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期儿童心理的发展 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398329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4.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童年期儿童心理的发展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童年期儿童心理的发展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童年期儿童心理的发展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童年期儿童心理的发展,第一节 童年期儿童生理的发展 第二节 童年期儿童学习活动的发展 第三节 童年儿童言语的发展 第四节 童年期儿童心理过程的发展 第五节 童年期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1,第一节 童年期儿童生理的发展,一、身体的发育二、神经系统的发育,2,童年期:六七岁十一二岁 主导活动:游戏 学习主要任务:通过学校教学系统地掌握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学会学习 第二信号系统为主 由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 集体意识开始产生,3,童年期生理上生长和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变化不明显。从6岁到10岁,多数儿童的发展经历着一个相对平缓的阶段。 身高平均每年增长4.55厘米左右 体重平均每年增长22.5千克。 骨骼比幼儿变得更坚强,比较容易变形、脱臼,但不易骨折。,一、身体的发育,4,面部骨骼有很大变化。8、9岁时头部已达成人头部大小的95%。 牙齿正由乳齿改换为永久齿。 额部加宽,嘴唇增厚,鼻孔加大。 躯体逐渐增长,胸腔加宽、变平,颈部增长,双臂与双腿肌肉未显著发育。 整个身体的肌肉组织和肌力虽然也有些发展,不过肌肉仍很柔软。,5,心脏和血管的容积比成人小,但新陈代谢快 心脏成长的速度落后于血管。 肺活量也迅速增加。 视器官正发育,屈光状况由透视逐渐趋向正视。,6,(一)大脑结构的发展 儿童在这个年龄阶段脑的生长速度大大下降9岁时脑重达1350克,已达成人脑的95%。12岁时儿童的脑重为1400克,已接近成人。 脑神经细胞体积增大,突起分枝增多,神经纤维增长。 额叶在不断增大,额叶到9岁已经基本成熟。,二、神经系统的发展,7,大脑结构示意图,8,(二)大脑机能的发展儿童脑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逐渐趋向平衡,觉醒时间延长,睡眠时间缩短。 内抑制发展加强了皮层对皮层下的控制,同时也加强了儿童心理的稳定性。 条件反射形成的时间也缩短,也较为巩固。,9,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相互关系发生变化。 童年期儿童第二信号系统活动就日益发展起来。童年期儿童的第二信号系统,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在与成人交际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10,第二节 童年期儿童学习活动的发展,一、学习的特点二、学习活动的发展,11,儿童学习需要教师指导儿童学习一般要超越过直接经验,一、学习的特点,林崇德,学习与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一)学习动机的发展学习动机是学习需要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态 一类是远景的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动机(高年级) 一类是直接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动机(低年级),二、学习活动的发展,13,(二)学习态度的发展1.对教师的态度 低年级儿童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尊敬和依恋的心情。 中年级以上的儿童带有选择性地评价教师对自己的爱。 高年级学生对教师的爱的体验更加复杂。,14,2. 对班集体的态度 从中年级即三、四年级开始,儿童才开始有组织的自觉的班集体生活。 儿童开始意识到要以优良的成绩和行为取得班集体的肯定的评价。 开始意识到学习是班集体的共同的事业,而不再事事完全以教师的评价为转移。,15,3. 对作业的态度 儿童对作业态度的发展表现在: (1)能按一定时间来准备功课,完成作业,能 随时停止别的活动,而立刻开始完成作业。 (2)能按一定顺序来完成作业。 (3)能按教师的指示集中精力地、细心地来完成作业。,16,4. 对评分的态度 从小学时期起,评分开始在儿童的心理上起着重大作用。,17,(三)学习兴趣的发展,儿童在学习兴趣的发展上存在着共同的特征: 第一,从对学习过程、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逐渐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更感兴趣。 第二,从学习兴趣最初的不分化,到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的分化性兴趣。 第三,从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到对有关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的兴趣。 第四,小学时期,游戏因素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上起着一定的作用,中年级以后,这种作用逐渐降低。 第五,阅读兴趣方面,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通俗科学读物。,18,1. 使学习变成儿童的独立活动,教师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向儿童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 第二,教会儿童掌握完成任务的学习方法 2. 使儿童学会进行智力活动,(四)学习能力的提高,19,第三节 童年期儿童言语的发展,一、在入学学习的条件下儿童言语的发展二、书面言语的发展三、内部言语的发展,20,在教学条件下,要求儿童的言语必须富有自觉性和连贯性。 从儿童进入学校起,言语,特别是书面言语成为儿童专门的学习科目语文课。 童年期儿童的言语无论在内容上或形式上都发生着本质的变化。,一、在入学学习的条件下儿童言语的发展, 在儿童的口头言语上,能够以正确的发音,精确的词汇,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在书面语言上,认识一定数量的字词;必须学会阅读;必须学会书面表达能力。