这些故事情节丰富,形象饱满,令小朋友过目不忘。在教学这些故事之后,我就会布置学生回家将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配上形象的动作。据家长反应,孩子特别爱给他们讲故事,还有的家长把孩子讲故事的视频发到班级群,引来一片叫好声。(三)古诗、歌曲唱一唱我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就像是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夺目的光辉。但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古诗却是学习上的一大难题。怎样才能让孩子乐于学古诗,了解古诗呢?我结合低年级孩子爱说爱唱的特点,以唱代读。 皇家唱诗班是一支专门唱古诗的乐队,每当孩子们开始学习古诗之前,我总会先把歌曲放给他们听一听,孩子一下子就被优美的旋律吸引住了,情不自禁跟着唱起来。于是我布置孩子回家学唱古诗,这样的作业令孩子们变得很期待古诗的学习,主动要求我再布置几首古诗歌曲让他们唱一唱。此外,教材中还有部分篇目本身就是儿歌,例如快乐的节日 、 歌唱二小放牛郎 、让我们荡起双桨 ,这些儿歌歌词美,旋律美,十分适合布置儿童回家唱一唱。二、设计让学生热情高涨的“动身”作业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低年级孩子易动难静,喜欢玩乐是儿童的天性。对于低年级学生,那些充满色彩、活动多变、富有刺激的作业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一)画一画,再现情境学以致用,是教学追求的目标。学生学习的书本知识,如果能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动手的过程中内化知识,深化体验,就能把知识转变为技能,形成能力。低年级孩子形象思维占主体,喜欢艳丽的色彩,对画画有着天然的兴趣。教材中有一些课文景色描写优美,结构清晰,为绘画与知识学习的巧妙融合提供了契机。例如在执教月亮湾时,课文按照“村子前面小河河上河岸村子的后面”顺序将美丽的月亮湾呈现在孩子们面前,于是我在带着孩子们熟读课文,分析课文的基础上,布置孩子们按照课文的描述把月亮湾的美景画出来。第二天,孩子们纷纷交出令人惊讶的图案,不仅能够完全遵照课文所描述的位置、景物来构图,而且色彩搭配浓淡相间,还加入了自己的想象,一幅色彩明丽的月亮湾风景图令人心生向往。(二)做一做,体验探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2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基于新课标,在执教蚕姑娘一课时,我给学生每人发了几只蚕,要求他们带回家好好养着,每天观察蚕宝宝的变化,写好观察记录。小朋友每天都七嘴八舌地讨论自己养蚕的经验,交流蚕宝宝的变化情况,兴致勃勃地向我汇报惊喜的发现。在这养蚕的过程中,学生也深刻的理解了蚕宝宝“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的变化过程,普通的课文因为有了动手实践的过程,成了另学生难以忘怀的一次经历。(三)玩一玩,轻松学习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生活即教育” ,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时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执教春到梅花山时,正好是阳春三月,桃花肆意开放的赏梅时节,南京明孝陵的梅花山更是一片花海,引人入胜,美不胜收。因此,我布置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和家长一起到梅花山去玩一玩,在盛开的梅花下背一背课文,体会“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的盛况,深入理解“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花的人流,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学生去梅花山玩一回,对课文的理解水到渠成,玩的过程中才思敏捷的小朋友还想出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句,收获颇丰。三、设计让学生学会关爱的“动情”作业语文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仅传授文化知识,也肩负着传播情感态度价值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观的育人使命。语文教学要为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服务,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审时度势,依据教材特点设计出能够让学生学会关爱其他生命体、学会爱祖国、爱环境的个性化作业。(一)关爱家人中国自古以“孝”治天下,孝文化源远流长,是炎黄子孙不可动摇的文化根基。可是在物质社会的冲击下,人们的“孝”观念日渐淡薄,在孩子身上也有所映照,很多孩子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很少感念长辈的照顾和辛劳。