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7单元 扇形统计图教材内容说明教案 冀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008544 上传时间:2019-12-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7单元 扇形统计图教材内容说明教案 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7单元 扇形统计图教材内容说明教案 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7单元 扇形统计图教材内容说明教案 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7单元 扇形统计图教材内容说明教案 冀教版(一)单元教育目标1、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能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2、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和实际生活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能读懂统计图,能对统计图中与现实生活有关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预测,认识到数据中蕴含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3、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4、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愿意从生活和报刊、杂志媒体中了解统计图传递的信息,感受统计图在交流、表达信息中的直观性和简明性,体验用数据分析、说明问题的科学性,养成言必有据的良好品质。(二)单元教材说明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会用统计表和条形、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认识了百分数、扇形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认识扇形统计图,读扇形统计图,选择统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单元最后,安排了“喜欢数学情况调查”综合与实践活动。认识扇形统计图是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具体要求。现实生活中,报刊、杂志、电视媒体上经常出现用扇形统计图呈现的各种数据,因此读懂扇形统计图既是学习的要求,也是生活的现实需求。本套教材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把认识扇形统计图安排在学习了扇形和百分数之后,重视对统计图和数据的解释和分析,强化数据分析意识和问题意识的培养。本单元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1、在读图的过程中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本单元教材坚持全套教材统计知识的编排特点,选择学生熟悉的、能够理解的、用统计图表示的典型事例,把读统计图贯穿在新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认识统计图的特征,学会用统计图表示数据。扇形统计图和以前学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不相同,条形图和折线图反映的是数据的多少和数据的变化情况,在横轴和竖轴间用条形或折线表示具体数据的多少和变化情况。而扇形统计图不表示具体数据,只是表示某件事物中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用圆来表示整体,用扇形来表示每个数据与整体的百分比。所以,教材在认识扇形统计图时,先不讲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而是呈现出某学校六(1)班40名学生四个方面(项目)的调查结果,让学生在读图、交流从图中了解的百分数信息、讨论图中每个小扇形表示什么的过程中,认识扇形统计图以及扇形统计图表示事物的特征。2、加强数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教材一方面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作为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素材。如,选择六(1)班“喜欢吃不同水果的人数”“上学方式”“喜欢不同球类项目”等调查结果,使学生体验到扇形统计图描述事物各部分与整体之间关系的直观性和简明性。另一方面设计“喜欢数学情况调查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设计调查表、实际调查、整理、分析数据的全过程。这样的调查活动,不是数学学习,而是现实生活中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通过对学生数学学习喜欢程度的调查,使学生体验用数据说明问题的科学性,学会关注自己的学习生活是否幸福,鼓励学生把不喜欢的原因讲给教师听,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使学生体会到,这样的数学活动是他们学习和生活的需要。3、注重学生数据分析和问题意识的培养。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统计数据已成为表达、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所以,读懂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要求,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了解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进行合理判断和决策的需要。本单元教材把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贯穿在每一节课的数学活动中。如,认识扇形统计图时,“练一练”全部设计了看图回答问题和自己提出问题的练习。再如,教材选择了地球陆地七大洲的面积分布统计图、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总数及人口分布图、地球四大洋面积分布图等,一方面,分别提出和统计图中信息有关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另外,还安排了“从报刊、杂志和互联网等媒体中收集扇形统计图”并选择一幅进行分析的活动和要求。