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健康管理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03703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3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健康管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儿童健康管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儿童健康管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06岁儿童健康管理,1,一、定义,06岁儿童健康管理是指为保障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育,减少疾病发生。通过开展儿童保健系列服务、儿童健康监测和重点疾病的筛查,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儿童出生缺陷,预防和控制残疾的发生发展,提高生命质量。,2,二、服务流程,3,(一)国家要求的服务流程:,新生儿家庭访视1次:家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体检、健康指导 1岁以内4次:满月、3、6、8月 12岁每年2次:12月、18月、24月、30月 36岁每年1次:36月、4岁、5岁、6岁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46岁每年1次血常规检测和视力筛查(血常规共6次)。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共4次)。,4,(二)我省加强意见要求的服务流程:,新生儿家庭访视1次(10元/人) :家访、建册、体检、健康指导。 1岁内4次(60元/人) :满月、3月、6月、8月体检、健康指导共4次,血红蛋白检测4次,听性行为法听力筛查1次。 13岁4次(31元/人):12月、18月、24月、30月体检、健康指导共4次,血红蛋白检测、听性行为法听力筛查各2次,开展中医保健服务。 34岁1次(21元/人) :3岁体检、健康指导、血红蛋白检测、听性行为法听力筛查各1次,开展中医保健服务。 46岁每年1次(13元/人年):每年体检、健康指导、每年检测1次血红蛋白、开展中医保健服务 血红蛋白检测共10次,听性行为法听力筛查共4次。 上述服务,有条件地区和偏远地区交由乡村医生开展。 生后48小时后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30元/人次 ),42天内对未通过及漏筛者复筛。 生后72小时后进行苯丙酮尿症(PKU)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筛查(50元/人 ),最迟不宜超过生后20天。,5,三、管理要求,云南省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指导意见(试行)(云卫发201326号)要求,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主要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没有能力提供以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不健全的地区,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由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提供。,6,(一)实行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服务,并建档、建册为主的管理机制,服务提供者: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体) 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补充) 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补充) 信息保存: 档案管理并提供服务者,同时填写06岁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和儿童保健手册,并保存记录表至档案。 提供服务者,同时填写06岁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和儿童保健手册,并定期报送记录表给档案管理机构,自身留底备查。,7,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分配原则,新生儿家庭访视: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或乡村医生负责。 其余的06岁儿童健康检查:有条件地区和偏远地区可交由乡村医生负责。 血红蛋白检测:有条件地区和偏远地区可交由乡村医生负责。 新生儿疾病筛查:助产机构负责采血送样,省新筛中心或分中心负责检测。 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和复筛由县级有条件医疗机构开展,确诊由省听力障碍诊断中心负责实施。,8,村级(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服务要求流程,基础条件:人员能力素质(资质)、场地条件(保健室)、设备条件(检查床、体温计、体重秤、量床、坐高身高计、皮尺、听诊器、手电筒、压舌板、消毒棉签、 75%酒精,新生儿访视卡、笔等)。 登记信息:台账、 06岁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儿童保健手册等。 服务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云南省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指导意见。 服务内容:免费提供适龄儿童的06岁儿童健康检查。 档案管理: 服务记录有台账,06岁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每月定期报送档案管理者存入居民健康档案,儿保手册交家长管理。