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修改.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000535 上传时间:2019-12-30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修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修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修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修改 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与说明【内容】生字新词 乡村小学的概况【说明】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生字新词指的是课文出现的8个一类字和3个二类字,以及一些新接触的词语,其核心是学会字的读法、写法以及理解词的意义。理解它关键就是要借助拼音会读生字,联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教学的重点是生字的写法和词语的理解,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反复拼读,借助学过的形近字来记忆生字。在课文的具体语境中理解新词。本节课要学的内容乡村小学的概况指的是课文第二自然段中描述的儿时就读的乡村小学的班级设置、教师教学的大概情况。其核心是学校四个年级一个班,田老师是学校唯一的老师。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熟读课文1、2自然段,从这两个自然段中提取相关信息。教学的重点是儿时的小学的特殊的学习环境。解决重点的关键是从第2自然段中了解到四个年级一个班,而且只有一个老师执教,从而体会到这个学校学习环境的特殊性。二、教学目标与说明【目标】1、记住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中这所乡村小学的概况。【说明】1、记住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就是指借助拼音,联系上下文来认读生字、理解词语,并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习过的形近字来记住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就是指在读准生字词的基础上,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能做到读音正确、通顺流利。3、了解文中这所乡村小学的概况就是指细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从这个自然段中了解这所小学的班级设置以及仅有一个教师教学。三、教学问题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词语的理解有困难,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文中的部分词语较为生疏,“娓娓动听”“戛然而止”“引人入胜”等词学生都没有接触过。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四、教学过程活动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师生活动:1、导入:同学们,在几年的学习中,你一定遇到很多老师,哪个老师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说一说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2、揭题: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一遍写老师的文章,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吧!3、老师板书课文题目:师恩难忘。提问: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课题的?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1)老师是谁?(2)老师对谁有“恩”?有什么“恩”?(3)为什么“难忘”?活动二:学习生字新词设计意图:掌握生字、新词,丰富语文知识,对学习课文内容有所帮助。师生活动:1、请同学们按照以下读书要求,大声朗读课文:(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2)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3)了解课文内容。2、学习生字,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1)出示生字新词,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帮助学生正音,“拄、杖、炊”是翘舌音;“恍、醒、捅、杖”是后鼻音,“姥”的声母是“l”,注意不要读成“n”。3、理解新词:念叨 娓娓动听 身临其境 戛然而止 引人入胜活动三:理清文章脉络设计意图:进一步掌握课文内容。师生活动:1、学生带问题朗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2、学生朗读思考、讨论交流。3、思考:课文哪一部分是讲田老师为同学们上课的?(3-7自然段)4、你能给文章分段并概括段意吗?第一段(1、2):“我“到小学读书以及学校的概况。第二段(3-7):写开学头一天田老师把一首小诗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使“我”听得入了迷,而且后来每讲一课都是如此。第三段(8-9):写“我”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活动四:了解乡村小学的概况设计意图:了解小学学习环境的特殊,初步感受田老师教学组织能力很强。师生活动:1、作者不满六周岁就到邻近的乡村小学去读书了,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这所乡村小学有什么特点?2、组织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交流:(1)学校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2)学生很少,四个年级才一个班。3、从这个自然段中你看出田老师有哪些优点?(口才文笔都很好。)板书设计:1、师恩难忘初识田老师师恩难忘回忆田老师讲课不忘教诲之恩五、目标检测一、根据意思写词语。1、形容说话说得生动,使人爱听。( )2、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形容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3、亲身到了那个地方,经历了那样情况。( )4、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文章等)。( )二、造词填空。感谢 感激1、科学家们勇于献身科学的精神深深地( )着我。2、我深深( )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滋养 滋润 湿润3、田老师那动人的话语( )着我的心田。