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914798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一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Na-23 Mg-24 S-32第卷(选择题,共75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75分)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 B. 液氯 C. 漂白粉 D. Fe(OH)3胶体【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纯净物的概念分析判断。【详解】A. 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是混合物;B. 液氯中只含氯分子,是纯净物;C. 漂白粉含有氯化钙、次氯酸钙等,是混合物; D. Fe(OH)3胶体属于分散系,是混合物。本题选B。2.碘元素的一种核素可用于治疗肿瘤,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子数为53 B. 中子数为125 C. 电子数为72 D. 质量数为72【答案】A【解析】【分析】据原子组成符号的含义分析判断。【详解】原子(核素)组成符号中,X为元素符号,Z为质子数,A为质量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则原子(核素)的质子数、电子数都是53,质量数为125,中子数为72。本题选A。3.气体摩尓体积的单位是A. mol B. mol1 C. molL1 D. Lmol1【答案】D【解析】【分析】据气体摩尓体积的概念判断。【详解】气体摩尓体积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具有的体积,即。可见,其单位为体积单位除以物质的量单位,即 Lmol1。本题选D。4.常温常压下,下列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是A. H2 B. CH4 C. NH3 D. Cl2【答案】D【解析】【分析】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分析判断。【详解】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重要推论:同温同压时,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它们的摩尔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选项中只有氯气的相对分子质量(71)比空气的大,本题选D。5.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 铜 B. 葡萄糖 C. 碳酸氢钠 D. 食盐水【答案】C【解析】【分析】据电解质的概念分析判断。【详解】电解质是指溶于水或熔化时能自身离解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可见,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溶于水或熔化时能导电、导电是因为自身离解为自由移动的离子。铜是单质,食盐水是混合物,都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葡萄糖溶于水和熔化时都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本题选C。【点睛】全面准确理解化学概念,可将其分解为若干要点。如电解质概念有三个要点:化合物、溶于水或熔化时能导电、自身离解。6.药物“胃舒平”中含有氢氧化铝,可用来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该反应属于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据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含义分析判断。【详解】氢氧化铝与胃酸的反应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这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复分解反应。本题选D。【点睛】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根据反应形式对化学反应的分类,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如CO还原CuO的反应就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7.欲分离汽油和水,合适的分离方法是A. 过滤 B. 蒸发 C. 分液 D. 蒸馏【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混合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物理方法进行物质分离。【详解】汽油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的液体。分离汽油和水,可用分液方法。本题选C。【点睛】过滤适用于分离固液混合物;蒸发适用于从溶液中获得固体溶质;分液适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蒸馏适用于分离互溶且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8.下列物质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是A. 碘水 B. 溴化钠 C. 氯水 D. 溴水【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氯、溴、碘的性质分析判断。【详解】单质碘(I2)与淀粉作用生成特征蓝色物质,用于碘(I2)、淀粉的相互检验。碘水是碘的水溶液,含I2;氯水、溴水分别与KI发生置换反应生成I2,故A、C、D项都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本题选B。【点睛】含碘化合物与淀粉不会变蓝。9.下列四种物质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不属同一类,将其挑选出来A. C2H5OH B. NaOH C. KOH D. Ba(OH)2【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分类知识进行判断。【详解】NaOH、KOH、Ba(OH)2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都是碱。C2H5OH溶于水不电离,是非电解质。本题选A。