每季度村级任务完成情况报送乡级。 监督考核:在县妇幼保健院指导下,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安排村级任务和进行日常监督指导考核,县妇幼保健院每季度抽查考核村级任务完成情况,严格服务质量检查,工作量核实,县项目领导小组和卫生局负责审核兑现项目补助资金。,9,乡级(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服务要求流程,基础条件:人员能力素质(资质)、场地条件(保健室)、设备条件(检查床、体温计、体重秤、量床、坐高身高计、皮尺、听诊器、手电筒、压舌板、消毒棉签、 75%酒精,新生儿访视卡、笔等)。 登记信息:台账、 06岁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儿童保健手册等。 服务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云南省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指导意见。 服务内容:免费提供适龄儿童的06岁儿童健康检查。 档案管理: 服务记录有台账,06岁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每月定期报送档案管理者存入居民健康档案,儿保手册交家长管理。每季度定期报送全乡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至县妇幼保健院。 监督考核:县妇幼保健院与乡级签订年度任务目标书,明确工作任务和具体提供服务的内容,每季度定期考核乡级任务完成情况,严格服务质量检查,工作量核实,县项目领导小组和卫生局负责审核兑现项目补助资金。,10,县级(县妇幼保健院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服务要求流程,基础条件:人员能力素质(资质)、场地条件(保健室)、设备条件(检查床、体温计、体重秤、量床、坐高身高计、皮尺、听诊器、手电筒、压舌板、消毒棉签、 75%酒精,新生儿访视卡、笔等)。 登记信息:台账、 06岁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儿童保健手册等。 服务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云南省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指导意见。 服务内容:免费提供适龄儿童的06岁儿童健康检查。 档案管理: 服务记录有台账,06岁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每月定期报送档案管理者存入居民健康档案,儿保手册交家长管理。每季度定期报送本机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至县妇幼保健院。 监督考核:县妇幼保健院与承担任务机构签订年度任务目标书,明确工作任务和具体提供服务的内容,每季度定期考核机构任务完成情况,严格服务质量检查,工作量核实,县项目领导小组和卫生局负责审核兑现项目补助资金。,11,建档、建册要求,建立居民(儿童)健康档案和儿童保健手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首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更新信息、保存档案;同时,根据对象年龄,提供适龄的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建立相关的06岁儿童健康管理记录并保存入居民健康档案。 档案内容: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 06岁儿童健康管理等)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后的集中管理由辖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12,06岁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说明,性质:是06岁儿童成长的重要记录,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记录之一,是国家免费服务项目之一,是居民健康档案中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之一,是居民健康档案的一部分。 4个种类: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1岁以内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12岁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36岁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内容:包含生长发育状况、预防接种和先天性疾病筛查情况,体格检查和血红蛋白检测情况,喂养和护理指导等儿童成长重要记录。 其它内容:每次血红蛋白检测化验单应粘贴保存(是免费服务的重要依据!)。新生儿遗传病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等重要记录应在服务机构反馈结果后补充填写完善。 作用:是提供儿童健康服务的重要依据,是各级考核,核实服务机构提供儿童保健服务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是兑现服务机构项目补助资金的关键痕迹资料。 其它:增加服务次数和服务内容的记录表,属非免费项目,应在保存档案中注明。,13,儿童保健手册说明,性质:是记录儿童成长的重要资料,是提供儿童保健系列服务的痕迹资料,是供儿童家长关注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记录,可由家长永久保存。 内容:是06岁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的部分或全部复制,两者的体检和检测数值应该完全一致。手册中超出国家儿童健康管理要求的额外服务次数和服务内容,属非免费服务项目(检查报告可粘贴在儿保手册上),手册记录中应注明。 