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职能治疗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398750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5.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职能治疗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物理职能治疗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物理职能治疗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Jui-O Chen,物理.職能及語言治療之介紹,1,物理治療篇,2,物理治療,民國八十四年行政院公佈物理治療師法的規定,物理治療師應該依據醫師開據之診斷、照會或醫囑來執行物理治療之業務。,3,業務範圍,物理治療之評估與測試 操作治療 運動治療 冷.熱.光.電.水.超音波等物理治療 牽引.震動或其他機械式治療 義肢.輪椅.助行器.裝具之使用及指導,4,治療四大領域,分為四大專科: 骨科物理治療、神經物理治療、小兒物理治療以及心肺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次專科:老人物理治療、婦女物理治療、燒燙物理治療、運動物理治療以及長期照護、社區和居家物理治療等方面。(發展中),5,(一) 骨科物理治療,主要是針對骨骼肌肉系統功能失調的病患,如五十肩、網球肘、退化性關節炎、肌筋膜疼痛症候群、下背疼痛、骨折、韌帶扭傷、肌肉拉傷、截肢、粘連性疤痕、髖、膝關節置換術等。 藉由物理治療恢復最佳活動功能,6,骨科物理治療一般評估項目,7,上、下肢評估功能表項目,8,頸部、腰部功能評估表,9,骨科物理治療常用設備和療法,10,(二) 神經物理治療,對於腦中風、脊髓損傷、頭部外傷、小腦病變、巴金森氏症、小兒麻痺、後小兒麻痺症候群、基蘭巴瑞症候群、多發性硬化症、週邊神經損傷與病變等肢體障礙的病患。 減緩或降低因疾病造成的功能性限制與生理障礙為主。,11,神經肌肉系統物理治療之一般評估項目,12,神經物理治療常用之技術,常用設備: 傾斜床.治療床.神經肌肉電刺激.懸吊系統.肌力訓練器材.轉位輔助器.滑動版.平行桿.站立鏡.移行輔具.跑步機.固定式腳踏車.平衡訓練器.運動訓練輔助器等。,13,(三) 小兒物理治療,包括腦性麻痺、智能不足、裘馨氏肌營養不良症、臂神經叢受損、先天性肌性斜頸、早產兒等之兒童。 目前治療趨勢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14,15,(四) 心肺物理治療,主要病患為心血管系統與呼吸系統病變,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狀動脈疾病或其他心瓣膜病變的患者,或其他因肌肉骨骼與神經系統疾病所造成的心臟血管與呼吸系統併發症,都與心肺物理治療有關。,16,17,服務項目*,3M的服務方式 Modality(儀器) Manual therapy(徒手治療或操作治療) Movement therapy(運動治療或動作治療),18,(一)Modality儀器:,光療:紫外線、低能量雷射等。 電療:低週波電刺激、中頻干擾波、高伏特電刺激器、經皮神經電刺激器等。 水療:熱水療、溫水療、冰水療、冷熱水交替治療等。 冷療:冷敷、冰敷、冰按摩等。 熱療:超音波、微波、短波、蠟療、紅內線、熱敷包、微粒熱療等。 力療:牽張治療、腰椎、頸椎牽引機等。 運動治療:有伸展運動、主動運動、阻力運動、耐力運動、呼吸運動、平衡及協調運動、功能性運動、神經肌肉誘發技巧、姿勢矯正療法等。,19,低能量雷射(冷雷射或軟雷射),常用氦氖(HeNe)、鎵砷(GaAs)雷射能量,前者屬可見紅光,適合表淺組織修復;後者屬不可見光,適合刺激穴位或深層組織。 生理效應:血管擴張、去氧核糖核酸( DNA )合成增加、膠原組織增生及免疫功能的增進等。 可用來治療疼痛,並可增進傷口(壓瘡.DM)及組織復原、肌腱炎、肌肉肌膜疼痛症候群等。,20,電療-刺激神經細胞收縮.