10.关于容量瓶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或稀释浓溶液B. 容量瓶不能加热C. 容量瓶可以用来长期存放溶液D. 容量瓶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答案】C【解析】【分析】据容量瓶的用途判断其用法的正确与否。【详解】容量瓶只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C错误),其瓶颈上有一刻度、瓶体上标有规格和温度。常温下使用容量瓶,当凹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平时,瓶内液体的体积等于其规格。温度的改变会使容量瓶的容积发生变化,故容量瓶不能加热(B正确),固体的溶解或浓溶液的稀释、化学反应都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AD正确)。本题选C。11.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逐步代替煤气作为燃料B. 用无水硫酸铜(CuSO4)检验工业酒精中是否含有少量的水C. 将生石灰(CaO)投入水中,即可得到建筑用的熟石灰Ca(OH)2D. 碳铵(NH4HCO3)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应保存于阴凉处,因为在较高温度下,它会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氧化还原的特征(化合价的升降)分析判断。【详解】A项:CH4+2O2CO2+2H2O,碳、氧元素化合价有升降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CuSO4+5H2OCuSO45H2O、C项:CaO+H2OCa(OH)2、D项:NH4HCO3NH3+CO2+H2O,都没有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点睛】有单质参与的化合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有化合价的升降变化,必为氧化还原反应。12.选择一种试剂鉴别以下三种物质:BaCl2、NaCl和Na2CO3,该试剂可以是A. 硝酸银 B. 稀硫酸C. 稀盐酸 D. 稀硝酸【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所选试剂与待鉴别的物质作用后,产生不同的现象进行分析。【详解】A项:硝酸银与BaCl2、NaCl和Na2CO3作用后都有白色沉淀,A项错误;B项:分别与稀硫酸作用,有白色沉淀的是BaCl2,无明显现象的是NaCl,有气泡的是Na2CO3,B项正确;C或D项:使用稀盐酸或稀硝酸,有气泡的是Na2CO3,另两种物质中无明显现象,C、D均错误。本题选B。13.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 Na2SO4=2Na+SO42B. Ba(OH)2=Ba2+OH2C. Al2(SO4)32Al3+3SO42D. KMnO4=K+Mn7+4O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分析判断。【详解】A项中硫酸根应是SO42;B中生成2个氢氧根应写作2OH;D中高锰酸根不能拆开,应是MnO4。本题选C。14.下列常用仪器中,使用前需要检漏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据仪器的构造特点和用途判断。【详解】圆底烧瓶本身无塞,漏斗和长颈漏斗上下相通,都无需检漏。容量瓶本身有塞,瓶塞与瓶口必须吻合,保证不漏液,故要检漏。本题选B。15.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下列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A. 明矾净水B. 清晨森林中看到的一缕缕光束C. 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 一束平行光射入蛋白质溶液中,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分散系的分类及胶体的性质判断。【详解】A项:明矾中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因胶体粒子吸附水中悬浮杂质形成沉淀而净水;B项:清晨森林中的缕缕光束,D项:平行光射入蛋白质溶液产生的光亮通路,都是胶体的丁达尔现象;C项: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胶体无关。本题选C。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mol H2SO4的质量为98g/molB. 水的摩尓质量是18gC. 物质的量既可以表示物质的数量,又可以表示物质的质量D. 23g金属钠中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1mol【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量及其相关概念分析解题。【详解】A项:1mol H2SO4的质量为98g,单位错误;B项:水的摩尓质量是18g/mol,单位错误;C项:物质的量是表示微粒集体的物理量,既不表示物质的数量,也不表示物质的质量;D项:钠是11号元素,23g金属钠(1mol)中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1mol。本题选D。17.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原理、方法或操作不正确的是A. 过滤 B. 干燥氯气 C. 检验K2CO3的K D. 转移溶液【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相关实验的原理、方法、操作分析判断。【详解】A项:过滤分离固液混合物,装置要求“一贴二低三靠”,A项正确;B项:潮湿氯气中的水与CaO反应生成Ca(OH)2,氯气与NaOH、Ca(OH)2都能发生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氯气,B项错误。C项:为防止钠元素的黄色火焰干扰,检验钾元素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C项正确。 D项: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须用玻璃棒引流,D项正确。本题选B。18.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反应:4NH35O24NO6H2O,对于该反应判断正确的是A. O2被氧化B.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C. NH3是氧化剂D. 