六、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初读了师恩难忘这篇课文,掌握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还了解了作者儿时就读的乡村小学的概况。下一节课,我们会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看看田老师到底给作者带去写什么,让作者如此难以忘记。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与说明【内容】田老师上课的情景 作者回乡遇到老师的情景【说明】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田老师上课的情景指的是文章第二部分中讲述的田老师每上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其核心是田老师可亲可敬、教学有方。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细读文章的第二部分,了解田老师讲课的方法和内容,想象他上课的情景。教学的重点是田老师对学生的影响,解决重点的关键是抓住“身临其境”“引人入胜”等词,促进学生感悟田老师善于用故事吸引学生,而这些故事既教会学生知识,又教会学生做人,对学生影响至深。本节课要学的内容作者回乡遇到老师的情景指的是文章第三部分中记叙的作者在家乡的村边遇到了年迈的老师,并向老师恭敬行礼的情境,其核心是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与怀念,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精读课文,想象当时的情景,抓住作者的表现来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教学的重点是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与怀念之情,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抓住“恭恭敬敬”“深深感谢”“终身难忘”等词语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二、教学目标与说明【目标】1、体会田老师是个教学有方的老师。2、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说明】1、体会田老师是个教学有方的老师就是指通过了解田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抓住老师的教法和听课学生的反应,感受到田老师是个教学有方的老师。2、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就是指让学生细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恭恭敬敬”“深深感谢”“终身难忘”等词语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三、教学问题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学生不能从事例中体会出作者对老师的敬佩与感激。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文中的事例虽饱含深情却是平常小事,学生若不细心可能无法感悟其中深情。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细从深剖析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其间情感。四、教学过程活动一:复习导入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课文内容,便于新旧知识的衔接。师生活动:1、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田老师给你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3、口才、文笔都很好的田老师是怎样教学生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活动二:了解田老师上课的情景设计意图:让学生透过具体事例了解田老师,感受田老师是个教学有方的老师,也让学生从事例中感受田老师对“我”的影响,理解田老师对“我”有什么恩。师生活动:1、读课文第二段,思考:田老师是怎样给孩们上课的?从中可以看书田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2、出示“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2、请大家读一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田老师编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3、田老师讲的故事与所学的古诗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根据古诗编故事?(故事巧妙地讲解了古诗的意思,便于记忆。同时,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故事有教育意义,教育它们要爱护花草。)5、田老师的故事讲得好吗?学生喜欢听吗?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身临其境、发呆)6、田老师四年来娓娓动听的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体会“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这我”。是作者把田老师讲的那些故事对我们的影响比作春雨点点滋润着我。可见田老师教学技艺高超,使作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老师的教育熏陶,这是从内心发出的赞美和敬佩。)7、请同学们说一说读了这个部分之后,你觉得田老师是个什么样的老师?(教学有方、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活动三: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设计意图:升华文章中心,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师生活动:1、田老师赢得了“我”对他的尊敬和感谢,直至过了很多年也依然如此。自读课文第三部分,说一说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老师的尊敬与感激?2、引导学生抓住“恭恭敬敬”“深深感谢”“终身难忘”等词语进行交流,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3、你觉得此时此刻,作者想对田老师说些什么?板书设计:1、师恩难忘 娓娓动听 编故事 感激、怀念 身临其境 受滋润五、目标检测1、田老师上课非常吸引学生,他每上一课都要 ,同学们总会听得入了迷,仿佛 。这些故事有如 ,滋润着作者。2、学了这篇课文,我觉得田老师是一个 的老师。3、多年后作者回乡,遇到了田老师,他像40年前的小学生一样, 地向老师行礼,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田老师 的情感。六、课堂小结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回忆了小学时一个教学有方、可亲可敬的田老师,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怀念和感激之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了我们幼小的心灵,我们一定要牢记师恩。