促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疼痛,低頻波(一般稱為經皮神經電刺激;TENS)生理效應:1.gate control theory 2.內生性止痛物質分泌 臨床效用:止痛增強肌力,延緩或避免肌肉萎縮、減輕肌肉痙攣和增進血液循環。 電刺激對於下背痛、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韌帶扭傷、肌腱炎(如網球肘)、肌肉及肌膜疼痛症候群等均有顯著的成效。,21,經皮神經刺激器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ENS),TENS基本原理有二: 一、門閥控制理論(gait control theory),利用微弱的低週波電流,刺激表皮神經,此神經訊息上傳到大腦前通過一個所謂的門閥,因此門閥會被關起來,使傳導速度比較慢的痛覺訊息傳遞受到阻隔,痛覺訊息傳不到大腦,自然就感覺不到疼痛。 二、腦內啡的產生,利用電刺激產生與嗎啡類似的腦內啡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此原理預期產生效果比較慢,但止痛效果維持比較久。 使用:電極片貼在皮膚靠近疼痛點、激發點或穴位上,在病患不至於產生疼痛下,持續電刺激10至30分鐘,因為有部分針灸的效果,又稱西洋針灸。一般可分成低頻或高頻刺激兩種,低頻刺激(100Hz),則以門閥控制原理為主。,22,向量干擾波,一般稱為中頻干擾波 原理-利用電刺激引發肌肉被動收縮,可促進運動神經元之激發,進而增加肌肉之力量。 生理效應:減輕疼痛.促進循環.消除水腫.增強肌力.解除肌肉痙攣及促進骨折癒合 適應症:關節炎.肌腱炎.HIVD. Sciatica. 骨折癒合不良,23,24,熱療,熱療最重要的五個功效*: (1) 減輕疼痛 (2) 降低肌肉痙攣 (3) 減輕關節的僵直感(4) 增進膠原組織的延展性,以增進關節活動度 (5) 增進血液循環,25,熱療分類,淺層熱療(透熱深度小於一公分):包括熱敷包、熱水袋、烤燈、紅內線、電毯、蠟療、微粒療法( fluidotherapy )等。 深層熱療又稱為透熱療( diathermy ),其熱量可深入三到六公分,包括短波、微波及超音波等。,26,短波治療儀,生理效應:短波所產生的熱效應使深層肌肉或關節軟組織局部溫度升高血管擴張吞噬作用增加深層循環及止痛,27,紅內線儀,1.血液循環 2.促進代謝,化膿消炎 2.神經末梢-pain,28,淋巴循環機,利用氣壓促進病患體循環,以階梯式壓力來使淋巴回流,降低水腫。適用上下肢水腫病患,29,牽引,利用電動機械拉力達到軟組織伸展放鬆效果,是依種伸展延展肌肉組織的治療方式例如頸椎及腰椎牽引,30,腰椎牽引,31,懸吊治療-增加動作控制能力,32,(二)Manual therapy徒手治療或操作治療:,關節操作術、關節鬆動術、軟組織伸展術、按摩等。,33,操作治療之技術,關節鬆動術:冰凍肩、術後關節僵硬、關節炎 按摩: -深層按摩:肌腱炎、般痕組織 -淋巴引流按摩 肌內效貼布治療:藉由貼布以活化神經系統及循環系統,進而使人體的淋巴代謝正常、修復組織。-適應症*肌肉拉傷、韌帶扭傷、血腫、坐骨神經痛、淋巴水腫,34,運動治療之益處,增加肌肉或肌耐力 保持關節活動度 促使動作協調 增加肌肉收縮速度 回復功能性活動,35,(三)Movement therapy運動治療或動作治療:,被動運動 主動運動 輔助性主動運動-滑板.滑輪 阻力運動 功能性運動:墊上運動、平行桿 本體感覺神經肌肉誘發-CVA.SCI 協調運動訓練 輪椅運動、步態訓練、肌力、耐力、放鬆運動訓練、姿勢矯正訓練、動作學習、動作控制與發展治療。,36,運動治療,骨骼肌肉疾病的運動治療可分為三大類 一是增進關節活動度的運動二是增強肌肉力量及耐力的運動 三是提昇心肺耐力及全身體適能的運動 增進關節活動度的運動又可分為三種 一是被動關節運動 二是輔助性的主動運動 三是主動運動,37,肌肉訓練的運動,等長運動*,此型肌力訓練方式最適合關節炎病人,除了非常急性、嚴重的關節炎之外,幾乎任何時期、任何病人皆可使用。 等張運動*,即是運動前後,肌肉的張力保持不變,但肌肉長度與關節位置卻隨時改變,一般使用啞鈴或沙包來訓練肌力即是等張運動。 等速運動(即固定之角速度下運動),優點是在每個關節活動度均能使肌肉發揮最大的能力,故較常用於運動傷害後之復健。