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教慢性病患者的护理与管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979069 上传时间:2019-12-29 格式:PPT 页数:110 大小:7.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继教慢性病患者的护理与管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继教慢性病患者的护理与管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继教慢性病患者的护理与管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慢性病患者的护理管理 方巧云 人类寿命到底有多长 应该平均活120岁却只有70岁 少活了近50岁 很多人40多岁就高血脂 高胆固醇 高血糖 高尿酸 50多岁就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或者癌症等慢性病 3 主要内容 慢性病现状及发展趋势 慢性的危险因素及影响 慢性病的护理管理 慢性病概念及分类 4 慢性病现状及发展趋势 慢性病的影响及危险因素 慢性病的护理管理 慢性病概念及分类 主要内容 慢性病的概念 慢性病 chronicdiseases 病情持续时间长 发展缓慢的疾病 WHO 慢性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noninfectiouschronicdisease NCD 的简称 是对一类起病隐匿 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 缺乏明确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 病因复杂或病因未完全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 试行 慢性病的标准和特征 美国慢性病委员会1987 1 患病时间是长期的2 病后常留下功能障碍3 疾病的原因常可引起不可逆转的病理变化4 因病情不同 需要不同的医疗处置5 因病情差异需要不同的康复训练 一果多因 一因多果发病隐匿 潜伏期长病程长可预防不可治愈对生活质量影响大 慢性病的特点 吸烟酗酒不健康的饮食少活动环境污染物长期心理压力 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肿瘤慢性肺疾患等 长期累积 多因 多果 慢性病的特点 吸烟酗酒不健康的饮食少活动环境污染物长期心理压力 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肿瘤慢性肺疾患等 长期累积 多因 多果 慢性病的特点 慢性病的分类 按国际疾病系统分类法 ICD 10 分类精神和行为障碍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 营养代谢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恶性肿瘤 按影响程度分类致命性慢性病可能威胁生命的慢性病非致命性慢性病 急发性 血友病 脑卒中 心肌梗死渐发性 肺气肿 慢性酒精中毒 老年性痴呆 糖尿病 急发性 急性血癌 胰腺癌 乳腺癌转移 肺癌 肝癌渐发性 肺癌转移 骨髓衰竭等 急发性 痛风 支气管哮喘 胆石症等渐发性 帕金森病 骨关节炎 慢支 高血压等 二 慢性病的分类 按影响程度分类致命性慢性病可能威胁生命的慢性病非致命性慢性病 慢性病的分类 14 主要内容 慢性病现状及发展趋势 慢性的危险因素 慢性病的护理管理 慢性病概念及分类 慢性病是世界上最首要的死亡原因我国目前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 6亿人 因慢性病死亡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的构成已上升至85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慢性病的高负担期 具有 患病人数多 医疗成本高 患病时间长 服务需求大 的特点 成为消耗医疗资源的 黑洞 慢性病已成为中国的头号健康威胁 慢性病现状 85 70 慢性病 其他 慢性病 其他 伴随中国工业化 城镇化 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居民慢性病患病 死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 死亡率 疾病负担 慢性病患者2 6亿 2012中国卫生事业白皮书 中国慢性病现状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日益流行强度增加四种致命疾病 心血管疾病 恶性肿瘤 糖尿病 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有新变化 吸烟 饮酒率下降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增多超重 肥胖增加血脂异常上升膳食不合理老龄化突出 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慢性病的发展有年轻化的趋势 