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第131415讲巩固练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928014 上传时间:2019-12-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第131415讲巩固练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第131415讲巩固练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第131415讲巩固练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3、14、15讲巩固练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雅典民主政治雅典城邦的特点1古希腊公民政治的重要性2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3雅典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4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5罗马法十二铜表法的内容特点6罗马法的发展7古代罗马法蕴含近代法治观念8罗马法律的权威根植于历史传统9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古希腊信仰与理性密切相关10古代雅典传统价值观占主导地位11古希腊服装艺术的理性之美12综合13、14一、选择题1.有学者认为:希腊诸邦,虽有它们共同的文化,却从没有它们共同的政治组织。“没有它们共同的政治组织”反映了希腊()A.独立自主的城邦特征B.小国寡民的城邦特征C.人民主权的政治特点D.轮番而治的政治特点解析:A材料“却从没有它们共同的政治组织”说明希腊诸邦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体现的是城邦各自独立的特点,A项正确。B项没有反映材料的内涵,C、D两项属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不符合题意。2.(2018河北衡水摸底)亚里士多德指出:“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的多数决议,无论在寡头、贵族或平民政体中总是最后的裁判,具有最高的权威。”他意在表明古希腊()A.公民政治的重要性B.民主政体的普遍性C.民主决策的便捷性D.城邦政体的多样性解析:A材料“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的多数决议总是最后的裁判,具有最高的权威”,反映出多数公民决议的重要地位,是古希腊公民政治的体现,A项正确;B、C、D三项均无法体现。3.(2018河南洛阳二模)喜剧在古希腊早期即已出现,在很长的时间内,它都不能登大雅之堂。但是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喜剧不仅在城邦的节日仪式出现,并且连政府元首和政府重要的部门也成为其驳斥和奚落的目标。这说明雅典()A.民主政治利于公民的言论自由B.借助喜剧形式完善民主政治C.民主氛围提升了公民创作热情D.商品经济激发公民自我意识解析:A材料中“连政府元首和政府重要的部门也成为其驳斥和奚落的目标”说明梭伦改革之后民主政治的自由促进言论的自由,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是随着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而不断完善的,与喜剧发展无关,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戏剧发展繁荣和公民创作的情况,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雅典经济状况,D项错误。4.雅典陪审法庭的陪审员由公民抽签选举产生,组成十个审判庭。哪个人到哪个庭,由抽签决定;审理哪个案件,也由临时抽签决定。在审判时,先让原告、被告和证人发言,然后陪审员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秘密投票,得票多者胜诉,得票少者败诉。这反映了()A.法律兼顾不同群体利益B.案件判决结果公平公正C.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D.法律体系达到完备程度解析:C根据材料,不论陪审员的选举、审判时的程序,还是审判结果的产生,都最大限度体现了公正、民主的原则,C项正确。但过程的民主是否能保证结果的民主公正材料未体现,B项错误;A项雅典民主为公民享有,奴隶不在保护范围内;D项雅典法律体系并不完备,且材料无体现。5.(2018辽宁抚顺一模)在古代雅典法庭上,被告往往会聘请职业答辩家撰稿,然后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庭的恻隐之心。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选票)投入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这反映出()A.审判具有形式主义特征B.法官判案具有很大的主观性C.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D.法庭判决主要依据的是情感解析:B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可以看出,法官判案受情感因素影响较大,反映出古代雅典审案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法官审判案件时拘泥于形式,机械地套用法律条文, A项错误;“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说明民主原则并未贯穿司法过程,C项错误;雅典司法审判易受情感左右,但不能说明以情感为主要决定因素,D项错误。6.(2018湖南衡阳一模)十二铜表法规定:只对有主观故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如“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以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一只公绵羊替罪。