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MR 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391631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9.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椎MR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脊椎MR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脊椎MR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脊柱和脊髓病变MRI诊断,1,第一节 概 述,一; 适应证 1 椎管内各种病变 2 椎体病变 3 椎间盘病变,2,第一节 概 述,二; 检查方法 1 线圈选择:脊椎表面线圈;阵列线 圈可全脊椎成像 2 扫描层面:矢状. 横扫. 冠状 3 扫描参数:层厚/层距=5-8mm T1WI/ T2WI 4 增强扫描:,3,第二节 脊柱脊髓正常MR表现,4,第二节 脊柱脊髓正常MR表现,5,第二节 脊柱脊髓正常MR表现,6,第二节 脊柱脊髓正常MR表现,1 脊椎序列2 生理曲度3 椎体信号 T1WI 等信号 T2WI 低信号,7,第二节 脊柱脊髓正常MR表现,4 椎间盘 T1WI 等信号 T2WI 高信号5 脊髓 T1WI 等信号 T2WI 低信号,8,第二节 脊柱脊髓正常MR表现,6 脑脊液 T1WI低信号 T2WI高信号7 硬膜外脂肪 T1WI高信号 T2WI高信号,9,第二节 脊柱脊髓正常MR表现,颈椎横扫T2WI所见,10,第二节 脊柱脊髓正常MR表现,腰椎横扫T1WI所见,11,第三节 椎管内肿瘤MR诊断,椎管内肿瘤的分类髓内肿瘤 室管膜瘤 星形细胞瘤髓外硬膜内肿瘤 神经鞘瘤 脊膜瘤硬膜外肿瘤 转移瘤 淋巴瘤,12,第三节 椎管内肿瘤MR诊断,一 室管膜瘤MR诊断 (一) 概述 室管膜瘤为最常见的髓内肿瘤,占髓内肿 瘤的5565%,常见于2060岁,男性居多。 起病缓慢,疼痛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逐渐 出现肿瘤以上节段的运动障碍和感觉异常, 表现为肢体无力,肌肉萎缩甚至截瘫等。,13,第三节 椎管内肿瘤MR诊断,一 室管膜瘤MR诊断 (一) 概述 病理:室管膜瘤发生于脊髓中央关以及脊髓终丝 的室管膜细胞,可发生于脊髓各段,以脊髓两端 为多,60%发生在延髓和终丝。病变以位于脊髓 后部为多,绝大多数为良性,仅少部分为恶性, 呈膨胀性生长造成对邻近脊髓组织的压迫,骶尾 部肿瘤可沿终丝进入神经孔向髓外和硬膜外生长, 而此处已无脊髓组织,故有时判断肿瘤位于髓内 或髓外十分困难。,14,第三节 椎管内肿瘤MR诊断,一 室管膜瘤MR诊断(二) MRI诊断1 室管膜瘤可发生于脊髓任何部位,且累及几个节段2 室管膜瘤常由实性和囊性部分组成3 实性部分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较高信号4 肿瘤周围常有水肿,平扫所见异常信号大于肿瘤实际大小5 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有明显强化6 囊性部分由肿瘤坏死液化和脊髓继发性空洞两部 分组成,15,室管膜瘤MR表现,16,第三节 椎管内肿瘤MR诊断,二 星形细胞瘤MR诊断(一) 概述 星形细胞瘤占髓内肿瘤的25%,常发生在2050 岁之间,男性稍多。发病部位以胸颈段最多(占 75%),肿瘤往往累及多个脊髓节段,甚至可累及 脊髓全长。 病理:肿瘤起于脊髓星形细胞,呈膨胀性或浸润性 生长,与正常脊髓无明显分解,肿瘤可发生囊变形 成空洞(占38%),空洞可向上延伸至延髓。脊髓 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低于脑内,76%为级, 但其恶 性程度与肿瘤范围不成比例。,17,第三节 椎管内肿瘤MR诊断,二 星形细胞瘤MR诊断(二) MRI诊断 1 脊髓呈梭形增粗,肿瘤由实性和囊性部分构成, 两端脊髓内常并发脊髓空洞 2 在T1WI上病变区呈低信号,在T2WI上 呈高信 号,且信号不均匀 3 增强扫描肿瘤呈结节状不均匀强化,并有延迟增 强现象,有时可呈连续性多个节段增强 4 分化好的肿瘤在T1WI上可呈等信号,增强后无 明显强化,18,颈段脊髓内星形细胞瘤,19,颈段脊髓内星形细胞瘤,20,颈段脊髓内星形细胞瘤,21,颈段脊髓内星形细胞瘤-增强扫描,22,颈段脊髓内星形细胞瘤 -增强扫描,23,第三节 椎管内肿瘤MR诊断,三 神经鞘瘤MR诊断 (一) 概述 神经鞘瘤(又称雪旺氏细胞瘤)起源于神经鞘膜的雪旺 氏细胞,为最常见的椎管内髓外硬膜内肿瘤,占椎管内肿 瘤的29%,可发生于椎管内任何节段,以颈胸段最多。 