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医院感染知识应知应会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03378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CU医院感染知识应知应会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ICU医院感染知识应知应会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ICU医院感染知识应知应会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医院感染知识,1,需要各位了解的主要内容:,医院感染定义 ICU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要求 手卫生知识 ICU多重耐药菌的管理 ICU三大导管预防感染SOP 标准预防,2,医院感染的定义,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 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 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 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3,是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医院感染暴发,4,科室“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临床医生、护士发现可疑同种或同源感染病例3 例以上,应当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于1小时内报告分管院长。,5,一旦出现医院感染暴发: 白班由办公室护士负责上报、微生物室采样责任护士负责采取隔离措施护士长负责通知院领导 夜班由责任组长负责上报、通知院领导,微生物室采样;责任护士负责采取隔离措施,6,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要求,ICU应建立由科主任、护士长与兼职感控人员等组成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全面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工作。 应制定并不断完善ICU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并落实于诊疗、护理工作实践中。 应定期研究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应对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做好相关记录,并及时反馈检查结果。 应针对ICU医院感特点建立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进修人员、实习学生、保洁人员等,应接受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抗菌药物的应用和管理应遵循国家相关法规、文件及指导原则。 医疗废物的处置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和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的相关规定。 医务人员应向患者家属宣讲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相关规定。,7,建筑布局、必要设施及管理要求,ICU应位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 ICU整体布局应以洁污分开为原则,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等应相对独立。 床单元使用面积应不少于15 m2,床间距应大于lm。 ICU内应至少配备1个单间病室(房),使用面积应不少于18 m2。 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医疗区域内的温度应维持在24 C1.5C,相对湿度应维持在30%60%。 装饰应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防静电、容易清洁和消毒的原则。 不应在室内摆放干花、鲜花或盆栽植物。,8,人员管理,医务人员的管理要求ICU应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专业医务人员,ICU专业医务人员应 掌握重症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掌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和技能。护士人数 与实际床位数之比应不低于3:1。 护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时,宜分组进行,人员相对固定。 患有呼吸道感染、腹泻等感染性疾病的医务人员,应避免直接接触患者。,9,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医务人员应采取标准预防,防护措施应符合WS/T311的要求。 ICU应配备足量的、方便取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医用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隔离衣等。 医务人员应掌握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应保持工作服的清洁。 进人ICU可不更鞋,必要时可穿鞋套或更换专用鞋。 乙肝表面抗体阴性者,上岗前宜注射乙肝疫苗。,10,患者的安置与隔离,患者的安置与隔离应遵循以下原则:a) 应将感染、疑似感染与非感染患者分区安置;b)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采取 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2. 多重耐药菌、泛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宜单间隔离如隔离房间不足,可将同类耐药菌感染或 定植患者集中安置,并设醒目的标识。,11,探视者的管理,应明示探视时间,限制探视者人数。 探视者进人ICU宜穿专用探视服。探视服专床专用,探视日结束后清洗消毒。 探视者进人ICU可不更鞋,必要时可穿鞋套或更换专用鞋。 探视呼吸道感染患者时,探视者应遵循WS/T311的要求进行防护。 应谢绝患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探视者。,12,医院环境类别,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类: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供应室无菌区、重症监护病房 类: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类:传染病科及病房,13,各类环境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14,手卫生,手卫生: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指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指用手消毒剂擦手的过程,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 外科手消毒:指手术前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15,七步洗手法口诀:内外夹攻大力丸洗手揉搓时间大于15s,整个过程大于40s,16,洗手的五个时刻(两前三后),17,产ESBLs大肠埃希菌 MRSA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016年前五位多重耐药菌,18,多重耐药菌的控制措施,单间隔离或同种病原感染或携带患者同室隔离; 如不能单间隔离则床边隔离; 挂接触隔离标识,包括房间、床位、病历、一览表。 病人及医务人员的知晓宣传; 严格限制探视者。 辅助检查治疗时的预防交叉感染措施,标本密闭容器运送; 病房物品、环境和诊疗器械,每天清洁、消毒; 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做好职业防护; 医护人员相对固定,减少人员出入; 一般医疗器械专用或用后清洁消毒; 多重耐药菌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手卫生依从性; 转科、手术或外出检查时认真交接; 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方可解除隔离; 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抹布专用,双层医疗废物袋包装,连续两次培养阴性解除隔离; 医疗废物的管理; 出院、转出、死亡病例彻底终末消毒。,19,三大导管预防感染SOP,20,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SOP,应严格掌握中央导管留置指征,每日评估留置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采取最大无菌屏障。 宜使用有效含量2g/L氯已定-乙醇(70%体积分数)溶液局部擦拭23遍进行皮肤消毒,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应根据患者病情尽可能使用腔数较少的导管。 置管部位不宜选择股静脉。 应保持穿刺点干燥,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感染征象。 如无感染征象时,不宜常规更换导管;不宜定期对穿刺点涂抹送微生物检测。 当怀疑中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如无禁忌,应立即拔管,导管尖端送微生物检测,同时送静脉血进行微生物检测。,2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SOP,应严格掌握留置导尿指征,每日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尿管。 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置管时间大于3d者,宜持续夹闭,定时开放。 应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密闭性,不应常规进行膀胱冲洗。 应做好导尿管的日常维护,防止滑脱,保持尿道口及会阴部清洁。 应保持集尿袋低于膀胱水平,防止返流。 长期留置导尿管宜定期更换,普通导尿管7d10d更换,特殊类型导尿管按说明书更换。 更换导尿管时应将集尿袋同时更换。 采集尿标本做微生物检测时应在导尿管侧面已无菌操作方法针刺抽取尿液,其他目的采集尿标本时应从集尿袋开口采集。,LOGO,http:/user.qzone.qq.com/379538905,22,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与控制SOP,应每天评估呼吸机及气管插管的必要性,尽早脱机或拔管。 若无禁忌症应将患者头胸部抬高30-45,并应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及震动排痰。 应使用有消毒作用的口腔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每6h-8h一次。 在进行与气道相关的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宜选择经口气管插管。 应保持气管切开部位的清洁、干燥。 宜使用气囊上方带侧腔的气管插管,及时清除声门下分泌物。 气囊放气或拔出气管插管前应确认气囊上方的分泌物已被清除。 呼吸机管路湿化液应使用无菌水。10. 呼吸机内外管路应做好清洁消毒。a)呼吸机外壳及面板应每天清洁消毒1-2次;b)呼吸机外部管路及配件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长期使用者应 每周更换。c)呼吸机内部管路的消毒按照厂家说明书进行。 11. 应每天评估镇静药使用的必要性,尽早停用。,23,需记忆的数值,2016年三大导管感染率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1.31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1.30 呼吸机相关肺炎 2.18 手卫生依从性 90% 正确性85%抗生素使用率 55.01%标本送检率 83.87%,24,标准预防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25,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手消毒; 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和具有防渗透性功能的口罩、防护眼镜; 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漏的隔离衣或围裙; 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使用后的锐器应直接放入利器盒内。,26,锐器刺伤的应急处理措施,用肥皂水或流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 如有伤口,应当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上报感染管理科(65158/66436)和公共卫生科(59008),登记并用药治疗。,27,谢谢,谢谢,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