通过这些内容和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学习扇形统计图在表示和交流信息中的作用,体会统计图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另一方面,学会分析数据,用数据说明问题,并尝试提出问题,培养数据分析能力和根据数据判断事物的能力。本单元共安排4课时(包括综合与实践),具体内容编排如下:课时内容素材与活动第1课时认识扇形统计图例1,六(1)班40名同学四方面的调查结果。(1)男、女生人数统计图;(2)喜欢吃不同水果的人数统计图;(3)上学方式统计图;(4)喜欢不同球类项目的人数统计图。第2课时读扇形统计图1.例2,地球上七大洲面积分布图。2.例3,到2050年世界人口预测将达到90亿以及分布图。第3课时用统计图表示数据例4,中国队参加第23届到第30届国际奥运会获奖金牌数。(1)用条形统计图表示;(2)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第4课时综合与实践喜欢数学情况的调查:活动内容包括设计调查表,收集、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第1课时(教科书84页、85页),认识扇形统计图。教材选择了四件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事情作为教学素材,以六(1)班40名同学作为调查样本,用扇形统计图呈现了四个方面以百分数表示的调查结果。图(1)是六(1)班的男、女生人数统计图,男生占55,女生占45;图(2)是喜欢吃的水果统计图,给出了喜欢吃苹果、橘子、香蕉以及其他水果的人数统计图;图(3)和图(4)分别是上学方式和喜欢不同球类项目的统计图,提出“说一说”的要求。首先通过兔博士的话告诉学生: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接着提出: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同时,用学生交流的方式给出了回答问题的提示,丫丫说:从图(1)可以知道六(1)班女生占全班人数的45,女生比男生少亮亮说:从图(3)中可以知道六(1)班60的同学步行上学然后“说一说”中提出:每个表示什么?其中的每个扇形表示什么?让学生在借助图中百分数表示的实际意义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教材给出“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的结论。“练一练”设计了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以及提问题并回答的练习。本节课的扇形统计图是在学习了扇形和百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对百分数表示的实际意义已经比较熟悉。因此,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概括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难息是认识和理解扇形统计图中圆和扇形的关系。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首先给学生读图、交流图中信息和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然后,重点围绕“说一说”中的问题,指导学生结合事例说一说每个扇形统计图中网和其中每个扇形表示什么。如,在“喜欢吃不同水果的人数统计图”中,整个圆表示全班总人数40人,写着香蕉25的扇形表示喜欢吃香蕉的人占全班总人数的25,写着苹果30的扇形,表示喜欢吃苹果的人占全班同学的30了解网和扇形表示的意义后,还可以让学生观察统计图中的数,算一算各部分的和是多少,从图中可以直接了解到哪些情况,使学生认识到,扇形统计图中各部分百分数的和是100。从图中可以直观看出每一部分占全班总数的百分比。最后,教师总结: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另外,通过完成教材上“练一练”中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用扇形统计图描述事物的特点和意义,把所学的百分数和扇形统计图融合在一起。第2课时(教科书86页、87页),读扇形统计图。教材首先选择了两幅现实中反映世界情况的柱状扇形统计图。一是地球陆地面积分布图。例2首先介绍,地球上的陆地分为七大洲,并用柱状扇形统计图呈现了各大洲的面积分布百分比。兔博士提出:你知道中国在哪个洲吗?让学生了解祖国在地球上的位置。接着提出了四个问题。(1)图中的各个扇形分别表示什么?(2)全世界七个大洲中,哪个大洲的面积最大?(3)哪两个洲的面积之和接近地球陆地总面积的一半?(4)你能从统计图中知道各个洲的面积是多少吗?为什么?通过上面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读统计图,并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二是到2050年,世界人口预测和分布预测。例3用文字介绍,到2050年,预计世界人口总数达到90亿。然后,用条形统计图呈现了1957年、1974年、1987年、xx年的人口统计数据以及2025年和2050年的人口预测数据,用柱状扇形统计图呈现了到2050年,世界五大洲的人口分布数量百分比。亮亮对这个柱状统计图提出疑问:陆地分布图上地球分为7个洲,为什么人口分布图上只有5个洲呢?兔博士提示:到网上去了解一下吧!接着教材提出4个问题,其中3个让学生囤答,第4个问题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练一练”共安排3道题。第1题给出了地球上四大洋面积分布图,提出了两个计算问题,(3)题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并解答。第2题提出了让学生自己收集扇形统计图并与同学进行交流的要求。第3题让学生在第2题交流统计图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收集的一幅扇形统计图进行分析,写成数学日记并谈自己的读图感受。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扇形统计图特点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中两个例题的扇形统计图是立体的柱状统计图,教学重点是解读图中的数据,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柱状统计图的特点,了解图中的数据信息。如,例3的两个统计图,要让学生明白,条形统计图中从1957年到xx年的数据是真实的统计数据,2025年和2050年的数据是预测数据,扇形统计图中各大洲人口分布也是预测。然后,再分别回答教材中提出的问题。另外,要重视“练一练”第2、3题学生收集的扇形统计图的交流,以及选择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活动。第3课时(教科书88页、89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例4选择了“中国队在第23届至第30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金牌数量”的事例,用统计表给出了各届获得金牌的数量。