2、陶校长的演讲 备课教师:段培文第一课时一、内容及说明【内容】生字新词 演讲的特点【说明】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生字新词指的是课文出现的9个一类字和1个二类字,以及一些新接触的词语,其核心是学会字的读法、写法以及理解词的意义。理解它关键就是要借助拼音会读生字,联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教学的重点是生字的写法和词语的理解,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反复拼读,借助学过的形近字来记忆生字。在课文的具体语境中理解新词。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演讲的特点指的是演讲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演讲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性和鼓动性。其核心是演讲的内容和格式。理解它关键就是要教师结合课文进行简单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演讲,以及演讲的特点。教学的重点是演讲的基本特点和演讲稿的一般格式,解决重点的关键是教师向学生讲述演讲的基本特点,然后再以课文为范本,来引导学生了解演讲稿的一般格式。二、教学目标及其说明【目标】1、记住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初步了解演讲的特点。【说明】1、记住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就是指借助拼音,联系上下文来认读生字、理解词语,并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习过的形近字来记住生字。2、初步了解演讲的特点就是指先让学生读课文,在熟悉课文后,以课文为范本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演讲稿的特点。三、教学问题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对演讲稿较为陌生,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平时几乎不接触演讲稿。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教师补充相关知识,讲讲演讲稿的特点和格式。四、教学过程活动一:儿歌导入 揭示课题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活动: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双手和大脑这首儿歌吗?(让学生背一背这两首儿歌。)2、这首儿歌就是陶行知爷爷写的,你知道陶行知校长吗?3、介绍陶行知: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创办了“晓庄”、“育才”等一批学校,培养了一批批、一代代人,创作了一部部教育著作,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不朽的贡献。4、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陶行知校长的一篇演讲稿。(板书课题)活动二:学习生字词设计意图:掌握好生字词语有助于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师生活动:1、教师范读。2、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读熟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为了让同学们能把课文读得很通顺、很流利,我们先来把课文中出现的一些生字和词语学习和掌握了。1)、小黑板出示生字2)、检查预习情况(指名读)3)、教师指导个别比较难写、难记、容易混淆的字。4)、生字描红。5)、小黑板出示新词。6)、检查预习情况,随机抽读。7)、纠正个别难度难记的词语。8)、全班齐读生字词语,并在此基础上齐读课文。活动三:熟悉内容 了解演讲设计意图: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演讲的特点,也了解演讲稿的一般格式。师生活动: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陶校长今天要给大家演讲的内容是什么?2、概括主要内容。3、我们已经了解了陶校长演讲的内容,那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演讲吗?你知道演讲有什么特点吗?4、交流: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演讲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性和鼓动性。演讲的内容贴近生活,讲的是真话。演讲中带有强烈的感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5、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一篇演讲稿,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说说演讲稿的格式与一般的文章有什么不同?6、通过交流,初步了解演讲稿的格式:(1)正文前要有称呼。(2)正文的层次要清楚。(3)结束时一般要有祝语或提出希望。板书设计: 2、陶校长的演讲提出 “每天四问”分别细讲“每天四问”总结全文,指出激励和鞭策自己五、目标检测一、比一比,再组词锻( ) 练( ) 需( ) 励( )段( ) 炼( ) 须( ) 厉( )二、回味课文,我能填1、这篇演讲要求学生每天从_、_、_、_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有没有进步?以此_和_自己不断进步。2、演讲的主要特点是 和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陶校长演讲的主要内容,也了解了演讲的特点和演讲稿的一般格式。下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去看一看陶校长到底想教会同学们什么。第二课时一、内容及说明:【内容】“每天四问”的前两问【说明】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每天四问”的前两问指的是第一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其核心是身体和学问的重要性,理解它关键就是要明白“结构”,细读后弄清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教学的重点是让身体和学问进步的方法,解决重点的关键是教师引导学生细读文章第二、三自然段,弄清这两个自然段在结构上的相似点,找到哪些地方时讲“该怎么做的?”从陶校长的演讲中找到让身体和学问进步的方法。二、教学目标及其说明:【目标】明白为什么要让自己的身体和学问进步。【说明】明白为什么要让自己的身体和学问进步就是指细读文章的二、三自然段,从中明白陶校长为什么提出这两问,知道健康是生命之本,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所以我们每天都该让自己的健康和学问有进步。