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课时 从商周至唐的政治制度【思维导图】一、专题主线主线一 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主线二 秦朝实行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建立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主线三 西汉王朝通过内外朝制、推恩令、察举制、独尊儒学等措施,实现大一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巩固。主线四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完善。二、真题再现1(2018年全国卷T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表2 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唐代的藩镇割据中央集权的演变【解题思路】根据表格内容可以看出,“安史之乱”之后的藩镇,拥兵自重不上供的只占少数,大部分都是由朝廷任命、上供或者少供,由朝廷驻重兵,所以D项正确;藩镇只是控制部分地方赋税,所以A项错,B项根据材料都无法得出,C项片面解读了材料。答案:D2. (2017年全国卷T24)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的影响【解题思路】从材料可知,西周分封王族到地方建立诸侯国,巩固了西周对地方的统治,这有利于西周与周边地区文化的交流和认同,故A项正确。西周时期,没有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B项错。地方诸侯国有很强的独立性,西周王朝不能够直接操控地方,故C项错。材料没有直接涉及到贵族世袭特权的存在,故D错答案:A3. (2017年全国卷T25) 表1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解题思路】从材料可知,由中央控制的郡不断增多,表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这有利于朝廷解决边患问题,故C项正确。汉武帝通过“推恩令”,逐步解决王国问题,故A项和D项错。材料未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故B项错。答案:C4(2017年全国卷T26). 表2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旧唐书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新唐书太宗本纪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史观史法历史研究方法历史叙述。【解题思路】表中材料都涉及唐军与薛举部在泾州作战的情况,但细节有所不同。A项错在当时的李世民是秦王而不是皇帝,B项错在刘文静的身份是将领而不是主帅。材料不能体现李世民患病对战争结果的影响,故D项错。C项则是4则材料共同体现的信息。 答案:C三、考纲解读【考纲分析】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宗法观念对传统中国社会风俗、思想观念、国家统一的深刻影响;分封制对开发边远地区、推动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的积极作用。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主要考查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和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政治制度演变趋势和特点3汉至唐的政治制度的演变主要考查汉代政治特点,如布衣将相、内外朝制、王国问题、外戚专权、察举选官;唐代三省六部制、科举选官、藩镇割据。本考点以分封制、宗法制、地方行政管理、中央中枢机构变革为考查重点,以选择题为主要形式,以文字材料、表格为载体,大多考查对材料内涵或作用的理解。【核心考点】考点一 宗法制与分封制(1)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维系纽带、具有宗族色彩的政治制度,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2)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核心的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的特点。分封制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开发了边远地区,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郡县制在一些诸侯国开始实行。 考点二三省六部制的发展演变 (1)特点:相权三分;职权分明;节制君权。 (2)影响: 形成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诚少决策失误。 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三省六部制使封建中央官僚机构更加完善,历代沿用。 (3)三省制演变:宋代只保留“中书门下”,与枢密院、三司并称“二府三司”;元代废三省制,实行中书省制;明代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考点三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有先秦世官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开始直至1905年废除的科举制。 (2)演变趋势: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3)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考点四 汉代政治特点(1)布衣将相: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绝大多数“起自布衣”,这些人大都没有贵族头衔,称之为“布衣将相”。这既是对秦末农民起义结果的承认,也是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产物。(2)重视母族亲属关系:汉代皇室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西汉出现了吕后暴政和窦太后的专权,东汉出现了外戚干政的局面,这些都是母族势力强大的表现。(3)宦官专权:东汉后期宦官的政治影响力提升,皇帝利用宦官对抗外戚争夺大权。(4)儒士受到重用:汉初重视黄老之学,但并不排挤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几乎垄断了汉代官僚体系。(5)地方势力强大:汉初,王国是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课堂演练】1.春秋初期,许国国君没有按规定向周王室纳贡,郑庄公就会合齐国和鲁国讨伐并攻陷了许国都城。齐国先后把许国让给鲁国和郑国,鲁隐公和郑庄公都没有占领许国,而是帮助许国国君的弟弟代理国政。这表明当时A.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B.宗法观念仍然相当强大C.周天子仍具有至高权威 D.分封制维护了等级秩序解析:材料未反映诸侯争霸,故A项错;依据材料中的信息:鲁国和郑国没有占领许国,而是帮助许国国君的弟弟代理国政,可见宗法观念影响大,故选B项;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周天子的权威,故C错;材料未涉及分封制的等级秩序问题,故D项错。 答案:B2.隋文帝时,“朝之众务,总归于台阁,尚书省事无不总”。唐中宗任命尚书省左右仆射时,只给其中一人加上同中书省门下衔,形成“专拜仆射者,不复为宰相”的局面。唐中宗此措施A巩固了宰相集体负责制 B提高了尚书省的行政效率C平衡了左右仆射的职权 D使中书省职权超越尚书省解析:根据材料“中宗任命尚书省左右仆射时,只给其中一人加上同中书省门下衔,形成专拜仆射者,不复为宰相”, 可知此措施有利于形成宰相的集体负责制度,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提高尚书省的行政效率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指的是对左右仆射的管理,不是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出中书省和尚书省权力的比较,故D项错误 答案:A3.据通典(卷十三)对于两汉时期的选举制曾有这样的记载:窃名伪服,浸以流竞,权门成仕,请谒繁兴。该现象说明A.西汉的选官标准已发生变革 B.察举制容易引发政治腐败C.察举制的弊端引发风气日坏 D.秦汉时期选官渠道多样化解析:据材料“窃名伪服,浸以流竞,权门成仕,请谒繁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存在弊端,如沽名钓誉、权贵垄断,引发风气日坏,故C选项正确;西汉的察举制选官标准是孝廉,没有发生变化,故A选项错误;察举制的作用有双重性,不能只强调引发政治腐败,故B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秦汉时期选官渠道多样化,故D选项错误。答案:C4. 汉武帝即位后,改变了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开始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汉武帝此举A.加强了丞相对皇帝的依赖性 B.强化了相权对中央集权的控制C.削弱了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 D.化解了相权与君主集权的冲突解析:汉武帝改变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开始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意在削弱贵族政治,丞相由皇帝亲自擢选也能加强丞相对皇帝的依赖性,故A项正确。答案:A四、典例精析【经典例题】1(2018全国卷)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三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风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衙、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武则天增加宰相数量,缩短宰相任职时间,分散了相权,目的是防止宰相把持朝政形成专权、加强君权,因此C 正确;增加宰相数量并非扩大二省职权,A错误;B选项并非目的,而是客观上可能产生的效果;D选项的说法与统治者的目的相反。答案:C2(2016全国卷)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解析: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最重要就是打破世家大族的政治垄断,使教育变成全民的教育,因此选择D。C错在排除上,不应该是排除而是避免垄断。B选项是九品中正和察举所要考察的,所以科举不具备优势。A说法过于绝对。答案:D3(2015全国卷)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解析:本题材料“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反映了封建统治者重视地方郡守治国安民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应选A项,BCD项都不符合材料,排除。