作用:家长保管,每次带孩子接受儿童保健服务都有记录,可以在不同地点接受服务并记录在案,相关信息可以从手册转抄到管理记录表,是基层服务机构转录、完善儿童个人信息归档、完善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和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载体。,14,儿童健康档案信息管理,保存: 06岁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由机构保存,儿童保健手册由家长保存。 归档:建档和档案管理机构的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应该保存或抄录儿童每次健康检查的相关信息(包括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必须收集完善辖区内儿童在不同地方接受免费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信息。从对象儿童的保健手册抄录相关服务内容。完善06岁儿童健康管理档案资料。 报送:提供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将相关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及时汇总、更新、报送至健康档案管理机构,也作为完成工作情况,定期兑现补助资金的重要依据。 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健康档案的监督与管理。 电子档案管理: 06岁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的电子档案集中管理由辖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全县的电子档案管理由县妇幼保健院统一负责,全州(市)的由州(市)妇幼保健院负责,全省的由省妇幼保健院负责。家长:有义务保管好儿童保健手册,每次接受服务时出示给提供服务机构。 体检、看病、检查资料均应该保存好,定期出示给档案管理机构登统。,15,06岁儿童健康管理电子档案建档目标,以县(区)为单位2013年06岁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电子化建档达到50%,2015年达到90%以上,2018年达到100%。 以市为单位2013年06岁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电子化建档达到50%,2015年达到90%以上,2018年达到100%。 以省为单位2013年06岁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电子化建档达到50%,2015年达到90%以上,2018年达到100%。,16,06岁儿童健康管理信息化目标,争取在2020年建立起全省的网络化06岁儿童健康管理体系,实现全省范围内的儿童健康检查信息联网,资源共享。,17,(二)06岁儿童健康管理实行以县为单位统一领导,以县妇幼保健院牵头组织落实的工作模式,县级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的基本单位 工作统一领导 任务统一安排 考核统一部署 补助资金统一管理 省、州、县财政每年安排资金支持同级妇幼保健机构开展技术指导和考核评估等工作。,18,任务考核和补助资金兑现,县卫生局负责项目补助资金的具体安排和拨付 先考核,后兑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服务的 先预拨,后考核、再结算:村卫生室提供服务的,19,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目标,到2015年以县(区)为单位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85%以上。 到2015年以州(市)为单位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85%以上。 到2015年以省为单位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85%以上。 儿童系统管理率年度辖区中按相应频次要求管理的06岁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6岁儿童数100。,20,技术指导检查,各县(区)妇幼保健机构与提供相关服务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签订的目标任务责任书,须汇总、总结报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审核备案,接受市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指导、检查和反馈建议。各市汇总、总结本市实施办法,报省级审核备案,接受省级技术指导、检查和反馈建议。 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服务项目相关信息按季度逐级上报,保障信息沟通及时,畅通。,21,督导要求,省级每年至少对16个州市的工作进行一次绩效考核督导,抽查全省四分之一的县(市、区),督导结果报卫生厅作为工作完成情况的奖惩依据。 市级每年至少对全市辖区内所有县(区)的工作进行一次绩效考核督导,督导结果报市卫生局作为工作完成情况的奖惩依据。,22,四、 儿童健康管理的具体实施,目的 了解儿童健康管理的对象和服务内容 掌握儿童体格测量与评价的方法 掌握体格检查的内容和异常征象的判别 了解健康问题的处理原则和服务要求,23,服务对象,辖区内居住的06岁儿童 新生儿 婴儿 幼儿 学龄前儿童,24,记录表及说明,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 1岁以内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12岁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36岁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25,(一)新生儿家庭访视,时间:新生儿出院后一周内 地点:新生儿家中 服务内容: 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 出生情况、预防接种、新生儿疾病筛查 观察家居环境,了解喂养、睡眠、大小便 体格检查 健康指导:喂养、护理、疾病预防,26,新生儿家庭访视用品: 携带新生儿访视包 体温计、新生儿杠杆秤/电子秤、听诊器、手电筒、消毒压舌板、75%酒精、消毒棉签,新生儿访视卡、笔等。 