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机械通气原理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397349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6.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机械通气原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人工机械通气原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人工机械通气原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机械通气原理,The Principle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1,自主呼吸 与 正压机械通气 比较,2,呼 吸 系 统 解 剖,鼻 咽 气管 支气管树 肺泡,气体传导区解剖死腔,气体交换区(生理死腔),3,死腔( dead space),定义:进入呼吸系统,但未参与气体交换的那部分气体 分类:解剖死腔肺泡死腔额外死腔,4,自 主 呼 吸 过 程,肌 肉 张 力,弹性回缩力,吸 气,呼 气,5,自 主 呼 吸 过 程,压力(cmH20),自 主 呼 吸,正 压 呼 吸,肺内压力曲线,胸腔内压力曲线,6,肺部病变房室模型,r,C,r,C,R,R,c,c,:高阻力 :正常顺应性 :正常阻力 :低顺应性,7,正压通气对各系统的影响 (循环系统),正压通气 肺内压 静脉回流 心输出量 血压,8,正压通气对各系统的影响 (呼吸系统),自主呼吸 正压通气(膈肌) (正压)气体分布 气体分布下肺区 上肺区气体分布变化死腔量增大,9,10,正压通气对各系统的影响,抑制胃肠道蠕动 降低肾小球滤过率 颅内静脉血回流障碍 等.,11,机械通气适应症,严重通气功能不良 严重换气功能不良 严重循环功能不良 神经肌肉麻痹 心肺大手术后 窒息、心肺复苏后 1500 g早产儿,12,机械通气禁忌证,无绝对禁忌症 相对禁忌症 气漏综合征 气管、支气管异物,13,机械通气的目的,维持适当的气体交换 肺泡复原 最小的医源性损伤,14,机械通气的途径,15,机械通气的途径,气管切开(优点) 明显减小解剖死腔、减少呼吸功 管腔短而粗 不妨碍经口进食水 耐受性好、保持时间长,16,机械通气的途径,气管切开(不足) 操作复杂、损伤大 不易于急救应用 易出现并发症 不能反复多次使用,17,机械通气的途径,喉罩人工气道建立的补救办法 可充气面罩无创伤正压通气,18,简易人工呼吸机,普通式复苏器有呼吸末正压的复苏器,19,呼吸机概况,(氧气空气)气源通气方式调节区 监测区 通气参数调节区 报警区吸气臂 湿化罐 吸气臂病人呼气阀 呼气臂,气道压力,呼气末正压,20,呼吸机的分类 根据动力来源,电动式 气动式 气动电控式动力 控制压缩氧气 压缩空气 电力,21,呼吸机的分类 根据吸气流速方式,恒流速波 正旋波 递减波,F,22,呼吸机的分类 吸气相向呼气相转换 压力转换型,呼气相,吸气相,23,呼吸机的分类 吸气相向呼气相转换 容量转换型,呼气相,吸气相,24,呼吸机的分类 吸气相向呼气相转换 时间转换型,呼气相,吸气相,25,呼吸机的分类 吸气相向呼气相转换 流速转换型,max,X%max,注: X为0、5、10、15、20、25%,26,VIP-Bird 呼吸机,27,呼吸机的分类 吸气相向呼气相转换 阻抗转换型,T,阻抗变化,28,呼吸机的分类 吸气相向呼气相转换 复合型/多功能型,复合型定时限压持续气流型(TCPL) 多功能型TCPL/容量转换/压力转换,29,30,31,VIP-Bird Gold/Sterling,32,呼吸机的分类 呼气相向吸气相转换 控制呼吸方式,T,吸气相,吸气相,呼气相,呼气相,33,控制性通气 Controll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原理 固定的呼吸周期 固定的呼吸频率 预置的呼吸方式结果病人呼吸机不同步,呼吸机,呼吸系统,34,呼吸机的分类 呼气相向吸气相转换 辅助通气方式,控制呼吸 辅助呼吸主 呼吸机 病人仆 病人 呼吸机,35,36,37,38,39,触 发 形 式,气道压力触发 吸气流速触发 胸廓阻抗触发 腹部运动触发,40,气道压力触发,触发敏感度水平 (Trigger Sensitivity),0,-2,P,41,42,43,呼吸机的分类 呼气相向吸气相转换 辅助/控制触发方式,P,呼吸周期,呼吸周期,44,呼吸机的分类 呼吸频率范围,常频通气高频通气,45,呼吸机的分类 呼吸频率范围,常频-高频复合通气,46,呼吸机的分类 呼吸频率范围,常频高频高频常频,47,人工机械通气方式 间歇正压通气(IPPV) 与控制呼吸有相同的含义,48,人工机械通气方式 呼气末正压(PEEP),呼气末正压 呼气末零压 呼气末负压(PEEP) (ZEEP) (NEEP),35 cmH2O,49,人工机械通气方式 呼气末正压(PEEP),PEEP开启肺泡并保持其开放PaO2 增加功能残气量(增加气体交换面积) 重新开放不张区域(“肺复原”) 减少右左分流 避免呼气末肺泡萎陷 提高通气血流比例,50,人工机械通气方式 呼气末正压(PEEP),PEEP付作用 PEEP 胸腔内压 静脉回流降低 心输出量 血压 组织灌注,51,人工机械通气方式 