这说明罗马法()A.旨在维护贵族利益B.有了刑法与民法的区分C.蕴含着自然法精神D.有效保护了平民的利益解析:B由材料“只对有主观故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前者处以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一只公绵羊替罪”可以看出十二铜表法根据是否主观故意分别处以不同的判罚方式,说明罗马法有了刑法与民法的区分,B项正确;A、C并非材料主旨,D项“有效”说法错误。7.(2018湖北天门期中)罗马帝国时期,“至少对自由民来说产生了私人的平等,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上罗马法发展起来了”。“这种平等的基础”是指()A.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缩小B.自由民和臣民的差别消失C.公民和自由民的差别消失D.公民和臣民间的差别缩小解析:C罗马帝国时期,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为解决外邦人之间及罗马人与外邦人之间的矛盾,万民法产生,罗马公民和自由民之间的差别消失,C项正确。8.(2018吉林长春一模)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说:“一切权力都是从人民而来的。皇帝的命令何以有法律效力呢?因为皇帝的地位是人民给他的。”这反映了古代罗马()A.继承了雅典的民主政治B.蕴含着近代的法治观念C.是人民主权思想的源头D.标志着人文精神的兴起解析:B材料无法体现罗马法继承了雅典的民主政治,A项错误;根据材料“一切权力都是从人民而来的”“因为皇帝的地位是人民给他的”等信息可知盖尤斯主张皇帝的法治权力来自于人民,蕴含着近代的法治观念,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是人民主权思想的源头,C项错误;古希腊智者运动标志着人文精神的兴起,D项错误。9.(2018河北石家庄质检)在罗马的传说中,罗马人的祖先罗慕洛对其弟弟说:“任何亲情莫大于王法我们是在王法之下生活,我们不得不低下我们高贵的头颅,你的价值就体现在为了王法的威严而贡献出你高贵的生命。”这段话成为后世罗马法的永恒宗旨。这反映了古罗马时期()A.王权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B.法律保障了民主政治的发展C.法律为维护君主专制而创制D.法律的权威根植于历史传统解析:D材料“任何亲情莫大于王法”“你的价值就体现在为了王法的威严而贡献出你高贵的生命”反映了罗马的传说强调法律权威,说明古罗马的法律至上意识来源于历史传统,D项正确。10.(2018清华大学标准学术能力诊断)古希腊学者力图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解释自然和社会,但他们并没有把神话与哲学、文学、历史分开,神话思维是当时人们普遍的思考与表达方式。这表明古希腊()A.信仰与理性的密切联系B.宗教思想主宰政治生活C.理性思维推动科学发展D.民主促进思想文化繁荣解析:A宗教或者神话都是非理性的。古希腊学者力图用理性去解释自然与社会,却没有把神话与社会科学区分开来,说明古希腊信仰与理性密切联系,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古希腊人对政治的态度,B项错误。C项偏离材料主旨。材料的主旨是古希腊人的思维方式,并不涉及民主,D项错误。11.(2018福建福州质检)普罗泰格拉认为,所有的制度都是凭借人类的习惯或律法创建的,而非通过自然。其说教引起人们恐慌,因此他被驱逐出雅典。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A.自然法理念深入人心B.重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C.民主思想受到遏制D.传统价值观占据主导地位解析:D从材料的信息看,传统观念认为所有制度都是自然的产物,而普罗泰格拉认为所有的制度都是凭借人类的习惯或者律法创建的。因观念相悖最终普罗泰格拉被驱逐,说明传统价值观占据主导地位,D项正确。古希腊的自然观是一种哲学思想,与古罗马的自然法理念有本质的区别,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道德在社会中的作用,B项错误。传统价值观和普罗泰格拉都不反对民主,C项错误。12.(2018东北名校联考)在古希腊文明影响下产生的古希腊的服装是一块布的艺术。布一般都不裁剪,而是通过披挂或缠绕把一块布穿在身上,形成优美的垂褶,如多利亚式希顿(图一)和爱奥尼亚式希顿(图二),公元前200150年前后,由于黄金分割法的广泛应用,腰带位置上移,希顿变成高腰的设计(图三)。希顿的设计变化本质上反映了()A.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B.追求自由精神C.开放包容的政治文明D.崇尚理性之美解析:D从图一到图三,可以看出希顿的设计吸收了自然原则和几何学原理,这些都是理性的表现,说明希顿设计追求理性之美,D项正确。服饰虽然是为人设计的,但是,材料的主旨是讨论服饰,没有强调人,A项错误。材料与自由精神、政治文明没有关系,B、C两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文帝废除了刻面、割鼻、斩左右趾等刑罚,景帝时规定八十岁以上、八岁以下和孕妇等应被审讯关押的,都不得加械具。平帝时规定,对“从坐”妇女免于拘捕和监禁,男子八十以上、七岁以下除非重罪,均可免刑或减刑。刑法中增加了一些新罪名,如“阿党”(诸侯有罪,傅相不举奏)与“附益”(中央朝臣外附诸侯),均为重罪。武帝时还制订了酎金律左官律,来制裁诸侯在祭祀宗庙时贡金不合标准、舍弃朝廷而奉事诸侯等行为。在司法判决中,盛行以春秋的精神作为解释法律和作出判断的基本原则。许多经学大师纷纷以经解律,东汉时许慎、马融、郑玄等人各立门户,歧见增多,以至于朝廷出面规定了郑玄注经解律的正统地位。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材料二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公民,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从共和国后期到帝国前期,罗马由一个城邦国家变成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新的地区不断被并入它的贸易和交通体系中。