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5讲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时作业.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922364 上传时间:2019-12-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5讲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时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5讲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时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5讲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时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5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对应错误的是() A薄伽丘意大利人文主义者 B哈姆雷特文艺复兴初期“三杰”的代表作 C十日谈批判了贵族的等级观念 D神曲但丁创作2“青春是多么美丽啊!但是,留不住这似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闲暇。”这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城市中流传的一首歌曲。歌曲中蕴含了() A蒙昧主义 B禁欲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3他们提出“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是无所不有”的口号,他们非常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他们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与崇高,他们追求“人”的本能发挥,追求真善美的动力。材料中的“他们”() A倡导“人是万物的尺度” B力图推翻罗马天主教会统治 C以“人性”反对“神性” D描绘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4但丁在神曲中说:“造福世界的罗马,向来有两个太阳,分别照明两条路径,尘世的路径和上帝的路径。(但现在)一个太阳把另一个熄灭,宝剑和十字架都拿在一个人的手里。”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罗马以法律精神造福世界 B两条路径代指政权和教权 C但丁抨击尘世生活的腐败 D文艺复兴照亮了两条路径5如图是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第5题图 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 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6意大利史学家布鲁尼(13691444)认为:历史是人自己的历史,人性和人的心理是历史发展的原因所在,必须排除上帝决定人类历史的观点。这反映了() A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取得突破 B神学丧失对历史研究的影响 C史学领域出现人文主义思潮 D文艺复兴在意大利进入高潮7宗教改革把基督教的宗教理想与平凡的现实生活和谐地统一起来,将神性与人性融为一体,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所体现的最大社会意义在于()图一天主教会主张图二路德派主张第7题图 A人文精神得到广泛传播 B否定了教会权威 C人们开始摆脱宗教信仰 D引发了启蒙运动81522年,马丁路德在“致基督教徒贵族的公开信”中提出:每人皆为教士,有权照他个人之判断以及个人的理解解释圣经。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 A使人们摆脱了宗教信仰 B抨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腐败 C继承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9文艺复兴时期,骄傲的人文主义者喜爱研究异教拉丁诗人,但他们很少公开与基督教决裂;这些人的文学艺术价值也得到许多富有的教会人员的欣赏。这说明() A教会人员是文艺复兴的推动者 B人文主义者避免与基督教冲突 C基督教的包容性助力文艺复兴 D文艺复兴反对封建宗教不彻底10“在这一群优秀的人物中间所主张的学说是:这个有形的世界是上帝以爱来创造的,是在上帝心中先有的一个模型的仿制,上帝将永远是它的推动者和恢复者。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以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中的幸福。”“这一群优秀的人物”是指() A古希腊先哲 B人文主义者 C宗教改革家 D启蒙思想家11马克思韦伯认为,传统的天主教鄙视世俗劳动但在新教那里,世俗生活中职业具有神圣的意义是侍奉上帝的手段和荣誉与此同时,新教徒拒绝享受他们创造的财富导致资本的积累。作者旨在强调() A新教理论助推了资本主义发展 B新教废除禁欲主张任意享乐 C新教教义尊奉上帝的至高无上 D新教信仰必须借助特定仪式12“一个基督徒家庭妇女在家洗碗扫地,跟一个神父在教堂讲道一样并无区别。信徒与神职人员的区别只是侍奉岗位与分工的不同,而不是属灵地位与身份的不同。”材料的核心内涵是() A反对教权主义 B宣扬理性主义 C要求推翻教会统治 D否定神权存在二、非选择题1316世纪,在西欧伴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对天主教会的不满日益强烈,宗教改革在各国纷纷开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当钱币投入钱柜叮当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材料二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导致了基督教世界中信仰体系的大分化和大组合。虽然各地、各个宗教派别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是世界性的宗教帝国让位于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有形的宗教仪式崇拜,让位于无形的精神信仰崇拜。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完成下列要求:(1)材料一针对的是什么事件?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什么观点?(2)据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世界呈现出的特点。(3)结合材料与所学分析,宗教改革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14个人主义的成长是人性的体现,应该辩证的看待。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这种个人主义伦理观带来的最显著也最为深远的变化便是现代科学的勃兴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这个民族的每一种激情的趋势都是强烈的,而用来满足这种激情的手段则常常是犯罪的有强烈的情绪而无法控制是因为他是产生自性格软弱;但是在意大利我们所看到的却是由于强有力的性格堕落这种性格的根本缺陷同时也就是构成它的伟大的一种条件,那就是极端“个人主义”看到别人利己主义的胜利,驱使他用他自己的手来保卫他自己的权利。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个人主义的伦理观”的核心内涵,并分析“个人充分发展”的意义。(2)据材料二分析极端“个人主义”对当时社会的危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期间康德为克服极端“个人主义”提出的主张。第35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选择题1D【解析】本题考查了歌颂人性的人文主义者及作品和主张。项不正确,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高潮时期,莎士比亚的代表作。