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石泉县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1 物质的分类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934013 上传时间:2019-12-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石泉县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1 物质的分类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陕西省石泉县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1 物质的分类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陕西省石泉县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1 物质的分类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的分类课标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剂”。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安排了“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应用”和“分散系及其分类”两部分内容。从化学物质分类来看,纯净物的分类已经在初中初步学习介绍过,再加上教科书通过“图书馆中陈列的图书”的图片,使学生直接感受分类的标准和分类的好处。通过“思考与交流”栏目中两个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使学生感悟到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为了使学生能够运用分类法进行学习,教科书又列举了“交叉分类”和“树状分类”这两种常用的、具体的分类方法,并安排了“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对这两种分类方法的了解,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掌握方法比死记硬背更有效”。同时也复习了初中学过的知识,对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一个比较整体的认识。学情分析高一三班:学生对于化学知识储备上已经学习了解了纯净物的分类,及一些简单的物质分类方法,在学习特点上比较被动,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高一五班:在知识储备上和三班情况相同,课堂较不活跃,但有几个积极分子可以带活班级学习气氛。高一六班:在知识储备上和前两个班情况相同,课堂较活跃,学生在学习积极性上较好。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3.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4.能用物质的分散系的概念解释一些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科学抽象、概括整理、归纳总结,准确系统地掌握知识规律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与讨论,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初步学会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教学难点1. 化学反应的分类。2.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教法与学法教师采以引导启发的教学手法,由分类的案例和练习加强学生的理解记忆。生活实际入手,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教学资源ppt课件教学活动设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批注第一课时新课导入: 投影:图书馆中的书籍、超市里各种商品、网页信息。提问:为什么我们很容易就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或者是迅速挑出所需要的商品、信息呢?提问: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的方法?总结:在我们接触的事物中,应用分类方法的例子很多,分类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提问:那分类的目的是什么呢?“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古代就有分类的思想。提问:怎么分类?按照什么标准?通过分类了解了事物的什么信息?板书:2.1 物质的分类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单一分类法讲述:这样分类之后,我们了解了事物的一项信息。提问:如果还想了解事物的更多信息,怎么办?讲述:在化学学科的学习中,我们需要认识的物质也很多。要研究物质仅只知道物质的一项性质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获取事物的多方面信息,如何获得?结合课本思考与交流。投影:化学物质的分类和化学反应的分类。思考:对于Na2SO4 、Na2CO3、K2SO4、K2CO3 这几种盐要如何分类? 思考:根据信息将H2SO4、HCl、HNO3、H2SO3进行分类。板书:2、交叉分类法投影:通过观察将图片中的化学物质进行分类。总结:我们可以按照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化学性质进行分类。但是分类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分类了解事物的更多信息。练习:物质的分类我们知道了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那么化学反应应该如何分类?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初中对化学反应的分类投影: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练习:化学反应的分类。第二课时新课导入我们上一节课重点研究了纯净物的分类,那么混合物怎么再分类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散系及其分类。大家阅读课本,给分散系下一个定义,讨论,并举一个实例。学生举例投影: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物质,称做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做分散剂.投影:九种分散系的分类及实例。提问:这九种分散系,我们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分散剂和分散剂的状态追问:那么我们还有没有其他的分类方法?讲解:当分散剂是水或者其它液体时,可以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板书:溶液胶体浊液提问:从这三种分类来看,它们的稳定性如何?投影:三种分散系的特征和实例。讲解:如果将溶液、胶体、浊液这三类物质长期存放,我们会发现溶液是最稳定的。不论存放的时间有多长,在一般情况下溶质都不会自动与溶剂分离;而浊液很不稳定,分散质将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下来,如河水中夹带泥沙会逐渐沉降;胶体则介于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那么我们如何制备胶体?投影:播放胶体的制备演示视频。有些胶体和溶液都是透明的,肉眼无法分辨,我们如何将它们区分开?投影:介绍丁达尔效应简单了解其原理。投影:了解胶体粒子的布朗运动和电泳现象以及胶体的聚沉。投影:练习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与讨论,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科学抽象、概括整理、归纳总结,准确系统地掌握知识规律的方法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能用物质的分散系的概念解释一些实际问题。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当堂检测有效练习第一课时课后习题1、2题1、下列物质按不同的分类标准选择,可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属同类的物质? (1)选_. 标准是_. (2)选_. 标准是_. A. 盐酸 B. 浓硫酸 C. 硝酸溶液 D. 纯碱固体第二课时课后习题6、71.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A悬浊液 B乳浊液 C胶体 D溶液2.下列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豆浆 B牛奶 C蔗糖溶液 D烟、云、雾作业布置第一课时:课时作业与综合微评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课时作业与综合微评第二课时板书设计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一)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交叉分类法Na2CO3 钠盐Na2SO4 钾盐K2SO4 硫酸盐K2CO3 碳酸盐2、树状分类法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1) 分散系(2) 分散质和分散剂: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3)分类:常见的分散系有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等。一般地说,溶液分散质粒子小于1nm,浊液中离子通常大于100nm,介于1nm100nm的为胶体。2. 胶体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电泳教学反思第一课时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培养不到位,对初中知识复习不够,一笔带过,导致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不透彻。在问题和练习题上给学生的思考时间不够。第二课时这节知识相对较简单,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