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概论 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03732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概论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儿科概论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儿科概论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学,1,学习要求 :学习儿科总论,要熟记儿科学的特点、小儿年龄分期及特点。,第一章 绪 论,2,儿科学: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各年龄期中,如何促进身心健康和防治疾病的医学学科。研究对象:自胎儿至青春期的儿童。宗旨: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3,研究内容:包括4个方面。1、发育儿科学:研究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达到不断提高儿童体格、智力发育水平和适应社会能力。2、临床儿科学:研究小儿各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提高疾病的治愈率,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4,3、预防儿科学:研究小儿各系统疾病的预防措施,是现代儿科学最具有发展空间的内容,将会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4、康复儿科学:研究小儿各种疾病的康复及转归,帮助儿童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5,儿科学的发展:儿科学是临床医学下的二级学科。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儿科学也逐渐向更深入、更专业的三级学科细化发展。儿科学的三级学科分支主要以系统分化,与内科学相似,但是其研究内容及内在规律与成人差别较大,应予以区别。同时也不断派生出新的专业。,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6,儿科学中最具特设的学科是儿童保健学和新生儿学。儿童保健学:新生儿学:围生医学:(围生期),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7,由于儿童时期机体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阶段,有其独有的特点。儿科学基本特点表现在三方面:1、差异大 (个体、性别、年龄)2、防御能力弱易发生疾病3、修复能力强,第二节 儿科学的特点,8,一、基础医学方面:解剖:身体各部分比例,器官大小和位置等随年龄增长而改变 功能:各系统、器官的功能随年龄增长而成熟病理:对同一致病因素的反应随年龄而不同免疫:较年长儿和成人差,易被感染,故预防重要心理:心理、行为形成的基础阶段,可塑性强,第二节 儿科学的特点,9,二、临床方面:疾病种类:与成人不同临床表现:起病急、凶,易患并发症诊断:疾病种类、表现有独到之处治疗:综合治疗、重视护理及支持疗法预后:修复能力强,如治疗得当,预后理想预防:特别重要,有时是唯一有效手段,关系到一生健康,有事半功倍效果。,第二节 儿科学的特点,10,二、临床方面:病种有特异性,与成人不同。各年龄组临床表现也有特殊性。变化快,表达差,定位不明确。 治疗讲究全面性,护理和支持疗法不可忽视,药物需按体重计算。,第二节 儿科学的特点,11,第三节 小儿年龄分期,儿童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与年龄相关的规律性。将小儿年龄人为分成7个时期。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为止,共40周。(280天),12,胎儿期特点,13,2、新生儿期:出生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包含在婴儿期内,14,新生儿死亡率约占婴儿死亡率的1/2至2/3, 第一周新生儿的死亡数约占新生儿死亡数的70。,新生儿期特点,15,3、婴儿期:生后至1周岁(包括新生儿期),16,婴儿期特点,17,4、幼儿期: 1至3岁,18,幼儿期特点,19,5、学龄前期:未满学龄的年龄。3-6岁,20,学龄前期特点,21,6、学龄期:6岁至青春期开始,22,学龄期特点,23,7、青春期:男13至20岁女11至18岁 个体相差2-4岁,24,青春期特点,25,学习要求 :熟记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体格生长常用指标的测量值及临床意义。,第二章 生长发育,26,生长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形成到成年人的成熟过程。