基于这一现实状况,我在设计作业时有意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作业的方式感知长辈的辛劳,让爱的潮水从心中涌出,将“孝”文化根植于内心。例如在执教奶奶的白发一课时,我先提了一个问题:“你的妈妈头上有白发吗?”学生不假思索地说:“没有” ,或者告诉我不知道有没有,从未在意过。我顺势布置学生回家仔细观察一下爸爸妈妈的头发,看看有什么发现。很多学生告诉我,天天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却从未仔细地观察过他们,这样的感觉很奇妙。当读到课文中“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这句话时,学生有感而发,纷纷举手发言。有的懊悔自己的粗心大意,有的懊悔自己总是不听爸爸妈妈的话,惹他们生气;有的反思自己对他们的关心太少了;有的领悟到爸爸妈妈会老的,需要孩子们的照顾和关心。一次观察作业,不仅让学生对课文中情感的理解水到渠成,更给了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洗礼。此时无声胜有声,我在课上把准备好的红心卡纸分发给学生,让他们把此时此刻的感受写下来送给爸爸妈妈。很多家长反应看到孩子稚嫩的字迹,真诚的语言,十分感动,十分幸福,也非常感激我设计了这样一份作业。动情作业的魅力,就在于此。(二)关爱动物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能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学会关爱动物不仅能使学生树立动物保护意识,养成保护动物的良好品质,更能在学生心中种下爱的种子,传播爱的力量。基于以上教育理念,在执教美丽的丹顶鹤这一课时,我布置学生回家查一查丹顶鹤的故事 ,想一想:你怎么看待徐秀娟为了救丹顶鹤牺牲自己的做法?学生课堂上欣赏了美丽的丹顶鹤图片,对美丽的丹顶鹤心生爱慕,这个悲伤的故事唤起了学生心中保护丹顶鹤的愿望,净化了学生的心灵,学生纷纷表示要像徐秀娟一样,保护自己身边的小动物。我布置了以“关爱身边小动物”的作业,要求学生细心呵护身边的小动物,观察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需要,并将自己的感受及时写下来。这一次作业为学生埋下了爱护小动物的种子,另学生的心中开出善良的花儿来。(三)关爱环境美丽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吃穿住行息息相关,但如今孩子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远了。为了让孩子心中有自然,我在执教小松树找花生果这一课时,布置学生上网去查一查资料,利用周末时间到田里去找一找还有什么植物的果实是在地下的?虽然我校地处农村,但小朋友很少有机会接触田野和土地,一个个兴致盎然。他们积极查找资料,到田间去寻找地下的果实的时候,即使是吹吹来自田野的风,闻闻田野特有的谷物的香气,也能唤醒他们对于大自然沉睡的觉知,萌动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愿望。四、设计让学生学会合作的“互动”作业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也能促进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把独立学习与集体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多提供相互合作的机会,也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流空间,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一)演一演,内化语言表演课本剧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加深对课文理解的形式,但表演的过程中涉及对课文的加工创造、台词的选择改编、角色的分配、道具的制作以及排练的时间安排等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小组内成员的相互合作、相互迁就,有一个坚持自我的人,这个小组的课本剧就很难顺利演下来。因此排演课本剧是锻炼学生之间合作能力的最佳选择。在执教狐假虎威 、 蚂蚁和蝈蝈等故事性强的课文时,我早早布置学生利用放学时间约好地点排练课本剧。学生总是欣然领命,积极策划课本剧的一切事宜,在排练的过程中,他们有过争吵,有过矛盾,但最后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小朋友都能在这酸甜苦辣的排练过程中懂得同伴协作的意义、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壮大相互忍让的胸怀。(二)猜一猜,趣学生字学习生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由于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往往只注重整体,比较笼统,他们往往只能注意到字的大致轮廓,而对字的内部构成毫不在意,常常出现张冠李戴,相互混淆的情况,是生字教学亟待处理的问题。