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xx年高考工作总结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05063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20xx年高考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推荐)20xx年高考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推荐)20xx年高考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 年高考工作总结近年,我校认真贯彻落实 xx 市 xx 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聚精会神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教学质量持续、快速提高。继 xx、xx 年高考持续辉煌后,xx 年高考再创我校历史新高。高分层及重点线、本科线上线人数均居 xx 市同类学校前列。具体来说,我校 XX 年高考,具有四个特点:其一,总分 700 分以上人数多,高考成绩“含金量”大幅度提升。总分 700 分以上考生 7 人,其中化学考生许xx 总分 793 分,黄 xx 总分 723 分;历史考生彭 xx 总分775 分;政治考生黄 xx 总分 738 分;物理考生罗 xx 总分720 分,林 xx711 分;艺术考生张 xx 文化总分 707 分。其二,单科突破 700 分人数多。单科 700 分以上考生30 人次。其中许顺利以综合科单科 854 分名列 xx 市第五,综合科 700 分以上 xx 人,数学科 700 分以上 xx 人,化学科 700 分以上 xx 人,政治科 700 分以上 3 人。艺术考生丁xx 以音乐术科 80 分的成绩名列 xx 市第六名。其三,考取名牌大学、重点大学人数多。有 5 名考生考上田 xx 基金会指定的十五所名校(许 xx 考取 xx 工业大学,黄 xx 考取 xx 大学,黄 xx 考取 xx 大学,罗 xx、陈 xx考取 xx 大学) ,受到田 xx 基金会的奖励。xx 城考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还有一批考生被 xx 理工大学、xx 外语外贸大.学、xx 师范大学、xx 大学、xx 音乐学院、xx 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等重点大学录取。其四、本科线上线人数多。本科线上线人数达 145 人,约占考生人数的 1/3。下面就有关备考的做法进行简要总结。一、加强综合科备考,明确综合科的地位我们认为,综合科要求低,容易出成绩,我们应充分发挥综合科的优势,把它作为高考成绩的拉动科目。为此,在整个备考过程中,要求做好两个落实:其一是人员落实,设立综合科备课组长,定期集体备课:设立综合科班主任,让班主任参与每两周综合科考试的监考及成绩的跟踪,配合科任老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其认识学好综合科的重要性。其二是在复习时间落实,根据需要,保证各分科必要的时间,如会考前的政治、一模前的地理每周两节课。具体做法如下:加强团结协作,强化整体意识。综合科考试虽说是以学科内知识综合为主,学科间综合所占的比例较小,但是综合科的独特的命题方式把它们几乎拧在一起,即以现实问题立意,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以致用。这就不仅仅要学好单科基础知识,而且要把单学科知识和能力进一步发展为多学科综合应用能力。因此我们以人类社会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诸多问题为出发点,以相关学科知识联系为切入点,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意识。在分科教学上,注意抓三方面:一构建学科知识框架体系,重主干知识内容的学习;二精选分科习题和试题,把握其数量和质量,注重知识的类比迁移能力;三注意各学科特有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分学科的融会到多学科的贯通,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2分层教学、分层指导、跟踪分析。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各学科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我校较突出。因此我们根据实际,采用分层教学法,对某些学习困难生、存在薄弱学科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或者说,降低了高考备考的着力点, “抓下层,推中层,促上层”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们还建立了学生考试档案,分科登记成绩,及时跟踪分析,落实科任,对偏科倾向学生做到心中有底,对其进行学习指导。3学好考纲,注重社会现实问题,热点题目化。二、以备课组为单位,充分发挥把关作用高考是多学科考试,一科考好不算好,只有科科都考好了才是真的好。因此,备课组的作用尤其重要。我们一般会委任高考备考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高中起始年级的学科备课组长,一任三年。要求他们从高一开始,就要给科组老师灌输高考意识,按照高考要求进行教学管理,切实.做到高中三年一盘棋,一年高考三年抓。