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带来的经济负担占高收入国家疾病负担92 中低等收入国家的63 数字惊心 中国慢性病现状 中国调查地区慢性病发病率 中国调查地区慢性病发病率 0 00 5 00 10 00 15 00 20 00 25 00 1993 1998 2003 2008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3年 恶性肿瘤2015年我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393 3万例 恶性肿瘤患病率 93年98年03年08年 3210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3年 中国慢性病现状 中国慢性病现状 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至少2 5亿人 卒中1300万人 心肌梗死200万人 心力衰竭500万人 风湿性心脏病250万人 肺源性心脏病500万人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3年 最多 糖尿病目前有9700万 糖尿病患病率 糖尿病患病率 151050 93年98年03年08年 中国慢性病现状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4300万哮喘患者3000万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病率 93年98年03年08年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病率 151050 中国慢性病现状 目前1 7亿 2025年3亿 2035年人口一半 20年内我国慢性病患病率持续上升 60岁及以上人口 赵运领 20年后我国慢性病发展趋势 医学信息 2010 23 12 370 30年后如何 中国慢性病发展趋势 主要内容 慢性病现状及发展趋势 慢性的危险因素及影响 慢性病的护理管理 慢性病概念及分类 8 17 60 15 饮食 运动 烟酒 慢病主要病因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不健康饮食 少体力劳动 吸烟 年龄 性别 遗传 国际上把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这些危险因素决定慢性病的发展趋势 老龄 肥胖 家族史是糖尿病的三大危险因素 普通感冒很多年轻人不治自但部分老年人可能因合并死亡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1 不良生活方式不合理膳食结构不合理 高盐 高油 低纤维素烹饪方法不当 腌制 烟熏不良饮食习惯 不规律 暴饮暴食 越来越多的加工食品 包装食品充斥着市场 城市居民的饮食结构中肉类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城市居民膳食结构西方化 快餐化 在欧洲 一项围绕着50万人生活方式展开的调查证实 水果和蔬菜的消耗量偏低同肠癌发病率增高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对慢性胃炎患者的回顾性调查 有28 6 的人长期不吃早餐 有数据显示 中国现有肠胃病患者1 2亿 消化性溃疡发病率10 慢性胃炎发病率30 是全世界当之无愧的 胃病大国 不仅如此 我国还是胃癌的高发国 每年新发现40万胃癌患者 占世界胃癌发病人数的42 1 不良生活方式缺乏身体活动运动量不足 导致肥胖 易患高血脂 高血压 冠心病 中国工程院士王陇德说 快速增长的慢性病发病率应引起每一个中国人的警觉 改变 行为麻木 迫在眉睫 以日常饮食结构不合理与运动不足为标志的 行为麻木 已成为中国人健康状况恶化的祸首 使用烟草WHO将烟草流行作为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列入重点控制领域过量饮酒指每日2瓶啤酒或56度白酒 50g 或者每周饮酒4次以上 1 不良生活方式 2 环境因素 空气污染噪音水土污染 健全的社会组织教育程度的普及医疗保健服务体系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3 精神心理因素 精神压力 可使血压升高 血中胆固醇增加 免疫功能下降 增加慢性病的发病可能 4 生物遗传和家庭因素遗传因素年龄不可改变的因素性别家庭倾向 直接影响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 危险因素与慢性病之间的内在关系模式图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种族遗传 中间危险因素肥胖血压高高血糖血脂异常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不合理膳食缺乏身体活动吸烟过量饮酒 慢性病高血压 脑卒中 冠心病 糖尿病 恶性肿瘤 慢阻肺 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 慢性病的影响 对患者的影响 对家庭的影响 对社会的影响 1 工作概率下降2 提前退休3 收入下降4 生活质量下降 1 经济支出增加2 照顾负担加重 1 影响GTP的增长2 医疗费用增加 主要内容 慢性病现状及发展趋势 慢性的危险因素及影响 