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可用相应的测量值来表示其量的变化。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和功能成熟。,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27,生长和发育是儿童不同于成人的重要特点,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础。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28,1、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快慢不一。(二个高峰)2、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神经早、生殖晚)3、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只有正常范围,没有正常“标准”。,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29,30,31,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最重要因素 营养:儿童时期的重要因素,越小越重要 疾病:不可忽视的因素 性别:客观存在的因素 环境:最有潜力改善的因素 母亲情况:与胎儿宫内发育有关 生活环境:促进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32,一、体格生长常用指标一般常用的指标有身高(长)、体重、坐高(顶臀长)、头围、胸围、上臂围和皮下脂肪等。,第二节 体格生长,33,二、出生至青春前期的体格生长规律(一)体重的增长体重为各器官、系统、体液的总重量。其中骨骼、肌肉、内脏、体脂和体液为体重的主要成份。体重易于准确测量,是最易获得的反映儿童生长和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也是计算小儿用药量和液体量的依据。最易波动的指标。,第二节 体格生长,34,第二节 体格生长,出生体重:3kg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1周由于摄入不足,水分丢失、胎便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生后3-4日达最低(3%-9%),以后回升,至出生后第7-10日恢复到出生时体重。超过10%或第10天未恢复-病理状态。生理性体重下降可避免。,35,第二节 体格生长,生后第一月-体重增加1-1.7kg生后三个月-体重增加出生体重的2倍第一年内婴儿前3个月体重的增加值等于生后9个月内体重增加值12个月婴儿体重为出生时体重的3倍(9kg)2岁时体重为出生时体重的4倍(12kg)2岁至青春前期每年增加2kg,36,第二节 体格生长,粗略估计体重公式:小于6月:出生体重月龄 0.77-12月: 6 月龄0.252-12岁:年龄28,37,(二)、身材的增长1、身高(长)指从头顶至足底的全身长度, 3岁以下小儿的身长应该用量板于卧位测定。身高生长2个高峰:婴儿期、青春期出生时身高: 50cm1岁时身高: 75cm 2岁时身高: 87cm2-12岁身高(厘米): 年龄775(cm),第二节 体格生长,38,2、坐高(顶臀长):至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 代表头和脊柱长度。3岁儿童取仰卧位测量的值称顶臀长。坐高占身高的百分数随年龄增长而下降。3、指距:指两上肢水平伸展时两中指尖的距离。代表上肢长骨生长。正常人指距身高。若指距大于身高,则有长骨生长异常的可能。,第二节 体格生长,39,(三)、头围的增长软尺固定于一侧眉弓上缘,绕经枕骨结节最高点回至原点的读数。头围的增长与脑、颅骨的生长有关。出生时约32-34cm 。出生后前三个月头围的增长约等于后9个月头围的增长值约6cm。1岁时约为46cm 2岁时约为48cm 15岁时约为54-56cm,第二节 体格生长,40,头围的测量在2岁以内最有意义。连续追踪测量比单次测量更重要。头围小均值减2个标准差,常提示脑发育不良的可能;头围增长过速常提示脑积水。,第二节 体格生长,41,(四)胸围的增长代表肺与胸廓的生长出生时 32cm 略小于头围 12cm1岁时等于头围1岁青春前期胸围大于头围(约为头围+年龄-cm),第二节 体格生长,42,(五)上臂围的增长代表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皮肤的增长岁以下儿童上臂围(左上臂围)13.5cm 营养良好12.513.5cm 营养中等12.5cm 营养不良,第二节 体格生长,43,(六)皮下脂肪通过测量皮脂厚度反应皮下脂肪。测皮褶卡钳来测量腹壁和背部皮下脂肪。,第二节 体格生长,44,(七)身体比例与匀称性在生长过程中,身体的比例与匀称性生长有一定规律。1、头与身长比例 : 头的生长在宫内与婴幼儿期领先生长,而躯干、下肢生长则较晚,生长时间也较长。这样,头、躯干、下肢长度的比例在生长进程中发生变化。头长占身长(cm)的比例在婴幼儿为14,到成人后为18。