,38,等長、等張及等速動動之比較,39,運動治療之技術,伸展運動 關節活動度運動 肌力訓練 耐力訓練 本體覺神經肌肉誘發術 動作控制及動作學習 球體運動,墊上運動 步行訓練 平衡訓練 姿位引流及叩擊 咳嗽運動 呼吸運動 有氧運動,40,物理治療之評估與技術,基本神經學檢查(Basic Neurological Assessment) 感覺與知覺檢查(Sensation and Perception Exam) 肌力測試(Muscle Strength Test) 關節活動度測試(Range of Motion Measurement) 骨科學檢查(Orthopedic Exam) 功能性評估(Functional Assessment) 心肺耐力測試(Cardiopulmonary Endurance Test),41,基本神經學檢查,Cranial nerve assessment Muscle tone Deep tendon reflex Cognitive Communication,42,感覺與知覺檢查,感覺檢查 觸覺 壓覺 溫覺 痛覺 知覺檢查 視覺 體表感覺 本體感覺,43,肌力測試,Manual Muscle Test (MMT) Hand-held Dynamometer Isokinetic Machine,44,Muscle Power*,45,Hand-held Dynamometer(手握測力器),46,Isokinetic Machine(等速肌力測試儀),可測試向心、離心及等長收縮形式下的肌力,包括最大肌力、爆發力及疲勞指數,47,關節活動度測試,以關節量角器,量出各關節角度大小,以了解患者關節之活動度。,48,骨科學檢查,Coordination Test Finger to nose Heel to knee Hand/foot tapping Balance Test Romberg Test Functional reach One-leg standing test Berg balance scale,49,心肺耐力試驗,漸進式運動測試(Graded exercise test:GXT) 6分鐘走路測試(6-min walking test),50,物理治療設施,光療:遠紅外線、紫外線、低能量雷射。 電療:向量干擾波、低周波電刺激、經皮神經電刺激器、功能性電刺激、直.交流電刺激。 水療:上肢水療槽、下肢水療槽。 熱療:淺部熱療熱敷包、蠟療;深部熱療短波、超音波、微波。 冷療:冰敷包。 機械治療:頸椎牽引器、腰椎牽引器、持續被動活動機、滑輪運動、重量訓練、懸吊運動、循環器治療、傾斜床、平行桿。 訓練用傾斜床、行走訓練用平行桿,站立鏡。 跑步機、下肢肌力訓練器、上肢肌力訓練器。 訓練用固定式腳踏車、重力訓練滑輪組、肩部運動訓練組。 等速肌力測試儀( Kin-COM ):肌力測試及訓練。 運動治療:主動運動、被動運動、阻力運動、神經肌肉誘發技巧、發展治療、協調運動、姿勢矯正療法、牽拉運動、行走訓練、輔具(柺杖、輪椅)訓練等。,51,CVA患者之物理治療,臨床症狀 感覺功能-二點辨識.視野缺陷.觸覺喪失 動作功能-運動功能衰退.吞嚥困難 語言功能-理解.接收及表達困難 知覺功能-空間觀念扭曲 心理功能-情緒不穩.記憶困難.行為怪異等,52,物理治療原則,53,SCI患者之物理治療,54,職能治療篇,55,職能治療,目的在引導患者參與特殊設計之活動,從活動中學習適應技巧,改善生理及心理功能,克服殘障激發潛能以達到最大之獨立功能。,56,職能治療師之業務範圍,治療評估 作業治療 產業治療 娛樂治療 感覺統合治療 人造肢體使用之訓練及指導 副木及功能性輔具之設計、製作及使用之訓練及指導,57,職能治療八階段,Referral Screening Data collection and evaluation Treatment planning Treatment implementation Reevaluation Discharge planning Termination of treatment,58,職能治療計畫(1),獨立生活能力 1.生理機能日常生活技能 2.社會心理日常生活技能 3.工作 4.休閒,59,職能治療計畫(2),感覺動作1.神經肌肉2.感覺統合3.認知功能4.社會心理5.治療輔具,60,職能治療種類,功能性職能治療 身體功能性職能治療 感覺及知覺統合 生活工作技能 心理功能性職能治療 認知統整能力 社會心理技能 娛樂性職能治療 技巧性活動 治療性遊戲 休閒放鬆訓練,61,職能治療設施,站立訓練桌:姿態矯正鏡、交互推拉箱。 