慢性病的护理管理 慢性病概念及分类 主要内容 慢性病现状及发展趋势 慢性的危险因素及影响 慢性病的护理管理 慢性病概念及分类 慢性病的护理管理慢性病的管理目标慢性病护理管理模式 1 慢性病防控核心信息人群知晓率大50 以上 35岁以上成人血压和血糖知晓率分别达70和50 2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全国50 的县 市 区 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覆盖全国10 以上县 市 区 3 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下降到9克以下 成年人吸烟率降低到25 以下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列达到32 以上 成人肥胖率控制在12 以内 儿童青少年不超过8 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 2012 2015年 慢性病管理目标 4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40 管理人群血压 血糖控制率达到60 脑卒中发病上升幅度控制在5 以内 死亡率下降5 5 30 的癌症高发地区开展重点癌症早诊早治工作6 40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控制在8 以内 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 2012 2015年 慢性病管理目标 7 适龄儿童窝沟封闭覆盖率达到20 以上 12岁儿童患龋齿控制在25 以内8 全人群死因监测覆盖全国90 的县 市 区 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覆盖全国50 的县 市 区 营养状况监测覆盖全国15 的县 市 区 9 慢性病防控专业人员占各级疾控机构专业人员的比列达5 以上 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 2012 2015年 慢性病管理目标 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慢性病管理目标 慢性病管理特点重视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高危的管理 患病后的临床诊治 康复 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等 强调预防 保健 医疗等多学科合作提倡资源的早利用 减少非必要的发病后的医疗花费 提高卫生资源的资金的利用率 疾病管理不同于其他医学专业的实践 它通过确定目标人群 以循证医学为基础 进行临床综合分析 协调保健服务 提供医疗支持 创新慢性病护理管理模式 创新式慢性病管理原则以病人为中心以循证为基础 创新慢性病护理管理模式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矫正患者的行为改善患者的情绪 创新慢性病护理管理模式 20 急性期和高危期患者 80 症状平稳的患者 专业人员管理 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的目标人群 创新慢性病护理管理模式 51 1 延续性护理2 一体化卫生保健服务3 群组管理4 信息化管理 创新慢性病护理模式 延续性护理模式 基于社区的延续性护理 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 1 延续性护理 创新慢性病护理管理模式 1 延续性管理是通过一系列的行动设计用以确保患者在不同的健康照护场所 如从医院到家庭 及同一健康照护场所 如从医院的不同科室 受到的协作性与连续性的照顾通常是指从医院到家庭的连续包括经医院由医院制定的出院计划 转诊 患者回归家庭的持续性随访与指导 创新慢性病护理管理模式 信息的延续 对患者信息 过去发生的事件和个人情况 的使用 使当前的照顾适合每一个人 管理的延续 对患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作出反应 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实施的一种连续 一致的管理方法 关系的延续 保证患者与一个专门护士之间的一种持续治疗 创新慢性病护理管理模式 1 延续性护理 有准备有决心有能力的服务团队 有技能有信心能自我管理的患者 富有成效的互动 患者与护士见面或打电话时 护士能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技能 自信心 临床状况的评价调整护理方案 若有需要 共同设定管理目标解决患者遇到的问题安排定期随访 创新慢性病护理管理模式 1 延续性护理 医院 社区 家庭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共享信息系统 质量控制系统 创新慢性病护理管理模式 2 一体化卫生保健服务 以患相同疾病患者组成群专业团队支持志愿者或教练是患者或患者家属 国内有人研究有专业服务团队 创新慢性病护理管理模式 3 群组管理 专业人员培训患者志愿者在群组中承担教育工作 创新慢性病护理管理模式 3 群组管理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管理流程再造 