,第二节 体格生长,45,第二节 体格生长,46,2、体型匀称 表示体型(形态)生长的比例关系。如身高的体重(Weight for heightWH),胸围身高(身高胸围指数),体重(kg)身高(cm)x1000(Quetelet指数),体重(kg)身高(cm)2X104(Kaup指数),年龄的体块指数(BMIage)等。,第二节 体格生长,47,3、身材匀称 以坐高(顶臀长)与身高(长)的比例表示,反映下肢的生长情况。坐高(顶臀长)占身高(长)的比例由出生时的0.67下降到14岁时的0.53。任何影响下肢生长的疾病,可使坐高(顶臀长)与身高(长)的比例停留在幼年状态,如甲状腺功能低下与软骨营养不良。,第二节 体格生长,48,4、指距与身高正常时指距身高。若指距大于身高1-2cm ,出现蜘蛛样指(趾)(马方综合症),对诊断长骨的异常生长有参考价值。,第二节 体格生长,49,三、青春期的体格生长规律体格生长第二个高峰期性别差异:女孩进入高峰比男孩快2年,男孩骨龄15岁,女孩骨龄13岁时,身高生长达到最终身高的95%。女孩乳房发育后(9-11岁),男孩睾丸增大后(11-13岁)身高加速生长持续1-2年 女孩:每年增加8-9cm,男孩:每年增加9-10cm,其增加值为最终身高的15%。,第二节 体格生长,50,一、骨骼 (一)头颅骨头围、骨缝和前后囟的闭合时间衡量颅骨发育骨缝: 3-4月龄闭合, 后囟: 出生时有1/4小儿已闭或很小,一般在出生后6-8周即闭合。前囟: 出生时大小约1-2cm,6个月后逐渐骨化变小至1-1.5岁时闭合。2岁未闭合为延迟闭合。,第三节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的发育,51,前囟大小表示法:2*2cm.,52,前囟检查在儿科临床中很重要。前囟小闭合早脑发育不良、头小畸形前囟闭合延迟甲状腺功能低下、佝偻病前囟饱满颅内压力增高(脑水肿、脑炎、脑膜炎)前囟凹陷脱水,第三节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的发育,53,(二)脊柱的发育脊柱的增长反应脊椎骨的生长,第1年发育快于四肢。3个生理弯曲:3月-颈椎前凸6月-胸椎后凸1岁-腰椎前凸6-7岁 韧带固定,第三节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的发育,54,(三)长骨的发育生长-长骨干骺端的软骨骨化、骨膜下成骨增长、增粗。骨骺和骨干融合-长骨停止生长。骨化中心(骨龄):用X线检查测定不同年龄儿童长骨干骺端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数目、形态的变化,并将其标准化。,第三节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的发育,55,(三)长骨的发育骨化中心出现反映长骨的生长成熟程度。出生时-股骨远端及胫骨近段有骨化中心,手腕部无骨化中心。婴儿拍膝部X线。年长儿摄左手和腕部X线。固化中心出现的顺序为:头状-钩-下桡-三角-月-大-小-舟-下尺-豆状骨。,第三节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的发育,56,骨龄:即为正常儿出现相应数目骨化中心的年龄。小儿1岁时在腕部有2-3个骨化中心3岁时4个,6岁时7个,8岁时有9个,10岁时全部出现约10个。9岁前腕部骨化中心数约为岁数+1。骨龄检查的意义:骨龄延迟甲低、GHD骨龄超前真性早熟、CAH,第三节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的发育,57,二、牙齿乳牙:共20个,约4-10个月开始出牙,12个月后未萌出牙异常(延迟)。一般在2-2.5岁出齐,2岁以后小儿乳牙总数等于月龄减4-6。恒牙:6岁开始萌出第一颗恒牙(第一恒磨牙),12岁出第二颗恒磨牙,17-18岁出第三颗恒磨牙。恒牙数32个。,第三节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的发育,58,二、牙齿出牙是生理现象,个别婴儿出牙时可有症状:低热、唾液增多、流涎及睡眠不安、烦躁。当外胚层生长不良、钙或氟缺乏、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可导致牙齿生长异常。乳牙萌出顺序: 见下图。,第三节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的发育,59,上第二磨牙,下 尖 牙,下 侧 切 牙,下 中 切 牙,下 中 切 牙,下 侧 切 牙,下 尖 牙,下第一磨牙,下第二磨牙,上 侧 切 牙,上 中 切 牙,上 中 切 牙,上 侧 切 牙,上 尖 牙,上第一磨牙,上第二磨牙,上 尖 牙,下第一磨牙,下第二磨牙,上第一磨牙,9 6 8 3 2 2 3 8 6 9,10 5 7 4 1 1 4 7 5 10,乳牙出牙顺序,60,三、生殖系统发育分胚胎期性分化和青春期生殖器官、第二性征及生殖功能生长两个过程。胚胎期性分化从受精开始,Y染色体短臂决定胚胎的基因性别 。生殖系统的发育通过下丘脑一垂体促性腺激素一性腺轴(HPGA)调节。,第三节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的发育,61,在各系统中生殖系统生长发育最迟,从出生到青春前期一直缓慢生长,保持幼稚状态,功能处于静止期。