三、教学问题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学生对第二问的理解不深刻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第二问中对于“该怎样做?”这个问题阐述得不是特别浅显易懂。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先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再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实践来进行理解。四、教学过程:活动一:复习导入设计意图:温故可以知新。师生活动:1、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谁来说说陶校长和同学们讲了哪几个问题?(陶校长要求我们每天问问自己在“健康”、“学问”、“工作”、“道德”方面有没有进步)2、请六个同学读一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3、这节课我们将细致学习,看看陶校长的演讲能给我们一些什么样的启示。活动二:学习第一问设计意图:了解健康的重要性,知道想让健康有进步该怎么做。师生活动:1、过渡:陶校长一共提出了四个问题,我们去看看第一个问题主要讲了什么。2、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说说陶校长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问?该怎么做?3、围绕三个方面进行交流:(1)提出了什么问题?(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2)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相机教学关联词:因为有了才有否则都)(3)该怎么做?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要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筑起“科学的健康堡垒”。4、联系生活说一说,你觉得健康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5、再读这个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讲了哪几个问题?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先提出问题;然后回答为什么要这样问;最后提出希望,说说该怎么做。)活动三:学习第二问设计意图:了解学问的重要性,知道想让学问有进步该怎么做。师生活动: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在写法上与第二自然段又什么相似点?(都是先提出问题,再说明为什么要这样问,最后提出希望和做法。)2、让我们仿照第一问的学法来学一学第二问。请同学们读一读想一想第二问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问?该怎样做?3、让学生交流,教师稍作引导:(1)、首先我们来看看问的是什么?(自己的学习有没有进步?)(2)、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3)、怎样做才能提高?(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板书设计:2、陶校长的演讲健康生命之本 学问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五、目标检测按课文内容填空:1、陶校长给我们谈论了一个什么问题 他所谈论的每天四问,分别是 、 、 、 。 2、“每天四问”的第一问是 ,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是 。 3、“每天四问”的第二问是 ,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是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每天四问”的前两问,知道了健康和学问的重要性,并知道了该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健康和学问有进步。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这两个问题在叙述的条理上是有共同点的,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去学习,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用这样的方法去学习后面两问,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第三课时一、内容及说明:【内容】“每天四问”的后两问【说明】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每天四问”的后两问指的是第三问“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其核心是工作和道德的重要性,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细读后弄清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问?教学的重点是让工作和道德进步的方法,解决重点的关键是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方法,自学文章第四、五自然段,根据陶校长的演讲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让工作和道德进步的方法。二、教学目标及其说明:【目标】1、明白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工作和道德进步。2、明白“每天四问”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说明】1、明白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工作和道德进步就是指细读文章的四、五自然段,从中明白陶校长为什么提出这两问,知道工作的好坏对我们今天和未来都有很大的影响;知道道德是做人的根本。2、明白“每天四问”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就是指在学完课文的基础上,回顾全文,结合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性,了解陶校长对大家的希望,激发学生培养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三、教学问题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学生不理解第四问中“公德”“私德”“真人”的含义。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这几个词语有些抽象,课文中也未作解释。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实际来理解,不理解的地方,教师要作简单的讲解。四、教学过程:活动一:复习学法设计意图:陶校长提出的四个问题,在结构上是相同的。