资源整合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远程管理软件远程监控网络课程自我监测软件和设备的运用专病管理软件 创新慢性病护理管理模式 4 信息化管理 小结目前政府非常重视慢性病管理社区开始启动部分医院相继开展了延伸护理但其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任重而道远 社区开展慢性病管理的意义 利于利用慢性病的自身特点 提高治疗效果利于降低成本 增强社区居民的健康利于发挥优势 更好地利用卫生资源利于降低医疗费用 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 芬兰 倡导健康饮食习惯控制吸烟 从上世纪60年代到2000年冠心病死亡率下降了80 慢性病社区防治发展历史 美国 改变饮食习惯控烟控制肥胖限制酒精摄入预防病毒感染乳腺癌筛查 2001 2006年男性平均每年下降2 女性平均每年下降1 5 1998年美国癌症死亡率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首次下降 慢性病社区防治发展历史 1 强调进行生命全程预防2 三级预防并重3 全人群策略和高危人群策略并重4 新型慢性病保健模式发展5 加强社区慢性病防治的行动6 建立综合性社区行为危险因素干预项目 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原则 慢性病预防 贯穿生命全过程 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心理 行为 环境 社会因素及生物因素中可控制的综合预防 二级预防 早发现 早诊断 早治疗 三级预防 预防并发症 推迟恶转时间 减少失能和伤残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主要的手段 慢性病防控 针对慢性病的优先干预措施 资料来源 Beaglehole和其他作者 应对慢病危机的优先行动 2011 53 慢性病社区防治策略 环境层次 通过政策和监管干预共同和中间危险因素的层次 通过人群生活方式干预疾病早期和已明确阶段的层次 全人群 筛查 高危个体 改变危险因素 患者 进行临床干预 慢性病社区管理的工作任务与模式 工作任务健康调查健康评价健康干预工作模式 全科团队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师 社区评估 不能确诊者 确诊患者 高危者 健康者 健康教育 分级管理 轻度患者 中度患者 重度患者 年度评估 病情平稳者新确诊者 上级医院 病情控制不佳者符合转诊指标者 慢性病社区管理流程图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 易感受期 症候前期 临床期 残疾期 死亡 促进健康健康教育注重营养注意个性发展婚姻性教育定期体检 特殊保护预防接种培养习惯改进环境避免职业伤害预防伤害特殊营养 早期诊断适当治疗病例发现筛查特殊体检治疗疾病避免蔓延避免并发症缩短残疾期 限制残疾遏制疾病恶化避免并发症限制残疾避免死亡 终末期照顾残疾就业长期照顾心理康复生理康复 病因预防 一级预防 目的 消除危险因素 防止发生 促进健康内容 1 认识和收集慢性病危险因素2 针对慢性病危险因素进行行为培养和纠正3 中老年心理 精神卫生辅导4 控制体重5 普及科学营养膳食6 保护环境 改善居住条件7 免疫接种 人群保健 五 慢性病对人群的危害 1 对健康的危害慢性病的特点 病程长 致残率高600万脑卒中 75 不同程度劳动力丧失40 重度致残糖尿病 致盲率比一般人群高25倍肾功能衰竭 17倍糖尿病足占2 3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评价因素分类 可改变的 不良的生活方式 生理指标 体质指数 血压 血糖 血脂异常不可改变的 遗传 年龄因素等 危险度分级 危险 中度危险 高度危险 极高度危险 开展健康教育掌握运用社区资源提供直接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支持性团体活动 慢性病管理工作模式 团队合理分工兼顾人群管理个体管理健康高危患者市保医师社区护士全科医生多种角色 患者自我护理的五项核心技能 解决问题的技能 认识问题 报告医生制定决策技能 如制定锻炼计划等 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能力 寻找和利用社区资源的能力 如何寻求帮助采取行动的技能 制定及实施目标 主要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素 个体指导结果小结 包括 1 症状 功能监测指标动态 2 饮食 运动检测结果评估 3 认知水平及行为改变 心理状态调整 4 用药剂量 费用情况以及诊疗结果判定 量化检测 强化期 a 饮食 运动治疗检测记录 每日1次 b 症状 体重 血压 腰围 臀围 腹围 血糖 末梢血 每1 2周1次 c 血糖 尿常规 尿酸每月1次 d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每3个月1次 e 根据不同病情做其他检查 护理要点 2 量化饮食治疗 确定总能量的原则 因人而异 量出为入 已达到能量平衡的目的 3 量化运动治疗 确定运动量 运动方法 运动调整原则等 4 合理用药 严格执行用药原则 掌握减药指正 减药原则 减药顺序 减药时间等 护理要点 1 量化教育和心理治疗b 