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部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391861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肩部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颈肩部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颈肩部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颈肩部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1,基础知识,颈项部功能检查:1屈伸运动:嘱患者头尽量前倾,正常时下颌可以触到胸部,大约为35-45;检查后伸时,嘱患者头尽量后仰,正常时大约为35-45。,诊断方法,2,基础知识,颈项部功能检查:2旋转运动:嘱患者向一侧转动头部,正常时下颌几乎可以触及同侧肩部,大约60-80,然后再转向对侧,双侧对比。3侧弯运动:嘱患者将耳朵向肩部靠近,正常时头部可倾斜45。,诊断方法,3,基础知识,2挤压试验: 患者坐位,检查者双手交迭置于患者头顶,并控制颈椎在不同的角度下(如使头部后伸并向患侧倾斜)进行按压。如出现颈部疼痛或上肢放射痛,即为阳性反应。挤压试验的机理在于使椎间孔缩小,加重对颈神经根的刺激,故出现疼痛或放射痛。,诊断方法,4,基础知识,3分离试验: 患者正坐位,检查者两手分别托往患者下颌和枕部,向上牵拉。如患者能感到颈部和上肢疼痛减轻,即为阳性。分离试验的机理是拉开并扩大狭窄的椎间孔,舒展小关节囊,减轻对神经根的挤压和刺激,使疼痛减轻。用于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检查。,诊断方法,5,基础知识,4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患者坐位,头微屈,检查者立于患侧,一手置患侧头部,另一手握患腕做反向牵引,此时牵拉臂丛神经,若患肢出现串痛麻木,则为阳性,提示臂丛神经受压,临床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方法,6,基础知识,5.头部叩击试验 患者正坐,检查者用拳隔手掌叩击患者头顶,如引起颈痛并有上肢窜痛和麻木感为阳性,提示颈神经根受压;如引起患侧腰腿痛者也为阳性,提示腰部神经根受压。 检查时要让患者颈、胸、腰椎挺直,勿与其讲话,嘱其牙关咬紧。,诊断方法,7,基础知识,肌力的分级: 一般均将肌力分为以下六级:0级完全瘫痪,不能作任何自由运动。1级可见肌肉轻微收缩。2级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3级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4级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5级肌力正常,运动自如。,诊断方法,8,基础知识,上肢部功能检查: 医者固定其肩胛骨下角,避免肩胛骨一起参与活动造成假象。肩关节正常活动度为: 前屈 90;后伸45;外展90;内收30-45;外旋30;内旋80-90;上举180。,诊断方法,9,基础知识,1.搭肩试验(杜加氏试验) 正常人手搭于对侧肩部时,肘关节可以紧贴胸壁,当手搭于对侧肩部时,肘关节不能紧靠胸壁,为杜加试验阳性,提示肩关节脱位。,诊断方法,10,基础知识,2.肱二头肌长腱试验抗阻力试验 患者肘关节用力屈曲,检查者手握其腕对抗用力,使其肘关节伸直。如患者肱二头肌长腱处疼痛加剧为阳性,说明为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诊断方法,11,基础知识,3.肩关节外展试验 (1)轻微的外展动作即疼痛,可能为肩关节脱位、骨折。(2)整个外展过程都有疼痛,为肩关节周围炎。(3)开始外展时不痛,继续外展则疼痛,可能为肩部粘连。,诊断方法,12,基础知识,3.肩关节外展试验 (4)外展过程中疼痛,上举时反而不痛,可能为三角肌下滑囊炎。(5)外展60-120范围时痛(疼痛弧),超越此范围反而不痛,可能为冈上肌肌腱炎。(6)外展动作小心、怕痛,有突然疼痛,可能为锁骨骨折。,诊断方法,13,基础知识,肘关节正常活动度为屈曲130-150;伸展0-5。旋后80-90。,诊断方法,14,基础知识,1网球肘(Mill)试验:前臂稍弯曲,手呈半握拳,腕关节尽量屈曲,然后将前臂完全旋前,再将肘伸直。如在肘伸直时,肱桡关节的外侧发生疼痛,即为阳性。 肱骨外上髁炎。,诊断方法,15,基础知识,2.