复习了上节课的学习方法,有利于这节课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师生活动: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陶校长提出的前两个问,你们还记得二、三自然段在写法和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吗?2、因为这四问的写法和结构是相同的,所以在学习时学法也是一样的,上节课老师已经带领大家学习过,这节课就请同学们用相同的方法来学习接下来的有关于工作和道德的两个问题吧!活动二:学习第三问和第四问设计意图:了解动作和道德的重要性,知道怎样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怎样才能让自己的道德有进步。师生活动:1、请同学们按照上节课的学习方法,自己学习文章的四、五自然段,说说你学到些什么?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3、交流学习所得:(1)这两段分别提出了什么问题?(2)为什么要提出这两个问题?(3)要想工作有进步该怎么做?(4)要想道德有进步该怎么做?4、说说这两个自然段中还有哪些内容是你不理解的?5、学生交流,教师点拨:(1)“公德”指公共道德,“私德”指个人的品德修养。(2)“建筑人格长城”指健全个人的人格。(3)“真人”指真诚不虚伪的人。6、联系生活说一说,你觉得工作和道德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哪些方面?你举得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活动三:总结课文设计意图:通过对课文的总结,归纳文章大意从而升华主题,了解陶校长提出每天四问的原因,增强学生对“每天四问”的意义的理解。师生活动:1、这篇课文是总分总结构,课文的最后一段,陶校长再次要求我们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请同学们读一读。想一想陶校长为什么要谈“每天四问”?2、组织学生结合最后一个自然段进行交流。3、说一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2、陶校长的演讲工作做大事的基础道德做人的根本五、目标检测根据课文的理解填空。1、陶校长提出“每天四问”的原因是什么? 2、“每天四问”的第三问是 ,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是 。 3、“每天四问”的第四问是 ,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是 。六、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演讲的特点,也从陶校长的演讲中明白只要我们每天都能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来问一问自己,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那就一定会在各个方面有长足的进步。2、陶校长的演讲健康生命之本 学问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工作做大事的基础道德做人的根本3、古诗两首备课教师:段培文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及说明:【内容】古诗寻隐者不遇【说明】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寻隐者不遇指的是唐代诗人贾岛的古诗寻隐者不遇的具体内容、诗意及其表达的情感,其核心是理解诗意。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精读诗句,理解重点词语,结合诗意感悟诗情。教学的重点是隐者的高洁的性格,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深入品读诗句,从隐者的生活环境,以及不告知去处的行为,体会隐者高洁的性格二、教学目标及说明:【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感受说明隐者高洁的品质,同时体会到诗人对隐居朋友的仰慕之情。【说明】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就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把古诗有感情地背下来,最终实现目标。2、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感受说明隐者高洁的品质,同时体会到诗人对隐居朋友的敬仰之情就是指引导学生理解难理解的词语,然后再理解古诗的意思,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插上翅膀,感受贾岛寻访老友时失望的神情,体会到隐者隐居山林的决心之坚决,不再和官场之人掺和的高洁品质以及诗人对朋友的敬仰,最终实现目标。三、教学问题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学生不能体会隐者高洁的性格。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孩子不明白什么是“隐居”更不明白隐者在远离当时官场的尔虞我诈和黑暗。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教师作好相应的引导,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四、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新课,复习学法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后复习学习古诗的“五步法”,对学生的学法起到指导性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师生活动:1、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古诗,这些诗好比是黑夜里的星星那么耀眼,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古诗的世界,去领略文字的魅力吧!2、导入:唐代诗人贾岛好久没见到他隐居的老朋友了,他择日前往山林拜访朋友,来看看结果如何呢?(板书诗题。)3、你们还记得学习古诗的“五步法”吗?(解诗题、知作者人、读古诗 、明诗意、悟诗情。)活动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设计意图:理解诗句的意思,知道古诗写了一件什么事。师生活动:1、学生自读寻隐者不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注意 “隐”“深”都是前鼻音。)2、理解诗题的含义(寻:寻访;隐者:隐居山林的人,一般都是有学问的贤士;不遇:就是没有遇到。)3、了解作者贾岛。4、齐读古诗,要求:把字读准,把诗句读通顺,并带上一定的感情。5、理解诗句:本诗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说自己对诗句的大体理解)活动三:细品古诗,感悟诗情设计意图:想象诗中的画面,感受隐者高洁的品质,同时体会到诗人对隐居朋友的敬仰之情。师生活动:1、细读这首诗,想一想诗中作者与童子一共有几次问答?都写出来了吗?2、品读前两行“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1)这句诗中出现了几次问答?内容是什么?(2)当贾岛听说朋友隐者采药去了,心情怎样?2、品读后两行“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这两句诗与前两句的内容能连接起来吗?那省了谁的话? (2)诗人会怎么问?