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埋线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00305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6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创埋线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微创埋线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微创埋线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创穴位埋线 技术操作规范,(一)定义:微创穴位埋线:中医穴位埋线,它是针灸的延伸,是利用线体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治疗疾病的一种临床技术。它包括了穴位封闭疗法,针刺疗法,刺血疗法,组织疗法,割治疗法,同时也包含了理针效应及后作用效应。,(二)微创穴位埋线的主要作用,1、协调脏腑,平衡阴阳 中医埋线的各种效应及刺激过程,通过经络的输入,起到调整人体脏腑功能,纠正阴阳的偏胜或偏衰的作用,使之恢复相对平衡。 2、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疼痛与经络闭塞,气血失调有关,有“不痛则痛,不容则痛”之说,中医 埋线疗法有“制其神,令气易行”故可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 3、补虚泻实,扶正祛邪 中医埋线的多种效应,一般具有兴奋 的作用,对身体功能减退,免疫力低 下者有一定效果,即具有提高免疫功能,补虚扶正的作用。,(三)微创穴位埋线操作规范,微创穴位埋线取穴的一般原则:1、近部取穴:近部取穴是指在病痛的局部和邻近的选取腧穴,它是以腧穴近治作用为依据的。其应用非常广泛,大凡其症状在体表部位反映较为明显和较为局限的病证,均可按近部取穴原则选取腧穴,予以治疗。例如,腰痛取腰阳关、肾俞、腰夹脊等, 胃痛取中脘等,皆属于近部取穴。,微创穴位埋线取穴的一般原则:2、远部取穴:远部取穴在距离病痛较远的部位选取腧穴,它是以腧穴的远治作用为依据的。这是穴位埋线处方选穴的基本方法,体现了中医经络辨证论治的思想。远部取穴运用非常广泛,临床上多选择肘膝以下的穴位进行治疗,在具体应用时,既可取所病脏腑经脉的本经腧穴(本经取穴),也可取与病变脏腑经脉相表里的经脉上的腧穴(表里经取穴)或名称相同的经脉上的腧穴(同名经取穴)进行治疗。,(三)微创穴位埋线操作规范,微创穴位埋线取穴的一般原则:3、随证取穴:随证取穴,亦名对证取穴,或辨证取穴,是指针对某些全身症状或疾病的病因病机而选取腧穴,这一取穴原则根据中医理论和和腧穴主治功能而提出的。因在临床上有许多病证。,(三)微创穴位埋线操作规范,(三)微创穴位埋线操作规范,微创穴位埋线法操作: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镊取一段约12厘米长已消毒的羊肠线,放置在腰椎穿刺针针管的前端,后接针芯,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提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刺入到所需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填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处敷盖消毒纱布。也可用9号注射针针头作套管,28号2寸长的毫针剪去针头作针芯,将00号羊肠线11.5厘米放入针头内埋入穴位,操作方法同前。用特制的埋线针埋线时,局部皮肤消毒后,以2%利多卡因作浸润麻醉,剪取羊肠线一段(约1厘米长),套在埋线针尖缺口上,两端用血管钳夹住,右手持针,左手持钳,针尖缺口向下以1540方向刺入,待针头完全埋入皮下,再进针0.5厘米,随后把针退出,用棉球或纱布压迫针孔片刻,再用纱布敷盖保护创口。一般2030天埋线1次。,(四)微创穴位埋线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埋线时操作要轻、准,防止断针。 (2)埋线最好埋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肌肉丰满的地方可埋入肌层,羊肠线不可暴露在皮肤外面。 (3)根据不同穴位,掌握埋线的深度,不要伤及内脏、大血管和神经干(不要直接结扎神经和血管),以免造成功能障碍和疼痛。 (4)皮肤局部有感染或有溃疡时不宜埋线。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严重心脏病或妊娠期等均不宜使用本法。 (5)线体用剩后,可浸泡在70%酒精中,或用新洁尔灭处理,临用时再用生理盐水浸泡。 (6)在一个穴位上作多次治疗时应偏离前次治疗的部位。,(7)注意术后反应,有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一种属于正常反应,由于刺激损伤及羊肠线刺激,在15天内,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无菌性炎症反应。少数病例反应较重,切口处有少量渗出液,亦属正常现象,一般不需要处理,若渗液较多凸出皮肤表面时,可将乳白色渗液挤出,用70%酒精棉球擦去,覆盖消毒纱布。施术后患肢局部温度也会升高,可持续37天。少数病人可有全身反应,即埋线后424小时内体温上升,一般约在38左右,局部无感染现象,持续2 4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埋线后还可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多形粒细胞计数的增高现象,应注意观察。,(四)微创穴位埋线注意事项,(四)微创穴位埋线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种异常反应情况:(1)少数病人因治疗中无菌操作不严或伤口保护不好,造成感染,应予局部热敷及抗感染处理。 (2)个别病人对羊肠线过敏,应适当作抗过敏处理。(3)神经损伤。如感觉神经损伤,会出现神经分布区皮肤感觉障碍。运动神经损伤,会出现神经支配的肌群瘫痪。如损伤坐骨神经、腓神经,会引起足下垂和足大趾不能背屈。发生此种现象,应及时抽出羊肠线,并经予适当处理。,1、中医埋线治疗慢性疼痛疾病效果较好:颈肩腰腿疼痛、风湿骨痹、类风湿病、各类关节炎、偏正头痛、三叉神经痛、痛风等慢性疼痛性疾病。2、其它中医内、外、妇科疾病,可参考针灸治疗学适应症。,(五)微创穴位埋线适应症,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