握拳试验:常用于诊断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检查时嘱患者屈肘90,前臂中立位握拳,并将拇指握在掌心中,医者一手握住前臂下端,另一手握住患者手部同时使腕关节向尺侧屈腕,如在桡骨茎突部出现剧烈疼痛,则本试验为阳性。,诊断方法,16,基础知识,3屈腕试验:用于检查腕管综合征,医生将患者伤侧手腕屈曲,同时压迫正中神经1分钟,手掌侧麻木加重,疼痛可以放射至拇、食、中指,称为屈腕试验阳性。 4.霍夫曼(Hoffman)氏征:快速弹压被夹住的患者中指指甲,引起诸手指的掌屈反应为阳性,提示中枢神经损害。,诊断方法,17,基础知识,8.研磨试验 此可鉴别侧副韧带损伤与半月板破裂。患者俯卧,健侧伸直,患膝屈曲90,由助手将大腿固定不使移动,检查者两手握住患足,做下列三个试验。,诊断方法,18,基础知识,8.研磨试验 (1)旋转试验:将小腿内、外旋转,侧副韧带损伤与半月板破裂均可产生疼痛。,诊断方法,19,基础知识,8.研磨试验 (2)上提试验:将小腿上提,侧副韧带损伤可产生疼痛。,诊断方法,20,推拿手法,拿法: 常用于头部、颈项部、肩背部、四肢部;拿合谷能疏风解表,通络止痛;拿肩井可以祛风散寒,发汗解表,舒筋活血,松解痉挛;拿肩井能通调全身气血,主治头痛,感冒,肌肉酸痛和麻木。,挤压类,作用及适应症,21,骨伤科疾病,颈椎小关节紊乱,一、定义: 是指脊柱小关节的解剖位置发生微小改变,导致脊柱机能失常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多因小关节滑膜嵌顿和部分韧带、关节囊紧张引起反射性肌肉痉挛,使关节面交锁在不正常或扭转的位置上所致。,22,骨伤科疾病,颈椎小关节紊乱,二、解剖生理颈椎小关节面呈水平位,稳定性差,较易发生半脱位;三、病因病机: 急性外伤扭挫或撞击直接导致脊柱小关节错位;,23,骨伤科疾病,颈椎小关节紊乱,因姿势不良或突然改变体位引起滑膜嵌顿,及颈、腰背肌肉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等各种损伤刺激引起;长期各种炎性反应的刺激可导致小关节粘连而影响其功能。,24,骨伤科疾病,颈椎小关节紊乱,四、临床表现:(一)颈椎小关节紊乱:多由外伤所致,起病急,伤后颈部疼痛,活动不利,动则痛(),颈部酸痛无力,肌力减弱,上肢持物落地。五、检查:(一)颈椎:局部肌痉挛,强硬,头歪向健侧或略有前倾,病变棘突可有压痛或偏移;线检查:正位:向患侧凸,棘突偏离中线;侧位:生理曲度变直;,25,骨伤科疾病,颈椎小关节紊乱,26,骨伤科疾病,颈椎小关节紊乱,六、诊断与鉴别诊断:本病多有明显的外伤史,根据症状和体征及线检查等即可确诊。与颈椎病、落枕等相鉴别。,27,骨伤科疾病,颈椎小关节紊乱,六、诊断与鉴别诊断:(1)颈椎病: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颈、肩背疼痛,头疼,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颈部活动功能受限,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X线检查示颈椎退行性病变。(2)落枕:一般无外伤史,多因睡眠姿势不良或感受风寒而致。颈部疼痛、酸胀,活动不利,在肌肉紧张处可触及肿块和条索状物。,28,【临床表现】一、颈型 以颈椎僵硬、疼痛、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颈椎X线检查: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或有韧带钙化、生理曲度变直。,颈椎病,29,【临床表现】二、神经根型 病变在颈5以上者可见颈肩痛或颈枕痛及枕部感觉障碍等;在颈5以下者可现颈僵,活动受限,有一侧或两侧颈、肩、臂放射痛,并伴有手指麻木,肢冷,上肢发沉,无力、持物坠落等症状。,颈椎病,30,二、神经根型 【检查】(一)神经根型颈椎病1压痛:在病变节段间隙、棘突旁及其神经分布区可出现压痛。2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脊柱侧凸。3颈部肌肉张力增高,棘突旁有条索状或结节状反应物。4椎间孔挤压、叩顶试验阳性。5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6X线片示椎间隙变窄,斜位片见椎间孔有骨刺突出并狭小等。,颈椎病,31,二、神经根型 【鉴别诊断】1颈部风湿病:有颈肩上肢以外多发部位的疼痛史,无放射性疼痛,无反射改变,麻木区不按脊神经根节段分布,该病与天气变化有明显关系,服用抗风湿类药物症状可好转。2落枕:起病突然,颈项强痛,无手指发麻症状,以往无颈肩症状。,颈椎病,32,【临床表现】三、脊髓型 颈部肌肉发紧,发僵且后伸时症状加重。 行走困难,步态不稳,有“踏棉感”、胸腰部“束带感”。一侧或两侧上肢麻木、疼痛,手无力,持物不稳,精细动作困难。