病理:肿瘤呈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常单发,少数可多 发,常累及神经后根,故90%的神经鞘瘤位于椎管后外侧, 肿瘤直径通常仅几厘米,有时较大易发生囊变,甚至出血。 部分肿瘤可沿神经孔生椎管外而呈哑铃状。由于肿瘤生长 缓慢,脊髓长期受压,常有明显压迹,甚至呈扁条状,伴 有水肿软化等。,24,第三节 椎管内肿瘤MR诊断,三 神经鞘瘤MR诊断(二) MRI诊断 1 神经鞘瘤可发生于椎管内任何节段,常位于椎管 后外侧 2 神经鞘瘤呈圆形或卵圆形,有包膜,与脊髓间界限 清楚,邻近脊髓与硬膜囊受压变形移位 3 肿瘤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 4 增强扫描肿瘤有明显强化 5 部分肿瘤可同时位于椎管内外呈哑铃形,25,神经鞘瘤MR表现-T1WI,26,神经鞘瘤MR表现-T1WI,27,神经鞘瘤MR表现-T1WI增强扫描,28,神经鞘瘤MR表现-T1WI增强扫描,29,神经鞘瘤MR表现矢状T1WI和T2WI,30,神经鞘瘤MR表现-T1WI增强扫描,31,神经鞘瘤MR表现-T1WI增强扫描,32,第三节 椎管内肿瘤MR诊断,四 脊膜瘤MR诊断 (一) 概述 脊膜瘤的发病率为椎管内肿瘤的第二位,占 25%,以3070岁多发,女性明显多与男性。 病理:脊膜瘤起源于蛛网膜细胞,80%以上发生 在胸段,颈段少见,腰1以下罕见,通常位于椎管 后外侧。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无蒂呈宽基底状, 以单发为主,直径在23.5cm,呈实质性。,33,第三节 椎管内肿瘤MR诊断,四 脊膜瘤MR诊断 (二) MRI诊断 1 脊膜瘤常位于胸段或颈段椎管内,呈宽基底依 附 在硬脊膜上 2 肿瘤在T1WI上呈低或等信号, T2WI上呈高信号, 少数可为低信号(与肿瘤易发生钙化有关) 3 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强化 4 邻近椎体,椎板及椎弓根因受肿瘤长期压迫而出 现异常信号,34,脊膜瘤MRI表现,35,脊膜瘤MRI表现,36,脊膜瘤MRI表现,37,脊膜瘤MRI表现,38,脊膜瘤MRI表现,39,脊膜瘤MRI表现,40,第三节 椎管内肿瘤MR诊断,五 转移瘤MR诊断 (一) 概述 硬膜外转移瘤与椎体转移瘤常同时存在。以胸段最多见, 要段次之,颈段少见。临床上多见于老年人,疼痛是最常 见的首发征状,很快出现严重的脊髓压迫症状。 病理:转移途径有:经动脉播散;经椎静脉播散; 经淋巴系统播散; 经蛛网膜下腔播散;邻近病灶直接 侵入椎管。血行转移者多位于影膜外腔之侧后方,可影响 椎体及附件, 但椎间盘不受侵犯;恶性淋巴瘤可经淋巴 系统侵犯椎管内结构,但较少累及椎体。,41,第三节 椎管内肿瘤MR诊断,五 转移瘤MR诊断 (二) MRI诊断 1 椎体转移瘤常见于胸椎,椎体可有形态异常, 但椎间盘未见异常改变 2 病变局部硬膜外见一异常信号软组织肿块,硬 脊膜囊和脊髓受压变形,在肿块与脊髓之间见 一线样低信号(为硬脊膜) 3 病变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等或高信号, 少数可呈低信号 4 增强扫描病变呈现明显异常强化,42,椎体转移瘤-横断面T1WI增强,43,椎体转移瘤-矢状面T1WI和T2WI,44,椎体转移瘤-矢状面T1WI和T2WI,45,椎体转移瘤-横断T1WI,46,颈段脊髓内血管畸形,矢状T1WI见局 部脊髓增粗,可 见条状和点片状 低或无信号区,47,颈段脊髓内血管畸形,矢状T2WI见局 部脊髓增粗,可 见条状和点片状 低或无信号区,48,颈段脊髓内血管畸形,矢状T2WI见局 部脊髓增粗,可 见条状和点片状 低或无信号区,49,颈段脊髓内血管畸形,矢状T1WI见局 部脊髓增粗,可 见条状和点片状 低或无信号区,50,椎体血管瘤MRI表现,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椎体形态正常。本图为T2WI示病灶呈高信号,51,椎体血管瘤MRI表现,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椎体形态正常。本图为T1WI增强扫描示病灶强化呈高信号,52,椎体血管瘤MRI表现,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椎体形态正常。本图T1WI为增强扫描,53,脊髓空洞征MRI表现,脊髓增粗,其内见条状或串珠状水样异常信号影,54,脊髓空洞征MRI表现,脊髓增粗,其内见条状或串珠状水样异常信号影,55,MR诊断学全部结束,感谢各位的支持与配合 不足之处望能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 南方医院影像中心 李绍林,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