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片气颅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03684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5.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片气颅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读片气颅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读片气颅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颅的临床及影像,1,概念,颅内积气简称气颅,临床多见。 引起颅内积气的原因不同,尤其是不同颅内压状态的颅内积气,其治疗措施有明显区别。,2,气颅分型,根据颅内压状态分型:低颅内压性颅内积气(070 mmH20)正常颅内压性颅内积气(70200mmH20)高颅内压性颅内积气(200400 mmH20)超高颅内压性颅内积气 (400 mmH20),3,病因,(1)无致伤物进入颅内的外伤,包括头颅外伤、颌面外伤等 (2)致伤物直接进入颅内的外伤,包括开放性颅脑伤甚至眼外伤等 (3)肿瘤侵蚀颅底或副鼻窦 (4)颅内产气微生物感染 (5)各种颅内手术,包括肿瘤手术,神经内镜检查治疗术后等 (6)各种头面颅外手术,包括耳科手术、鼻内镜手术等 (7)脊柱椎管内手术及有关治疗,如持续腰穿外引流致张力性气颅 (8)医源性人工注气,如脑室造影、低颅压综合征鞘内注气治疗 (9)其他原因:如产伤挤压、高压氧治疗,笑气麻醉等,4,发病机制,颅骨骨折,脑膜破裂形成的活瓣机制。当病人咳嗽、喷嚏、呕吐及躁动时,颅内压力发生一过性变化,由于脑血管的自身调节作用,增高的压力迅速减低,形成了瞬间的负压,外界空气包括颅底气化骨内的气体通过硬脑膜裂口被吸入颅内,使颅内气体积聚不断增多; 脑脊液外漏的倒瓶机制。当发生颅底骨折,硬脑膜及蛛网膜出现破口,脑脊液从颅底漏口大量流出时,由于负压作用,外界气体被吸入颅内,即“汽水瓶倒置综合征” 当大量外界冷空气进入颅内后,由于温差改变,气体受热膨胀加剧了空间的占据; 颅内自产气,如颅内微生物自产气; 气体经血液循环弥散入脑,如笑气麻醉是导致坐位进行后颅窝手术时张力性气颅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5,车祸伤,颅底骨折,气颅,6,车祸伤,颅底骨折,气颅,7,开颅术后气颅CT,额部硬膜下大量积气,额叶受压下陷 中线部位因导入上矢状窦的桥静脉受牵扯,形成呈山峰状形态,称为“富士山征”,开颅术后气颅产生主要原因:颅内占位性病变切除后 脑脊液丢失,使颅内压降低,甚至呈负压状态,外界的气体从切口进入颅内腔隙,8,红箭头“富士山征”,男,52岁,原发性脑室出血,行侧脑室穿刺引流后第二天,出现张力性气颅,9,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气颅CT,病人曾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由于分流过度,导致长期低颅压,4年后出现自发性颅内积气。气体自前颅窝底进入。,10,各种原因造成的气体自鼻腔、鼻窦进入颅内,1例鼻出血患者采用鼻填塞后拔出填塞物后出现脑脊液鼻瘘,然后出现气颅 鼻窦炎及上颌窦炎也是气颅诱因,文献报道1例患者鼻窦炎3年,头痛随气压变化而波动,检查时发现硬膜外积气,鼻源性气颅CT,11,耳源性气颅CT,感染外伤导致气体进入鼓室,然后通过菲薄骨质进入颅内,和耳源性脑脓肿发生的机制相同,过程缓慢。乳突细胞发育不良导致自发性气颅报道十分少见,病人用力打喷嚏术后气体进入颅内,12,耳源性气颅,左侧乳突前壁骨质菲薄,13,气压变化引起气颅:病人在乘坐飞机时候由于气压变化导致鼓膜内外压力不平衡,气体穿过菲薄乳突骨质进入颅内 有报道高压氧治疗可导致气颅发展为张力性气颅,尤其要引起注意 颅底骨折为高压氧禁忌症,气压变化引起气颅CT,14,女性患者,多年前划船时头部受到过外伤,当时无头皮青肿及意识丧失,未介意。病人有支气管哮喘,咳嗽,还有肺脓肿,存在Valsalva呼吸。 由于气体单向活瓣效应导致硬膜外积气量增加,由于Valsalva呼吸运动使颅内压及血压波动,促进气体单向流动,最终造成硬膜外积气。,Valsalva呼吸导致气颅,15,肌肉等长收缩形成呼吸作用的暂停 即深吸气后屏气,用力做呼气动作 做这个动作后胸内压升高,同时血压也升高,Valsalva maneuver,16,张力性气颅,临床危险性最大,需紧急处理 一般性气颅不需特殊处理,多可自行吸收 但张力性气颅为超高颅内压性颅内积气,在神经外科发病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常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对颅脑损伤或者开颅术后原发病无法解释的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等,要高度警惕张力性气颅的发生,特别是颅脑损伤或开颅术后症状好转再逐渐加重,要重视应及时复查头颅CT。