,颈椎病,33,三、脊髓型【检查】1肢体张力增高,肌力减弱。2肱二、三头肌肌腱及膝、跟腱反射亢进。3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减弱。4霍夫曼氏征和巴彬斯基征阳性。5X线片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脊髓造影可见异常。6CT或MRI检查颈椎段硬脊膜受压变形。,颈椎病,34,三、脊髓型【鉴别诊断】1.脊髓空洞症: 好发于2030岁的年轻人,痛觉与其他深浅感觉分离,尤以温度觉的减退或消失较为突出。,颈椎病,35,【临床表现】四、椎动脉型 可表现为颈肩痛或颈枕痛; 头晕、恶心、呕吐、位置性眩晕、猝倒、持物落地、耳鸣耳聋、视物不清等临床症状;上述诸症常因头部转动或侧弯到某一位置而诱发或加重。,颈椎病,36,四、椎动脉型【诊断】1病变节段横突部压痛。2颈椎旋转到一定的方位即出现眩晕,改变位置时,症状多可消失。3X线片示钩椎关节侧方或后关节部骨质增生,斜位片可见椎间孔变小。4椎动脉造影可见椎动脉扭曲、狭窄或中断状。5TCD(经颅彩色多谱勒)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37,四、椎动脉型【鉴别诊断】1梅尼埃氏病: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胀感。平时可无症状,常因劳累、睡眠不足、情绪波动而发作。2位置性低血压:病人突然改变体位时,尤其从卧位改为立位时,突然头晕,而颈部缓慢活动都无任何表现。,颈椎病,38,【临床表现】五、交感神经型可引起头痛、头晕、耳鸣、眼花、心慌、气短、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引起血压的波动或类似冠心病发作的症状。,颈椎病,39,五、交感神经型【诊断】1颈5 椎旁压痛。2X线片示椎体和钩椎关节骨质增生。3根据临床体征排除其他疾患。,颈椎病,40,五、交感神经型【鉴别诊断】1心绞痛:有冠心病史,发作时心前区剧烈疼痛,伴胸闷气短、出冷汗,心电图有异常表现。含服硝酸甘油片有效。2神经官能症或植物神经紊乱症:X线片示颈椎无改变,神经根、脊髓无受累现象。使用调节植物神经类药物有效。对此病人需长期观察,以防误诊。,颈椎病,41,【临床表现】六、混合型 在临床上,以上各型很少单独出现,最为常见的是同时存在两型或两型以上的各种症状,即为混合型颈椎病。,颈椎病,42,骨伤科疾病,肩周炎,主要是三个方面的症状即疼痛、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和肌肉萎缩。(1)疼痛 早期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痛; 以后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并逐渐加重,昼轻夜重,夜不能寐,不能向患侧侧卧。肩部受到牵拉时,可引起剧烈疼痛; 此外在肩关节周围有广泛的压痛并可向颈部及肘部放射。,临床表现,43,骨伤科疾病,肩周炎,主要是三个方面的症状即疼痛、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和肌肉萎缩。(2)功能活动受限 肩关节各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 特别是当肩关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梳头,穿衣服等动作均难以完成。 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亦受限,屈肘时手不能摸肩。,临床表现,44,骨伤科疾病,肩周炎,主要是三个方面的症状即疼痛、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和肌肉萎缩。(3)肌肉萎缩此时疼痛已明显减轻,但功能也已明显障碍;三角肌等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废用性萎缩,健侧和患侧的已明显大小不一样。,临床表现,45,基础知识,3.肩关节外展试验 (1)轻微的外展动作即疼痛,可能为肩关节脱位、骨折。(2)整个外展过程都有疼痛,为肩关节周围炎。(3)开始外展时不痛,继续外展则疼痛,可能为肩部粘连。,诊断方法,46,基础知识,3.肩关节外展试验 (4)外展过程中疼痛,上举时反而不痛,可能为三角肌下滑囊炎。(5)外展60-120范围时痛(疼痛弧),超越此范围反而不痛,可能为冈上肌肌腱炎。(6)外展动作小心、怕痛,有突然疼痛,可能为锁骨骨折。,诊断方法,47,骨伤科疾病,肩周炎,肩部功能锻炼 弯腰晃肩法:弯腰伸臂,做肩关节环转运动,动作由小到大,由慢到快。