若有17 g NH3参加反应,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5 mol【答案】D【解析】【分析】主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分析解题。【详解】A项,O2得电子,被还原,A项错误;B项,生成物中无单质,不是置换反应,B项错误;C项,反应中,NH3中氮失电子,NH3是还原剂,C项错误;D项,从氮元素化合价升高或氧元素化合价降低可知,每4molNH3参加反应有20 mol电子转移,D项正确。本题选D。【点睛】NH3、NH3H2O、NH4+中氮元素均为-3价。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可简记成:氧化剂得、低、还;还原剂失、高、氧。19.下列溶液中离子检验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 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B. 先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 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 D. 加入浓NaOH溶液微热,试管口附近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答案】A【解析】【分析】据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分析判断。【详解】A项:滴入AgNO3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Ag2CO3等,故原溶液中可能有Cl、CO32-等,A项错误;B项:加入稀盐酸无现象,排除了CO32-、Ag+等干扰,再加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只能是BaSO4,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项正确;C项:加入稀盐酸后,生成的无色无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是CO2,则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HCO3-等,C项正确。D. 加入浓NaOH溶液微热,生成的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NH3,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D项正确。本题选A。【点睛】检验SO42-时,先加稀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若酸化时有沉淀生成则需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20.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被消耗B. 图中:溶液变蓝C. 图中:生成棕黄色的烟D. 图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Cl2的性质、实验室制法和检验方法分析回答。【详解】A项:加热时,MnO2只能氧化浓盐酸,图发生装置内,随着反应的消耗、盐酸的挥发,盐酸浓度逐渐减小,变成稀盐酸后与MnO2不反应,盐酸不可能全部消耗,A项错误。B项:氯气与KI置换出I2,I2与淀粉生成蓝色物质,B项正确;C项:加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氯化铜固体颗粒,C项正确;D项:干燥的Cl2无漂白性,Cl2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有漂白性,故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D项正确。本题选A。21.将少量氯水加入KI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苯,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A. 液体呈黄色,不分层 B. 有紫黑色固体析出C. 液体分层,上层呈紫红色 D. 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卤素的性质、物质的溶解性分析判断。【详解】少量氯水加入KI溶液,发生反应Cl2+2KII2+2KCl。生成的I2在水中溶解度小,易溶于苯等有机溶剂。因苯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的无色液体,故加入苯振荡静置后,液体分层,上层是溶解有I2的苯层,呈紫红色。本题选C。2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常温常压下,11.2L 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B. 标准状况下,2NA个H2分子所占有的体积约是44.8LC. 2.4g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AD. 2g氢气中含有原子数为NA【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与物质的量相关的几个公式,简单计算判断。【详解】A项:非标准状况,不能用标准状况时的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常温常压下11.2L N2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5mol,A项错误;B项:标准状况下,2NA个(2mol)H2分子所占有的体积约是44.8L,B项正确;C项:2.4g(0.1mol)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电子0.2mol(0.2NA),C项错误;D. 2g氢气(H2)中含有H原子数为2NA ,D项错误。本题选B。【点睛】应用22.4L/mol,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气体物质、标准状况。镁含有的电子数和镁在反应中失电子数不同。2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用酒精作为萃取剂从溴水中提取溴B. 分液时,下层液体下端流出,上层液体上口倒出C. 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D. 过滤时,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的内壁【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原理、操作分析回答。【详解】A. 