正是各备课组的建设性工作,化不可能为可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过去我们都认为,象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科目,我们的学生要考高分很难很难,能考到 600多分就不错了,但 06 年高考,数学科突破 700 分的有 7 位同学,化学科也有 4 位同学。可以说,06 年高考,单科 30人次突破 700 分,我们的备课组立下汗马功劳!回顾备课组三年来的工作,我们有深切的体会:(1)团结合作、发挥特长。坚持集体备课,精心设计复习教学方案,统一教学目标、要求和复习的大致进度,理清各章节的知识点和交汇点,准确把握各复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疑难问题集体讨论,各抒己见,找出最佳解决方法,充分发挥了备课组的集体智慧。(2)滚动测试、螺旋式上升。以高三级的数学备课组为例。他们分工轮流做好每周二练、单元过关测试、综合训练题、模拟测试的命题和制卷工作,把好质量关。通过滚动测试、限时训练和模拟考试逐步强化了学生的速度意识、质量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高考做了充分的准备。(3)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网络。在备课组长的带领和组织下,备课组老师经常在自己的网页上交流,每次出题.的老师会把所出的题目上传到网页上,其他老师浏览后可提意见,使题目更完善。(4)培养尖子、诊治拐子。在高一我们就开始物色苗子,各科经过多次测试,选准培养对象,确立目标,制订培优方案,定时、定点、定老师进行辅导。化学科王平老师为使化学尖子在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在高二暑假用了整整一个月时间辅导,一方面夯实了化学尖子生的基础,另一方面激活了他们的思维。这是今年化学科高考取得显著成绩的关键,今年我校化学科 32 人参加考试,700 分以上 xx 人,其中许 xx793 分,600 分以上 xx 人。数学科从高二开始也已开展培尖治拐,分工到位,任务明确,对尖子生每次测试成绩都进行跟踪。班主任负责谈心,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心理辅导,科任教师是他们成绩提高的直接负责人,学科备课组长负总责,今年高考数学科成绩也有非常大的突破,700 分以上 xx 人,600 分以上 xx 人。政治科对尖子生的备考,重在指导尖子生的解题方法,对尖子生每次测试采取重点批改,及时面评,对他们答题中薄弱的环节,要求反复训练,结果他们的总体成绩大大提高,今年高考政治科取得前所未有的好成绩,700 分以上 xx 人,其中黄 xx 同学 772 分,600 分以上 xx人。对尖子生薄弱科目的辅导,从高二开始利用每周二、.五、六下午第三节进行,辅导班分为 A、B 两个层次。三、注重精神激励与心理调节xx 情感教育思想对学生三年的熏陶与渗透,生存教育思想对学生的情感发展也起了很好的砥砺作为,绝大多数的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2学校每年都出版高考成绩“龙虎榜” ,以此来表彰取得优秀成绩的毕业生,激励在校的学生,特别是高三级学生。3在适当的时候约请上届高考的优胜者回校向正在潜心备考的师弟师妹们谈谈心,鼓鼓劲,这种安排在全体同学中也带来非常良好的影响。4做好学生个体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从容地面对荣誉与挫折。到了高三,学生总有些急躁、紧张、盲目等心理方面的问题,越到最后阶段,学生的这种紧张心理越严重。除了心理辅导老师接受日常咨询之外,学校还定期约请熊校长上心理课。学校根据学生实际,在几个关键的时段由熊校长下班给学生上心理课,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帮助学生明白了许多道理,比如高考在人生中的意义,高考备考的学习特性,高考备考的方法策略等等,更重要的还有从校长的讲话中找到前进的方向、前进的精神动力,几乎每次的谈话都使学生感到力量倍增。此外,班主任细心做好学生的跟踪辅导工作,耐心指导学生以平常心对待.考试与分数,帮助他们从容地面对荣辱与挫折,在成功与失败的磕打碰撞中磨炼心理承受力,以健康的心态迎接高考。四、推行扎实、精细、有针对性、有新意的备考策略我们认为每年所采取的备考策略应该是继往开来的。“继往”就是要坚持多年以来行之有效的备考策略, “开来”就是强调要与时俱进,剔除老化做法,创新策略。提供适应性载体整个备考过程如何扎实有效的推进,就得十分注重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复习、训练的适应性载体。本届高三备考,我们主要从如下几种渠道来为学生提供复习、训练的适应性载体:各学科多年积累下来的系列复习资料,不少资料具有典型性与权威性,可谓常用常新;各学科的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尤其是考试说明及其补充说明;市内外兄弟学校之间的交流探讨资料;信息网络上发布的有价值的资料。一旦我们选中某种资料,就一定要做到学生人手一份,实现资源共享。各学科老师一定要对选用的资料有所研究,吃透重点,攻克难点,并把最有价值的东西教给学生。2落实阶段性计划我们强调,在不同的阶段应该有所侧重地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在首轮复习中采用拉网式的做法,注重考点的.全面覆盖,突出基础性。一模后至二模前,结合一模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采取“小专题”的做法,注重解题思路训练及解题方法规律的探索总结,着力促使学生实战能力上一个新台阶,突出针对性。二模后,关注高考热点与学生弱点,采取高考信息动向题目化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考能力,突出实用性。