爬昇架:手拉架、手腳運動器。 握力計:手指量角器。 垂直塔:水平塔、套杯組。 手支撐架:腳支撐架、手滑板。 扭轉螺絲組:平推箱 。 木釘插板:人型拼圖、形狀插板。 細針插板:凹槽方向性插板、雙圓柱插板。 串線插板: MIN 插板組、 OT 棋組。 螺旋操作組:治療性黏土組、多功能工作訓練台。 副木製作組:加熱箱、熱槍、副木裁剪刀組。,62,中風病患為例,急性期-預防為主 原則 避免關節活動度受限 避免肌肉力量與耐力降低 避免皮膚受損 避免認知能力降低 簡單的日常生活功能訓練,63,復健期,治療重點-避免感覺喪失及二度受傷 原則 避免感覺功能喪失及關節活動度受限 增進姿勢控制能力 增進認知與知覺能力 感覺再訓練 日常生活訓練 溝通技巧 工作休閒諮商,64,身體功能恢復訓練 丟沙包活動 站立桌活動-使下肢承重,訓練全身姿勢知對稱性 認知功能訓練-利用形狀.顏色.大小物品.拼圖.積木等 上肢功能訓練-垂直塔.平行塔.爬行架等 日常生活功能訓練 義肢及輔具支評估訓練,65,小兒疾病職能治療,感覺統合訓練 電腦認知訓練 擺位訓練 日常生活活動訓練,66,心理疾病職能治療,舞蹈.歌唱及電影欣賞等團體活動 工作坊-洗車.麵包製作等 日常生活功能技巧訓練,67,68,69,70,71,72,73,語言治療篇,74,語言治療,藉著治療師所設計的活動與練習,來幫助有溝通或吞嚥障礙的患者,改善他們的溝通技巧或吞嚥功能,使他們能更有效地與別人溝通,和安全的吞嚥與進食,生活品質得以提高。,75,語言治療服務項目,兒童、成人語言及溝通障礙的評估診斷與治療 口腔功能與吞嚥障礙評估診斷與治療 溝通輔助器的評估、設計與應用訓練 聽能復健 提供相關醫療及社會資源等諮詢,76,治療對象,1.聲音異常:說話聲音異於常人,包括音調、音質、音量的不正常,最常見的疾病有聲帶結節、聲帶息肉、喉炎等。 2.構音異常:說話的語音不正確或不清楚,如俗語所謂的大舌頭、臭乳呆等。 3.吞嚥障礙:口腔期的口部和舌頭的動作與協調問題嘴唇不能緊閉、嬰兒吸吮動作的障礙、不能有效咀嚼(牙齒問題非主要原因)、食物咀嚼後沒有辦法帶到咽喉等;或咽喉期的反射動作遲緩吃東西時常常噎到、感覺吞不下。 4.失語症:由於腦部受傷害,失去運用語言的技巧,無法理解別人的意思,或是別人無法明白患者所表達的意思,例如中風、老人癡呆症、腦外傷等疾病。,77,5.語言發展遲緩:整個語言發展過程較一般兒童遲緩,對語言理解和口語表達都有障礙,多半因神經障礙、情緒障礙、環境等因素所造成,如腦性麻痺、自閉症傾向、唐氏症等。 6.口吃:說話節律出現問題,無法達成流暢的言語溝通,因而出現說話結結巴巴的現象。 7.聽力障礙:兒童若無法聽到聲音,或只聽到部分聲音,運用聲音及構音器官來學正確的言語就會有困難,語言理解和口語表達能力都可能受到影響。 8.喉切除者:因為喉癌或意外傷害,經外科手術切除咽喉及聲帶,造成永久性失聲,需要使用助講器或食道語來作口語溝通。,78,9.腦性麻痺:因為腦神經障礙,造成無法正常地控制肌肉活動與協調,尤其是唇、舌等口腔器官,以致有構音異常或吞嚥障礙的現象。有些患者無法用口語表達,治療師會協助發展其他溝通方式。 10.唇顎裂:即口腔唇顎部位呈現有裂縫,以致造成構音困難及鼻音過重。,79,構音困難,中風、頭部外傷、神經肌肉疾病、小兒麻痺患者等因腦神經損傷而引起舌、唇、軟腭及聲帶之操作與協調不良,呈現說話含糊不清、費力及流口水等現象,常見種類如下: 1.鬆弛型:下運動神經元病變引起,例重症肌無力 2.痙攣型:上運動神經元病變引起,例中風、腦創傷及多發性硬化症 3.混合型:延腦損傷、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 4.失調型:因小腦受傷所致 5.運動減退或增強型:因錐體外束損傷引起,如巴金森氏症、舞蹈症。,80,構音異常臨床治療方式,器官缺陷問題:先做醫療上的補救在矯正發音 提供正確的發音示範 教導病患認識、分辨及誘發正確音 神經肌肉缺陷訓練早於構音訓練 由錯誤較少的字開始矯治,一次矯正一個音 母音介入應早於子音 利用影像、圖像 ,提供多重感官回饋 正確使用發音於詞彙、短句、長句,逐漸使用時日常對話中 各式治療效果不彰時,則考慮非口語系統,如圖卡、溝通板等,81,治療項目,口腔動作訓練 音聲治療 聽能瞭解訓練 認讀訓練 吞嚥訓練,構音訓練 節律訓練 口語訓練 書寫訓練 團體治療,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