我在设计记忆生字的作业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布置学生回家提前观察生字,为每一个生字设计生动有趣的字谜或者图案,第二天上学和同桌交流互相猜一猜,猜对率高的小朋友将得到奖励。小朋友非常喜欢这种猜字谜、猜图画的方式,一个个认真观察字的每一笔,每一划,搜肠刮肚出“题”给对方考,同桌之间猜得十分热烈,生字记忆的准确率也变得很高。(三)考一考,加工知识学生都知道自己的任务是好好学习,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也是认可和接受的,但写作业时候又总是不够用心,不愿检查。对老师讲的学习技巧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导致经常出现不该出现的错误,产生学习的挫败感。这样低质量的作业也另老师头疼不已,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写作业的积极性,养成自觉检查作业的习惯呢?我在教学中受到“小老师”的启发,何不让学生试试当“出卷人”呢?自己命题,肯定就会揣摩出题的难度,既要尽力难倒对方,又不能难倒自己,此外,出题要挑平时教师强调的重难点来选择出题内容,这就逼得学生必须自己去了解所学内容的重难点。虽然只出基础题,但这种“出卷人”的角色另孩子们大呼过瘾,每个人都在精心地准备题目,即使费时费力也毫不在意。实践证明, 这样的“互动”型作业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一是变被动作业为主动解题,提高了孩子积极性; 二是提升了交流合作技能,锻炼资源整合能力; 三是提高了学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五、结语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小学低年级语文个性化作业的布置应结合低年段学生特有的身心特点,注重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新起点,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质。【参考文献】1王洁薇. 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的几点尝试J. 小学教学研究,2008,(09):20+22.2伍顺燕. 低年级语文作业也能如此丰富多彩J. 教育家,2016,(42):58.3王慧. 破译“有效作业”的密码 关于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的几点尝试J. 文理导航(下旬),2011,(10):90.4程波. 浅谈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J. 新课程学习(中),2014,(02):91. 5吴缇. 优化作业设计 提高作业效能 浅谈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J. 小学教学参考,2014,(06):13. 6陈晓菊. 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J. 中小学电教(下),2012,(09):56.7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我叫黑脸琵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 17 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 8 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借助“长长的” 、 “扁扁的”等重点词语理解画面,能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段,知道人物写话要抓住外貌特征。【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1.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它热情地向大家做了自我介绍。出示课题。2. 指导读题:(1) 强调字音:“脸”和“鹭”都是边音, “黑脸琵鹭”是它的名字,要连起来读。齐读课题。3. 引入学习:“鹭”字里有个“鸟”字,这位新朋友可能是一种鸟。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聆听黑脸琵鹭的自我介绍,一起走近它,了解它。二、 初读感知,激发兴趣1. 听课文录音:带着对黑脸琵鹭的好奇,听课文录音,并且手拿笔,标小节号,圈出不认识的字。2. 学生自读:模仿录音,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3. 指名分小节读课文,请学生分小节评价。三、 检查生字词1. 出示一类字组词“左右” “搜寻” “成员” “香港” “米埔自然保护区” “充足” ,开火车读。男生读第一排,女生读第二排。重点理解词语“左” “右” “成员” “米埔自然保护区”的意思。“左” “右”:出示两字的甲骨文帮助学生区分,并用听字举手的方式强化识记这两个字。