,21,二、书面言语的发展,识字阅读写作,识字发展不平衡 无师可自通 识字后出现回生,阅读理解是儿童阅读能力的主要标志 朗读和默读时阅读的两种基本方式,准备阶段 过渡阶段 独立写作阶段,22,在整个小学阶段,内部言语发展大体经过三个过程: 一是出声思维时期。 二是过渡时期。 三是无声思维时期。,三、内部言语的发展,23,第四节 童年期儿童心理过程的发展,一、注意的发展 二、记忆的发展 三、思维的发展 四、智力结构及其发展 五、情感和意志的发展,24,一、注意的发展,(一)注意发展的一般特点 1. 无意注意的发展 # 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 但对于不同材料,小学儿童的无意注意的水平,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还是有一定差别的。,25,2. 有意注意的发展 #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无意注意仍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还在形成和发展中。 # 到了小学高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才逐渐占主导地位,但是还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26,(二)注意特性的发展,1. 注意集中性的发展小学儿童注意的集中性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无意注意或者有意注意都比学前儿童集中的时间更长些,强度更大一些。 2. 注意广度(范围)的发展童年期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注意范围一般比成人狭小。,27,3. 注意稳定性的发展童年期儿童注意稳定性发展非常迅速。小学二年级至五年级阶段,学生注意稳定性发展很迅速,无论哪个年级,女生的注意稳定性都高于男生。 4. 注意分配和转移能力的发展幼儿至小学二年级阶段,儿童的注意分配能力迅速发展,此后发展缓慢。小学五年级儿童的注意转移能力较小学二年级儿童明显加快,性别差异越来越不明显,28,童年期,儿童的记忆在幼儿记忆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儿童通过学习活动使得记忆有了深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二、记忆的发展,29,(一)有意识记与无意识记的发展,童年期,儿童的有意识记和有意再现逐渐占主导地位。 小学生有意识记与无意识记的发展特点: #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有意识记和有意再 现逐渐占主导地位; # 小学二年级无意识记已基本成熟,随年龄的增长,记忆能力的增长主要表现在有意性上。,30,(二)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儿童逐渐以意义识记为主,而机械识记相对减少,而且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的效果。机械识记的作用仍然很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呈现逐步提高的趋势。,31,(三)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发展,在儿童记忆的发展过程中,先出现的是运动记忆,其次是情绪记忆,再次是具体形象记忆、最后出现的是抽象记忆。小学阶段的儿童的记忆是以具体形象记忆为主,词的抽象记忆则刚刚开发展起来。,32,(四)记忆容量的发展,79岁是儿童短时记忆容量迅速发展的时期。 714岁短时记忆进展较慢。 在9岁以后曲线趋于水平。 而长时记忆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33,(五)记忆策略的发展,儿童对不同识记任务所采用的策略方面表现出年龄差异。小学儿童识记效果的优劣,主要决定于儿童所依据的识记线索和改组材料的方式。,34,童年期,儿童脑的发展已接近成人。 从小学后儿童思维能力有了和幼儿期不同的质的变化。,三、思维的发展,35,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原思维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 儿童辩证思维发展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四年级是一个转折时期,(一)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36,1. 概括能力的发展林崇德(1981)指出,小学生概括水平大体历经了如下三个阶段:,(二)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37,2. 比较能力的发展,38,3. 分类能力的发展,6岁以后儿童能进行一级独立分类的人数超过一半。 解决同一课题,不同年级组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分类水平,要到中高年级以后才能完成。 同一年级组的学生,在解决难度不同的课题时表现出不同的分类水平,分类材料的难易程度对分类水平的影响是明显的。 一至三年级学生对分类材料仅做一次分类,没有二次重新组合分类。,39,(1)概念的发展 童年期,儿童概念的发展受生活经验和智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往往不能从事物的本质属性上认识事物。 概念逐渐丰富,向抽象水平发展。,(三)思维形式发展,40,心理学家关于童年期概念发展的描述,41,(2)判断的发展 儿童判断的发展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反映事物单一联系到反映事物多方面的联系,从反映外部联系到反映内部的联系。一年级的儿童大多是实然判断-反映事物的单一联系的判断,它以事物的外部特征为依据。二年级可以看到一些初步的盖然判断-反映事物的对象和属性间可以有某种联系的判断。中年级,儿童能独立论证一些复杂的盖然判断,具有初步的逻辑能力。,42,(3)推理能力的发展 推理可分为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 小学低年级儿童掌握的是比较简单的直接推理,它是从一个前提中可以引出某个结论的推理。 间接推理是由几个前提推出一个结论的推理,最简单的形式是传递推理,重要形式有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逐步从不自觉到自觉地掌握归纳、演绎的间接推理。,43,四、智力结构及其发展,(一)智力结构理论,1.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1999),44,2.