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岳麓版选修1 .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920714 上传时间:2019-12-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岳麓版选修1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岳麓版选修1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岳麓版选修1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标要求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2.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3.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4.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目标导航1.了解俄国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说明改革的必要性。(重点) 2.从近代化的角度把握改革的内容和影响。(难点)一、克里木战争和变革的呼声1克里木战争(1)战争目的:俄国与英、法瓜分和争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遗产”的斗争。(2)战争进程1853年,俄国以保护生活在土耳其的东正教徒为名,对土耳其发动战争。1854年,法国和英国加入土耳其一方作战,战争转到俄国的克里木半岛进行。英法联军攻占俄国黑海舰队基地塞瓦斯托波尔,俄军战败。1856年,俄国被迫接受苛刻的巴黎和约。(3)影响: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当时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4)失败根源:落后的农奴制。农奴制下,农奴劳动积极性低。农奴被地主所占有,无偿为地主耕种土地和从事徭役;地主对农奴拥有家长式的“保护”责任,甚至可以买卖农奴。农奴制下,农业耕作方式原始,农奴使用古老的木犁,生活贫困;地主不愿意添置农具,不求进取。19世纪中期,农奴制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的发展。2变革的呼声(1)十二月党人:1825年12月,一些进步的贵族青年军官发动起义,主张废除农奴制,实行立宪君主制。(2)“知识分子”群体:以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为代表,揭露和抨击沙皇专制和农奴制,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3)亚历山大二世的准备:主持成立“农民事务秘密委员会”,发起酝酿农奴制改革的“大讨论”。思维点拨1克里木战争是一场局部的国际性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讲,各有其如意算盘,但战争结局是俄国战败,说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同工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之间是无法抗衡的,战争加剧了俄国社会矛盾,证明了农奴制改革的必要性。2农奴制是一种腐朽、落后的制度,已成为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废除农奴制,尽快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俄国才有出路。二、“解放”法令1措施: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解放”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2主要内容(1)政治上:农民无条件地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成为政府的臣民,不再隶属于他们的主人。(2)经济上:农民可以通过赎买获得一半土地,另一半土地归地主所有,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些地块。3局限性(1)农民为了赎地而背负了沉重的债务。(2)虽使农民摆脱了地主的奴役,却又受到村社的束缚。4结果(1)由于“解放”法令与农民的要求相差太远,各地发生了严重的农民暴动,受到政府的严厉镇压。(2)激进知识分子对改革深感失望和不满。易错提醒1内外交困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社会改革的重要因素,改革焦点不是地主内部的斗争,而是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斗争。当时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产阶级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这为沙皇推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创造了条件。2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沙皇专制统治,主要目的是缓解社会矛盾,发展经济。历史认识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加快近代化步伐的重要前提。近代化是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其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近代化历史浪潮的影响。因此,近代化在俄国出现是俄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变化必然会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三、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1司法改革(1)内容:颁布司法章程,全面建立近代司法体系。(2)影响:培养了法律人才,政府官员的法律意识有所增强,但改革进展缓慢,普通群众不具备法律意识。2地方自治(1)内容:在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在城市建立城市杜马,由选举产生。(2)影响:保证了城市资产阶级代表在地方自治机关中占据主导地位;地方自治机关对本地的建设做出了贡献,但未触动原来的政府机构。3对改革的总体评价(1)是继彼得一世改革之后,俄国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2)这次改革很不彻底,改革中对农民的严重不公,引起了一些青年知识分子的强烈愤慨。四、日俄战争与1905年革命事件概况性质结果影响日俄战争19041905年,为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帝国主义战争俄国战败再次动摇了沙皇政府的根基1905年革命开始于“流血星期日”事件,城市罢工、罢课;农民暴动;军队哗变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遭沙皇镇压沙皇政府再次进行改革五、斯托雷平土地改革1目的:稳定农村社会基础,保护贵族地主利益,扶持富农。2内容:农民可以带着份地退出村社,独立的农民可以购买超过定额的份地。3影响(1)积极方面: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大发展。(2)消极方面使富农愈富,贫农愈贫,社会不公更加严重,导致社会矛盾愈发激烈。使农民对沙皇政府失去了信任。思维点拨斯托雷平土地改革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继续。这次改革提高了农民的地位,造成土地集中,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富农,使社会不公更加严重。史论要旨11861年农奴制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农业、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近代化、政治民主化和军事、思想、教育、司法等的近代化。