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发言稿

上传人:8** 文档编号:404397 上传时间:2018-08-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发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是一个统一体。“讲忠诚”是前提、是基础;“严纪律”是红线、是保障;“立政德”既是行为规范、理念修行,更是“第一要义、核心要务”。“立政德”是一个时代命题。它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四个自信”、“四个意识”的尺度标杆,是新时代、新发展、新变化的历史阶段,纯洁党性、提升党员干部思想境界、有效推进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征程的必然选择。“讲忠诚”关键是“忠”,“严纪律”关键是“律”,“立政德”关键在“德”。“忠”者,诚信尽力、赤胆忠心;“律”者,自律群律、严律戒律;“德”者,既是“德行操守”,也是“顺应规律发展而发展”。所谓“前提”、“基础”,就是“摆在最前面,摆在首位”; 就是“夯在最底层,夯实最基层”。所谓“红线、保障”,就是“不能碰,碰了就像电网一样伤你的骨、血、肉”,就是“起到支撑性作用的重要的东西”。所谓“行为规范”,就是行动行为的标准,或者说就是约定俗成的、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并被广大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规则原则”。所谓“理念修行”就是固化的“观念、认识”以及符合社会公众道德标准要求的修身养性及践思践行的思想追求。所谓“第一要义、核心要务”,就是要求我们在追求共产主义信仰、践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执政为民的全过程、全领域之中,都要把“立政德”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去认真对待、高度重视、全方位贯穿。讲忠诚是一个人,一个党员干部取信于人、取信于民及取信于组织的首要条件。或者说取信于人、取信于民来自于“诚”。取信于党及组织,来自于“忠”。忠诚带来相信,相信带来互信,互信是达成共识、形成合力的最佳催化剂、最好营养基。忠诚才能凝心,凝心才能聚力;忠诚需要以心换心,以心换心才能万众一心。忠诚才能同向,同向才能合力,才能形成团队效应、趋同心理,才能形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力量源泉,并且,最终形成团队的“稳定、定型”的心态效应。严纪律是一个组织立规矩、生活力、强肌体、出效力的必然选择和最佳途径。严纪律可以使组织里的成员产生“公平公正、自律群律”意识,尤其是因公平公正而先自律后群律,其结果必将是“令行禁止、整齐划一”。 严纪律又能使组织里的成员产生“平等、抱团”效应,尤其是“因平等而抱团”必将形成“专一专注的凝合心态”,从而使团队更利于攻坚克难、更利于克敌制胜。严纪律还能使党组织里的成员产生“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尤其是“留足底线、不动红线”,无形中就形成了良好的集体荣辱感,从而使党组织更加精诚团结,更善奋力超越。严纪律必将形成良好的“统”的功能的“纲举目张”效应。如同一个组织的血脉,纪律越健全,执行越严,血脉越通畅、肌体越健硕、机能越充沛。立政德就是要建立良好的从政的德行操守。从政之德行操守,直接关系到执政根基的牢固与安稳,直接关系到执政者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和信誉,直接关系到执政者所持政绩观的正误。立政德最好的体现就是看它:是不是为了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不是为了真正履行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不是为了真正实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本质要求。立政德最直观的作用就是:“统”得住民心民意,把人民群众的期盼作为“谋之于民、用之于民、还之于民”的实践标准;守得住“政绩、败绩”的分界点,把“败绩”列为“负面清单”的“头版头条”,最大限度的抱着良心、赢取民心、方得安心;摆清了执政党的位置,即用立政德去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净化为民服务的“灵魂”,担当为民服务的“光明大道”,从而进一步摆清为民服务的本位,摆清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位置和执政党在履职尽责全过程中的执政方略和执政路径;形成环环相扣的“德政”路线,形成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新理念的“新政德思想”和“一切为民”的朴素执政观。讲好忠诚,才能严好纪律。讲好忠诚,才能立好政德。没有“不忠诚的纪律”,更没有“不忠诚的政德。立好政德,才能严好纪律。政德是良好修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反映。良好的修为本身就包括严的纪律。立好政德,才能讲好忠诚。政德是优良品质的集中体现和根本反映。立好政德本身就包含着“忠诚、忠良、忠义”,还包含着“立言、立诚、立信”。立好政德,才能改造好主观世界,积极“作为”、主动修为,真正做到严于律己、自律群律;真正做到忠诚于组织,奉献于人民;真正实现新时代“法治、德治有机统一”的本质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党风建设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