罗马法也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以及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关系,基本内容主要是关于所有权和债权方面的规范,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罗马法虽然允许使用酷刑,但只是作为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措施,实施的前提包括:只针对死刑犯罪;没有其他手段发现真实;对犯罪的指控充分和适当。20岁以下与60岁以上者、孕妇和育儿母亲免予酷刑。于贵信古代罗马史(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汉代和古罗马各自的法制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国法制特点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进步之处。解析:第(1)问,“汉代特点”根据材料一“汉文帝废除了刻面、割鼻、斩左右趾等刑罚,景帝时规定八十岁以上、八岁以下和孕妇等应被审讯关押的,都不得加械具”得出宽法缓刑;材料一“如阿党(诸侯有罪,傅相不举奏)与附益(中央朝臣外附诸侯),均为重罪”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根据材料一“在司法判决中,盛行以春秋的精神作为解释法律和作出判断的基本原则”得出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根据材料一“许多经学大师纷纷以经解律”得出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古罗马特点”根据材料二“从共和国后期到帝国前期,罗马由一个城邦国家变成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新的地区不断被并入它的贸易和交通体系中。罗马法也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得出适用范围和内容因时而变;根据材料二“罗马法虽然允许使用酷刑,但只是作为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措施”得出对酷刑的限制严格。第(2)问,“汉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思想等角度进行作答。“古罗马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经济的角度进行作答。“共同的进步之处”结合材料,可以从时代性(适应现实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人道性(减少或限制酷刑,对老幼及妇女给予一定照顾,体现出人道的一面)两个角度进行作答。答案:(1)特点:汉代:宽法缓刑(或“逐渐废除某些酷刑”“逐渐废除某些肉刑”);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如答“儒家思想的影响日益加深”之类亦可)。古罗马:适用范围和内容因时而变(或“罗马法逐渐发展完善”);对酷刑的限制严格(或“酷刑只是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措施”)。(2)背景:汉代:鉴于秦亡的教训,缓和社会矛盾,奉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汉初诸侯势力发展,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古罗马:伴随着扩张,罗马统治区域扩大,需要处理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内外贸易的发展。共同的进步之处:适应现实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减少或限制酷刑,对老幼及妇女给予一定照顾,体现出人道的一面。14.(2018河北石家庄二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7世纪当科技革命出现时,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热情地赞同通过科学追求“知识与技能”,但他同时指出,这种追求应该“谦卑和仁慈”地进行,不是“为了心情的愉悦,或为了竞争,或为了比别人优越,或为了利益、名誉、权力或为了生命的利益和价值”,并提醒人们注意科技的潜在性,提防它的危险。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的重要财富,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没有科学的人文也是残缺的人文。同时,科学推动了人文的发展,而思想的解放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据以上分析可以就一个方面或者多个方面展开叙述。注意题目要求结合世界史的知识,论述时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答案:示例:人文精神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对人的价值进行阐述,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观念,关心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人文精神产生和发展,并推动了古希腊自然科学的发展。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学科分类的思想,其物理学的思想深刻塑造了中世纪的学术思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革命性的变化,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近代自然科学勃然兴起,出现了哥白尼、伽利略等杰出的科学家。总之,人文精神是科学技术进步不可或缺的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