(此处省了诗人的问话“到什么地方采药去了?我能找到他吗?”等,这才能接上“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3)这两句诗中诗人的心情有什么变化?3、师讲解:古诗中这种句语句之间的省略叫“跳脱”,表面上看上下句之间不连续,但实际上还是有着内容上的联系,值得我们好好体味。4、指导学生读出情感上的变化: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5、读了这首诗,你觉得诗中的隐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对隐者有什么样的情感?6、再读古诗,升华情感。(1)指导读出情趣。 (2)借助板书感悟情感。松下问童子板书设计:寓问于答言师采药去希望 超脱世俗品行高洁寻隐者不遇 不见其人只在此山中失望 云深不知处五、目标检测:根据古诗内容填空。1、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描绘的是 ,表达了 。2、在这首诗中作者的情感变化是 、 、 、 。六、课堂小结诗中记叙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隐者的仰慕之情。这首诗中省略了许多诗人向童子提出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联系诗句的意思细细体会,就能想象出生动的情景。第二课时一、 教学内容及说明:【内容】古诗所见 【说明】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古诗所见指的是清代诗人袁枚的所见一诗的意思以及描绘的情境和表达的情感,其核心是乡村生活的恬静与生趣,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抓住牧童的神态、动作想象画面,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的重点是牧童捕蝉的画面,解决重点的关键是抓住牧童的神态、动作,结合插图想象画面,感受牧童的活泼可爱。二、教学目标及说明【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的大意,能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说明】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就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古诗有感情地背下来,最终实现目标。2、理解诗句的大意,能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就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和讲解下,通过理解诗句含义,想象画面,再从诗人的描写中体会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三、教学问题分析:在本节课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学生可能对牧童“忽然闭口立”的目的产生疑问,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牧童并未开始捉蝉,想捉蝉完全是作者的想象。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抓住“意欲”让学生明白这仅仅是作者自己的想象,至于牧童到底在干什么就不必深究了。四、教学过程:活动一:对比学习,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 把两首古诗进行简单的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活动:1、回顾复习上一首古诗,把它和将要学习的所见进行对比,说说两首古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都是五言绝句,内容都是有关与田园风光的。不同之处:内容不同,所蕴含的内在意境不同,诗人所处的朝代也不同。2、复习回顾我们上节课学习寻隐者不遇的古诗学习“五步法”:活动二:理解诗意,品悟诗情设计意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感受乡村孩子的心思细腻和天真活泼,为体会诗人的情感作好铺垫。师生活动:1、学生自读所见,做到通顺、流利,有节奏。2、检查读书情况。3、理解诗题,了解作者。4、理解“意欲”“林樾”两个词。5、初步理解诗句:想一想本诗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6、指名说说自己对诗句的大体理解活动三:吟诗炼字,品读感悟设计意图:从诗句中感悟作者的情感。师生活动:1、前两行见于闻(动态描写)。(1)小组讨论:牧童在干什么?心情怎样?(2)先讨论,再指名回答。(3)指导朗读,联系图画说说诗句的意思。2、后两行猜与观(静态描写)。(1)指名读后两句,问:在后两行诗人又看到了什么?诗人又怎么知道牧童想去捕捉树上的鸣蝉呢?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你对诗句的理解说一说。(2)看图,指导学生观察,指导作者愉悦的心情。(3)指名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3、再读古诗,升华情感。(1)指导读出情趣。 (2)借助板书感悟情感。4、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的所见、所想,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牧童骑黄牛板书设计: 静态见与闻 歌声振林樾回乡村田园好风光所见 动态意欲捕鸣蝉猜与观 忽然闭口立 五、目标检测一、默写古诗并填空。所见 作者 , 。 , 。所见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写的是一件( )的事,表达了诗人( )感情。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描写的是( )的画面,表达了诗人( )感情。六、课堂小结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天真烂漫的牧童行歌捕蝉的画面,诗人抓住了牧童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并加入了自己的猜想,使得画面生动形象,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习作1 备课教师:段培文 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与说明【内容】我的老师【说明】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我的老师,指的是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例来刻画自己的老师。其核心是通过具体事例写人。理解它的关键就是要抓住一两件事来体现老师的品质。教学的重点是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切身感受的描写,解决重点的关键是策划好“畅谈老师”这一谈话活动,让学生联系范文展开回忆,进行写作构思。二、教学目标与说明【目标】1、读懂例文我的班主任片段。 2、领会通过具体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3、能找到合适的习作素材并列出写作提纲。