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两点间距离公式展示课(时段: 正课 时间: 60分钟 )学习主题: 1.运用勾股定理推导出两点间距离公式并能够熟练运用;2.学会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主题定向五环导学展示反馈】 课堂 结构课程结构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表现总结归纳自 学 指 导( 内容学法 )互 动 策 略(内容形式)展 示 主 题(内容方式)随 堂 笔 记(成果记录同步演练 )公式生成例题导析主题一:两点间距离公式 自研课本104-105页【公式推导】关注104页“思考”,根据下面提示,完成下列问题:请在右侧“作图区”标出P1、P2;过点P1、P2向y轴和x轴作垂线交与点Q;得出Q点坐标为 ;得P1Q= 、P2Q= ;得 。【公式总结】两点P1(x1,y1)、P2(x2,y2)间的距离公式 特别地:原点O(0,0)与任一点P(x,y)的距离 师友对子(4分钟)迅速找到自己的师友小对子,对自学指导内容进行交流:推导两点间距离公式;掌握两点间距离公式;检测性展示(4分钟)导师就师友对子成果进行双基反馈性检效展示以抽查形式展开【随堂笔记】作图区:等级评定: 四人共同体(10分钟) 课研长就本组学情互动:1.就例题导析的问题相互交流,组长可先讲解一遍例题;2.组长分配展示任务3.组织组内预展主题性展示(10分钟) 例题导析重点:两直线求交点板书:呈现例3,例4的解题过程;展示例3,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要求讲解清晰,计算准确,并结合拓展。展示例4,根据例题解题步骤完成展示,得出结论,总结做题步骤,并能建立其他的坐标系解决问题。主题二:例题导析自研课本105页例3,4【例3:求两点间距离】例3中给出A( )、B( ),点P在x轴上,则可设P( ),则有: 使,可得 即得到P( ), .【例4:应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 看解答得方法:细细研读例4的解答过程,回答下列问题:首先建立直角坐标系,做出平行四边形ABCD,则请准确说出建系方法:设B、D两点坐标为 ,可得C点坐标 。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得出各线段长度平方。得出结论 。 看过程再总结:1、 例4是一个命题证明题,总结应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基本步骤;2、 再仔细想想,你还有其他的建立坐标系的方法。 预时12min同类演练同类演练(15+2分钟)用1分钟时间自主研读下列题目,并在作答区解答:已知点A(1,2),B(3,4),C(5,0),求证: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自我演练区】 【规范解题区】 【技巧总结区】训练课(时段:晚自习 , 时间:40分钟)数学学科素养三层级训练题基础题:1 已知,则|AB|等于( ). A. 4 B. C. 6 D. 2已知点且,则a的值为( ). A. 1 B. 5 C. 1或5 D. 1或53点A在x轴上,点B在y轴上,线段AB的中点M的坐标是,则的长为( ). A. 10 B. 5 C. 8 D. 64 已知,点C在x轴上,且AC=BC,则点C的坐标为( ).A. B. C. D. 5已知点,点到M、N的距离相等,则点所满足的方程是( ). A. B. C. D. 6.已知,则BC边上的中线AM的长为 . 发展题:7.已知三点A(1,-1),B(3,3),C(4,5)。求证:三点在一条直线上。8用坐标法证明:如果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则对任一点M,等式成立。提高题:9. 已知,点为直线上的动点求的最小值,及取最小值时点的坐标培辅课(时段:大自习 附培辅名单)1.今日内容你需要培辅吗?(需要,不需要)2.效果描述: 反思课1.病题诊所: 2.精题入库: 【教师寄语】新课堂,我展示,我快乐,我成功今天你展示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