首先用丫丫和聪聪的话说明了统计表中的数据可以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也可以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接着,给出了中国队第23届至第30届金牌数量的条形和折线统计图。然后“说一说”提出两个问题。(1)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示中国队获得金牌数各有什么优点。(2)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时各有什么特点?通过例4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不同特点,另一方面提示学生要根据实际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接着,“议一议”给出了三个比较典型的事物,提出问题:表示下面事物中的数据用哪种统计图比较合适?并说明理由。在三个事物中,(1)某城市xx年至xx年的小学生在校人数,用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2)某商场一年中各月份空调机销售量的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3)汽车制造厂一年中四个季度的生产量占全年的百分比,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练一练”设计了2道练习题,都采用统计表给出数据,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的。“能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难点是进一步认识三种统计图的特征,特别是扇形统计图与其他两种统计图的不同,这也是在认识扇形统计图后安排本节课的目的之一。扇形统计图和前面学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相比,首先图的形状差别很大,条形图和折线图都是在横轴和竖轴间用直条或折线表示具体数据的多少和变化情况的。而扇形统计图用同表示整体,用扇形来表示每个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从统计图反映的数据特点来看,小学阶段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示的都是具体的统计量,而扇形统计图都是用百分数表示和整体之间的百分比。课堂教学中,教师不用去总结概括这些不同点,只需要通过教材设计的具体内容,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如,教学例4时,学生了解统计表中的数据后,让学生说一说:统计表中的数据可以用哪种统计图表示?学生说出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示后,还可以提出:统计表中的数据能不能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使学生深刻理解扇形统计图在表示数据方面的特征。再如,通过“议一议”的三个具体问题,让学生判断并说明选择哪种统计图表示数据合适,进一步了解三种统计图表示数据和事物的特征和作用,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综合与实践,安排1课时。喜欢数学情况调查(教科书90页、91页),是一个学生亲身参与的关于学生白己数学学习感受的真实调查活动。让学生经历设计调查表并进行简单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教材设计了四个活动。活动一,提出问题。首先用文字说明调查的目的和调查项目。第二,小组合作,设计调查表,并交流。首先提出要求“用15各数分别表示从不喜欢到特别喜欢的五种不同喜欢程度”,并说说用各数表示喜欢程度的理由。然后,以小组交流的方式呈现了两种不同的调查表和调查说明,让学生了解设计调查表不仅仅是设计一个表格就可以了,还要对调查项目和要求作出说明。活动三,实际调查活动。全班同学选择一种调查表,实际调查本班同学对数学的喜欢情况,并把调查结果整理到统计表中,请同学把不喜欢数学的原因与教师交流,为教师进一步改进数学教学提供参考。活动圆,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本班调查的结果。 “喜欢数学的情况调查”是一次典型“综合与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设计调查表、收集、整理数据、描述、分析数据的统计活动全过程。课堂活动中,教师首先要以诚恳的心态和语言说明调查活动的要求和调查的目的,让学生明白调查活动的意义。接着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自己设计调查表,并进行交流。然后,选择大家认为比较好的或用教材上的一种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和结果统计。教师要主动约请那些不喜欢数学的同学,让他们敞开心扉,谈一谈自己不喜欢的原因,教师要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教学,做到教学相长。最后让学生把调查的数据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三)目标评价建议目标1的评价。一方面结合课堂教学活动过程考查,看学生能否读懂扇形统计图表达的信息,能否说出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表示事物的特征,能否选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完成教科书相应的书面练习考查。目标2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考查。看学生能否从报刊、杂志和互联网等媒体中收集统计图,看学生能否说明扇形统计图中的分数表示的意思,能否对统计图中与现实生活有关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和解释,认识到数据中蕴含着信息,看学生能否用数据分析和说明问题。目标3的评价。一方面通过“喜欢数学情况调查”活动考查,看学生能否设计并说明调查表,是否积极参与调查活动,能否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另一方面,看学生能否回答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提出的问题,看学生能否自己提出相关的问题并解答。目标4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看学生对扇形统计图是否感兴趣,是否积极参与读图、交流信息、回答问题等活动;看学生是否愿意从不同的媒体收集扇形统计图,并与他人交流,进而感受到扇形统计图作为信息传递、描述事物的手段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统计表、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看学生在用数据说明问题的过程中能否养成言必有据的良好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