爬墙活动:面对墙壁,用双手或单手沿墙壁缓慢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然后再缓缓向下回到原处,反复数次。,功能锻炼,48,骨伤科疾病,肩周炎,肩部功能锻炼 体后拉手:双手向后,由健侧手拉住患侧腕部,渐渐向上拉动,反复进行。外旋锻炼:背靠墙而立,双手握拳屈肘,两臂外旋,尽量使拳背碰到墙壁,反复数次。,功能锻炼,49,骨伤科疾病,肩周炎,肩部功能锻炼 内收、外展运动:双手在颈后部交叉,肩关节尽量内收及外展,反复数次。甩手锻炼:患者站立位,做肩关节前屈、后伸及内收、外展运动,动作幅度由小到大,反复进行。,功能锻炼,50,骨伤科疾病,肩周炎,注意事项1.避风寒、勿劳累;2.注意功能锻炼,三分靠治疗,七分靠锻炼。但贵在坚持。如果不坚持锻炼,不坚持做康复治疗,则肩关节的功能难以恢复正常。,注意事项,51,骨伤科疾病,退行性膝关节炎,退行性膝关节炎 是由于膝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和慢性积累性关节磨损而造成的,以膝部关节软骨变性,关节软骨面反应性增生,骨刺形成为主要病理表现。 临床上以中老年人发病多见,特别是50-60岁的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定义,52,骨伤科疾病,退行性膝关节炎,退行性膝关节炎 人体最大且结构最复杂的关节,其位置表浅,负重大,活动量大,其结构复杂且不稳定,容易引起损伤。膝关节是骨质增生的好发部位之一。,解剖,53,骨伤科疾病,退行性膝关节炎,退行性膝关节炎 人体最大且结构最复杂的关节,其位置表浅,负重大,活动量大,其结构复杂且不稳定,容易引起损伤。膝关节是骨质增生的好发部位之一。,解剖,54,骨伤科疾病,退行性膝关节炎,退行性膝关节炎 人体最大且结构最复杂的关节,其位置表浅,负重大,活动量大,其结构复杂且不稳定,容易引起损伤。膝关节是骨质增生的好发部位之一。,解剖,55,骨伤科疾病,退行性膝关节炎,退行性膝关节炎 人体最大且结构最复杂的关节,其位置表浅,负重大,活动量大,其结构复杂且不稳定,容易引起损伤。膝关节是骨质增生的好发部位之一。,解剖,56,骨伤科疾病,退行性膝关节炎,退行性膝关节炎 1. 年龄、性别、职业损伤,尤其与机械运动关系密切。膝关节的疼痛多发生于肥胖的中老年妇女。2. 出现骨质疏松,软骨面变软变薄,承受压力减低,加上磨损和外伤,形成骨质增生。 3.中医则认为一是因慢性劳损、受寒或轻微外伤,二是年老体弱,肝肾亏损,气血不足致使筋骨失养,日久则使关节发生退变及骨质增生而发生本病。,病因病机,57,骨伤科疾病,退行性膝关节炎,退行性膝关节炎 1. 发病缓慢,有劳损史;膝关节活动时疼痛,其特点是初起疼痛为发作性,后为持续性,劳累后加重,上下楼梯时疼痛明显。2.膝关节活动受限,跑跳跪蹲时尤为明显,甚则踏跛行。3.关节活动时可有弹响摩擦音,部分患者可出现关节肿胀,股四头肌萎缩。,临床表现,58,骨伤科疾病,退行性膝关节炎,退行性膝关节炎 4.膝关节周围有压痛,活动髌骨时关节有疼痛感。个别患者可出现膝内翻或膝外翻。5.关节内有游离体时可在行走时突然出现交锁现象,稍活动后又可消失。,临床表现,59,骨伤科疾病,退行性膝关节炎,退行性膝关节炎 (一)X线检查:关节腔变窄;有骨质增生形成。胫骨髁间棘变尖,呈象牙状。髌骨边缘骨质增生及髌韧带钙化。 (二)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化验均正常;血沉正常;抗O及类风湿因子阴性,关节液为非炎性。,检查,60,骨伤科疾病,退行性膝关节炎,退行性膝关节炎 (一)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滑利关节。 (二)取穴及部位:内外膝眼、梁丘、血海、阴陵泉、阳陵泉、犊鼻、足三里、委中、承山、太溪及患膝髌周部位。 (三)主要手法:滚法、按揉法、弹拨法、摇法等。,推拿治疗,61,骨伤科疾病,退行性膝关节炎,退行性膝关节炎操作方法: 1.仰卧位,以滚法、按揉法、拿捏法作用于大腿股四头肌及膝髌周围10分钟。2.按揉上述穴位,每穴0.5分钟,摇膝关节,做被动运动。3.抱揉膝关节周围,以擦法作用于膝关节上方,以透热为度。4.俯卧位,滚法作用于膝关节后面,大腿下部及小腿部约5分钟,重点按揉委中穴。,推拿治疗,62,骨伤科疾病,退行性膝关节炎,退行性膝关节炎(一)膝关节肿痛严重者应卧床休息,避免超负荷的活动与劳动,以减轻膝关节的负担。 (二)患者应主动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如膝关节伸屈活动,空蹬自行车,以改善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及加强股四头肌力量。 (三)肥胖患者应注意节食,以便减轻膝关节受累。,注意事项,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