三元智力理论斯腾伯格(1999),三元智力理论,45,3.情绪智力的具体内容,情绪智力主要指了解自己的情感、移情,调节自己的情绪以更好地生活。,萨洛维的情绪智力理论巴昂的EQ模型高IQ者与高EQ者的特点,46,4.思维结构理论,思维结构图,47,(二)智力的发展,1.多元智力的发展,每一种智力的发展都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音乐智力和空间智力是每个人所必须具备的智力 在婴幼儿时期,智力的发展是通过符号系统来表现得 在儿童期,智力的发展将由另一种体系的标记所代表,48,在青年期和成人期,智力则通过对理想的职业和业余爱好的追求爱表现 对于某一个人开说,智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有一些人的某种智力发展很突出,但他们在另外一些智力上却出现问题 不同智力显现出来的年龄存在明显差异 智力的发展受教育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很大,通过教育可以提高人的智力,49,2.心理测量上的智力发展有人研究发现,中小学生阶段的治理测验成绩与他们以后的智力测验之间的关系已经比较稳定。3.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小学生解决比较问题的成绩受问题类型及年级的交互影响(李晓东,林崇德,2002)。,50,4.创造力的发展,创造力发展趋势图,51,五、情感和意志的发展,(一)情感发展特点,情感的动力特征明显 情绪多变而不稳定 友谊感逐渐发展 情感发展的趋势,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 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情感的稳定性日益增强,52,(二)意志发展的特点,意志发展的特点意志品质的发展,做出决定阶段 执行决定阶段,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53,第五节 童年期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一、个性结构与发展二、自我意识的发展三、道德意识与行为的发展四、人际交往的发展,54,一、个性结构与发展,小学生人格测评结构由4个维度11个特质构成:,(一)个性结构,55,(二)年级差异,小学生在大部分人格特质上均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小学生在大部分人格特质上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56,(一)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 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二、自我意识的发展,57,(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小学儿童在集体活动影响下,逐步学会了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动。 小学高年级儿童已经能迫使自己在完成有意义但不感兴趣的任务了。,58,(三)自我体验的发展在小学阶段,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一致性。 同时,自我情绪的发展与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儿童理性认识的提高和增加,他们的情绪体验也逐渐深刻。,59,(四)自我意识发展的趋势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是随着年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 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处于上升阶段。 小学三年级到小学五年级处于平稳阶段,其年级间无显著差异。 小学五年级到小学六年级又处于第二个上升阶段。,60,三、道德意识与行为的发展,(一)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对道德概念的掌握从表面、具体到初步的本质和概括 道德判断只从注意行为的效果逐步过渡到全面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 儿童道德信念逐步形成,但不稳定,61,(二)道德行为的发展,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儿童在品德发展上,认识与行为、言与行基本上是协调的。 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出现了言行不一致的现象。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道德认识和言行往往反映教师和家长的要求。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行为比较复杂。,62,四、人际交往的发展,(一)同伴交往,小学儿童友谊发展有以下几个阶段:,(Selman,1980),双向帮助,但不能患难的合作阶段,亲密共享阶段,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63,日本广田群没研究了小学儿童同伴团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把整个过程分为五个时期:,64,(二)师生关系,教师的期望和他们与学生的关系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自己的态度、儿童的外表、种族、社会阶层、能力和兴趣、教师和儿童的人格、学业和家庭等。 对学生的控制程度也影响教师的期望。 教师是根据学生的性别、身体和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成员、兴趣爱好等信息形成对某个学生的期望的。,65,小结,儿童在学龄期,第二信号系统初步占主要地位;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调节和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不断加强;形成了真正的集体关系;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道德意识开始发展;性格发展水平的发展速度表现出先慢后快不等速的特点。,66,思考题,童年期儿童的学习有何特点? 如何根据小学儿童的特点培养其学习兴趣? 小学儿童的思维是怎眼发展的? 简述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小学儿童同伴团体的形成经历哪些过程?,67,The end !,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