21861年农奴制改革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实现了社会转型,俄国从农奴制社会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3农奴制的废除并没能阻止1905年革命的爆发,1905年革命成为俄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重大转折点。知识图示主题一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史料一19世纪中叶俄国与英国对比表对比项俄国英国比例生铁产量26万吨385万吨115铁路里程1500俄里15000俄里110史料二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国内经济社会危机,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加剧了社会矛盾,推动了农奴制改革。克里米亚战争史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史料解读在工业发展方面,19世纪中叶的俄国远远落后于英国。指出了克里木战争与农奴制改革的关系。问题思考(1)根据史料一,分析农奴制对俄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提示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俄国工业化进程远远落后于英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2)根据史料二,回答这场战争给俄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提示俄国战败激化了国内的社会矛盾,加速了农奴制改革的步伐。克里木战争对俄国的影响(1)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加重了国内的经济危机,农民起义不断,沙皇的专制统治岌岌可危;为了巩固统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进行了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导致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失去了欧洲的霸主地位。俄国从1815年组建“神圣同盟”开始,就充当了欧洲的霸主,对各国的革命运动进行干涉,充当欧洲的宪兵。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失去了干涉别国内政的可能性,俄国国际地位下降,欧洲霸主地位丧失。(3)俄国加紧了在远东地区的扩张。正如马克思所说,俄国由于克里木战争的失败要向英法复仇,当英法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俄国趁火打劫,从中国割占了大片领土,攫取了很多特权。主题二正确认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性质史料一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关于纪念日史料二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度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史料解读列宁的话实际上评价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积极意义,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指出了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问题思考(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史料一列宁这一观点的主要理由。提示理由:经济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政治上,推动了俄国政治近代化进程。(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提示延缓: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沙皇统治。不能消除: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正确认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性质1861年农奴制改革从根本上看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从背景上看:改革是由于受到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和工业革命的影响,在本国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发生的。(2)从内容上看改革在法律上废除了农奴制,农民成为自由人,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得以废除。改革还使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了一块份地,部分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部分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这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从作用上看: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克里木战争是在1853年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在欧洲爆发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俄国迫切需要用对外战争摆脱困境B俄国的对外扩张与英法的利益发生冲突C英法为了扩张势力而挑起的D奥斯曼帝国所处地理位置具有战略意义答案B解析战争是由于俄国的军事行动侵犯了英国和法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利益,才引起英法参加克里木战争。2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敌对情绪的措施是 ()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D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答案D解析从四个选项来看,D项的措施最有利于化解农民的敌对情绪,其他三项对农民来讲都是不利的。3(2017淮安高二检测)1864年,根据俄国颁布的省、县、地方机构法令,俄国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省和县设立了地方自治会议及其执行机关。这些机构()是由选举产生的是俄国实现政治民主化的标志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资产阶级的需要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ABCD答案C解析1861年改革后的俄国,其政治体制仍然是沙皇专制,虽然出现了经选举产生的自治机构,但地方和城市的实际权力仍然掌握在沙皇任命的行政官僚手中。因此,的叙述明显与史实不符。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意义更重大。在美国,解放宣言仅关系到少数黑人,而在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涉及占压倒多数的人口。解放农奴的影响是如此深远,以致其他一系列改革也被证明是不可避免的这些发展意味着1914年的俄国比起1825年的十二月党人时的俄国,与欧洲相似得多。然而,这些不断增长的相似之处正如斯拉夫派所警告的,引起了俄国社会中的某些分裂和冲突。