“成员”:联系生活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家族成员。“香港”:出示图片,揭示这是一个地名。“米埔自然保护区”:出示丹顶鹤自然保护区,麋鹿自然保护区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正音:“充”是翘舌音,将“充足放在一起对比认读。 ”2. 出示二类字组词“唯独” “捕食” “帮手” “插进” “蹚行” “摇晃” “搜寻” “不赖” “稀少”“温暖” ,开火车读。男生读一排,女生读一排。重点正音:“赖”是边音, “暖”是鼻音, “捕”的声母是 b;理解词义:“蹚行” ,从潜水里走过去。过渡:生字词都过关了,请你们把词语带进课文里再读一读,说一说你对黑脸琵鹭有哪些了解?四、 精读第一自然段1 问答式朗读第一自然段: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三句话,这三句话语气各不一样,分小组一问一答式朗读。2 齐读。板书“长相” 。五、 精读第二自然段1. 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黑脸琵鹭的长相。理解“长相”:我们平时说的“样子” “模样” 。你能从“黑脸琵鹭”这个名字联想到它有怎样的长相吗?再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黑脸琵鹭自己是怎么介绍的。(1) 我身上长满白色的羽毛,唯独脸是黑色的。感受“长满”:看图,先看琵鹭的身体,浑身洁白无瑕,像一件白色的礼服,干净、漂亮。指导朗读,尤其读好“长满” 。体会“唯独”的表达效果:看图,身体洁白,而脸却是黑的。看到这样的搭配效果,你想说什么?总结:浑身是洁白的,只有脸是黑的,这里用了一个词唯独。指导朗读:琵鹭的身上和脸上的颜色完全不同,真特别!谁来读读这句话?(通过朗读评价,突出“长满” “唯独” ,特别想告诉别人脸是黑色的,脸与众不同)(2) 嘴巴。黑脸琵鹭介绍自己的嘴巴很有意思,指名读读相关句子,说说黑脸琵鹭的嘴什么样,并填一填:( )的嘴。 (长长的、扁扁的、像一把琵琶)看琵琶图进行比较,感受其外形特点;再与平时常见的鸟的嘴巴进行比较,总结其“特别” 。朗读描写嘴巴的句子,读好“长长的” “扁扁的” 。读出自然的语气,仿佛就是黑脸琵鹭在跟我们说话似的。“最特别的是我的嘴巴”:提醒人物写话时要抓住外貌特征来写。2.齐读第二自然段,然后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黑脸琵鹭名字的由来。六、巩固字词,指导书写1.我们不仅记住了词语,同时也记住了这些生字,一起读读。出示生字:左 右 寻 员 香 米 区 充2.记住了生字的字形,接下来我们要写好这些字。现将今天的生字分分类。上下结构:寻、员、香、充。独体字:左、右、米。半包围结构:区。2. 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寻:横画的间距要均等,最后一横最长。员:口字窄而扁,撇点伸展站站稳。香:禾字竖短,撇捺舒展,日字较窄。3. 学生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4. 投影反馈学生书写。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叫黑脸琵鹭的第一课时,认识了本课的 16 个生字,学习了第一二小节,了解了黑脸琵鹭的长相。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三第四小节。【板书设计】我叫黑脸琵鹭寻 员 香长相词语教学:一种提升阅读教学品质的方式例谈阅读教学中词语理解的类型及方法摘 要: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是文章的眼睛,更是阅读教学的着力点。语文教师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更是重要责任。笔者试图从“区别比较,紧扣词语的多重含义” , “适度补充,拓展词语的价值内涵” , “情景创设,走进词语的生动意境” , “透过词语,突出文本的价值观”几个方面着手,试图阐释词语教学的方式和重要性。关键词: 词语教学 紧扣 拓展 走进 突出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是文章的眼睛,更是阅读教学的着力点。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每一个词汇的学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篇章阅读。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 (李海林语) 。然而,很多教师在处理词语教学时,教学模式单一,缺乏语境意识、生活意识,把词语硬生生地从文本中脱离出来,逐个地教,孤立地理解。从而割裂了文本与词语的紧密联系,也不利于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那么,词语教学怎样才能做到即促进文本的理解感悟,扎实有效,又推陈出新、不落俗套呢?让我们通过几个成功的教学案例,习得一些词语教学的技法。一、区别比较,紧扣词语的多重含义比较是一切理解或思维的基础,我们正式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一切的。