出示访视工作证,27,注意事项,补种疫苗 补新生儿疾病筛查生后72小时后进行本苯丙酮尿症(PKU)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筛查,最迟不宜超过生后20天。生后48小时后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42天内对未通过及漏筛者复筛。 高危筛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28,(二)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时间: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乙肝疫苗第二针 地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服务内容: 询问: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 测量:体重、身长测量 体检 评估,29,婴幼儿健康管理,时间 :分别在3、6、8、12、18、24、30、36月 龄时,共8次。 地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服务内容 询问:喂养、患病情况 体检 评估:生长发育、心理行为发育 健康指导: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30,注意事项,血常规检测: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 听力筛查: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 有条件的地区,建议结合儿童预防接种时间增加随访次数。 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省加强意见:1岁内血红蛋白检测4次,听性行为法筛查1次。1-3岁各检测筛查2次,3-4岁各检测筛查1次。4-6岁每年检测血红蛋白1次。,31,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时间:46岁,每年1次 地点: 散居儿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集体儿童:可在托幼机构进行 服务内容 询问:膳食、患病情况 体检:视力筛查、血常规 评估: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 健康指导 疫苗接种,32,儿童健康检查记录原则,填表时按照项目栏的文字表述,将在对应的选项上划“”。 若有其他异常,请具体描述。 “”表示本次随访时该项目不用检查。,33,体格检查内容,两次随访间患病情况:若有,填写具体疾病名称。 转诊建议:在相应数字上划“”,并填入转诊原因及接诊机构名称。 指导:在对应的选项上划“”,可多选,未列出的其他指导具体填写。 下次随访日期:根据儿童情况确定下次随访日期,并告知家长。,34,小组讨论评估儿童健康状况,案例16月女婴,36周早产。体检示:体重5.5kg,身长60cm,头围40cm,前囟2X2cm。俯卧能抬头,但不会翻身和坐。心脏可闻及级收缩期杂音。,案例2男童,1岁6月。健康检查结果:体重13.2kg,身长80cm,头围47cm。目前走得好,不会扶栏杆上楼梯。前囟闭合。外耳道可见黄色液体。,35,小组讨论,0-6岁儿童常见的健康问题? 处理原则?,36,健康问题及处理原则,营养性疾病指导及转诊 营养不良 贫血 单纯性肥胖 其他健康问题或疾病及时转诊 皮肤 头颈部(包括前囟、五官) 胸腹部(包括心肺、佝偻病体征) 四肢脊柱 外生殖器,37,服务要求,机构应当具备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人员取得相应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 掌握辖区中的适龄儿童数,加强与托幼机构的联系。 加强宣传,使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与预防接种结合,提供体格发育测量及健康指导服务。 服务后及时记录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积极应用中西医药方法提供健康指导。,38,考核指标,新生儿访视率年度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年度辖区内活产数 100% 儿童健康管理率年度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随访的06岁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6岁儿童数100。 儿童系统管理率年度辖区中按相应频次要求管理的06岁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6岁儿童数100。,39,高危的识别和处理,村级发现异常的处理 对能处理的儿童异常情况,及时给予处理,根据儿童情况适当作出增加检查次数和内容的处理,适当给予药物和指导等。 对不能处理的儿童疾病情况,转诊上级医院。 乡级发现异常的,对不能处理的儿童异常情况,及时转诊上级医院。 县级发现异常的,积极实施诊治,对不能处理的情况联系上级医院转诊。,40,新生儿家庭访视的重要性 新生儿适应性差、不成熟、抵抗力弱 需要早期发现异常和疾病,及时给予处理和转诊 需要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 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促进新生儿健康生长,41,角色扮演,王桂花今年18岁了,刚在乡卫生院生第一个孩子,是顺产,男孩,生孩子后第二天就回家了。她和丈夫的家在山里,这次去乡卫生院生孩子挺辛苦的,走2公里山路才能到乡公路乘车点,还得找邻里帮忙找车,到乡卫生院坐了1个多小时的车。回到家里公公婆婆对她挺好的,公公婆婆的家就在旁边一点,这几天在帮着一起照看孩子,生完孩子后一直没洗澡,家里门窗都关得好好的,只是桂花觉得有些不舒服,自己吃的也和平时没多少区别,自己没有养孩子的经验,更多是听小伙伴说的,现在常常还要为孩子的事与婆婆争执,按婆婆的意思办。这两天孩子看起来有点黄,吃奶也好像少了点,桂花很着急。,42,小组讨论,王桂花家发生了什么?