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年级下册16桥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983379 上传时间:2019-12-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五年级下册16桥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五年级下册16桥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五年级下册16桥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五年级下册16桥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教材分析:桥是人教版第十册第四组的一片课文,这篇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选择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胸膛、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2、 教学难点:理解“桥”的深刻含义。课文重点:7-23自然段朗读训练点:描写洪水和老汉的句子。读写结合点: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这样的桥?教学准备:课件、预习提纲教学时间:3课时预习提纲:导入:我们学过雄伟、坚固、美观的赵州桥,读过海峡两岸同胞血脉亲情的无形之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故事,今天我们再去学习一篇桥的文章,看看这又是一座什么样的桥?1、 按常规预习提纲预习课文。2、 正确认读下列词语,抄写词语。咆哮 狂奔 狞笑 拥戴 清瘦 沙哑 放肆 豹子 呻吟 胸膛 搀扶 乱哄哄 势不可当 跌跌撞撞 3、 在横条上,正确抄写本课生字 4、 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整理在课本上。咆哮 狞笑 祭奠 势不可当5、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6、 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我体会到 。我是从 这几个词中体会到的。(2)文章第2自然段是一个 句,文中还有类似的句子,用“”标出,运用比喻、拟人的写法,写出了 。(3)在山洪来临时,用-画出人们的表现,用画出老汉的表现,我可以用 词和 词来分别概括他们的表现。(4)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描写老汉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通过这些句子的描写,让我们知道了老汉是一个 的人。(5)文中把老汉比作 。找出文中能体现他是一座山的句子。(6)通过读课文,我知道文中的桥是一座 的桥,也体会到这是一座 的桥。7、质疑,至少提出三个问题。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新课,读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成果展示1、认读词语课前大家预习了课文,通过检查,这些字音容易读错,生读。重点强调:“当”的读音。(出示课件: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当)2、理解“咆哮”(1)咆哮两个字都有口字旁,推想一下,张着大嘴,洪水像什么?(像狮子、像猛兽)。猛兽发出的巨大的声音就是-咆哮!(2)感情朗读词语:能不能想象着猛兽咆哮的样子再来读这个词。(3)方法小结:推想词语的意思,再想象画面,就能把词读得有滋有味。3、指导书写:出示预习中难写的字,易写错的字(祭奠)(1)教师范写生字,学生观察(2)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在课文中谁祭奠谁?(师板书:老支书、小伙子)4、概括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看板书:老太太为什么要祭奠他们,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儿啊?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黎明时分,一场洪水来临,一个小山村的人们都四散逃命,在老支书的指挥下,乡亲们都得救了,但是老支书和他的儿子却牺牲了。)三、精读感悟:1、所有的人命运都和一座桥紧紧联系在了一起。那是怎样的桥?(窄窄的桥)2、课件出示句子: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你觉得还是什么样的桥?(挽救人生命的桥。)课件出示:这是一座救命的桥,但是,如果一百多号疯了似的人们一起拥上窄窄的木桥,会怎样?(桥会塌掉、人会掉入洪水中)那这座桥就成了-?(通向死亡之路的桥、夺命桥)然而这座夺命桥,事实上,让所有的乡亲们都得救了,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老支书!)3、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7自然段到课文的最后,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表现老支书语言、神态、动作的词语,认真读,仔细想,你觉得老支书是位怎样的人?从中体会到这又是一座怎样的桥?(1)生默读自学。(2)交流A:神态:课件: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从这儿你看出了什么?(看出老汉非常镇定、冷静、威严)你还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他的威严,像一座山?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一百多号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a、这还是对老汉语言的描写。从三个“!”你能看出老支书当时怎样的心情?(关心群众的心情)请你读出对群众的关切之情!(非常着急的心情)请你读出着急来!b、老支书当时为什么用这么简短的话来说?(为了让群众更快地脱离洪水)请你简短凝练地读这三句话。教师及时评价:如:镇定自如、不容商量c、在那个万分危急的时刻,老支书思维如此清晰,语言的逻辑如此严密,这才是个真正的有大智慧的老共产党员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这三句话!齐读。正是老汉威严的大山形象,让人们获得生的希望,因此在群众的心目中,这是一座精神之桥。B:动作:a、课件: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你体会到什么?(小伙子是老支书的儿子,他爱儿子,更爱乡亲们。)b、课件: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了木桥。“推”,说明了什么?(他很爱自己的儿子。不想让儿子被洪水吞没。)c、一个揪,一个推,两个动作之间你感受到了什么?(他对乡亲的爱与对儿子的爱)d、当危险来临时,在乡亲们和党员之间,他选择把危险留给了谁?(共产党员) 因此这是一座党员和群众密切联系之桥。在最后的生死关头,在自己和儿子之间,他选择把危险留给了谁?(自己)4、此时此刻,你觉得老支书是怎样的人?(舍己为人的人!舍小家,顾大家)老支书用自己的生命筑起了一座永远不会坍塌的桥。四、激情升华1、总结全文:对于老支书,他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的只是他的形象,还有他在洪水当中的语言动作,让我们一起来重温当时的情景。2、师生对读课文:随课件演示读:(此对话中,学生读红色的句子,有课件展示,黑色字体有教师读)黎明时分,灾难突然降临沉睡中的小山村,生读:山洪咆哮着,一群受伤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的舔着人们的腰。面对惊慌失措的人们,他是一位镇定自若的共产党员,生读: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在最危险时刻,这位果断的老支书,沙哑地喊生读:“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他也是一位爱着自己儿子的老父亲生读: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木桥消失了,但是一位老共产党员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架起了生命的桥!齐读课题:桥五、拓展延伸,读说结合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桥?老一辈革命家就向桥。架在两个时代中间,使人们通过他们从贫穷落后的旧社会,走上了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辛苦的老师们就像桥一样,架在愚昧与文明之间,默默无闻地让学子们通过自己,走向新生活,建设更加美丽的新中国。抗洪救灾战士们就像桥一样,一脚跨在地狱大门,一脚跨向美好生活,使再区的人们通过自己,脱离危险,去建设新生活。一本本写满亲情的书籍,就如一座座小桥,架在两代人之间,使出现的“代沟”慢慢愈合六、限时作业1、 听写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祭奠 势不可当 3、 概括课文内容黎明,山洪像( )咆哮着,从山谷里向人们狂奔而来时,老汉( )地指挥着( )的村民,有秩序地通过一座( )的桥,挽救了全村人的性命,自己和儿子却( )。我们在读中知道了老汉是一个( )的人。文中的桥,不仅仅是一座窄窄的桥,也是一座( )之桥。七、板书设计桥洪水 老支书 乡亲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