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860年代,由废除农奴制而引发的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世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钱乘旦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序(1)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俄国与欧洲“相似”的表现,并阐释这种“相似”说明了什么问题。(2)农奴制改革是如何体现“俄罗斯特殊性”的?这种“特殊性”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答案(1)相似:俄国通过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产阶级司法体制的建立促进了法治化进程;地方自治机构的建立促进了民主化进程。阐释:俄国是传导型现代化国家(或俄国通过学习西欧进行现代化建设)。(2)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和沙皇专制制度。影响: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阻碍了俄国现代化进程;是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根源。解析第(1)问改革后的俄国与欧洲的“相似”主要表现在俄国通过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种“相似”说明俄国是传导型现代化国家,通过向西欧学习进行现代化建设。第(2)问俄国改革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和沙皇专制制度;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阻碍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成为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根源。基础达标1恩格斯评价一场发生在18531856年的战争:“对于俄国人来说,这是实现传统的野心的战争。”这场战争的影响是()A结束俄国沙皇专制制度B缓和了俄国的社会矛盾C俄国取得了地中海霸权D俄国进行近代化的改革答案D解析克里木战争使俄国看到了农奴组成的军队与英国、法国自由民组成的军队之间的差异,俄国军队的训练与武器和英法也有很大差距,这促使俄国进行农奴制与军事改革,故D正确。2(2018苏州高二检测)俄国激进派代表人物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基本主张是()A继续保留农奴制B主张让农民向地主赎买份地C对农奴制进行平缓的改革D主张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答案D解析A、C为保守派思想,B为改革派思想,D为激进派思想,故本题选D。3“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行和一连串的侮辱”。列宁认为“解放”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主要是因为()A改革允许农民获得人身自由B农民付出的赎金高于当时地价二三倍C解放后的农民还要受到村社的管理D农民只获得了贫瘠和耕作不便的土地答案B解析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沙皇专制统治和封建地主利益。改革后的几十年间,农民支付的赎金总数超过改革时地价的几倍。因此,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4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该评价()A客观地反映出废除农奴制对农民的影响B是一种完全否定客观事实的溢美之词C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奴制改革的社会影响D站在封建主阶级的立场上诋毁改革答案C解析“二一九法令”一方面给了农民以自由和土地,但同时也是对农民的盘剥和掠夺。所以,题干中的言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奴制改革的社会影响。51861年改革后,沙皇政府在城市中建立了地方自治机构城市杜马。在每四年一次的城市杜马选举中,凡是纳税人,不论出身和有没有封号,一律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该规定()A把旧贵族排斥在地方自治机构之外B为城市资产阶级进入地方自治机构开辟了道路C进一步扩大了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D彻底扫荡了旧势力并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答案B解析“不论出身和有没有封号”表明地方自治机构的改革并没有排斥旧势力,由此可排除A、D两项。自治机构的建立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推进的结果,因此,C项的叙述也是不正确的。6(2017洛阳高二检测)列宁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不能防止1905年的资产阶级革命。”以下对列宁的观点说法成立的是()A1861年改革成功地改造了沙皇专制统治B资本主义经济仍在发展C新的革命思想和无产阶级力量在壮大D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1905年革命的性质即资产阶级革命,而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任务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这说明俄国1861年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造沙皇专制统治,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故D与题意相符。能力提升7(2017济南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61年2月19日,经过漫长而迟缓的准备,农奴制被正式废除。农奴们大声朗读沙皇的声明,宣告他们成为自由公民。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至少在原则上,农奴们突然获得了自由,这是几个世纪以来封建制度一直拒绝给予他们的权利:包括拥有私有财产的权利、自由安排工作的权利,享有正当程序而公正的司法权。这些主要是象征性的公民权利。在当时的社会,沙皇做出改革的决定,更多是为了保持俄国的地位,却并不鼓励创造一种西方模式的国民社会。意安东尼奥萨洛莫尼列宁与俄国革命(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沙皇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沙皇改革“为了保持俄国的地位,却并不鼓励创造一种西方模式的国民社会”。答案(1)原因: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激化国内矛盾。(2)说明:废除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维护了俄国的大国地位。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维护沙皇专制统治);农民没有得到真正的公民权利。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沙皇改革发生在1861年,原因主要是农奴制的落后和克里木战争的失败。第(2)问,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为了保持俄国的地位”指的是废除农奴制,使俄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维护俄国的大国地位;“不鼓励创造一种西方模式的国民社会”指政治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农民没有得到真正的公民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