间歇指令通气(IMV),传统定义:设置频率控制通气(IPPV)频率的50%; 吸气压力吸气时间潮气量与控制通气相同,52,人工机械通气方式 间歇指令通气(IMV),间歇指令通气控制呼吸自主呼吸,机械呼吸,自 主 呼 吸,周期,53,54,人工机械通气方式 压力支持通气(PSV),P,F,TS,PEEP,0,0,Pmax,X%Pmax,PSV,55,人工机械通气方式 SIMV+PSV,P,F,56,容量保证式压力支持通气 (VAPS),57,吸气相,吸气相,吸气相,呼气相,呼气相,P,PEEP,人工机械通气方式 持续正压通气(),CPAP应用途径: 气管插管、鼻塞或口鼻罩,58,人工机械通气方式 持续正压通气(),持续气流式按需气流式,O2 Air,病人,湿化罐,流量计或 按需阀门,PEEP阀或 水封瓶,59,人工机械通气方式 持续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Ti=Thigh,Te=Tlow,1/f,CPAP,Plow,Phigh,Pinsp,60,机械通气参数的调节 吸入氧指数(FiO2),FiO20.4时, PaO2 6080 mmHg A-aDO2 = (P大气P水蒸汽) FiO2 PaCO2/R PaO2 (76047) FiO2 PaCO2 PaO2正常值: FiO20.21 510 mmHgFiO2 =1.0 50100 mmHg,61,机械通气参数的调节 呼吸频率(RR),控制通气时,与各年龄组生理呼吸频率近似 辅助控制通气时,总呼吸频率 机械呼吸频率自主辅助呼吸频率 支持通气频率的最低限10次分,62,机械通气参数的调节 Ti、Te、IE,一般通气时,IE为11.52.0 当IE11时称为 反比通气(IRV) IRV虽可改善氧合和通气血流比率,但可增加胸内压、降低心输出量,Ti,Te,63,机械通气参数的调节 呼气末停留时间和平台压,弹性阻力落差,PP,PEEP,PIP,Tp,Te,Ti,气道阻力落差,64,呼出潮气量静态顺应性 平台压力呼气末正压呼出潮气量动态顺应性 峰压呼气末正压,顺应性的测定,65,机械通气参数的调节 潮气量、每分通气量,潮气量 吸入潮气量 呼出潮气量 (多受漏气的影响) (准确反映进入肺内气量) TV:68 ml/kg wt 每分通气量呼吸频率潮气量,66,机械通气参数的调节 吸气压力(PIP),吸气峰压=气道阻力+肺弹性阻力 无肺部疾患:1015 cmH2O 轻度肺部疾患: 1520 cmH2O 中度肺部疾患: 2025 cmH2O 重度肺部疾患: 25 cmH2O 谨防气道压力过高,67,68,机械通气参数的调节 叹息功能(Sigh),SIGH,叹息量1.52.0潮气量,69,SERIS 2000,70,VIP-Bird Gold Ventilator,71,MAP-7A气动式呼吸机,72,T-Bird ventilator,73,74,机械通气并发症 直接肺损伤,氧供过度 肺过度扩张病变肺区域复原、健康肺区域损伤肺容量伤(气压伤),75,容量伤模式图,76,机械通气并发症 病人呼吸机不同步,呼吸肌疲劳过度气压伤危险增加 延长撤机过程,77,院内机会菌口咽气管肺感染 加重疾病过程、延长撤机时间,机械通气并发症 感染机会增加,78,机械通气并发症 新生儿,脑室内出血(IVH)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 慢性肺部疾患(CLD) 气漏综合征,79,机械通气的监护 气体交换,动脉血氧分压 或 经皮氧饱合度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和pH,80,机械通气的监护 气道压力,吸气峰压 吸气平台压 呼吸末正压 压力波形 (标量和环状图形分析),81,环状图形分析(loops),82,机械通气的监护 呼吸形式,每分通气量 潮气量 呼吸频率,83,机械通气的监护 血液动力学功能,血压 尿量 心输出量 肺动脉楔压,84,机械通气的监护 胸 片,气管插管位置 气压伤(气漏)征象 肺炎征象 肺容积,85,机械通气的护理,人工气道的维护 密切观测呼吸机的工作状况 保证呼吸道的加温湿化处于稳定状态 定时或按需进行分泌物的吸引 定时更换、消毒呼吸机管道 完成各种病历表格,86,机械通气方式的演变,研究焦点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保护肺的同时, 提供适当的气体交换),87,机械通气方式的演变,定时限压持续气流(TCPL) 高压力支持慢性肺病疾病(CLD)发生率 可允许高碳酸血症 (Permissive Hypercapnia),(吸气压力),88,机械通气方式的演变,可允许高碳酸血症 (PaCO2:4555 mmHg) 脑血管扩张IVH危险增加 容量控制通气,引起肺损伤的原因不是压力而是容量,89,机械通气方式的演变,容量控制通气 控制呼吸 病人呼吸机对抗 病人触发通气 (Patient-triggered Ventilation),90,机械通气方式的演变,病人触发通气 不可逆转的呼吸衰竭 新型通气方式 (HFOV、TGI、iNO、PLV、ECMO),91,新的呼吸支持方法,高频震荡通气(HFOV) 气管内气体吹入通气(TGI) 一氧化氮(NO)吸入 部分液体通气(PLV) 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SF)替代疗法 ECMO,92,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