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同一事物或相关联事物间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认清事物间的异同点,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灵活运用的目的。如学习番茄太阳一课时,我注意到文中共出现了三处“番茄太阳”:第一处: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 “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 。第二处: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第三处: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这三处“番茄太阳”各有含义。教学中,我紧扣“番茄太阳”所在的句子组织教学,为了让学生明白它们的不同含义,我采用区别比较的方式来提问,让学生对着三个“番茄太阳”进行比较,鼓励学生思考各自出现在不同语境中所表示的不同含义,让学生在思考中区别出三个“番茄太阳”间的异同,从而加深对“番茄太阳”理解,诵读也更加到味。在区别比较中,学生逐步认清事物间的异同点:第一处“番茄太阳”是指天上的太阳;第二次“番茄太阳”是指明明的笑脸;第三处“番茄太阳”是指明明真诚的爱心。通过区别比较,学生获得对事物清晰而完整的认识。二、适度补充,拓展词语的价值内涵结合文本和学情的特点,恰到好处地走出文本,进行相关资料的拓展,从而使词语理解过程更深入、更生动、更高效。同时,词语理解到位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朗读也就水到渠成了。且看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执教番茄太阳的教学片断师:卫宣利阿姨在第 1 自然段里告诉你什么?生:告诉我她的生活很艰难,心情灰暗不比。师:心情晦暗无比。对,他生活很艰难,心情晦暗无比,但是,她还有一些话没有跟你讲,老师可以告诉你。卫宣利阿姨 17 岁那年,遭遇了一场车祸,她的双腿瘫痪了。再也不能够走路了,只能拄着双拐,如花的少女一下子跌入了痛苦的深渊。体会一下,现在你再来读这段话。(生有感情的朗读第 1 自然段)师:你看,这次的朗读就有了变化,因为,她知道了卫宣利阿姨遭遇的不幸。老师还有告诉你,24 岁那年,卫宣利阿姨因为婚姻,跟自己的父亲大吵了一架,离家出走,一个人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以写作为生,但投出去的稿子,常常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体会一下,再来读这段话,相信你会读得更好。(生更有感情的朗读第 1 自然段)师:读得好吗?掌声!了解了一个人的身世,知道了作者在倾诉什么,那才能体会到字里行间那一份特别感情,才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现在自己练习读一读。(生自由朗读)师:第 1 自然段,谁愿意朗读?相信会读得更好。(生读)师:这样的心情啊,用作者的词语形容,就叫(指板书:灰暗无比)生:(齐读)灰暗无比。“灰暗无比”一词的理解,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薛老师采用了“读品读”的方法,适时的补充文本资料,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内涵,也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心理距离。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与唤醒下,一遍比一遍读得动情,一遍比一遍读得深入。以词语的理解促进的文本的理解,同时又以文本的理解促进对词语的理解,以朗读为平台,使理解变得更深入。三、情景创设,走进词语的生动意境师:老师在平时写字时就经常将这两个 zh 搞混淆,弄不清哪个在前哪个在后。怎么办呢?我只能请教“无声老师”,谁呀?生:齐达“字典”。师:是的,字典上是这么解释的,屏幕出示:致:集中(力量,意志等)于某个方面志:志向;志愿第一个致指的是?(生读解释),第二个志呢?(生读解释)师:集中力量或意志在某个志向上。比如,同学们在专心致志的写字,就是集中意志在写字上;大家专心致志地跳绳,就是集中力量在(引生说:跳绳上)。可见,第一个致指的是“集中”,是个动词,第二个志指的是具体的某件事,是名词。(停了停,给学生一个理解内化的片刻)课文中那个学生在专心致志的干什么?生:专心致志地下棋。师: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引生说:下棋上面。)师:我们看看课文中他是怎么集中注意力下棋的,找出相关语句。指名交流。生:他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上几句。师:你能结合这句话来说说“专心致志”的意思吗?(师提示:不知你发现没有,这个学生的专心致志主要体现在三个动作上。 ) 生:看、听、问师:他在听什么?看什么?生:他在听老师说话,看老师如何在去盘上布子。师:听和看这两个动作还用了个关联词语“一边一边” ,是指这两个动作要同时进行,就像刚才同学们说得那样,这个学生在秋讲的时候不仅用耳朵认真听好,他的眼睛还紧紧盯着棋盘,这样就会听得明白,记得住。 