酒精与水互溶,不能作为从溴水中提取溴的萃取剂。A项错误;B. 分液时,下层液体下端流出后,漏斗管内壁上附有少量下层液体。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才不会混入下层液体。B项正确;C. 蒸馏时需测量进入冷凝管的蒸汽温度,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C项正确;D. 过滤时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可使滤液沿烧杯内壁顺利流下。D项正确。本题选A。24.0.1L某溶液中含有0.1molKCl和0.1mol CaCl2,此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3mol/L B. 0.2mol/L C. 0.3mol/L D. 0.1mol/L【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01L某溶液含有01mol KCl和01mol CaCl2,此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是01mol+01mol203mol,所以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3mol01L3mol/L,答案选A。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25.关于氯水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观察氯水的颜色,发现氯水呈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存在Cl2B. 向氯水中滴入碳酸钠溶液,有气体生成,说明氯水中存在H+C. 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氯水中存在ClD. 氯水经光照后,颜色逐渐消失并放出气体,导致溶液的酸性减弱【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氯水的成分及其性质分析解答。【详解】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其中存在可逆反应Cl2+H2OHCl+HClO,强电解质HCl的电离HClH+Cl,弱酸HClO的电离HClOH+ClO,水电离H2OH+OH-。因此,氯水中存在三种分子:Cl2、H2O、HClO,四种离子:H+、Cl、ClO、OH-。氯水呈黄绿色,是因为氯水中存在Cl2,A项正确;向氯水中滴入碳酸钠溶液生成气体,是因为氯水中的H+与碳酸钠反应生成CO2,B项正确;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是因为氯水中的Cl与Ag+生成AgCl沉淀,C项正确;光照氯水时,次氯酸分解放出氧气:2HClO2HCl+O2,使可逆反应右移,溶液黄绿色变浅,同时生成的HCl,使溶液的酸性增强,D错误。答案选D。【点睛】根据氯水中发生的各种过程,理解氯水中存在的各种成分,进而理解氯水的各种性质。第卷(非选择题,共45分)26.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中氯化物的含量相当高,主要是氯化钠,其次是氯化镁、氯化钙和氯化钾等。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1)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2)用NaCl为原料生产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3)步骤中用热空气就可以把Br2吹出来的原因是_。(4)步骤中用SO2水溶液吸收Br2,可制得HBr和硫酸,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步骤用氯气提取溴,这是利用了氯气的_性。(填“氧化”或“还原”)。【答案】 (1). (2). 2NaCl+2H2O2NaOH+H2+Cl2 (3). Br2易挥发 (4). Br2+SO2+2H2O=2HBr+H2SO4 (5). 氧化【解析】【分析】据氯、溴等的性质,分析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原理。【详解】(1)氯是17号元素,由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写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2)以NaCl为原料生产氯气,通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法。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3)Br2易挥发,热空气通入含Br2的海水中可将其吹出;(4)据SO2水溶液吸收Br2生成HBr和硫酸,可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并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r2+SO2+2H2O=2HBr+H2SO4;(5)步骤用氯气提取溴,发生反应Cl2+2HBrBr2+2HCl。氯气是氧化剂,该反应利用了氯气的氧化性。27.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下图装置制备氯气,图中涉及气体发生、除杂、干燥、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1)上述装置中,错误的是_(选填字母)。AB C D(2)写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3)使0.15mol MnO2 与过量的12mol/L的浓盐酸反应,使50mL 12mol/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两者产生的氯气相比(其他条件相同)_(选填字母)。A一样多 B前者较后者多C后者较前者多 D无法比较(4)将新制氯水滴到pH试纸上,有何现象?_。(5)工业上用氯气生产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答案】 (1). D (2).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3). MnO2 (4). B (5). 先变红后褪色 (6).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解析】【分析】根据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分析评价实验装置和试剂选择的合理性。【详解】(1)MnO2和浓HCl共热制氯气,使用固液加热发生装置,正确。所得氯气中混有杂质HCl和H2O(g),除HCl应用饱和食盐水而不能用NaOH溶液,错误。