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教材文言文复习——《劝学(节选)》《师说》《始得西山宴游记》《赤壁赋》学案(含解析).docx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935306 上传时间:2019-12-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教材文言文复习——《劝学(节选)》《师说》《始得西山宴游记》《赤壁赋》学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教材文言文复习——《劝学(节选)》《师说》《始得西山宴游记》《赤壁赋》学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教材文言文复习——《劝学(节选)》《师说》《始得西山宴游记》《赤壁赋》学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材文言文复习劝学(节选)师说始得西山宴游记赤壁赋学案目标1.把必修一四篇文言文分散的文言基础知识前后勾连,连点成线,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2.重点掌握:“而”字的意义和用法;“所以”的意思;通假字的辨识。3.背诵劝学(节选)师说赤壁赋全文。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C解析C项均为本来。A项同伙,一类人/随从。B项以为师/有技艺的人。D项丢弃/遗弃。()A.B.C.D.答案B解析B项均为曾经。A项赶得上/往。C项没有/无论。D项这样/的样子。()A.B.C.D.答案D解析D项均为片刻,形容时间短暂。A项同今天的“可以”/可以用。B项把制成/认为。C项从此/同今天的“于是”。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B解析B项这/那么,则。A项接近,到。C项即使。D项凭借。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用心一也C古之学者必有师D徘徊于斗牛之间答案D解析A项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B项古义:因为心思。今义: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怀着的某种念头。C项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A今之众人B凌万顷之茫然C驾一叶之扁舟D颓然就醉答案C解析A项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许多人。B项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或失意的样子。D项古义:倒塌,指身子倾倒的样子。今义:形容败兴的样子。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C解析C项均为意动用法,以为师。A项名词作状语,向东/名词用作动词,东进。B项名词作状语,每天/名词,太阳。D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但意思不同,不及/攻下。()A.B.C.D.答案D解析D项均为“的人”。A项就/却。B项代词,之/兼词,于此。C项在/词尾,“的样子”。5写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于其6指出下面一组句子在句式上的共同特点。何为其然也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何以知之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答:_答案均为宾语前置,条件是疑问代词作宾语。7翻译下列句子。(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译文:所以木头用墨绳量过就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要点:就;博学;“参省乎己”,介宾短语后置;而)(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向上可以吃尘土,向下可以饮地下的泉水,这是因为它心思专一。(要点:“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上”“下”名词作状语;“用心”,古今异义词)(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译文:对于他自己,却以从师学习为耻,真糊涂呀!(要点:身,则,耻)(4)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译文:(我)认为凡是这一州山水有不同常态的,我全都享有(游览遍了),却不曾知道西山的奇特卓立。(要点:凡是,山水有异态者,未始)(5)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译文:朋友也知道那江水与月亮吗?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却始终不曾流逝;时圆时缺的,就像那月亮,却终究没有增减。(要点:而,卒,大意对)8在横线处填入所缺的字。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取之无禁,用之不竭。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特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君子”一词出自易经,被全面引用最后上升到士大夫及读书人的道德品质始自孔子,并被以后的儒家学派不断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2故不积跬步跬步:古代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句意思表达完毕,叫“句”;句子中间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为“读”。4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记。六艺,即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六艺”有时是指礼、乐、射、御、书、术六种技艺。传,古代解释六经的著作。如春秋左氏传诗经毛氏传等。“六艺经传”一词源于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引其父司马谈之言:“夫儒者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5壬戌之秋壬戌:这里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如壬戌之类。十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数为六十,因而干支纪年每六十年一个循环,故称“甲子”六十一循环。6七月既望既望:望日的后一日,指农历十六日。古代对农历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称谓。如每月第一日为“朔”,十五日为“望”,十六日为“既望”,最后一日为“晦”。7徘徊于斗牛之间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称二十八宿,其中北方七宿为斗、牛、女、虚、危、室、壁。斗和牛都在其中。斗宿,位于北方七宿之首,由六颗星组成,位于中天偏南,形似斗杓,相对于北斗而称南斗。牛宿,有星六颗,即摩羯座六星,因其星群组合如牛角而得名。8寄蜉蝣于天地蜉蝣:一种昆虫,夏秋之交生于水边,生命短促,仅数小时,古人说它朝生暮死。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一)“而”字用法辨析1请说出下列句中加点“而”字的用法。吾尝跂而望矣吾从而师之则群聚而笑之顺流而东也耳得之而为声到则披草而坐穷山之高而止箕踞而遨答:_答案表承接:。表修饰:。“而”字作为连词,最难辨别的是表承接关系和表修饰关系,因为它们连接的均是动词或动词短语。那如何区别它们呢?首先,从意义上辨析。表承接关系的,前一动词(或动词短语)与后一动词(或动词短语)有先后、相连关系。如“卧而梦”,“梦”是“卧”的结果。而表修饰关系的,前一动词对后一动词起着修饰作用,或说明其方式,或描述其情态。如“客喜而笑”,“而”表修饰,“喜”是“笑”的方式或情态。其次,可以用试就词语的办法来辨析。表承接关系的,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间可加“然后”“就”等词,意思不变;表修饰关系的,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间可加“地”“着”等词,意思不变。2下列各组句子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2017年天津卷第9题C项)答:_答案相同解析均为连词,表转折关系。(2016年浙江卷第17题D项答:_答案相同解析均为连词,表承接关系。(二)“所以”的理解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所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圣人之所以为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公输)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吕氏春秋察今)(贼)必于渡淮之所以火标之答:_答案中的“所以”是“的办法”或“用来的”。中的“所以”皆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而中的“所以”则是两个词,“所”,的地方;“以”,用(火把)。“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是一个固定结构,有表示原因和凭借两个意思。但也有例外,如上面。总之,需结合语境灵活辨析。4翻译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子。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注。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注机:吉凶之兆。译文:知道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好的,这就是明智的人和世俗的人不同的地方。“以”是介词,把;“所以”是古今异义词,“的地方”“的原因”;“异乎俗”是介词结构后置句,“乎”是介词,与、和。(三)如何辨识通假字5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看看它们有何共同特点。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同“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同“凭”构成通假字,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读音相同或相近;字形相似,有一偏旁相同。6根据通假字的特点,试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同“娶”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炎”同“焰”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陵”同“凌”余甚或焉,傥所谓天道,是耶非耶:“或”同“惑”,“傥”同“倘”1翻译下列句子。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译文:自从我成为受刑戮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常常忧惧不安。(要点:“僇”同“戮”,刑辱;恒,常常)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译文:驾着一只小船,(在这里)举起酒杯相互劝酒。(要点:“尊”同“樽”,酒杯;属,劝)2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句中的通假字和“所以”一词。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译文:百姓,是我们的百姓。发放我们的粮食救济他们,为什么不可以?(要点:判断句;“振”同“赈”,赈济,救济)土工洊(jin,再度)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译文:土木工程再度兴起,百姓被征集调遣搞得疲惫不堪,这不是用来侍奉上天的做法。(要点:“罢”同“疲”,疲劳;于,表被动;所以,用来的)辨识通假字,有一个语境前提,就是用该字来解释,与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毫不相干,或者用该字在句中无法解释,这时,就有可能通假了。再根据音同音近或形近原则,就可大致推断出本字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