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模块 文化与生活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补充课 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讲义(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926731 上传时间:2019-12-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模块 文化与生活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补充课 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讲义(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模块 文化与生活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补充课 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讲义(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模块 文化与生活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补充课 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讲义(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补充课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知识体系定内容核心素养定能力政治认同科学精神通过学习,了解不同性质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作用,正确认识文化与经济、政治和综合国力的关系。正确区分不同性质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作用法治意识通过对文化与政治关系的学习,理解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增强考生对培养法治意识重要性的认识公共参与通过对文化的特点和文化的社会作用的学习,深刻领会文化的实质,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考生积极参与到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中来复习集成块一文化与经济、政治 重难强化精讲练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相互影响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1。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2)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2文化与政治科技角度: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劳动者角度: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生产力角度:伴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国内角度:随着民主和法治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国际角度: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2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1)地位、作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2)应对措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1注意:(1)文化是反作用于社会的精神力量,但它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2)文化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始终是第二位的,它不能与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等量齐观。2巧记:三种方法快速区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点睛之词法“决定”“反作用”“基础”“重大影响”“促进”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劳动者素质”“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等侧重点法强调的是彼此制约、相互作用强调彼此渗透、相互融合图示法3文化竞争力(1)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2)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3)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对于我国而言,国外敌对势力把中国当作意识形态的主要对手,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以实现西化、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显得更加重要。 典例(2016全国卷节选)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和要求。十八洞村是由4个寨子合并而成的贫困村,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保守,存在“等靠要”思想,同村不同心。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要求,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花垣县派出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办“道德讲堂”,评选明理尚德星级示范户,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培育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活精准扶贫内生动力;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如猕猴桃种植、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和苗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42人,摸索出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合作社)走,能人(合作社)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扶贫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3 580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先后报道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解析本题设问中知识限定为“文化对经济作用”。材料中反映出十八洞村前后两种不同的文化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所以答题时首先需要对“文化对经济的作用”展开表述,指明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然后结合材料分析出落后文化和先进文化对经济的不同影响。答案文化以经济为基础,又对经济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文化阻碍经济的发展,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观念保守是十八洞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扶贫必须转变观念。通过举办“道德讲堂”、考察学习和培训等活动,增强了自主脱贫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扶贫实践提供了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了经济发展。1(变题型)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表明()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民族和国家发展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和决定因素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经济、政治的发展ABCD解析:选A一个民族只有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表明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民族和国家发展,入选。错误,文化力量不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和决定因素。错误,文化不能决定经济、政治。2(变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区域创新是“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的一个亮点。区域创新发展,离不开创新文化的培育。规划强调,要大力培育中国特色创新文化,增强创新自信,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冒尖、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深圳的企业创新氛围浓厚,就和它的创新文化密切相关。正是依靠开放包容、勇于变革、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无数企业不断创造奇迹,使得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如今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大都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培育创新文化对区域创新发展的作用。解析:本题知识限定明确,题目类型为意义类主观题,问题指向培育创新文化对区域创新发展的作用。解答时可以从文化的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表现等方面,结合创新文化的具体作用组织答案。答案: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培育创新文化,可以为区域创新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良好的创新文化有利于企业创造奇迹、创新人才涌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培育创新文化,有利于营造创新氛围,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冒尖、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有利于培育人们的创新精神,推动区域创新发展。探规寻律(一)考向引领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通过扶“精气神”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先进文化促进经济发展,通过扶“精气神”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方向保证,推动扶贫事业的发展。