师:除了一边听一边看,这个学生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上几句,他可能会问些什么呢?生 1:他会问老师,这个棋子为什么要摆在这里?生 2:放在这里对我有什么好处呢?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师:听了老师的解答,你们看,他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看来一定是明白了。同学们,在学棋时这个学生用耳朵认真听,用眼睛仔细地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还不断地动脑筋想,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直到弄明白为止,他一心一意,把整个儿心思都集中在学棋上,这就是专心致志。 (生齐读成语) 四、透过词语,突出文本的价值观片段 3:沉香又是怎么刻苦练功的呢?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读完后,把令你感动的句子划下来,和同桌说一说为什么让你感动。讨论交流: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他都起早贪黑地跟着师傅习武练功。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再点击变色“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早贪黑”。生 1:我从“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这些词语看出,天气很冷或者很热的时候,沉香一直在练功。师:是呀,无论是在大雪纷飞、滴水成冰的冬天,还是在烈日炎炎、挥汗如雨的夏天,沉香都在忙着习武练功。因为“沉香一想到要解救妈妈,浑身就增添力量。”请你来读出这个不怕吃苦的沉香。(生 1 读“沉香一想到要解救妈妈,浑身就增了添力量。”)生 2:我从“起早贪黑”能看出沉香一大早就起床练功了,天都黑了还在练,很用功。师:如果你就是沉香,心里怎么想的?生 2:我一定要早日练好武功,打败二郎神,救妈妈出来。师:真是个孝顺的孩子!请你带着解救妈妈的决心来读这句话。(生 2 读“沉香一想到要解救妈妈,浑身就增了添力量。”)全班齐读“沉香一想到要解救妈妈,浑身就增添了力量。”师:人非草木,这样这样疲于奔命地练功,有时累得点击变色“腰酸背疼”。你有过“腰酸背疼”的经历吗?说说看。生 1:上体育课时,我们又是跑步,又是跳绳,累得腰酸背疼。师:是挺累的,但是还没有达到腰酸背疼的程度。生 2:有一次,我和妈妈爸爸妈妈去爬山,我们爬得累死了,第二天就都感到“腰酸背疼”。师:可以想象,浑身都在酸疼。那么第二天,让你们继续爬山,你还能爬的动吗?(生 1 爬不动了)。可是,沉香一天也不曾休息,每天都坚持习武练功。请你读出这个吃苦耐劳的沉香(生 3 读“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他都起早贪黑地跟着师傅习武练功。)因为沉香要早日解救妈妈出来的决心一刻也不曾动摇过,是这个信念在支撑他坚持下去。(指着句子“沉香一想到要解救妈妈,浑身就增了添力量。”全班齐读)此时,小朋友,你们想对沉香说什么呢?()让我们带着对沉香的敬佩,一起把第四段来读读。学生对“寒冬腊月” 、 “盛夏酷暑” 、 “起早贪黑”和“腰酸背疼”是能够的理解的,只是解释起来还比较青涩,教师通过语言的描绘,把词语放进了具体情境,也放进了具体使用语境,让词语表达的意思立体起来,生动起来。这里,采用“读品读”的方法,打开思路,有效拓展,让词语理解与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外生活有机整合,做到走出文本,超越文本。紧扣这四个关键词和一个中心句,对于学生理解沉香为解救妈妈不怕困难、刻苦练功的精神,起到了升华主旨的作用。在重点词语上做足了文章,对读好句子,甚至读懂篇章也是水到渠成的事。词语教学因拓展显现智慧,也因智慧而有了与众不同的魅力。一“摇”三品,凸显中年级阅读教学的维度桂花雨教学片断一、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引出最后一段)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结合课文的主要内容,想想在全文中的作用。(总结全文)二、精读课文1、读第 2 小节,为什么摇?出示: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从哪儿感觉香?这个“浸”字是什么旁?一个“浸”字,使得香气不但闻得到,还能感觉得到了。所以这个“浸”用得恰当,用得传神。谁愿意读一读?2、乐在哪?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 3 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些语言中体会到了作者“摇花乐”,画出有关的语句,再读一读,体会体会。(出示)“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1)同学们,这里“是件大事” ,你是怎么想的呢?