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3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时作业.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921075 上传时间:2019-12-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3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时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3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时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3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时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3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甘肃敦煌出土的父母恩重经是由唐代中国本土僧人编写的佛经,该经借佛陀之口,讲述人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恩惠,倡导子女感恩、孝顺父母。这表明() A佛教思想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B宣扬“孝道”成为佛经主要内容 C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趋于合流 D佛教文化主动适应中国文化传统2宋代的儒学思想家在复兴儒学的过程中融入了佛教和道教的教义,使儒学理论更加平易近人,也因此真正深入到日常事务和私人生活。材料旨在说明宋代儒学() A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B吸收佛教道教思想 C趋于世俗化大众化 D具有思辨性哲理化3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 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 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4王阳明传习录载:“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由此判断,下列不属于王阳明主张的是() A良知是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 B良知在贤愚之间没有差别 C致良知是成为圣贤的途径 D良知需通过外在探求实现5王阳明曰:“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这说明心学() A重视道德修养 B强调格物致知 C倡导知先行后 D主张人性本恶6“梅兰竹菊这四个节操的象征物,也越来越多的被男人用作女性的名字。”与此现象有关的是() A天人感应 B文以明道 C存天理,灭人欲 D明学术,正人心7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李贽则认为“盖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据此可知() A王阳明挑战孔子的权威 B李贽反对孔子的思想 C两者都是对现实政治的叛逆 D两者的主张具有共性8有人认为: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下列观点与材料信息相符的是() A开创代议制民主的“制度化蓝图” B民本思想脱离“儒家思想理路” C对黄氏的评价体现了现代化史观 D君臣平等的思想具有“新见”9王阳明先生是明代大儒。早年习儒,又在禅学上面下了很大功夫,上承孟子心性之学,一改宋明以来程朱理学向外驰求的风气。王阳明思想的历程说明() A三教合流思想业已形成 B程朱理学失去统治基础 C儒学思想受到彻底批判 D儒家哲学信仰得到重建10黄宗羲提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顾炎武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些言论() A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B反映了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 C说明了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 D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思想11有学者认为:“被满洲人征服的震惊,使中国知识分子重新思考政治合法性的整个基础。最惊人和富有创造性的是类似于西欧人民主权思想的发生。”下列各项,“类似于西欧人民主权思想的”是() A“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B“出而为帝王师,处而为天下万世师”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12梁启超、谭嗣同倡民权共和之说时,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孙中山等革命派在宣传民权主义时,也借助明夷待访录。材料意在说明明夷待访录() A倡导民主制 B具有资产阶级思想 C具有普适性 D促进近代民主发展二、非选择题13社会控制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控制思想以儒家学说为核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董仲舒的社会控制思想是基于其特定理论基础之上的系统化思考,这一理论基础即是以思想、政治上的“大一统”为社会控制的理想目标,教而后善的人性论、天人感应的宇宙观为社会控制的理论前提和基础。韩进军刘永艳论董仲舒社会控制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材料二朱熹认为,只有在思想意识及封建纲常伦理上家族、宗族、国家、社会同构,才能保证国家对乡村的统治形式及有效秩序使儒家维护封建纲常的价值形态获得更多更广泛的认同。李禹阶朱熹的家族礼仪论与乡村控制思想完成下列要求:(1)材料一反映了先秦儒家有什么不足?(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为实现材料二中的构想提出的主张。(3)比较材料一、二,说明董仲舒和朱熹在社会控制方面的侧重点。14古代儒学家一直关注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星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闇(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荀子天论材料二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违生之理,浅者以病,深者以死。人不自知而自取之,而自昧之夫国家之治乱存亡,亦如此而己矣。王夫之读通鉴论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自然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主张。(2)据材料二,指出王夫之认为国家治乱存亡的关键因素及其思想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时期儒学家探讨的共同主题和出发点。第33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一、选择题1D【解析】本题考查了佛学的中国化。