本题通过考查考生对文化的作用的理解和掌握,培养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培养考生的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二)必备知能辨清文化的作用表现阐释文化不能决定社会发展文化是依存于社会又反作用于社会的精神力量,但它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文化所起作用的大小是与经济发展和政治状况相联系的,不能夸大文化的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地位不同文化虽然也能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始终是第二位的,它不可能与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等量齐观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政治的发展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与经济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文化可能会超前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或者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考法一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商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消费者的需要;商场之所以有业绩,是因为消费者进入了商场。近年来,好多商场通过创办文化走廊、放置活动宣传手册、制作贴心标语等,在商场内部构建一个特别的文化链,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这体现了()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B文化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C文化与经济在时代发展中相互交融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解析:选C商场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是为了吸引消费者,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故选C项。B项夸大了文化作用,舍去。题中没有体现经济决定文化,故排除A、D两项。2盛唐时期,诗歌成就最为辉煌。王维、李白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优秀诗人,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即使是一些恬静优美之作,也同样是生气弥漫、光彩熠熠。这就是为后人所艳羡的“盛唐之音”。至晚唐,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文学日衰,诗歌也呈现出忧时嗟生、消极悲观的特点。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文化的命运决定国家的命运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一定的文化依附于一定的经济、政治ABCD解析:选C夸大了文化的作用,故排除。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中“依附于”表述不恰当。材料所述现象说明了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符合题意。有效排除,快速抉择。夸大了文化的作用,排除。属于知识记忆不准确。文化不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故不能说一定的文化依附于一定的经济、政治。考法二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3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国际上逐渐兴起。据统计,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达到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正在成为现代产业发展中的一个亮点。美国和欧洲各国共占市场总额的77%,亚洲和南太平洋地区约占市场总额的19%,其中日本和韩国分别为10%和5%,中国及其他国家约占4%左右。由此可见()文化竞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基础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亟待提高总体上看中国文化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文化ABCD解析:选A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和科技是基础,故舍去。比较我国和日本、韩国、美国、欧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推出。说法错误,不能笼统地说中国文化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文化。4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这是因为()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已经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ABCD解析:选C正确指出了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性,符合题意。强调的是经济对文化的重要性,说明的是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均不符合题意。复习集成块二文化作用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 综合交汇大贯通考法感悟1(文化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民族精神的综合考查)近期,一档别具匠心的电视节目信中国在央视热播。节目中,一位位“信使”展读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仿佛把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书信中袒露的一颗颗忠心赤胆让人震撼,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观众动容,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由此可见()A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C大众传媒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主要途径D书信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解析:选A材料表明展读革命先辈书信的文化活动激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体现了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A项正确。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C项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不是主要途径。D项错误,中华民族精神贯穿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材料中革命书信承载的历史只是中国革命发展史。2(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交汇考查)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乐器,迄今已有3 000 年的历史。它那金声玉振的小小笙簧和刚直劲节的紫竹笙苗、那“直而不居,曲而不兆”的独特音色,承载了“和”“德”“清”“正”的美学精神,成为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材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A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B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C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D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解析:选D材料中古老乐器笙承载的“和”“德”“清”“正”的美学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D项正确。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一种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不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B项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生存的影响。3(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和传统文化继承的交汇考查)“天人合一,顺时而食。”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在这一古老智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芒种的乌梅酥、大暑的荷叶饼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时令点心。这表明()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ABCD解析:选D本题题眼是“老字号食品企业在这一古老智慧的启发下推出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时令点心”。时令点心深受欢迎,说明传统文化对人们有深远持久的影响,故符合题意;以二十四节气为纽带,让产品畅销,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故符合题意;说法错误,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说法错误,市场经济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但不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前提。系统知识1文化作用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角度阐释从文化的实质和性质看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首先,文化的力量,既影响个人的成长,又影响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我们只有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才能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从时代的需要看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时代变革,社会政治、经济发生变化,必然要求文化与之相适应。