有什么困难或问题?我们能做什么给予帮助?我们的社区有什么不同?,43,新生儿家庭访视工作要求1、访视对象:辖区内居住的及助产机构出生的所有新生儿。2、访视次数:正常足月新生儿:访视次数不少于2次。首次访视应在出院后7日之内进行,满月访视在出生后2830日进行。首次访视如果发现问题者,均应酌情增加访视次数,必要时转诊。,44,高危新生儿:高危新生儿应在得到出院(或家庭分娩)报告后24小时内首次访视,并且根据高危的具体情况增加访视次数,酌情转诊。,45,高危因素包括: 早产儿、过期产儿、 低体重儿、巨大儿、双多胎; 窒息、黄疸儿、患中、重度感染需住院治疗者; 患有影响生活能力的出生缺陷以及遗传、代谢性疾病; 家族中有遗传、代谢性疾病,有永久性听力障碍史;,46,母亲有异常妊娠及分娩史:自然流产 2次、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及脑瘫儿、不孕症,或分娩年龄初产妇 35岁、经产妇 40岁; 母亲孕早期有病毒感染,服用过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接触过放射线、可疑致畸物质及职业毒物和有吸烟、吸毒、酗洒等不良习惯,有传染病、性病史; 母亲患有精神性疾病,残疾。,47,3、访视用品: 携带新生儿访视包 体温计、新生儿杠杆秤/电子秤、听诊器、手电筒、消毒压舌板、75%酒精、消毒棉签,新生儿访视卡、笔等。 出示访视工作证,48,4、检查要求:,接触新生儿前清洁双手,检查时应注意新生儿保暖,动作轻柔。使用杠杆秤时注意不要离床或地面过高,避免秤砣砸伤儿童。,49,5、建立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 核实家庭基本信息、完整记录访视结果。 6、告知、反馈: 告知家长访视目的和内容,反馈访视结果, 发现新生儿危重征象,应向家长说明情况,立即转上级医疗保健机构治疗。,50,访视内容,一问 二看 三查 四评估 五指导,51,一问: 出生情况:孕周、母亲妊娠期患病及药物使用情况、分娩方式、出生体重、身长、是否双多胎、有无窒息、产伤和畸形等。 一般情况:睡眠、大小便情况、新生儿疾病筛查和预防接种情况。 喂养情况:喂养方式、次数和存在问题。,52,二看: 看新生儿面色、吸吮、哭声,精神状态。 看产妇母乳喂养过程 看家庭环境、护理过程,53,三查: 接触新生儿前清洁双手,检查时注意保暖。 测量:体重、身长、头围、体温。 头颈部:头、颈部有无包块,前囟大小、张力;眼有无溢泪、眼窝凹陷、结膜充血、分泌物;耳有无畸形、异常分泌物、外耳湿疹;鼻有无畸形、通气情况及鼻翼扇动;口腔有无唇腭裂、高腭弓。,54,皮肤黏膜: 全身皮肤(重点颈部、腋下、腹股沟部和臀部)有无皮疹、潮红糜烂、脓疱、硬肿、弹性有无黄染(注意手足心和巩膜) 口唇、指趾甲床有无紫绀或苍白 脐部 有无红肿、渗出,脐带脱落情况。,55,胸腹部: 计数1分钟呼吸次数和心率;观察胸部有无凹陷; 心脏听诊有无杂音,肺部呼吸音有无对称、异常; 腹部有无膨隆、包块,肝脾有无肿大,肠鸣音情况。,56,脊柱四肢: 脊柱、四肢、肛门、外生殖器有无畸形,四肢、臀部及下肢皮纹是否对称。 神经系统: 四肢活动度和对称性、肌张力、原始反射(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有条件的单位可做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定。,57,四评估 通过体重增长情况,评估新生儿喂养。 通过询问和体格检查,评估新生儿是否需要增加访视次数或转诊。,58,符合下列指征之一者,应立即转诊: 体温38或35.5 皮肤:皮肤苍白、发绀、发花和厥冷、出血点和瘀斑;明显黄染(躯干和四肢黄染,尤其手足心黄染);皮肤硬肿;脱水征象(眼眶或前囟凹陷,皮肤弹性差、舌和口唇黏膜干燥、尿少);皮肤脓疱脐部周围皮肤发红和肿胀,有脓液渗出。,59,呼吸: 呼吸频率60次/分;呼吸困难(呼气性呻吟、胸凹陷);喘息样呼吸;呼吸暂停。 循环: 休克征象:发绀或苍白、肢端凉,心率快,肢端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3秒); 心率160次/分;明显的心律不齐;严重发绀。,60,消化: 喂养困难或拒奶;频繁呕吐或呕吐物带有胆汁、咖啡样甚至血性物质;腹泻次数多或量大,大便带血或黏液;腹胀有张力,腹壁皮肤变色,肠型明显,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皮肤黄染呈黄绿色伴大便白陶土样。,61,神经: 反应差或意识丧失;惊厥(反复眨眼、凝视,四肢痉挛性抽动或强直,类似骑车或游泳样动作,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口或舌的反复运动等);四肢无自主运动,肌张力消失。,62,五指导 居住环境: 新生儿卧室应安静清洁,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室内温度应在2226为宜。 母乳喂养: 观察母乳喂养,评估母乳喂养的体位、新生儿含接姿式和吸吮情况等,鼓励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对不宜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了解喂养情况,指导合理喂养。,63,护理: 衣着宽松,质地柔软;保持皮肤清洁。 脐带未脱落前,每天用75%的酒精擦拭脐部一次,保持脐部干燥清洁。 特殊生理现象: 对生理性黄疸、生理性体重下降、“马牙”、“螳螂嘴”、乳房肿胀、假月经等现象无需特殊处理。,64,疾病预防: 注意并保持家庭卫生,接触新生儿前要洗手,减少探视,家人患有呼吸道感染时要戴口罩,以避免交叉感染。 生后即开始补充维生素D,足月儿每日口服400IU,早产儿每日口服800IU。,65,对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的新生儿,提醒家长尽快补种。对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新生儿,告知家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66,伤害预防:注意喂养、保暖的护理,预防意外窒息、烫伤发生。 促进感知觉发展:对新生儿进行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训练,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67,谢谢!,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