答案:A【变式提升】1唐初三省制下本无“中书门下”一职,“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才在置政事堂后设立中书门下一职。由此可知,“中书门下”的出现A 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专制 B 调和了中枢机构的矛盾C 破坏了三省决策的机制 D 奠定了唐代多相制基础解析:中书门下是中书省与门下省之间的机构,可以调和中书省与门下省之间的矛盾,达到政治和谐,故选B;材料主旨不是加强皇权,故A错;材料反映这维护了三省制,故C项错;D选项错在“基础”的说法。答案:B2.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而唐代规定,士子可以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A选官不受身份限制 B考试方式严谨完善C人才选拔渐趋开放 D官僚政治逐步形成解析: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所以此时的考试是封闭性的;而到唐代,只要是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这说明此时的参加考试的人员范围在不断扩大,也就是人才的选拔渐趋开放,故选C答案:C3汉武帝设刺史,负责监察地方政治,后来刺史的职权范围扩大,逐渐享有行政权和兵权。东汉时期刺史逐渐成为地方行政长官。刺史权力变化导致东汉A监察权力加强 B中央集权削弱C君主专制强化 D国家统治稳定解析:汉武帝时期刺史本是监察官员,在东汉时期成为地方行政长官,这不能导致监察权力加强,故A项错;刺史由监察官员转变成地方行政长官,说明地方权力增强,中央集权被削弱,故B项正确;材料中刺史权力变化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君主专制无关,故C项错;材料中刺史权力变化与国家统治稳定没有直接关系,故D项错。答案:B五、课堂检测1(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有合族之道”。君权既并吞了宗权,于是形成君不见宗的“有君无宗状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君权与宗权合并,形成中央集权体制 B扩充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C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宗法制消亡 D分封制度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B解析:西周没有形成中央集权体制,故A项错;从题干“宗”权转移给“君” ,君权并吞了宗权的表述中可得知B项正确;西周是宗法制盛行时期,故C项错;材料反映的是君权与宗权,故D项不符合题意。2西周实施分封时,周王会将原周部落的部分贵族组成一套“职能班子”授予各诸侯,让他们跟随诸侯到封国担任官职。这一做法A 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B 推广了先进的政治制度C 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范围 D 打破了地方的血缘政治B解析:西周分封时,将职能部门分封到地方,从而将周先进的政治制度传到地方,故选B项;分封制下,地方有较大的独立性,故A项错;C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分封制下,地方官吏继承仍是宗法血缘,故D项错。3据史料记载,秦代的官吏须经过封建国家考核后正式委任才能任职,若未任命而敢先行行使职权,或相“听以遣之”,即受私人派遣,都要依法治罪。这表明秦代A中央官僚体系发生变革 B选官的方法和标准较严苛C任命官吏遵循一定程序 D任命和考核官吏密切结合C 解析:秦朝建立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僚体系,此后并未发生变革,故A项排除;材料并没有突出选官的方法和标准,故B项错;材料的关键信息突出的是从官吏的任命到行使职权都有严格的程序要遵循,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官吏的任命,并非强调考核,故D项错。4公元132年,尚书令左雄向东汉顺帝上言: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儒有一家之学,故曰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帝从之,于是班下郡国。”材料表明A 儒学开始成为人才选拔的依据 B 察举制走向历史终点C 东汉的人才选拔机制有所完善 D 科举考试制度已发端C解析:从材料可知,左雄对察举制进行了一些改革,并且主张被采纳,反映人才选拔机制有所完善,故选C项;儒学成为人才选拔的依据是在汉武帝时,故A项错;左雄改革是对察举制的完善,故B项错;科举考试制度开始于隋朝,故D项错。5贞观三年,吏部尚书杜如晦对唐太宗说,“两汉取人,皆行着乡闾,州郡贡之,然后入用,故当时号为多士。今每年选集(科举),向数千人,厚貌饰词,不可知悉,选司但配其阶品而已。铨简之理,实所未精,所以不能得才”。这表明()A唐太宗决定改革科举制度 B杜如晦认为科举制有缺陷C唐朝继承了汉朝的察举制 D 唐初选官缺乏统一的制度B解析:题干是杜如晦对唐太宗的建议,没有反映唐太宗的决定,故排除A项;杜如晦认为两汉多士是因为“州郡贡之,然后入用”,而科举制“向数千人,厚貌饰词,不可知悉,选司但配其阶品而已”,可以看出杜如晦认为科举制有缺陷,故B项正确;唐朝继承了汉朝的察举制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唐初实行科举制,有统一的选官制度,故排除D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