【说明】1、读懂例文我的班主任片段就是指要引导学生细读片段,读懂这个片段主要写的是老师帮“我”纠正坐姿的事,其中详细描写了老师的动作和眼神。 2、领会通过具体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就是指让学生写人和写事是分不开的,要学会用具体的事例去表现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3、能找到合适的习作素材并列出写作提纲就是指教师策划“畅谈老师”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认真回忆自己与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并从中提炼出值得去写的内容,把这些内容加以整理,变成自己的作文素材。三、教学问题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老师与自己朝夕相处,每天都在上演着一件件平凡而又琐碎的小事,怎样才能通过这些小事把人物的品质体现出来?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以往的作文更注重写实、写景,而本次作文最主要是写发生在自己和威严的老师之间的事。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利用好范文示范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回忆和谈话,并帮助学生整理和删选素材。四、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情境导入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导入唤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明白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习作兴趣。师生活动: 1、同学们都知道九月十日是教师节,你们知道设立教师节有什么意义吗?2、在教过你的老师中,一定有一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或许是这位老师的教育方法使你特别喜欢,或许是这位老师的幽默让你喜欢,或许是这位老师的严厉让你敬佩平时我们没有机会进行太多的交流,今天我们就利用作文课的时间好好来聊一聊我们的老师吧!活动二:回顾课文,学习写法设计意图:通过同学的自读交流,老师的引导,看刘绍堂老先生是怎样写自己尊敬的老师的,从中学习写法。师生活动:1、回忆第一篇课文师恩难忘,想一想:刘老先生是通过什么来写自己尊敬的老师的?他刻画了一个怎样的教师形象?2、例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描写发生在刘老先生儿时与老师之间的故事?3、你觉得文章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地方?为什么这些地方会让你印象深刻?4、从这篇例文中,你还学到了什么?5、作者是怎样介绍好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相机板书:A、语言描写:(学生找到文中精彩的描写)B、神态描写:(学生找到文中精彩的描写)C、动作描写:(学生找到文中精彩的描写)D、心理描写:(学生找到文中精彩的描写)活动三:学习例文,提炼写法设计意图:通过深入学习例文,找出写作的方法,让学生学习描写的方法,谈谈自己的感受,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师生活动:1、初读例文,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想表达什么?2、细读提炼写法:(1)画出文中描写冯老师关心同学的语句。 忽然,一只温暖的手扶着我的前额,慢慢地向上抬起。 她的一双眼睛望着我,好像在说:“三个一怎么又忘了?”冯老师轻轻拍了我一下我的肩膀,朝前走去。(2)如果把文中的者三句话改写成下面三句话,你认为哪一种效果好? 忽然,一只手扶着我的前额,向上抬起。 她的一双眼睛望着我。冯老师拍了我一下我的肩膀,朝前走去。3、提示: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差异,并做适当的指导。“温暖”“慢慢”“轻轻”这些词语准确地写出了冯老师动作的轻柔,表现了冯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好像在说“三个一怎么又忘了?”这句话借我当时的感受生动地写出了冯老师当时的神情,使人觉得冯老师特别的亲切、和蔼。1、 你觉得例文中哪些地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1)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细致地描写,生动地刻画出人物形象。(2)片段中不仅写了老师的表现,还写了“我”的反应和感受。活动四:畅谈老师,寻找素材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学生自己的所想,一方面能让学生作文各有千秋,百花齐放;另一方面能以说促写,越真实越好。师生活动:1、提出交流建议:(1)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每个人都要说说自己喜欢或尊敬的一位老师的故事。(2)要认真听每位同学的发言,边听边想:讲述的同学把这位老师的特点说清楚了吗?如果你觉得有问题就给他提出一些建议。2、小组交流后指名学生在全班交流,教师就交流的事件做相应的指导。活动五:学生练写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引导列出写作提纲,学生交流、评议、补充进行习作。师生活动:1、学生列出写作提纲。2、学生练写草稿。开头:适当抓有特点的外貌描写为下作做铺垫 (略写) 中间:具体事例(可一事写人,也可两事写人重点抓动作、神态、语言)(详写)结尾:表自己的爱戴、尊敬、热爱之情(略写)3、交流、评议、补充。 板书设计: 我的老师 五、目标检测完成习作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透过对课文师恩难忘的回顾,以及对例文我的班主任片段的学习,明白了要想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就要选择典型事例,并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这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凸显人物形象,这样文章就会更加生动。第二课时一、拟订提纲,写作文草稿。二、反复修改:千金难买回头望,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三分写、七分改!(鼓励学生自改、互改。)三、誊抄作文。板书设计:习作一千金难买回头望,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三分写、七分改!练习 1 备课教师:段培文 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与说明【内容】诗歌的续写 古诗的积累。【说明】本节课要学的内容诗歌的续写指的是“语文与生活”中有两节描写“风”的诗句,要求学生读过之后进行续写,其核心是要把常见的自然现象转变成优美的诗句。理解它关键就是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拓展,搜集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回忆“风”这以自然现象对周围的事物会有哪些影响,怎样把这些现象变成优美的文字。