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学习总结学案 岳麓版选修1 .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936824 上传时间:2019-12-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学习总结学案 岳麓版选修1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学习总结学案 岳麓版选修1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学习总结学案 岳麓版选修1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单元学习总结一、对近代化道路多样性的三点认识1近代化的主体内容:近代化主要指资产阶级化(1)逐步实现政治上的民主化,即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建立资产阶级政体,如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等。(2)逐步实现经济上的工业化,即采用大机器生产,建立近代企业。(3)逐步实现思想上的开明化,即倡导人文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理性等。2近代化方式(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如英国、法国、美国等。(2)通过国家统一的道路,如德国、意大利等。(3)通过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道路,如日本、俄国等。3对不同道路的理解(1)不同道路之间无优劣正误之分。(2)决定不同道路的选择的因素是本国国情,国情不一样,选择的道路也必然不同。(3)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道路。应该求同存异,尊重各自选择,和谐共存。二、分析比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四国近代化改革1四国改革都是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出现的,但从背景看,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是在遭受西方工业国侵略,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的结果;而俄国1861年改革的主要因素是本国农奴制的落后与对外争霸战争的失败。2四国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变革,但其性质却不同。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虽然也有发展近代工业的举措,但是属于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其他三国改革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虽然俄国1861年改革的领导阶级是沙皇政府,但是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从四国改革内容上看,只有中国的戊戌变法没有触及封建土地制度,其他三国都涉及土地制度。改革多涉及政治改革,都大力发展近代工业,但从实施的举措看,日本明治维新更为彻底,成效也最为显著。4从结果与影响上看,改革后俄国、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中国戊戌变法都未成功,但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各自国家近代化的发展。三、比较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和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1社会背景(1)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于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较强。(2)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比较强大。2领导力量(1)日本:中下级武士拥有较大武装力量,改革派掌握国家政权,改革的阻力相对较小。(2)中国:寄希望于毫无实权的皇帝,改良派没有发动群众。3国际环境(1)日本:世界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的高潮还未形成,西方列强正加紧侵略中国,客观上也为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2)中国:维新变法期间,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迫切需要开拓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样的情况下,变法图强为帝国主义所不容。4措施的实施(1)日本:强制推行,大刀阔斧地改革。(2)中国:各地方官托词抗命,阳奉阴违,变法法令如一纸空文。四、日本明治维新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异同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不同点背景内外因的结合推动了幕府危机的总爆发农奴制已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西欧,在克里木战争中战败;国内出现新思潮目的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来压迫防止人民革命运动,增强国力,维护自己的统治内容全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侧重于农奴制改革,也在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军事、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相同点都受工业革命的影响;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都不彻底,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例题(2017全国卷)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严且备矣”,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对此改革,“官吏闾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据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材料二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审题意第(1)问注意审问题“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是指材料一、二。抓关键第 (1)问,材料的关键信息是“究其实,无一人过问”“粪土载道,秽污山积”“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第(2)问,除旧触动了官员的既得利益,也使百姓的生活习惯发生变化。所以,改革需要除旧布新,更需要拿出改变现状的勇气。扣知识清末历史阶段特征规范答(1)原因:西方的影响;政出多门,互相推诿;城市宜居性差,影响城市形象;日常维护不力,经费被官吏贪污。(2)困难:改革触动了一些官吏的既得利益;打破了百姓习惯。启示:改革既要除旧又要布新,不可偏废;除旧弊难免触及多方利益,改革需要勇气和毅力;改革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改革应以人民的福祉为宗旨。解答非选择题常见失误及解决办法近年来高考试题大多通过运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来命制试题,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运用材料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掌握好解题技巧是高考中“水平正(超)常发挥”的关键,应特别注意解答非选择题常见失误及解决办法:1答题没有思考的过程,看到题目就写,没有完整的答题思路。解决办法:在初读材料的基础上,注意审题,看清问题的具体要求,然后带着问题细读材料;明确材料的主题,了解材料的层次结构;对应材料内容,思考材料内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2不按题目要求做题,审题不清,随意性大。解决办法:认真审题。审题意紧抓“题眼儿”,揣摩题意,审题型辨别题型,确定方法;审题分注意题分,看分作答,一般来说,分多的题目答案要点多,分少的题目答案要点少。3答题时忽略材料的作用,不能深入地理解和分析材料。解决办法:注意将观点和材料有机结合,充分分析和利用材料。4角度单一、重复。解决办法:注意多角度、多层次、辩证地分析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