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题及答案 (I).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006617 上传时间:2019-12-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题及答案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题及答案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题及答案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题及答案 (I)【重点课文回顾】1、文言文两则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故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 度。 课后第 3 题: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 非然也。 答: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 不是这样的。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答: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孰为汝多知乎?答: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2、匆匆本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散文。本文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 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课后第 2 题:“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答:作者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大海。日记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3、桃花心木这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课后第 2 题: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 独立自主的心。 答:“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生活中的“不确定”,比如生病、 父母下岗、遇到自然灾难等。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答:因为种树人不定期、不定量地给树浇水,就是让树木适应环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壮成长。所以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 木也不会枯萎了。 6、北京的春节本人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 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 展示 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文章以时间为经线, 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 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 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 人们在家接待客人, 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 放鞭炮、吃元宵。 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7、十六年前的回忆 本文通过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 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 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悲痛。 重点句子的理解: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 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答: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 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 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这里写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 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两个方面的统一。“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答:他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表现了他对革命 高度负责的精神。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它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 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答: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 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 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课后第 3 题: 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的关系是首尾呼应。 这样可以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 去脉了解得更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就更加深刻,更突出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怀念。 8、为人民服务 这是毛泽东主席于 1944 年 9 月 8 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文章开头就鲜明地 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 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本来。或:有的。于:表示比较。课后第 3 题: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 我们就照你的办。 答:这段话共有四句话。 第一句是讲我们要欢迎批评, 第二句话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句话是讲我们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第四句话是讲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 9、卖火柴的小女孩 这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作者开头描写了小女孩的处境:大年夜的街头又冷又黑,天下着雪,小女孩还在街头卖火柴。接着,写了小女孩为了暖和自己,五次擦然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暖和 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直至跟奶奶一起飞走。最后讲小女孩冻 死在街头。 课后第 3 题: 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女孩离开了人世,在美妙的幻象中死去了。小女孩在这个世界上, 只有寒冷,只有饥饿,只有痛苦。 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答: 前一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 后一个“幸 福”的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了,就彻底幸福了。 10、 凡卡 这篇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 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文章是按写信的过程记叙的。 开始叙述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老板娘和伙计们去教堂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给爷爷写信;接着,凡卡在信中向爷爷倾诉自己难以忍受的悲惨的学徒生活,再三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儿,回到乡下去,并回忆了乡下生 活的两个情景(一是爷爷守夜的情景,一是过圣诞节的情景) ;最后写凡卡把写好的信塞进 邮筒里,在甜蜜的梦中看见爷爷正在念他的信。这篇课文是由作者的叙述、凡卡写信的内容 和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而成的。在表达式采用了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日积月累篇】第一单元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 3、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墨子 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传习录 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文心雕龙第二单元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第三单元囚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第四单元1、正直是道德之本。(埃及)迈哈福兹平民史诗 2、眼泪无法洗去痛苦。(冰岛)拉克司内斯冰岛之钟 3、最伟大的见解是最朴实的。(英国)戈尔丁蝇王4、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苏联)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5、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6、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印度)泰戈尔飞鸟集 7、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 (危地马拉)阿斯图里亚斯玉米人 8、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美国)海明 威老人与海【练习篇】一、根据要求默写有关内容。1、两小儿辩日中描写日出的句子。 2、为人民服务中正确分析“缺点”的句子写在横线上。3、写出匆匆中含义深刻或自己特别喜欢的的句子。4、写一条名人名言,讲的是有关真正的友谊与知音的内容。二、成语练习。1、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分类。养尊()() 神()奕奕专心致()()想不到 ()无()席张灯结()( )阳似火 精兵()政描写季节景色的:与水有关的:描写人物神情外貌的:与时间有关的:2、成语配对。(意思相近或相同)绳锯木断转危为安对症下药卸磨杀驴眼高手低水到渠成水滴石穿化险为夷志大才疏过河拆桥3、将句子中画线的部分换成一个成语,写在括号里。死得有意义,有价值。()邓小平爷爷铁光辉事迹,永远流传,不可磨灭。()三、根据课文内容,排列下面错乱的句子。()东面正中挂一幅画,画上古树下伏着一只梅花鹿。()学生书桌分列在四面,东北角上是鲁迅用过的一张。()书屋朝西门边开窗。()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南墙上有一个圆洞门,里边有小匾,上题“停云小憩”。四、选择合适的词语填进短文中的括号内。眺望凝视情不自禁不管总是广阔无边 兴致勃勃 尽管还是阔别已久 幽静老泪纵横热泪盈眶劈波斩浪()的大海上,一艘客轮正()驶向天津。()风急浪高,一位气度不凡的中年学者()一动不动地站在甲板上,深情地()着前方。“啊!我就要回到()的故乡了!”他(),()地吟诵道:“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六、读文答题。(1+3+1+611) 一天,莫泊桑带着自己写的文章,去请福楼拜指导。他坦白地说:“老师,我已经读了很多书,为什么写出来的文章总感到不生动呢?”“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福楼拜直截了当地说。“那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莫泊桑急切地问。“这就要肯吃苦,勤练习。你家门前不是天天都有马车经过吗?你就站在门口,把每天看到的情况,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要长期记下去。”第二天,莫泊桑真的站在家门口,看了1、莫泊桑、福楼拜怎么说,文中有提示语,用“”出来。2、根据“提示语”的提示,在正确读法上面打“”“那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莫泊桑急切地问。读这句话时语速应该:1较慢;2较快。读这句话时语调应该:1平缓;2激昂;3上扬。读这句话时语气应该:1较轻;2较重。3、“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这里的“功夫“是指:()A读书的功夫。B写作的功夫。C肯吃苦,勤练习。4、仿写:学习对话的写法,描写一段争论的场面,注意运用恰当的提示语,字数不200超过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