,17,临床表现,张力性气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颅内压增高 张力性气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进行性意识障碍和其他神经功能障碍,包括癫痫、视野障碍和精神症状 张力性气颅可引起急性颅压增高,导致急性脑疝 张力性气颅积存于蛛网膜下腔的气体,可通过蛛网膜颗粒进入上矢状窦形成静脉气栓,18,临床诊断,在临床中,有以下表现之一者应考虑张力性气颅的诊断颅内积气出现“山峰征”、“火山征”、“气泡征”颅内积气量大, 出现颅压增高症状者脑室内积气,脑室扩大者 脑干周围脑池组织积气伴进行性颅压增高症状和意识障碍或出现神经症状者,19,额部大量对称或非对称空气聚集, 产生张力,压迫并刺激一侧脑组织使其移位 在CT影像上由低密度气体与脑组织形成“山峰征” 机理:额部硬膜下大量积气,额叶被气体压迫下陷,中线部位因导入上矢状窦的桥静脉受牵扯,形成呈山峰状,有时低窗位注意观察可见额叶表面桥静脉显影,张力性气颅CT 表现,20,张力性气颅CT 表现,张力性气颅可导致小气泡征(air bubble sign),脑内分散大量弥漫性不均匀小空气泡 可能是由于硬膜下腔内气体张力不断增高导致蛛网膜撕裂,或骨折片刺破脑膜,蛛网膜裂孔较大,脑脊液漏出较多,造成颅内负压, 气体从此处进入蛛网膜下腔而形成,21,胸部术后并发气颅,蛛网膜下腔-胸膜瘘是胸部手术(尤其是切除侵犯胸壁的肺尖部及纵隔肿瘤手术)后的一个罕见并发症,常致气颅发生。 手术时在肋间神经周围切除肿瘤,或过多拽拉肋骨,导致该部位硬脊膜损伤,气体由胸膜瘘口进入蛛网膜下腔,扩散至颅内脑室等。 症状最常出现于术后第4-6天,时间跨度13个月,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精神状态改变、意识水平下降,少数出现偏瘫、失语及并发脑膜炎。神经系统查体多无明显异常。,22,胸部手术后胸腔引流管持续漏气、引流液呈水样,量较多,提示存在蛛网膜下腔-胸膜瘘可能,颅脑平片或CT提示颅内大量积气。 从腰椎蛛网膜下腔注入染色剂(如荧光素),观察到其出现于胸腔引流液, 在胸腔引流液中检测到B2转铁蛋白,可直接提示存在蛛网膜-胸膜瘘。 同位素脊髓摄像可证实蛛网膜下腔-胸膜瘘,并定位瘘口位置。,临床诊断,23,发病机制,可能的机制为:癌细胞侵蚀了食管后壁以及后纵膈组织,并逐步向椎骨及其周围软组织扩散侵蚀,最终破坏了硬脊膜及蛛网膜,形成食管与蛛网膜下腔之间的瘘道,脑脊液由椎管内经硬脊膜瘘口向外流出时,颅内压力降低,而外界空气则通过“倒置的汽水瓶现象”从瘘口进入颅内。,24,女,60岁。 纵隔神经鞘瘤术后,术后第6天出现乏力、懒言、反应迟钝、尿失禁等,神经系统无明显阳性体征。头颅CT示颅内积气,25,女,64岁。因“反复发热伴头痛1周余”入院。患者半年内无头部外伤史,追问病史发现其4个月前因“进行性吞咽困难伴饮水呛咳”在当地医院行食管镜检及活检,提示为“食管中上段 鳞癌”,行放疗后逐渐出现胸背部烧灼性疼痛,且吞咽困难加重,钡餐检查提示“食管纵膈瘘” 诊断:颅内积气合并肺部感染,26,治疗和预防,不同颅内压状态的颅内积气在处理上是有区别的,如低颅内压者,应慎用或不用脱水剂;正常颅内压者可保守治疗观察;高颅内压者可给予脱水治疗;超高颅内压者应行急诊头颅钻孔排气 颅内压增高和继发性颅内感染是张力性气颅的严重并发症,因此,在颅内积气期间及未彻底消除再发积气因素前,需加强使用抗菌素预防感染。,27,治疗措施,(1)保守治疗,包括头低位、卧床休息、吸氧、预防感染、胸腔引流、腰椎引流或腹腔分流。 (2)症状加重者,行脑室穿刺,减轻颅内压力。 (3)术中发现脑脊液漏、术后保守治疗失败、或治疗12周仍有持续脑脊液瘘者,应联合外科修补瘘口(包括单纯结扎术,采用游离的肌肉或脂肪、带血管蒂的肌肉对瘘口进行广泛包埋,采用纤维蛋白粘合剂、骨蜡、甲基丙烯酸甲酯封闭瘘口)。值得注意的是,广泛应用粘合剂等材料可能压迫脊髓,导致瘫痪。氧化的纤维素及明胶海绵术后易膨胀、移位,压迫脊髓,不能用于瘘1:3填塞。 (4)采用胸廓成形术,闭合瘘口,28,小 结,气颅本身征象不难辨认,但需区分是否为张力性气颅(积气量大,一般4个层面或超过65ml,病情危急) 气颅不需特殊处理多能吸收;张力性气颅需紧急排气降颅压,防止脑疝发生 若颅外肿瘤患者出现头痛等症状时,除了首先考虑肿瘤颅内转移外,也应注意并发蛛网膜下-胸膜瘘及气颅可能 若条件允许,应积极寻找瘘口,并进一步行瘘口修补术,防止复发,29,谢谢,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