在临考前的一两个晚上,科任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着力营造轻松一点的氛围,增强学生自信。高考那几天,要求班主任在考生前往试室的必经路口目送考生进考场,给予最后的支持与鼓励。3抓好分层次教学这是田中近年来备考的重要策略,分层次目的是“精细培养” ,关注每一层次、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几乎到了为其“量身定做”的程度。本届高三的分层次教学可以描述为“一二三策略” 。 “一”就是一个学习论坛,主要是为尖子群体设立的。学校为此项活动提供了固定的时间、空间,每期约请某一学科的名师一个,由名师确定每期主题,并约请两三位学科尖子作为主持嘉宾,来参加的学生是自愿的,一般都是中上层以上的学生。论坛的过程是台上台下学生与学生嘉宾互动、师生互动,共同探讨某个或某些高考热点问题。 “二”就是两类学生的家教式辅导。其一是尖子生弱势科目的独立课外辅导,其二是临界生的相关科目独立辅导。前者使尖子生优势科目更强,弱势科目.不弱,整合实力,实现总分最大值;后者使差生多一个分数增长点,力争大专入围。 “三”就是三种办班形式。其一是培优班,主要是由各班的尖子组成,学校安排名师给该班每周分别上一节语文、数学和英语课。其二是语、数、英三科分开的学科加强班。学生主要是单科排名年级倒数几十名者。其三是选修科分层次班。本届高三我们在一模后分一部分精力着重研究了物理、化学两科学生的实际水平,最后决定把物理考生分为 A、B 两个层次,任课老师在讲解指导时各有侧重,为不同层次的考生寻求分数的增长点。同样化学考生也分为 A、B、c 三个层次,设计不同教学,为不同层次的考生寻求冲刺的突破口。XX 年高考,我们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总结起来有三点体会:一是找准定位,二是全校上、下服务高考,三是团体精神,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拼搏的结果。XX 年高考取得的成绩已成过去,XX 年高考是我省高中新课改的第一届高考,面对新的压力和挑战,使 XX 高考再次实现自我超越,备考计划如下:整个备考过程我们拟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7 月底至 8 月底)、成立高考备考工作领导小组,为备考工作的有序运行提供保证。2、争取上级党政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加强与区教.研室联系。3、召开高考备考准备会,总结 XX 年高考的经验,分析、探讨新形势,明确努力方向。对 07 年的高考进行深入的研究,及早提出应对策略和措施,把握方向,扎实备考,以期实现更高的目标。4、备课组、各班根据实际制订备考计划。5、召开学生高考动员会,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制订学习计划,明确奋斗目标,并为此而努力奋斗。6、要求各班摸清学生实际情况并进行具体分析,结合第一次质检成绩、平时成绩初步地、较大范围地确定培养对象。7、分别于 8 月 2729 日组织月考,做到混合编班,集体评卷。要求各科任老师认真做好质量分析。每次质检后对进入培养对象范围内的学生集中开会,个别辅导,面对面地分析其优缺点,以求不断进步。8、与学生家长密切联系,组织班主任、科任教师家访、电访。9、确定培养目标,在 10 月初把任务、指标落实到班,责任到人。0、各学科完成新课教学第二阶段(第一学期起至市一模)、研究新课标大纲、考纲,把握教学方向,深入研讨.高考的新动向,探索各科命题的新思路。2、各学科进入全面系统复习,坚持每周“讲一练一考”相结合,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全过程强化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要求。3、落实分类、分步辅导计划,加强学生应试能力训练,不断提高学生应试的心理素质。4重点抓好综合科的备考和学生的优势科目的辅导,突出它们对原始总分的贡献。5、各科每星期安排一次基础训练,英语听力每周三次。6、重视市组织的一模,广一模,并认真做好质量分析,引导学生查缺补漏。7、加强与区内外兄弟学校联系,想方设法从多方面获取高考信息,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复习。8、召开各类型主题班会,加强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督促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以昂扬的斗志迎接挑战。召开中上层学生家长会,争取家长参与备考工作,请示他们为备考工作提供宝贵意见。9、每月安排月考,做到混合编班,集体评卷。要求各科任老师认真做好质量分析。每次质检后对进入培养对象范围内的学生集中开会,个别辅导,面对面地分析其优缺点,以求不断进步。.第三阶段(市一模后至高考前)、面向中上层进行强化训练,重技巧、重规律疏理,重查漏补缺,重回归课本2、认真整理、分析各地高考信息,逐步缩小复习范围,做到重点突出,力求少而精。3、综合各地信息,各备课组自命一份较高质量的试题,于 5 月底进行一次模拟测试,侧重于评讲。4、要求各班主任及时了解与跟踪培养对象的情绪及表现,加强考前卫生保健及心理健康指导。5、做好考生报名、体检、填报志愿工作。6、继续加强应试能力训练,提高应试心理素质。7、加强考风考纪教育,做好考前动员工作。让考生满怀信心迎接高考。8、关注考试科学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考试技巧,提高备考教学的实效性。要组织学生考试技巧的专题方式研究。9、最后冲刺阶段。全级老师工作时间从早上七点三十分至晚上十点三十分,实行全天候的“坐班制” ,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群众团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