所以传统文化只有顺应时代的变迁,不断融入时代元素,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如果一成不变,反而会阻碍社会发展从文化的发展看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对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是文化发展的根基2.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3民族精神与前后知识点的内在联系(1)民族精神对人的影响。民族精神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2)民族精神与综合国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3)民族精神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4)民族精神与文化发展。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先进性特征,民族精神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与时俱进的体现。根据时代的进步、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要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5)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6)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建设包含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加强文化建设的要求,可以反过来推进文化建设的发展。(7)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题组集训1桃红又见一年春,捎来的是花红柳绿,姹紫嫣红。自古以来,我国人民都用大红的颜色来体现喜悦的心情。逢年过节、婚嫁喜事,挂红灯笼、贴红对联、放红炮仗,喜悦的心情也就从这红色中散发了出来。这体现了()A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源远持久、亘古不变的D传统文化相对稳定且富有民族特色解析:选D材料指出自古至今我国人民的民族节日、风俗习惯喜欢用红色来衬托。A项是文化对人的影响,与题干无关;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B项错误;C项中“亘古不变”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D项符合题意。2“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年灿烂不息,是因为民族英雄们奋不顾身的持续守候,英雄的故事始终在民族的脑海中萦绕、在祖国的山川中回荡,英雄的精神始终在我们血液中流淌、在真诚中传递。这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团结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ABCD解析:选A符合题意,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年灿烂不息,是因为英雄的精神始终在我们血液中流淌、在真诚中传递,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也表明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表述错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错误,中华民族精神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3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推动供给侧改革中,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今天在博物馆看到的令人惊叹的青铜器、瓷器等精美艺术品都是古代工匠那种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的体现。随着社会的变迁,各类老手艺、老工匠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我们今天在互联网时代倡导工匠精神,本就是对传统精神的继承、创新和发扬。工匠精神落在个人层面,就是认真、敬业的精神,体现了一种价值观,可以推动改观一些人身上存在的“差不多精神”,树立起敬业、执着、负责、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我国制造业、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现象,与工匠精神稀缺、“差不多精神”有关。我们要弘扬这种敬业的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倡导一种“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作风,带动我国制造业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 “工匠精神”带动我国制造业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请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对此予以说明。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可从文化对社会及对人的影响两个大方面进行分析说明。答案: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促进我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提供精神动力。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弘扬这种敬业的工匠精神,可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从而推动我国制造业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倡“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作风一脉相承,推动劳动者树立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提升他们的自我认同感,有利于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从而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本课综合检测 课堂知能落实一、判断题辨清易错易混1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点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有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有人认为:“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因此,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点拨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的发展并非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文化可能会超前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也可能会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二、填空题理清知识联系3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并通过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三、热点题学会应用迁移热点材料第十三届北京文博会于2018年10月25日28日在京举办。前十二届文博会共吸引来自联合国、欧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奥委会、世界动漫协会等国际组织及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522个政府及企业代表团组、12 782 位境外专业人士参加,国内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均组团参加;共举办各种活动1 095场次,达成合作意向、协议及交易总金额6 902.72亿元人民币。北京文博会以庞大的会展规模、丰富的内容、广泛的国际参与和丰硕的成果,在国内外文化创意领域产生了强烈反响。42018年北京文博会展示了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紧贴潮流的工艺品。它们的内容和特点,既顺应了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或要求,又让观众们欣赏到了不同区域的文化风情。这说明()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文博会决定着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优秀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文化是对一定时代的经济的反映ABCD解析:选D工艺品让观众欣赏到文化风情体现出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故正确;文博会有利于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但不是起决定作用,故错误;指向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背离题意;工艺品顺应经济发展的趋势或要求体现出文化是对经济的反映,故正确。 5近年来,很多地方成功走出了“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金融”“文化创意”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由此可见()文化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ABCD解析:选C错误,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影响经济;错误,在国民经济中第二产业是主导,文化产业多数属于第三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确。6.北京文博会的举办,不仅能够吸引国外的优秀文化产品进入中国,更重要的是能够带动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出口,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这说明()世界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ABCD解析:选C“不仅能够吸引国外的优秀文化产品进入中国,更重要的是能够带动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出口,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体现了;材料没有涉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排除;说法错误,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