材料信息反映佛教文化的传入适应中国传统,不是二者的合流,故D项正确,故C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佛教传入后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不是冲击,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佛经的注重孝道,不能据此得出宣扬“孝道”成为佛经主要内容,故B项错误。2C【解析】本题考查了宋代儒学世俗化的趋势。“儒学理论更加平易近人,也因此真正深入到日常事务和私人生活”可见儒学的世俗和大众化,故C项正确;“宋代的儒学思想家在复兴儒学的过程中融入了佛教和道教的教义”可见没有对正统地位形成冲击,故A项错误;“使儒学理论更加平易近人”可见不仅是吸收佛道的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其世俗化和大众化,没有提及哲理化,故D项错误。3C【解析】本题考查了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张载主张“为万世开太平”,体现了他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故正确;张载主张“为往圣继绝学”,体现了他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故正确;理学家主张为维护君主专制服务,故错误;理学思想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秩序,故正确,故答案为C。4A【解析】本题考查了王阳明的主张。根据材料中“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得出良知是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故正确;根据材料中“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得出良知在贤愚之间没有差别,故正确;根据材料中“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得出致良知是成为圣贤的途径,故正确;良知是通过内心自省,不是外在探求而实现的,故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5A【解析】本题考查了心学的主张。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心学重视道德修养,故A项正确;强调格物致知的是程朱理学,故B项错误;王阳明倡导知行合一,故C项错误;主张人性本恶的是荀子,故D项错误。6C【解析】本题考查了理学的主张。程朱理学强调的“存天理,灭人欲”,对妇女节操的极端强调正是其主张最集中的体现,故C项正确;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强调的是天与人的一种类似臆造的关系,这显然不是材料所表达的内容,故A项错误;“文以明道”,顾名思义强调的是“文是用来阐明道的”,这更不是材料所要表达的主旨,故B项错误;同样,材料也没有体现“明学术,正人心”的等经世致用的思想,故D项错误。7D【解析】本题考查了王阳明与李贽的比较。王阳明强调的是学贵得之于心,李贽强调的是是非标准不因孔子而定,两者都有对当时正统思想的一种反思,存在一种共性,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出王阳明挑战孔子的权威,故A项错误;李贽并未反对孔子的思想而是反对人们以孔子的标准为标准,故B项错误;王阳明强调的是学贵得之心,李贽强调的是是非标准不因孔子而定,其不是对现实政治的叛逆,故C项错误。8D【解析】本题考查了黄宗羲的思想。根据题干可知评论认为虽然黄宗羲的思想没有脱离儒家思想的范畴,但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这是符合现代事物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在批判君主专制时提出君臣平等,这体现了一定的民主平等思想,故D项正确;黄宗羲的思想有批判君主专制的成分,但是没有开创代议制民主的“制度化蓝图”故A项错误;根据“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的思想实际上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没有脱离“儒家思想理路”故B项错误;题干说黄宗羲的思想符合“现代”事物,但是不能体现此评价是从现代化史观进行评价,故C项错误。9D【解析】本题考查了王阳明的思想。王阳明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封建专制统治,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与材料中“一改宋明以来程朱理学向外驰求的风气”相符,故D项正确;“三教合一”代替“三教鼎立”成为宋代学术的新思潮,而材料中未涉及“王阳明思想”与道教的关系,故A项错误;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故B项错误;彻底批判,与材料中“王阳明先生是明代大儒”不符,故C项错误。10D【解析】本题考查了儒学的民本思想。据材料“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和“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可知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思想,故D项正确;材料思想出自于封建土地私有制,不能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了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故C项错误。11D【解析】本题考查了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中的民主思想主张。“天下之法”即是黄宗羲所主张的限制君权的思想,属于民主范畴,与材料“西欧人民主权思想”有一定相似性,故D项正确;“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反对权威的束缚,倡导个性自由发展,与人民主权不符,故A项错误;“出而为帝王师,处而为天下万世师”强调的是权威性,而非民主性,故B项错误;“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属陆王心学的范畴,强调三纲五常、等级名分,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性,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12D【解析】本题考查了黄宗羲思想的影响。维新派借助黄宗羲思想“倡民权共和”,革命派借助它宣传民权主义,可见黄宗羲思想促进近代民主发展,故D项正确;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但没有倡导民主制,故A项错误;黄宗羲思想仍然属于儒家思想范畴,并不具有资产阶级思想,故B项错误;黄宗羲思想是明清之际时代的反映,并不具有普适性,故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1)不足:脱离现实。(2)主张:三纲五常即天理;存天理,灭人欲。侧重:前者侧重国家意识层面;后者侧重乡村宗族伦理。(3)观点:绅士成为乡土社会的权威,成为国家意识传播到乡村的媒介。认识:传统社会控制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根本宗旨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14(1)观点:自然界变化有规律;自然界异常现象不可怕;自然界的异常现象与国家兴乱无关。 主张:“仁义”;“王道”;君舟民水。(2)主张:天人感应。 目的:规劝君主实行仁政(限制君权)。 关系:既继承发展;又对立矛盾(有所悖离)。 (3)因素:符合规律(遵循天理)。 特点: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4)主题:关注自然现象与国家治乱兴亡。 出发点:为治理国家寻找理论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