健康咨询即诊室一对一指导指导内容病情检测 能量检测仪的量检测 膳食日记 饮食 运动和心理平衡生活行为方式指导 阅读有关健康手册 健康展板 参加相关讲座 内容和方法 1 量化教育和心理治疗a 健康教育课堂讲座糖尿病综合防治管理 量化管理 能量平衡的重要性 糖尿病饮食 运动疗法 合理用药 糖尿病并发症与防治 护理要点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延缓并发症发生 提高生活质量 延长健康寿命 降低疾病负担 方法与内容 1 健康教育讲座患者自我教育 2 健康咨询 跟踪个体量化指导 2 巩固期 8个月 从第4 12月 对规范管理的病例继续管理 3 随访期 第2年及以上 直至终生 对经过规范管理各项指标达标的病例进行随访 指导 防止中断控制 2 实施步骤第一步 建立健康档案 第二部 健康评估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 和 我国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发病危险的评估模型 第三部 健康干预 建立个体化的诊疗管理方案 1 强化管理期 3个月 1 确定诊疗对象方法1 已知的糖尿病 高血压 高血脂 肥胖 冠心病 脑血管病等慢性病患者纳入管理范畴 方法2 通过健康教育课开发需求 对有需求的对象进行登记 经全面检查后确定 方法3 通过周期性健康检查和高位人群筛查发现的病例和亚健康状态者 目的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延缓并发症发生 提高生活质量 延长健康寿命 降低疾病负担 1 强化管理期 将已知的和通过健康管理过程发现的慢性病如糖尿病 高血压等患者按管理规范进行管理 时间为3个月 2 巩固期 3 随访期 全科医生的全过程个体化医疗 以WHO提倡的4大基石为依据 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以 饮食 运动 能量平衡 促健康 为理念特点医生把诊疗作为指导患者自己掌握疾病防治技术和方法 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 健康促进诊疗模式的内容 全科医生的全过程个体化医疗量化管理合理用药能量平衡症状 药物 治疗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病因 非药物 治疗 7 预防致病因素 环境因素 生活方式 生物遗传 卫生服务加强三级预防加强慢性病病因的流行病学调查改变和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以健康教育为主导措施 以降低危险因素为目标的干预策略从儿童抓起 强调对人的一生的连续不断的健康管理依靠城乡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社区预防和高危人群预防策略 疼痛过去4周内 你常感到身体上有多大程度的疼痛完全不痛很轻微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剧烈疼痛 2 出现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加和环境改变 人们的生产 生活环境中出现了危险因素 但由于作用时间短暂及程度轻微 危险因素并无明显危害 或其危险作用还不易备检出 环境因素检测或行为生活方式调查 能够发现危险因素 1 无危险阶段人们的周围环境和行为生活方式中不存在危险因素预防措施 健康教育目的 防止危险因素的发生认识危险因素的有害影响保持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健康生活方式 危险因素的核心 1 多吃2 少动后果 营养过剩 代谢综合征 亚健康状态 高体重 高血糖 高血脂 高血粘 高尿酸 高脂肪肝 高胰岛素 血压波动 体质酸化 体内外存在的使疾病发生和死亡率 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 健康危险因素是指体内外存在的使疾病发生和死亡率增加的诱发因素 包括个人特征环境因素生理参数症状或临床疾病状态等 三早 预防 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 人类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早期发现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作为一级预防的健康体检能帮助人们早期发现疾病 提高疗效 一旦发现高血压应积极治疗 高血压2级及以上患者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或者已经有心 脑 肾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患者 凡血压持续升高 改善生活行为后血压未获得有效控制患者 从心血管危险分层的角度 高危和极高危患者必须使用降压药物强化治疗 血压控制目标值 原则上应将血压降至患者能最大耐受的水平 目前一般主张血压控制目标值至少140 90mmHg 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血压控制目标值130 80mmHg 目的是防止因疾病而致残 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