在生活中怎样的事情你认为是大事呢? ( 比如:过生日、过年、中秋节 )是啊, “是件大事”可见摇桂花对我的意义非同一般,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这句话。(2)、“我老是缠着母亲”:给“缠”配上动作、神情、声音 (3)一早起来,我看见桂花都开了,满树金黄,香飘十里,我赶紧跑回家,问母亲,读“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中午,吃过午饭,一阵风吹来,桂花飘落下来,桂花落在泥土里,香味差多了,我赶紧跑回家问母亲读:“妈” 忽然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眼看就要下雨了,我赶紧跑回家问母亲,读:“妈”同学们,这就是“老是缠着”:(生读、齐读) 是呀,我就这样日日等,天天盼,终于盼来了摇桂花。(3)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 (4)指名读。从这个句子里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这里作者抓住了摇桂花时的动作来写,只用了几个平常简单的词语,但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面带微笑的小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在庭院中帮着铺竹席,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使劲摇的时候心里在想些什么? 他要摇落更多、更香的桂花,让自己沐浴在桂花香中,读一读老师带你们一起去享受摇花的快乐,桂花雨的美丽。请大家轻轻闭上眼睛。师配乐范读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我尽情地摇着桂花树,任由桂花像雨点一样纷纷落下来,摇啊摇,桂花落在我的头上、脸上、肩上、身上、脚上,落得我满头满身都是,我沐浴在香甜的桂花雨中,整个人陶醉了,我忘情地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5) 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我的摇花乐,齐读。此刻,我们也都浸在香气四溢的桂花香里了!摇啊摇啊,桂花落下来了,落到你的肩上,落到你的手上大家喜欢不喜欢这种感觉?我们也来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此时此刻,满头满身是桂花的我,心里也是满满的,我的心里装满了芳香四溢的桂花。我的心里是一种快乐的满足。这一个“满”字用得多妙啊!于是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6)享受着“摇花乐”的只有小琦君一人吗?(2)出示:母亲出示父亲的诗,指名读:从父亲的诗中你读出了什么?(感受到了作者的摇花乐,桂花的大丰收“竞收桂子庆丰年” )这是一场期盼已久的桂花雨,作者怎么能不兴奋快乐呢。而这诗情画意般的桂花雨,这心满意足的快乐,怎能不在作者的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迹,即使几十年过去了,回想这童年快乐的一幕幕,依然是那样的清晰,那样的快乐,那样的意味深长。 出示:每当这时5、桂花摇落以后,我们的快乐还在吗?(4)学习第四自然段,圈出动词。桂花不仅花开时香,而且晒干后泡茶喝着香,做的食物吃着香,桂花的香,香溢“全年”,香飘四季。桂花的香,香出了快乐,使人陶醉。出示: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2)前面一个“浸”字让我们感受到桂花香,沉浸又多给了我们一些怎样的感受呢?桂花的香味无处不在,房前、屋后、山坡、田野;桂花的香味无时不有,白天、夜晚,从春到冬,一年四季。迎面一阵风,香的;挥一挥衣袖,香的;掬一口溪水,香的。再齐读这句。桂花雨是作者 1962 年写的,那年她 44 岁,而作者 12 岁就离开了故乡,以后的几十年都一直漂泊在外,不能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看不到旧宅院子里的金桂,看不到她的父亲和母亲,也看不到那阵阵的桂花雨出示:每当这时留在作者心头的仅仅是桂花香及那份摇花乐吗?母亲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文质兼美,结构齐整,教学时,我以最后一节,也就是文章的总结为切入点,通过不同形式品读文字,凸显阅读教学的维度。而这句的聚焦点我放在了“摇” ,一个“摇”字,摇来了童年的美好回忆,摇来了童年的快乐,摇来了对故乡、亲人的眷念与热爱。一摇,品出语言文字的香味。聚焦“摇”字,为什么摇?让学生感受桂花的香,而桂花的香,需要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品,才能品出花香,品出语言文字的味儿来。在这个点的教学上,抓住一个“浸”字,扣住花香,感受桂花香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一个“浸”字,将无形的香气写得可感可触,通感之美;一个“沉浸” ,将桂花的香味与心中的甜美、浓郁的乡情写得鲜明生动。在引导学生品味感悟中,感受桂花雨迷人的香,二摇,呈现语言文字的画面。我从“缠”字入手, “我”缠着母亲问什么?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