干燥氯气可用浓硫酸,但应进气导管长、出气导管短,错误。除去尾气中的氯气,通常用NaOH溶液而不用石灰水,因Ca(OH)2溶解度较小,错误。答案选D。(2)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该反应中,MnO2得电子是氧化剂。(3)制氯气反应中,HCl消耗和挥发,使盐酸浓度减小,而稀盐酸不能被MnO2氧化。0.15mol MnO2与过量的12mol/L浓盐酸反应时,MnO2能完全反应生成0.15mol Cl2。50mL 12mol/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时,会剩余MnO2和稀盐酸,参加反应的HCl小于0.6mol,生成 Cl2小于0.15mol。应选B。(4)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其中存在三种分子:Cl2、H2O、HClO,四种离子:H+、Cl、ClO、OH-。因此,新制氯水滴到pH试纸上,先变红(氯水呈酸性)后褪色(次氯酸有漂白性)。(5)工业上用氯气与石灰乳作用生产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点睛】评价实验方案应考虑:原理正确、装置合理、试剂廉价、操作简便等方面。28.把18.0mol/L的浓硫酸稀释成1.2mol/L的稀硫酸250mL。(1)1.2mol/L的稀硫酸的含义是_(选填字母)。A1L水中含有1.2mol H2SO4B1L溶液中含有1.2mol H+C将117.6g硫酸溶于1L水所配成的溶液D从100mL该溶液中取出10mL,剩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1.2mol/L(2)请在下列操作步骤中填写有关的空格:用量筒量取_mL的18.0mol/L的浓硫酸;将_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少量_的烧杯中;将已冷却至室温的硫酸溶液沿玻璃棒注入_mL的容量瓶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液也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改用_逐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盖好容量瓶塞,反复颠倒,摇匀;将配好的稀硫酸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3)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实验误差。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用“偏高”、“偏低”、“无影响”填空)。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_;定容时,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所示_;摇匀后,发现溶液的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_。(4)某同学取配制的1.2mol/L的稀硫酸100mL,向其中加入足量的锌粒,产生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答案】 (1). D (2). 16.7 (3). 浓硫酸 (4). 水 (5). 250 (6). 胶头滴管 (7). 无影响 (8). 偏高 (9). 偏低 (10). 2.688L【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分析回答。【详解】(1)1.2mol/L的稀硫酸是指每升硫酸溶液中含有1.2molH2SO4。A、C中是水体积,B中有0.6mol H2SO4,均错误。由于溶液是均匀的,其各部分浓度相等,故选D。(2)设需取18.0mol/L浓硫酸的体积为V,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有18.0mol/LV1.2mol/L250mL,解得V16.7mL;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配制250mL溶液只能选择250mL的容量瓶;定容时,先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3)据分析有关误差问题。容量瓶洗涤后残留有水,不影响n、V,对c无影响;定容时俯视,则液面在刻度线下,V偏小,c偏高;摇匀后,有少量液体附着在刻度线上面的瓶颈内壁,使溶液的液面低于刻度线,这是正常现象,不应作处理;又加水至刻度线,使V偏大,c偏低。(4)锌粒足量,则稀硫酸完全反应,据H2SO4H2,得标况时V(H2)1.2mol/L0.100L22.4L/mol2.688L。【点睛】实验误差分析应从计算公式入手,找出影响计算结果的各种物理量,进而分析各种实际情况对某个物理量的影响。29.某化工厂分析人员从生产车间取过氧化氢样品1.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稀释,再用稀硫酸酸化后,逐滴加入0.10 molL1的KMnO4溶液,当反应完全时,消耗KMnO4溶液25.00 mL,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的程式为:2KMnO45H2O23H2SO4=K2SO4+2MnSO45O28H2O(1)已知过氧化氢不稳定,试写出过氧化氢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2)通过计算确定该过氧化氢样品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计算过程)_。【答案】 (1). (2). n(KMnO4)=0.10molL125.00103L=2.5103mol2 KMnO4 5H2O22 52.5103mol n(H2O2)n(H2O2)=6.25103molc(H2O2)= 6.25103mol0.001L=6.25mol/L【解析】【分析】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可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用线桥法表示。利用化学方程式可进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详解】(1)过氧化氢不稳定,它能发生分解反应2H2O2=2H2O+O2。反应物中4个1价氧原子,其中2个失2e-变成0价,另2个得2e-变为2价,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由化学方程式得: 2KMnO4 5H2O2 2 50.10 molL125.0010-3L c(H2O2)1.0010-3L解得c(H2O2)6.25mol/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