2C【解析】本题考查了对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文艺复兴时期流传的一首歌曲,说明了其主调是人文主义思想,故选C。3C【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他们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与崇高,他们追求人的本能发挥”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表现,文艺复兴时期以“人性”反对“神性”,故C项正确;倡导“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主张,与材料“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力图推翻罗马天主教会是在宗教改革以后,故B项错误;描绘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是十七、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与材料描述的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4B【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时期但丁与其代表作神曲。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材料中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政权和教权是分别照耀尘世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两个太阳,它们之间应当是独立平等、分工合作的关系,而不是从属、争斗的关系,更不可合而为一,故B项正确;材料与罗马法没有关系,排除A项;当时,教权入侵政权,“宝剑和十字架都拿在一个人的手里”,世界由此“遭了殃”,这是抨击教权的独霸天下,但丁抨击的是教权的腐败而不是抨击尘世生活的腐败,排除C项;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追求现世的幸福和享受,抨击基督教神权统治,所以认为文艺复兴照亮了两条路径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5A【解析】本题考查了读图的能力。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中世纪所谓“圣像图”绘画有着明显的区别。文艺复兴主张人性,重视人的价值,这在绘画方面的体现就是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6C【解析】本题考查了人文主义思潮的表现。材料中“人自己的历史”“人性和人的心理”强调的是人文主义思潮,故C项正确;宗教改革是16世纪,不符合材料中时间,故A项错误;材料中“上帝”存在,说明神学没有丧失,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在意大利进入高潮是在16世纪以后,不符合题干时间,故D项错误。7B【解析】本题考查了读图能力。“因信称义”主张人只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即可得救,不需要教会作为媒介,这就否定了教会权威。因此选B项。8C【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他们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与崇高,他们追求人的本能发挥”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表现,文艺复兴时期以“人性”反对“神性”,故C项正确;倡导“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主张,与材料“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力图推翻罗马天主教会是在宗教改革以后,故B项错误;描绘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是十七、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与材料描述的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9D【解析】本题考查了文艺复兴的实质。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神学的思想解放运动,教会人员不是文艺复兴的推动者,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主要内容是抨击教会神学的腐朽黑暗,故B项错误;基督教对人们思想的禁锢是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反对神学禁欲苦行,抨击教会腐朽,但从“但他们很少公开与基督教决裂”可知,文艺复兴反对封建宗教不彻底,故D项正确。10B【解析】本题考查了文主义者的思想追求。“这个有形的世界是上帝以爱来创造的”“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中的幸福”可知优秀人物将上帝无形的爱化为人世受众的内在美好追求,正是人文主义者的思想追求,故B项正确;古希腊先哲对宗教、上帝的认识尚处于蒙昧状态,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者否定封建神权,主张追求现实的人间幸福,故C项错误;材料与启蒙思想家无关,故D项错误。11A【解析】本题考查了新教的实质及其产生的影响。根据材料中“但在新教那里,世俗生活中职业具有神圣的意义”和“教徒拒绝享受他们创造的财富导致资本的积累”说明新教的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中新教主张从事世俗生活中的职业,并非实行禁欲主张,故B项错误;材料中重在强调新教主张发展世俗经济,并非是尊奉上帝的至高无上,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强调新教的特定仪式问题,故D项错误。12A【解析】本题考查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根据“一个基督徒家庭妇女在家洗碗扫地,跟一个神父在教堂讲道一样并无区别。信徒与神职人员的区别只是侍奉岗位与分工的不同,而不是属灵地位与身份的不同”可知,其批判了教会的权威,故A项正确;对教权的批判是基于人文主义的精神,故B项错误;材料反对教会的特权,但对教会本身并没有恶意,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放弃神的信仰,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1)事件:教皇兜售赎罪券;观点:信仰耶稣就可得救,“因信称义”;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和对话;自由是上帝最神圣的话,是基督的福音;圣经代表着理性,代表着思想自由。(2)摧毁了教皇或教会作为精神权威存在的传统根基,把基督徒从天主教会的禁锢下解放出来;人们的思想由此得到解放,获得了独立思考的自由。(3)德国人民要求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与掠夺。(4)一些地方化、民族化的新教组织出现;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简化,人们普遍接受“信仰得救”主张。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促进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冲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束缚,为启蒙运动的到来作了思想上的准备。14(1)内涵: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自由、知识等。意义:冲破传统束缚,解放思想;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潜能;推动近代科学诞生。(2)危害:个人私欲膨胀、泛滥,引发社会问题。主张: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人要自律,个人自由不能妨碍他人自由;自由是在法律范围之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