教学的重点是续写,解决重点的关键是读诗歌,了解每小节的写作格式,在此基础上,仿照前两节诗歌的写法把自己搜集的写作素材进行文字加工。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古诗的积累。指的是积累带“风”的诗句。其核心是以“风”为主题,理解它关键就是要注意对有关诗句分主题进行梳理。教学的重点是增加积累量,解决重点的关键是让学生积极回忆过去所学的知识,课前进行搜集,在课堂上交流,互相补充并加以积累。二、教学目标与说明【目标】1、能续写诗歌。2、收集带“风”字的诗句。【说明】1、能续写诗歌就是指在理解诗歌的主题和结构的基础上完成模仿续写。2、积累带“风”字的诗句就是指从所学过的古诗及课外所阅读的古诗中搜集带“风”字的诗句,并进行积累。三、教学问题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续写的部分与原诗不能构成一个整体,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学习过现代诗的写作。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诗歌的结构,再按照结构来续写。四、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由“风”引出诗歌设计意图:了解风的形成,引出诗歌,朗诵诗句,理解其大意,才能明确续写的主题。师生活动: 1、同学们,你们见过风吗?“风”有什么特点?(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感受得到。)2、引出诗歌:“风”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自然现象了,虽然它无色无味,没有人知道它长什么样,但是我们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它到底在哪儿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去看一看吧!3、要求学生自读第一部分,想一想这首诗歌主要是写什么的?4、细读两节诗,说说两节诗诗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活动二:续写诗歌设计意图:在明确续写的基础上进行续写,既是对内容的拓展,也是能力的培养。师生活动: 1、想一想,在我们生活周围你们在哪些地方能够找到风?2、试着按照前两节的结构,来续写诗歌。3、引导学生交流,教师进行评价指导。活动三:比赛背诵带“风”字的诗句。设计意图:通过同学的比赛背诵加强他们古诗的积累。师生活动:1、将全班分成四组进行古诗背诵比赛,看哪组背诵的多。2、老师引导学生讲述诗句的大致意思。3、在摘抄本上积累带“风”的诗句。板书设计: 寻找“风”的踪迹 续写“风”的诗句 背诵“风”的古诗五、目标检测1,每人续写五个关于“风”的诗句。2、默写我们所抄写的所有关于“风”的诗句。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续写了描写“风”的诗歌,还积累了带有“风”字的古诗句。其实只要认真观察,生活中会有许许多多写作的素材,恰当地加以运用,就能变成美文。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与说明【内容】题秋江独钓图 钢笔字的书写 毛笔字的学写【说明】本节课要学的内容题秋江独钓图指的是清代诗人王士禛的题画诗题秋江独钓图一诗的意思和意境,其核心是这首诗的意境美。理解它关键就是要借助加点字进行理解,再对画面加以想象。教学的重点是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在理解古诗意思的基础上,想象诗中所描绘出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本节课要学的内容钢笔字的书写指的是描红并临写师恩难忘里的一段话,其核心是布局行款和运笔方法。理解它关键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观察每一个字的笔画走势,能边揣摩边临摹。教学的重点是字的布局行款,解决重点的关键是细心观察之后,总结出布局方法,再进行练习。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毛笔字的学写指的是学写草字头和竹字头,其核心是偏旁的书写,理解它关键就是要教师讲解并当场示范书中所给的“花”和“笑”字,让学生了解运笔方法和笔画安排。教学的重点是草字头和竹字头的书写顺序,解决重点的关键是教师示范,学生照写,然后找几个类似的字按照所讲方法写,加以巩固。二、教学目标与说明【目标】1、能体会题秋江独钓图的意境。 2、能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说明】1、能体会题秋江独钓图的意境就是指朗诵古诗,并通过教师的指导开发学生想象力将诗意转化为图画。 2、能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就是指注意整体的布局,格式,认真描红后进行临写。三、教学问题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不知道如何鉴赏古诗,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的认知水平仅限与理解古诗的意思,还不懂得如何欣赏故事的意境美。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教师用语言加以引导,鼓励学生结合诗句大胆想象。四、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欣赏古诗。设计意图:让学生感悟诗的意境,让学生畅谈阅读后的感受。师生活动:1、要求学生自读古诗,并进行抽读、齐读。2、谁能说一说这首古诗的大致意思?3、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说说这首古诗有什么特点?(四句诗用九个“一”这是体现诗题中“独”)4、你能想象出诗中描绘的画面吗?说一说你的想象。(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勾画一幅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展开联想,将诗的原画在学生头脑中还原,有助于他们理解记忆。)活动二:写好钢笔字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如何才能写好钢笔字,督促学生树立良好的书写习惯。师生活动:1、读贴: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2、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3、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觉得哪些字的结构和大小难以把握,教师针对性地进行指导。4、描红练习:(1)学生练习描红。(注意起笔、运笔和收笔)(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5、让学生临写。6、交流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活动三:学写毛笔字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观察与书写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描红、临写来把每个字书写得间架匀称、合理美观。师生活动:1、读贴:读出“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