到青春期生殖系统迅速生长发育,持续67年。,第三节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的发育,62,青春期生长的年龄与第二性征出现顺序有很大个体差异。性早熟(早熟的青春期):指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10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即青春期提前出现。性发育延迟:女孩14岁以后,男孩16岁以后无第二性征出现者。,第三节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的发育,63,男性生殖系统发育:男性生殖器官的形态、功能和第二性征男性生殖器官:睾丸、附睾、阴茎。第二性征生长:阴毛、腋毛、胡须、变声及喉结的出现。出生时男婴睾丸大多已降至阴囊,约10男婴的睾丸尚未下降,一般1岁内都下降到阴囊,未降者称隐睾症。,第三节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的发育,64,女性生殖系统发育:生殖器官的形态、功能发育和第二性征发育。女性生殖器官:卵巢、子宫、输卵管、阴道。第二性征发育:乳房、阴毛、腋毛的发育标志。青春前期卵巢发育非常缓慢。青春期卵巢从原来的纺锤体状到圆形,性功能开始 活动。月经初潮是性功能发育的主要标志第二性征发育顺序-乳房、阴毛、初潮、腋毛。,第三节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的发育,65,神经心理发育包括:感知、运动、语言、情感、思维、判断和意志性格等。,第四节 神经心理发育,66,一、神经系统的发育,第四节 神经心理发育,67,第四节 神经心理发育,68,脊髓随年龄而增长胎儿期 脊髓下端在第2腰椎下缘,4岁时上移至第1腰椎(腰穿时应注意)婴儿肌腱反射较弱,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弱,腹壁反射、提睾反射不易引出,到一岁时才稳定。3-4月婴儿肌张力较高,Kerning 征可为阳性,2岁前儿童Barbingski征亦可为阳性。,第四节 神经心理发育,69,新生儿:短暂原始注视,仅在15cm处调节视力,眼运动不协调 1个月:头眼协调,视觉跟随90 2-3个月:视觉跟随180 ,可追寻活动的人或物 4-5个月:认识母亲,见奶瓶喜悦 6个月:目光跟随在水平及垂直方向移动之物,能注意远距离物体 9个月:较长时间看3-3.5m内的人物。,二、感知的发育 1、视感知发育,70,新生儿:听觉灵敏度好3个月:听觉集中,寻找声源9个月:能寻找来自不同高度的声源,2、听感知发育,71,(1)味觉新生儿:对不同味觉的物质有不同反应3个月:精确分化主要的物质溶液(2)嗅 觉新生儿:对有气味的物质发生反应7-8个月:嗅觉较灵敏,3、味觉和嗅觉发育,72,新生儿:触觉发达,温觉(冷)灵敏,痛觉迟钝2个月:对痛觉有反应3个月:温觉精细分化,4、皮肤感觉的发育(触觉 温度觉 痛觉),73,(一)平衡与大运动一听、二看、三抬头、四撑、五抓、六试坐、七翻、八爬、九扶站、十月扶走、十二独走。一哭二笑三抬头,四翻六坐周会走。,三、运动的发育,74,(二)细动作新生儿:两手握紧拳3-4月:手指可活动9-10月:用拇、食指拾物,撕纸12-15月:会用匙,乱涂画2岁:会积木6-7块,翻书,三、运动的发育,75,四、语言的发育,76,1、早期的社会行为2-3个月:眼神或发音表示认识父母3-4个月:大笑7-8个月:认生、对发声玩具感兴趣9-12个月:认生高峰18个月:逐渐有自我控制能力,独自玩长时间2岁以后不再认生3岁能说短句,五、心理活动的发育,77,2、注意的发展:婴儿-无意注意为主,逐渐出现有意注意。5-6岁后发育较完善。 3、记忆的发展:记忆包括对信息的贮存和“读出”两部分。分为感觉、短暂记忆和长久记忆3个系统。长久记忆分为再认和重现。婴儿只有再认而无重现。幼年儿童以机械记忆为主,随年龄的增长和理解、语言、思维能力的不断加强,逻辑记忆能力逐渐发展。,五、心理活动的发育,78,4 、思维的发展1岁以后产生思维;3岁以前形成最初级的形象思维;6-11岁后逐步学会综合分析、分类比较等抽象思维方法,有独立思考能力。5、想象的发展新生儿:无;1-2岁刚有想象的萌芽;学龄前儿童仍以无意想象为主;学龄期有意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得以迅速发展。,五、心理活动的发育,79,6、情绪、情感的发展新生儿:消极情绪为主婴幼儿期:时间短、反应强、多变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逐渐稳定,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五、心理活动的发育,80,7、个性和性格的发展婴儿期:逐渐建立对亲人的依赖性和信任感幼儿期:尚未脱离对亲人的依赖,常有违拗言行与依赖行为交替现象学龄前期:生活基本自理,主动性逐渐增强学龄期:正规学习生活青春期:体格生长和性发育趋于成熟,适应能力增强但情绪易波动,易发生性格改变。,五、心理活动的发育,81,小儿神经系统发育过程(1),82,小儿神经系统发育过程(2),83,谢谢!,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