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等重点传染病工作培训 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397792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足口等重点传染病工作培训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手足口等重点传染病工作培训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手足口等重点传染病工作培训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足口病知识培训,手足口病基础知识,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2,病原学,20多种肠道病毒可致 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等型,B组的2、3、4等型。 埃可病毒4、6、9、11等型。 肠道病毒71型( 分为A、B、C 3 个基因型,其中B型和C型,又进一步分为B1、B2、B3、B4以及C1和C2亚型)等。 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反复发病:感染不同型别病毒引起类似症状,3,病原学(理化性质),56以上高温会失去活性 对乙醚有抵抗力,20%乙醚,4作用18h,仍然保留感染性 耐酸:在PH3.5仍然稳定 75%酒精,5%来苏对肠道病毒没有作用 对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 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 甲醛、氯化物、酚等化学物质可抑制活性,4,流行病学,传染源 人是已知的唯一宿主及传染源。 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病后1周传染性最强,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仍可自从粪便中排出病毒。 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5,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消化道:粪-口传播。 呼吸道: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 密切接触(主要途径):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 医院感染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6,流行病学,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显性:隐性=1:100 患者多为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 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 不同病原型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人群可反复感染,7,流行特征,四季均可发病,常见于4-9月份。 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 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流行期间,托、幼机构易发生集体感染。 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8,临床表现,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无明显前驱症状。 主要表现 四部曲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四不像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一般病例预后良好,多在一周自愈。,9,鉴别诊断,疱疹性咽峡炎:病变在口腔后部;如扁桃体、软腭、悬雍垂,很少累及颊粘膜、舌、龈。 疱疹性口炎 口蹄疫 风疹、水痘等发疹性疾病 疫苗后不典型水痘 疣,10,手、足、口,11,重症病例,3岁以下多见 病情进展迅速 多在病程25天发生 神经系统症状 心肺部症状 重症病死率:10-25% 死因主要为脑水肿、脑疝,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12,诊断,临床诊断病例 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普通病例: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 无皮疹病例,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13,临床分类1.普通病例:手、足、口、臀部皮疹,伴或不伴发热。 2.重症病例: (1)重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精神差、嗜睡、易惊、谵妄;头痛、呕吐;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体征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2)危重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 频繁抽搐、昏迷、脑疝。 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罗音等。 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14,重症病例早期识别,具有以下特征,尤其3岁以下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持续高热不退。 精神差、呕吐、肢体肌阵挛,肢体无力、抽搐。 呼吸、心率增快。 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高血压。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高血糖。,15,集中发热疫情报告标准,学校托幼机构在同一班级或集体单位同一部门2天内出现集中发热病人5例以上(含5例),或同一宿舍或同一办公室超过3例以上(含3例)学校托幼机构 地段保健科 现场调查处理流调报告上报辖区CDC,立即报告,2小时内,12小时内,16,疫情报告标准,学校及托幼机构在同一班级或集体单位同一部门2天内出现集中发热病人10例以上(含10例),或同一宿舍或同一办公室超过5例以上(含5例)学校托幼机构 地段保健科 区CDC 市CDC 现场调查处理,2小时内,2小时内电话报告,12小时交流调报告,17,疫情报告标准,学校及托幼机构在同一年级或同一宿舍楼或集体单位2天内出现发热病人30例以上(含30例) 必须立即报告所属的地段保健科和辖区内中小学保健所,地段保健科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报告所在区县的CDC并立即派人到现场调查处理,区县CDC和中小学保健所应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派人到现场调查处理,经初步核实后立即将结果电话报告同级的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和市CDC,市CDC立即会同区县CDC及地段保健科相关人员到达现场调查处理,并在2小时内将结果电话报告市卫生局,并在12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报告。,18,(二)现场调查,调查资料的收集 了解学校及托幼机构基本情况 学生及教职员工总数 校医人数 班级数 男女比例 发病班级或宿舍的分布情况等 检查晨午检落实及缺勤监测情况,19,首发病例调查,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 发病情况:发病时间、临床表现、临床检查、临床诊断、治疗等 活动史:外出史、发热病人接触史、学校周边社区成员的发病情况等 既往史 疫苗接种情况 发病原因初步印象,20,(三)采样及实验室检测,标本采集 对于每起集中发热,现症病例在10例以下的,应当尽量全部采集咽拭子标本;现症病例在10例以上的,至少采集10份咽拭子标本。实验室检测 采集的标本送辖区CDC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在核酸检测前,可通过快速诊断试剂进行初步判定。,21,(四)初步分析判断,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区县CDC应对每一起集中发热做出初步分析及判断。分析结果应包括以下内容: 罹患率 三间分布基本描述 造成本次集中发热情况原因的初步印象等,22,暴发疫情报告标准,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 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 发生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 发生2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死亡病例;,23,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